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河北试卷、石家庄市试卷、化学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试卷、期中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要学会识图分拣垃圾,废草稿纸应该投入带有下列哪个图标的垃圾箱中(  )
  • A.
  • B.
  • C.
  • D.
2.为原子论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 A. 拉瓦锡
  • B. 阿佛加德罗
  • C. 张青莲
  • D. 道尔顿
3.下列事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湿衣服晒干
  • B. 秸秆粉碎
  • C. 冰雪融化
  • D. 酒精燃烧
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 氧气用于航天
  • B. 氮气用做保护气
  • C. 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
  • D. 氯酸钾用于制氧气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闻气体气味
  • B. 取少量液体
  • C. 加热液体
  • D. 熄灭酒精灯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液氧
  • B. 洁净的空气
  • C. 纯牛奶
  • D. 矿泉水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 B. 氮气用于生产氮肥
  • 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 D. 氦气用于制造冷冻机
8.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 按集气瓶的容积,分为5等份,做好记号
  • C. 在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的红磷
  • D. 待火焰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9.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
  • A. 大力发展植树造林
  • B. 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 C. 推广新能源汽车
  • D. 在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周围空气中喷洒水
1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 A. 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 B.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 C. 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 D. 工业上采用新工艺,对被污染的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11.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
  • A. 氯酸钾和水都是氧化物
  • B. 雨水和蒸馏水都是软水
  • C. 硫和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 D. 动植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都包含缓慢氧化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工业上用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 D. 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13.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 A. 质子数不同
  • B.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C. 中子数不同
  • D.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4.如图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该原子是氯原子
  • B. 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 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D.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5.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 B. 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 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D. 原子得到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16.学习化学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 A. 教室喷洒过氧乙酸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B. 阳光下湿衣服干的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C. 氧气能被压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 D. 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分子变大,温度降低,分子变小
1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 O3﹣﹣﹣三个氧原子
  • B. Mg+2﹣﹣﹣镁离子
  • C. 2H﹣﹣﹣两个氢元素
  • D.
    +1
    Na
    ---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18.屠呦呦因新型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的创新研究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2019年“共和国勋章”。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屠呦呦是我国的女科学家
  • B. 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
  • C.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5:22:5
  • D.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19.如图是两种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物是两种单质
  • B.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20.对如图所示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火柴梗的a点最先炭化,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 B. 抽掉玻璃片后上面集气瓶出现红棕色,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C. 该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D.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21.化学与生活、科技紧密相关。用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能替代氢气填充气球的是      ;用于磁悬浮列车以保持超导体低温的是      ;饼干长时间敞口放置会变软,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2)生活中常用到“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是指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3)小明在治疗牙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物质,如漱口时不仅用了,还用了;根管消毒时使用了;义齿使用了钛支架等。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请你帮他写出其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22.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锂离子电池的开发者。轻巧、可充电、功率强大的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诸多领域。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回答:

(1)发明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2)锂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3)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锂原子的最外层有      个电子,锂离子的符号是      ,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后可观察到两电极附近      ;气体A是      (填化学式);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说明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

24.如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所加的絮凝剂的可以是      ,吸附池内通常加入的是      
(2)投药消毒过程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近年来用环保高效的新型消毒剂ClO2进行消毒。ClO2中Cl的化合价是      
(3)在这个净化过程中,未涉及的净水方法是      
(4)自然界中的水有硬水和软水,常用      来区分,在水样中加入少量这种物质,振荡,观察到      现象,说明该水样属于硬水。除去硬水中的      可以使其变成软水,日常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C组成元素相同,E为红色固体、F为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条件是      。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D的化学式为      ,可用      的方法来检验。
(3)F的化学式为      ,反应③的现象是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6.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性质。

(1)仪器①的名称是      。用B装置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试管口添加的物质是      ,它的作用是      
(2)用装置D收集氧气,这种方法叫做      ,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才可以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4)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结束时需要注意的操作是      
(5)把烧的红热的木炭插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要注意      ,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物的化学式为      
(6)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把铁丝打磨光亮,并      。点燃系在细铁丝下的火柴,待      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预先放入少量      ),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物的化学式为      
27.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一些医用消毒剂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如医用酒精(主要成分为乙醇,其化学式为C2H6O)、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溶液)、过氧乙酸(C2H4O3)等。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以对教室地面、墙壁、门窗进行消毒。请回答:
(1)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3)过氧乙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