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河南试卷、平顶山市试卷、物理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试卷、期中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      方式实现的;“风和气爽丹桂香”,桂花飘香说明      
2.已知a,b,c是三个轻质小球,它们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b带负电,则a      (选填”可能”或“一定”)带正电,c带      电;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c,二者将相互      

3.如图所示,小芳用三块橙子和铜片、锌片制作了水果电池,使一只二极管发光,铜片是电池的      (选填“正极”或“负极”);若用电压表测得每块橙子铜片和锌片之间的电压为1V,该水果电池两端的总电压为      V,二极管是用      材料制成的。

4.将定值电阻R1=6Ω、R2=10Ω连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开关S、S1,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A,10s内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为      J。

5.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a,b两点间接入不同导体,通过观察      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若有两个导体A、B的电阻差别不大,可在电路中串联      进一步判断两者的大小关系。

6.如图所示,老师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后,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小华认为这一现象说明      ,而同桌的小颖却认为这种现象是大气压强造成的。为了检验小颖的说法是否正确,你提出的操作建议是      

7.下列现象的原因或应用实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  )
  • A. 夏天在地面上洒水可以降温
  • B. 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蔬菜被冻坏
  • C. 干燥的天气里在卧室放一盆水加湿
  • D. 北方冬天的“暖气”输送用水作为介质
8.如图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则与该过程类似的内燃机冲程和瓶内气体的内能变化分别为(  )

  • A. 吸气冲程、内能增大
  • B. 压缩冲程、内能增大
  • C. 做功冲程、内能减小
  • D. 排气冲程、内能减小
9.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越来越低。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球在1位置和2位置的动能相同
  • B. 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 C. 小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说明小球在此过程中能量不守恒
  • D. 此过程机械能是守恒的
1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此过程中自由电子从A向B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B. 验电器A金属箔张角会变小
  • C. 此过程中,电流方向是从A到B
  • D. 验电器B金属箔张角变大的原因是金属箔都带正电而互相排斥
11.由欧姆定律I=
U
R
可得R=
U
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 B.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 C. 导体的电阻大小等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 D. 导体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其大小由电压和电流共同决定
12.张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分别用导体A、B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整理后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 B. 当导体A两端的电压为0时,导体A的电阻也为0
  • C.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 D. 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13.有一种湿敏电阻,当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减少时,它的电阻值也会变小,将它放在植物叶片附近,可监测植物是否缺水。将该种湿敏电阻R1附着在叶片上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若植物含水量降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
  • B. 电流表示数变大
  • C. 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 D. R0消耗的电功率变小
14.如图甲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源两端电压为5V
  •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
  • C. 滑片由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R0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2W
  • D. 滑片由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电路总功率最大为3.6W
15.请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6.请在图所示的虚线框中分别画出灯泡L2,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要求: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灯泡L1、L2串联。

17.小明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器材: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烧杯、两个相同的温度计、秒表、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
(1)实验时,通过观察加热时间的长短判断甲和乙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是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由数据可得出      (选填“甲”或“乙”)液体吸热的能力更强。
(3)小美看到小明的实验数据,却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会多一些。”小美的判断是否正确?      ,理由是      
加热时间/min 
甲液体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液体的温度/℃ 30 38 46 54 62 


18.李欢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阻值分别为5、10、20、50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实验次数 定值电阻/n 电流表示数/A 
 
10 0.2 
20 0.1 

(1)李欢依据电路图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
(2)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上一步实验的位置向       (选填“A”或“B”)移动,记录对应电流表的示数。
(3)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2)。
(4)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       比。
(5)李欢用50Ω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时,发现无法完成实验,同组的小红提出了两种改进意见:将滑动变阻器换成最大阻值更       (选填“大”或“小”)的,或更换电源,使电源电压更       (选“高”或“低”),即可完成实验。
19.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2.5V,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王敏同学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此时灯泡亮度与正常发光时相比      。(选填“较亮”或“较暗”)。
(3)王敏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4)王敏的同桌丽丽认为不用电压表也可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丽丽向老师要了一个阻值R=25Ω的电阻,并设计了如图的电路图。请你帮她完成正确的操作过程:

①只闭合开关S和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      A。
②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和S1,保持      ,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2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      。(用上述物理量符号表示)。
20.如图所示为某型号的联合收割机收割玉米的场最.它以四冲程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输出功率为120.4kW。收割玉米时,以0.8m/s的速度匀速作业10min,需消耗4.2kg柴油。请解答下列问题:[q柴油=4.3×107J/kg,c=4.2×103J/(kg•℃)].
(1)求4.2kg的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求柴油机的工作效率。
(3)若4.2kg的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质量为1000kg、温度为25℃的水吸收,求水的末温。

21.如图1所示为高洋家新买的一台豆浆机。豆浆机的主要结构:中间部位是一个带动刀头的电动机,用来将原料粉碎打浆;外壁中有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管,负责对液体加热煮沸。下表是这个豆浆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图2所示是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的“P﹣t”图象:
请解答下列问题:
(1)豆浆机正常工作时的加热电流是多少安?
(2)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
(3)在一次豆浆机工作的时候.高洋将家里的其他用电器都关闭,他观察到豆浆机的电热管工作时,家里标有“2000r/(kW•h)”字样的电能表转盘在3min内转过了100转。此时豆浆机电热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瓦?

型号 DJ13E﹣Q3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频率 50Hz 
电动机功率 300W 
加热功率 1210W 
容量 1000ml.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