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中考化学一模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2年、江苏试卷、无锡市试卷、化学试卷、九年级试卷、中考模拟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下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 A. 尽量用一次性木筷
  • B. 节约用水
  • C. 垃圾分类
  • D. 光盘行动
2.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炼生铁
  • B. 晒海盐
  • C. 钉木舟
  • D. 织衣布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 A.
  • B. 硫酸铜
  • C. 石墨
  • D. 二氧化碳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Ne:表示氖气
  • B. C60:表示60个碳原子
  • C. 2N:表示2个氮分子
  • D. Fe3+:表示3个铁离子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B. 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
  • C.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
  • D.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6.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干燥CO2
  • B. 监控O2流速
  • C. 吸收CO2
  • D. 收集O2
7.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明矾用于净水主要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 B. 水汽化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大
  • C. 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为硬水
  • D. 海水淡化可用蒸馏法
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 氮气难溶于水,可充入食品包装作保护气
  • B. CO2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 C. 纯碱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D. 石墨有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的电极
9.大蒜素(C6H10S2O)能抑制和杀灭多种细菌。下列有关大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B. 大蒜素分子由4种元素组成
  • C. 一个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 D. 大蒜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5
10.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固体均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B. t1℃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70g溶液
  • C. 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形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关系:甲>乙
  • D. 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乙>甲=丙
11.课堂上,老师用玻璃棒蘸取混有少许浓硫酸的高锰酸钾固体去接触酒精灯灯芯,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酒精灯被点燃了!这就是神奇的化学魔术“魔棒点灯”。在此过程中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及其它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反应放出的热使玻璃棒点燃了酒精灯
  • B. 二氧化锰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
  • C. 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
  • D. 灯芯和酒精都是可燃物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H+、Na+、Cl、CO32﹣
  • B. H+,K+、Cl、OH
  • C. Cu2+、Ba2+、Cl、SO42﹣
  • D. K+、NH4+、Cl、NO3
13.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较好的化学学习方式。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A点对应物质一定是金刚石
  • B. B点对应物质是一种有毒气体,在生活中可作为燃料
  • C. C点对应物质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空气中该物质含量升高会导致酸雨
  • D. D点对应物质只能与酸反应生成C点对应物质
14.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去除铁粉中的碳粉 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固体 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 
检验久置的NaOH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 A. A
  • B. B
  • C. C
  • D. D
15.下列是某实验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和相关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 A. 将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馒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 B. 过滤时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
  • C. 向滴有红墨水的水中加入乙醇,红墨水的作用是显色,利于观察
  • D. 用玻璃棒蘸取白醋,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所得白醋的pH偏小
16.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
  • B. 焊锡熔点较低,可以用来焊接金属
  • C.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钢
  • D. 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乙比甲活泼
1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则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B. 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
  • C. 将酚酞滴入碱性溶液后显红色,则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 D. 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去除油污也是应用了乳化作用
18.不用其他试剂鉴别碳酸钠溶液、石灰水、石蕊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第三个被鉴别出来的是(  )
  • A. 碳酸钠溶液
  • B. 石灰水
  • C. 盐酸
  • D. 氢氧化钠溶液
19.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B. 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 C. 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 D. 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0.取一定质量的Fe(OH)3固体加热至550℃完全分解为Fe2O3和H2O,温度提高到1400°C时,Fe2O3继续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O2;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5.4克,再通过灼热的铜网,铜网质量增加0.32克(产生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则所得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
  • A. FeO
  • B. Fe3O4
  • C. Fe4O5
  • D. Fe5O7
21.在拌馄饨馅时经常要往里面放些佐料,如食盐、味精、香油等,上述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C 
  • A. 味精
  • B. 食盐
  • C. 香油
22.馄饨下好后,用漏勺将其捞出,这个步骤类似于化学实验操作的  C 
  • A. 吸附
  • B. 沉淀
  • C. 过滤
23.吃馄饨时,由于馄饨皮中含有少量碱性物质会影响口感,所以最好蘸点食醋再食用。食醋的主要成分属于的物质类别是  A 
  • A.
  • B.
  • C.
24.冬奥会火种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其造型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借“长信”之意,表达人们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1)西汉长信宫灯是汉代青铜器,铜在空气中易与氧气、水和       反应,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所以青铜器保留至今的不多。火种灯用的材质是铝合金,因为铝抗腐蚀,铝有很好抗腐蚀性的原因是       
(2)火种灯燃料是丙烷(C3H8)气体,C3H8燃烧产生C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冬奥火炬“飞扬”用的燃料是氢气。下面是工业生产H2的方法,涉及两个连续反应。
(1)反应1,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2)反应2,化学方程式为CO+H2O
催化剂
高温
CO2+H2,(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就有元素化合价的降低),则在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3)实验室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       
26.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自热火锅、米饭的发热包主要成分是:生石灰、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焙烧硅藻土、氢化钙(CaH2)等。向发热包中加水,生石灰与水反应快速放热、金属粉、炭粉、盐等物质相互反应持续放热。硅藻土孔隙较大,可起到缓冲反应的作用,为发热包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氢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用来吸收渗入包装内的微量水分,防止氧化钙逐渐失效。发热剂成分不同,发热效果不同。下表为不同发热剂(30g)对不同食物的加热效果表(加热时间为5min),
发热剂 理论放热量/kJ 矿泉水(250g) 八宝粥(250g) 
△T/°C 吸热量/kJ △T/°C 吸热量/kJ 
H2O+MgCl2 43.48 25 26.17 22 20.14 
H2O+AlCl3 73.29 38 39.77 32 2931 

如图为自热米饭在不同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曲线。

使用加热包的注意事项:①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加入冷水;②发热包中反应较为复杂,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不能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使用时避免明火;③使用后的发热包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1)发热包中所含硅藻土和活性炭都有       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
(2)表中等量的八宝粥与矿泉水比较,八宝粥的吸热率更       (填“高”或“低”)。
(3)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高铁车厢内不可以多人同时制作多个的自热火锅
B. 为快速使自热火锅升温,应密封锅盖上的透气孔
C. 自热米饭“自热”后保温时间极短,“自热”后需立即食用
D. 等质量的MgCl2和AlCl3作发热剂为相同食物加热时,A1Cl3“发热”效果更好
(5)推测发热包里不能改加热水的原因是       
27.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物质在转化过程中的特点,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下列转化不属于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生石灰与水反应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实验室中可用KMnO4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MnO2难溶于水):

①请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图A、D操作中都用到酒精灯,使用完后要用灯帽盖灭,此灭火的原理       
③图D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④图C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gS和32g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28.我国已向世界承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某工厂为实现本厂“碳中和”目标,设计了一种“捕捉”CO2的减排方案,流程如下图所示:

(1)“捕捉室”中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优点是       
(2)在“反应、分离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4)工厂要实施这一流程,还需设计“高温反应炉”零排放供热的配套方案。下列方案中可以选用的是       (填编号)。
A.燃煤供热
B.燃油供热
C.聚集太阳能供热
D.燃天然气供热
(5)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也是“捕捉”CO2的过程。工厂却不宜采用澄清石灰水“捕捉”CO2的减排方案,原因是       
29.(1)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观察到试管①③中都出现明显现象实验现象,其中试管①中的现象是       ;而试管②中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试管②中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
兴趣小组对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进行“可视化”探究。
探究1:
(2)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实验后试管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       (填写现象),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进一步探究试管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还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A.Cu
B.Fe2O3
C.CO2
探究2:化学兴趣小组又利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4)实验中,乙溶液是       
(5)加入甲溶液12 mL时,烧瓶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       (填化学式);
(6)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拓展提升】
探究3:借助其它“可视化”现象判断。实验如图所示,其中无水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CH3COOH=CH3COONa+H2O;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变为红色。

(7)能证明中和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8)能证明中和反应有发生能量变化的现象是       
(9)丙装置试管中药品不宜过多,原因是       

30.(1)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入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产生了兴趣,于是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 8.1g 9.6g 11.1g 12.7g 

②碳酸氢钠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或受热(50℃以上)分解均生成 Na2CO3、H2O和CO2
③很多浓酸稀释过程中都伴随着放热过程。
探究1: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室温下(20℃),边搅拌边向盛有0.5 g 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测得温度为18.5℃;恢复至室温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10mL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20℃),搅拌,测得温度为20.8℃。
(2)实验中配制的 NaHCO3溶液       (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3)由上述实验可知:NaHCO3固体溶于水       (填“放热”或“吸热”)。有同学认为由上述实验得出 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放热的结论并不可靠,理由是       
探究2: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稀溶液(各滴两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下表,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
 滴入酚酞溶液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碳酸钠溶液 红色 红色→浅红色→无色 
碳酸氢钠溶液 浅红色 浅红色→无色 

(4)由图像中信息得到结论:相同条件下,      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请结合上表中的信息,分析得到这一结论的理由:      
探究3:久置的NaHCO3样品中NaHCO3含量的测定:
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NaHCO3样品(假设只有NaHCO3和Na2CO3)混合均匀后,称取20.0g混合物,加热至恒重,称其质量为16.9g。
(5)①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未加热至恒重,则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全部题目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扫描右侧二维码查看试卷答案解析以及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