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1-2022学年北京市首师大附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1-2022学年北京市首师大附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2年、北京试卷、语文试卷、八年级上学期试卷、期中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悬泉瀑布”“大漠孤烟”“历历晴川”“嘤嘤鸟鸣”……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常令人凝神屏息,而在文学家净化的笔墨、①闲熟的技法中更显得___(别有情韵  抑扬顿挫)。因为文学家常将自己的个性隐匿在自然景物中,所以相同的景象也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样观山,有宏伟森严的“重岩叠嶂”,有情趣盎然的“负势”“争高”;同样看水,或②浩瀚,或湍急,或平静,或清澈;同是林木,时而祛除③躁热,时而平添崎岖;同为猿鸣,有人听来④凄然,有人听来悦耳……在___(眼花缭乱  异彩纷呈)的山水散文中,读者常会同作者产生“会心之趣”,忘却生活的⑤劳碌,纵情自然的变幻。
(1)在文段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屏息(bǐng) 隐匿(nì) 崎岖(qū)
B.屏息(píng) 隐匿(nì) 崎岖(qŭ)
C.屏息(píng) 隐匿(mì) 崎岖(qū)
D.屏息(bīng) 隐匿(mì) 崎岖(qŭ)
(2)在文段划线的五个词语中,有两个词语有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在文段中横线处依次选填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有情韵 眼花缭乱 B.抑扬顿挫 眼花缭乱 C.别有情韵 异彩纷呈 D.抑扬顿挫 异彩纷呈
2.阅读下面的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读书要会做减法,要学会找“小岛”、找“海床”、找“自己”。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就像海啸中,要赶快给自己找个小岛,千万不要随着海啸上下摇摆,这样很危险,迟早会被淹没。“上岛”后接下来要做什么?      要从自己所发现的“岛屿”起步,向更广阔而深邃的“海床”探寻宝藏。那么,什么样的“岛屿”是适合我们自己的呢?我们阅读是在找自己的支点,寻找书就是寻找自己,世界上总有那么几本适合自己的树,只是有待你发现。
(节选自余秋雨访谈,有删改)
(1)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句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确定自己阅读的领域是有价值的后,我认为,研究时一定要深入,不要浅尝辄止。
②第一件事就是要观察、判断,自己所登的岛,到底是无根脆弱的珊瑚岛,还是连接着海床的岛屿。
③也就是说读书应当学会判断自己所选读书的价值,“把手伸向经典。”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2)对文中画线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修辞,把大量涌来的信息比作海啸,把自己选择阅读的信息比作小岛。
B.这句话指出了盲目阅读的危险性。
C.作者用这个比喻句表达了对当今时代信息爆炸的强烈不满。
(3)请为上联“好书悟后三更月”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A.板凳要坐十年冷 B.良友来时四座春 C.腹有诗书气自华
3.阅读下面的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国庆期间,我去参观了故宫办的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书画主题书画展。展厅共分为四部分:“盛世传说夸友朋”“苏子作诗如见画”“我书意造本无法”“人间有味是清欢”。我最喜欢展厅的第三个主题——“我书意造本无法”。苏轼的书法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引领了宋代“尚意”的书风。所谓“尚意”,就是书法作品中注重作者主观情感的作用,不被章法布局的规则所束缚,失去自我。苏轼初到黄州第一年,他心存朝廷很快便能召回他的期盼,内心并不沮丧,在黄州遇到朋友时还十分兴奋与激动,当时的书法作品,行笔轻快流畅,给人轻松之感。到了黄州的第三年,苏轼的生活穷困潦倒,对于自己贬谪三年愤懑惆怅,书法作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结字亦大亦小,或疏或密,参差错乱,变化万千。晚年被贬谪到惠州之后,苏轼心境已然平和,少有情绪上的大起大伏,其书法作品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通篇没有太多变化,字形大小,相对统一。
(1)下面是苏轼的三幅书法作品,请你依据上面文段的介绍,按照作品完成时间的先后排出顺序,最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2)“苏子作诗如见画”。苏轼主张“诗画一体”,所以对于唐朝诗人       的赞誉很高,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古代文人在散文中描摹山水时,也常常用文字营造画境,像南朝文学家       的《与朱元思书》,就把富春江清幽秀美的风景,如诗如画般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4.古诗文默写。
(1)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4)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三峡》中正面描写水势凶险的句子:            。(郦道元《三峡》)
5.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完成问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入笔,营造了神秘、优美而空灵的意境。
B.首联与颔联虽用了同样的“空”字,但描述的对象和展现的意境却不相同。
C.颈联“萋萋”句实写眼前之景物,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
D.诗歌描写了登临黄鹤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漂泊的伤感与乡愁。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
6.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王子猷(yóu)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任诞》[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洁白的样子。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⑥造:到,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月色入户:      
②盖竹柏影也:      
③念无与为乐者:      
④经宿方至: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3)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夜晚寻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7.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书中把长征称之为“荷马史诗”,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序言中说:“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结合《红星照耀中国》原著的内容,谈谈你所理解的长征精神,并且说说长征精神对你的现实生活有怎样的启示?(要求在100字左右)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文化物化的表现形式。它们必然以该博物馆特色文化中的文化符号为灵魂,凭借可触及、可感知的实物形式呈现。最具代表性的是故宫的文创产品,它们都是以  ①        (储藏  蕴藏)在故宫资源中的文化元素为创作灵感,形成的文创形式。“朝珠耳机”将清代象征身份、地位的朝珠与现代电子产品结合。佩戴时外观为整圈朝珠,肩部两侧延伸出入耳式耳机,底部为插口接头。网友称“戴上感觉在批奏折”。“朝珠耳机”将这一清代宫廷特有的物品与现代时尚产品相结合,其创意融合了实用性、文化性的特点,让大众能够真正地通过文创产品感受、学习博物馆文化,让博物馆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二】博物馆文创产品凭借创意性不仅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而且占据了产业销售量的高端。因此要提升文化创意产品价值,关键是  ②        (发掘 挖掘)博物馆文化的创意因素。以文化创意来提升产品的价值及其附加值,才能增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馆推出的《富春山居图》系列文创产品,不仅将一定的文化深度赋予产品,而且将古代的山水艺术与现代的时尚美感相结合。这种创意性设计使它们一度成为畅销商品,并且带来了其他产品的畅销。可见,有创意的设计是文创产品的发展方向。

【材料三】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具有情感特性的。也就是人们接触到某个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时,产品的造型、色彩等特征及产品的深层意义的总体印象,将与自身已有的信息整合,从而产生某种特殊的感情。当情感产生时,无论这项产品的实用价值是高是低,都会愿意支付它的价格。但是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年龄等不同,情感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15到25岁的学生好奇心强,愿意接受新事物,跟随潮流,所以单纯的复制品或仿制品无法满足其购买欲望。博物馆在开发文创产品时应重视产品的时尚性、潮流性,才能让青少年消费群体喜爱文化创意产品,从而愿意走进和了解博物馆文化。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2)请你依据统计图,对【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3)暑假到了,学生们将利用假期走进故宫,感受文化。故宫销售部经理正准备销售的文创产品,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为他推荐一款产品,并说明理由。
9.阅读《母亲的书》,完成各题。
母亲的书
琦君(台湾)    ①从小到大,我上过那么多年学,后来又教书,天天生活不离书,和书打的交道最多,也读过很多本书,而母亲的书却是我怎么读也读不完的一本。
    ②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③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④“那本橡皮纸的。”
    ⑤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⑥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⑦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⑧还有一本母亲喜爱的书,也是我记忆中非常深刻的,那就是怵目惊心《十殿阎王》。粗糙的黄标纸上,印着简单的图画。是阴间十座阎王殿里,面目狰狞的阎王、牛头马面,以及形形色色的鬼魂。依着他们在世为人的善恶,接受不同的奖赏与惩罚。惩罚的方式最恐怖,有上尖刀山、落油锅、被猛兽追扑等等。然后从一个圆圆的轮回中转出来,有升为大官或大富翁的,有变为乞丐的,也有降为猪狗、鸡鸭、蚊蝇的。母亲对这些图画好像百看不厌,有时指着它对我说:“阴间与阳间的隔离,就只在一口气。活着还有这口气,就要做好人,行好事。”母亲常爱说的一句话是:“不要扯谎,小心拔舌耕犁啊。,“拔舌耕犁”也是这本书里的一幅图画,画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舌头被拉出来,刺一个窟窿,套着犁头由牛拉着耕田,是对说谎者最重的惩罚。所以她常拿来警告人。
    ⑨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日子的好坏,对母亲来说是太重要了。她万事细心,什么事都要图个吉利。买猪仔,修理牛栏猪栓,插秧、割稻都要拣好日子。腊月里做酒蒸糕更不用说了。只有母鸡孵出一窝小鸡来,由不得她拣在哪一天,但她也要看一下黄历。如果逢上大吉大利的好日子,她就好高兴,想着这一窝鸡就会一帆风顺地长大,如果不巧是个不太好的日子,她就会叫我格外当心走路,别踩到小鸡,在天井里要提防老鹰攫去。有一次,一只大老鹰飞扑下来,母亲放下锅铲,奔出来赶老鹰,还是被衔走了一只小鸡。母亲跑得太急,一不小心,脚踩着一只小鸡,把它的小翅膀踩断了。小鸡叫得好凄惨,母鸡在我们身边团团转,咯咯咯地悲鸣。母亲身子一歪,还差点摔了一跤。我扶她坐在长凳上,她手掌心里捧着受伤的小鸡,又后悔不该踩到它,又心痛被老鹰衔走的小鸡,眼泪一直地流,我也要哭了。
    ⑩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气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气为止。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还有老师教过我诗经里的《蒹葭》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当时觉得“宛在水中央”不大懂,而且有点滑稽。最喜欢的是头两句。“白露为霜”使我联想起“鬓边霜”,老师教过我那是比喻白发。我时常抬头看一下母亲的额角,是否已有“鬓边霜”了。
⑪《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⑫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摘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琦君散文》(文章有删改)
(1)本文是台湾当代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描写母亲的著名散文,回忆了与母亲的书相关的一些往事。请认真阅读这篇文章,然后填写下表。
母亲最喜欢的书 喜欢的原因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橡皮纸书                   
《十殿阎王》          
黄历          
《本草纲目》          

(2)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有两层意思,一是       ;二是       
(3)文章结尾说:“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不超过150个字)
10.回望自己的人生经历,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信心倍增;总有一种人格让我们不断反思……正是这些闪光之处,将我们的希望点亮。请将“____点亮希望”横线处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1.假如真的可以跨越时空,诸葛亮和傅雷相遇,陶渊明和鲁迅相逢,李白与苏轼共饮,杜甫与范仲淹同行……那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请以“跨越时空的______”为题,补全题目,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