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19-2020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0年、山西试卷、大同市试卷、语文试卷、七年级上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鼓励我们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请将以下文字用楷书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
2.下列加点的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开( zhàn )捻( niē )   倦( pí)    小心翼( jì)
  • B. ( kuì)   食( mì)     繁( yǎn) 花团锦(cù )
  • C. ( zhào)  迁(xǐ)     盼( qǐ)    落英纷(bīng)
  • D. 穿(sōu )    煎(áo )   思(míng) 不可状(míng)
3.下列各项中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朗润:明朗润泽。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 B.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繁花:密密地开着的花。
  • C.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指引同伴。      舒活:舒展活动。
  • D. 卖弄:炫耀。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4.选出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4)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A. 形容 拟人 比喻 比喻
  • B. 排比 拟人 比喻 拟人
  • C. 排比 拟人 比喻 比喻
  • D. 比喻 排比 拟人 比喻
5.按要求默写填空。
(1)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月思长安故园》)
(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刘义庆《咏雪》)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8)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慨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诗句是:“            。”
6.用《西游记》中的人名,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1)______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2)______挑行李--义不容辞
(3)______的手心--谁也甭想逃出去
(4)______开处方--灵丹妙药
①如来佛   ②沙河尚    ③太上老君    ④猪八戒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②③
7.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1)解释加点的词
其家穿井      
②国人      
无闻也      
(2)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①吾穿井得一人      
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③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3)翻译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鸟》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跶(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啄,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脚,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⑥鸟并不永久的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蹐局缩缩的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的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见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⑦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1)作者在本文的一开头便点出自己喜爱鸟,“我爱鸟”。通读全文,请分条概括作者喜爱鸟的原因。
(2)第②小节中的画线句“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标本室里住着罢”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3)有人认为第⑤小节中的画线句可以不要,你同意吗?为什么?
(4)在这篇散文里边,作者尽情赞美鸟类的自由、活泼、俊俏,但是在⑦小节中作者又写出了另一番寓意,你能读出这番寓意吗?
9.现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花果山与火焰山
侯建忠 
      孙悟空自从与唐僧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因为降妖有功,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重返天庭。
       日月如梭,转眼过了几百年。忽一日,悟空觉得在天宫有些烦躁无聊,便想着到凡间去散散心。打定主意后,他一个筋斗跨出南天门,直奔故地花果山。
       当他按落云头,降落花果山时,往日迷人的景致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苍凉的荒山秃岭,干涸的河床上布满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山上看不到茂密的草丛,见不到一只小鸟,根本看不出这里曾有过参天绿树的痕迹。
       望着眼前的凄凉景象,悟空不由黯然神伤,长叹一声,待要转回天宫时,又想此地离火焰山只有几千里,我何不到那里去瞧瞧是否还是过去的模样。
       于是,他纵身钻入云头,顷刻就到了火焰山。扑入悟空视线的景致又使他大吃一惊,过去寸草不生的火焰山竟然一片翠绿。桃树、梨树等果树应有尽有,硕大的果实挂满枝头,一群群欢快的少女正嬉笑着往筐内摘果实,不亚于当年七仙女选蟠桃的美景。
       悟空正怀疑自己走错了路,却见一位老农模样打扮的人朝这边走来。他摇身一变,变为普通人的模样,上前问道:“请问老人家,此地可是火焰山?”
“正是!当年唐僧取经时,就是孙悟空借了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扇灭山上的火焰过去的。”老人回答说。
“那时这山上草木不生,今天怎么变成这般模样?”悟空接着问道。
“说来话长了!”老人慢条斯理地向他介绍起这里的变化来。原来,过火焰山时,悟空无意中丢在这里一颗花果山的桃核,不久就长出了小桃树。附近的居民发现了这棵树后,异常惊喜,对它精心护理,终于结出了硕大的桃子。
       从此之后,人们便开始在光秃秃的山头种植树木,于是气候也不似过去那样酷热,变得温和湿润起来。
       后来,从花果山流落到这里的人说,他们那里因为没有人爱惜树木,只管摘果取食,砍树烧火,不管种植护理,慢慢地树木越来越少,最后成了荒山,居民们只好流落他乡。从那时起,火焰山的人时时以花果山的教训为鉴,更加爱惜山上的树木了。这样代代相传,环境日益变得优美。
       听了老人的话,悟空回味良久,发出深深的感叹:“事在人为,优美的环境不加以保护也会变得恶劣,恶劣的环境只要抓住时机,努力去改造,也会变得优美起来。”他为火焰山的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精神所感动,心情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选自《中外童话故事•青春故事汇》)(1)文中描写了花果山与火焰山今昔发生的变化,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以下表格。
 花果山 火焰山 
昔日 a:绿树参天,景致迷人。 b:       
今日 C:       d:果树翠绿,气候温和湿润。 

(2)造成花果山与火焰山今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①花果山变化原因:      
②火焰山变化原因:      
(3)作者为什么要花更多的笔墨去描绘火焰山的变化?
(4)文章中有一些语句,或提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内容,或提示蕴涵的道理,把这样的语句整理后放在文题前能吸引读者,引导阅读。请从文中摘选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5)结合选文内容,联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的读后感。
材料一: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指出:2008年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7年增加了2%.比1990年增加了41%,平均每人排放量达16.3吨,创下历史新高。
材料二:从1993年迄今的十几年间,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2厘米,按照这个数字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
材料三: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印度恒河三角洲以及南部的洪水暴发频率正从10年一次加快到一年几次,不可预期的洪水和海啸正频频在这片土地上肆虐,涂炭生灵。
10.回顾课文,思考以下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又是如何表现中心的,填写下表。

课文 表现的中心 突显中心的做法 
《猫》         情感线索暗含中心
详略主次突显中心 
《动物笑谈》                 
《狼》                 
11.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鼓励我们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作为一名中学生的你面对“初心”和“使命”有什么感想?
请展开创作的翅膀,以“      的使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