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山东试卷、枣庄市试卷、语文试卷、八年级上学期试卷、期中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由疫情催生的“宅经济”让直播带货更为火爆,用直播带货的方式“扶贫助农”,帮助农户挽回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损失。“我”今天推荐的特色农产品,一个是(wén jī qí wǔ),代表了勤劳的枣庄人民,这是指有几百年历史的辣子鸡;一个是鱼跃龙门,寄寓着学子金榜题名,腾飞跨越的期望,这里指有几千年历史的运河鲤鱼;一个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蕴含着人要有真诚和高尚的品质就能赢得人们的崇敬的道理,这里指在全国享有盛的火樱桃……走进直播间后,主播话语幽默,(páng zhēng bó yǐn),获得网友好评。
(1)给选段中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wén jī qǐ wǔ       
      
      
páng zhēng bó yǐn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0月31日,爱琴海海域发生强震,致土耳其、希腊20余人丧生。
B.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C.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养老机构管理办法》11月1日起施行,养老机构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应在各出入口、接待大厅等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做好老年人安全保障。
(3)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是指记录主体事件之外的一些有价值或有趣的小新闻点。
B.《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相传产生于西汉末年。
C.“落第”是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也指考试不及格。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泛指考试、测试不成功或比不过别人。
D.《水经注》是一部严谨的地理专著,记载了当时全国一千多条大小河流的自然环境。
2.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5)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            
(6)《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      ,将以遗所思。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网络小说的滋养还体现在中华灿烂的文人文化对其的熏陶,诗书剑气、琴棋书画、江湖人生等内容的摹写,使网络文学呈现出古典文化的风韵。当年明月自孩童时起七年读了十一遍《上下五千年》,流潋紫、沧海明珠都非常爱读《红楼梦》。他们以网络小说创作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如《木兰无长兄》(祈祷君)向《木兰辞》致敬,以现代女性观念重新讲述,木兰不只是一个代父出征的女子,还是一个自立自强的有丰富情感世界的女性。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1月8日)“跨”出火花“融”出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同文化圈层之间的交融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不时撞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火花。比如上海彩虹合唱团用亦庄亦谐的形式表现日常生活,受到年轻人热捧;湖南小伙用花鼓戏腔调植入欧美摇滚,造成“神曲”效应;年轻的相声演员吸收说唱、舞蹈甚至动漫元素,为传统曲艺披上时尚外衣……凡此种种,既是文艺创新的结果,更是年轻一代的激情绽放。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1月14日)(1)读报时,碰到不熟悉的词语要善于猜想。请联系上下文,猜猜“观照”是什么意思。
(2)读报时,碰到相类似的信息要学会比较。请说说以上两则材料在话题和观念上有何相通之处。(80字左右)
4.名著阅读。
       他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1)上面选段的内容出自      一书,写出文中的“他”(名字)      
(2)结合选段内容,分析他的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的特点。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释】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②歇:消散。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④与:参与,引申为赞赏。
(《答谢中书书》)(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谳/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2)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王命急宣      
②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③哀转久      
④四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B.水陆草木之花
C.当求之于上流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鲸落--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       ①2020年4月,中国“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完成本年度的首次科考任务,并收获了一个重要成果--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②但你知道吗?鲸落其实是一个很残忍又悲壮的过程。当一只鲸鱼预感到自己快死亡的时候,它会悄悄寻一片深海域,然后孤独地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等到气息消绝之后,鲸鱼巨大的身体便会沉落到漆黑的深海。而此刻,那些聚集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便会蜂拥而至,疯狂吞食鲸尸。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需要4-24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早就守候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外,还会有成千上万只海洋生物被鲸鱼血肉的腥味吸引过来,等到它身上90%的皮肉被消解之后,这群嗅着味道来的海洋生物才慢慢散去。但这还只是开始,在这些海洋生物离开之后,一些体型较小的甲壳类生物便会在鲸尸上安家落户,接着啃食鲸尸上残余的软组织,它们会在鲸尸上停留大约两年的时间。尽管鲸尸的最后一丝血肉也被蚕食干净了,但鲸落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等甲壳类生物离开之后,食腐蠕虫和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分解并吸食其中丰富的脂类,它们要在鲸骨中生活50到100年。这样,在鲸骨中的养料被吸食殆尽后,鲸鱼的残骸便在海底逐渐化作礁岩,成为一些海洋生物的寄居场所,这场盛大且漫长的仪式才算画上了句号。
       ③所以,鲸落不仅指死掉的鲸鱼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食、分解的漫长过程,还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的13490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而生。鲸尸从海平面沉落至深海,然后在长达上百年的被分食、分解的过程中,成为海洋里最温暖的绿洲,给贫瘠的深海带来了巨大的养分,就像《禅定荒野》里面说的那样,“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
       ④一鲸落,万物生,这才是鲸落真正的样子,美丽又残忍,残忍却包容。生于天地,死于天地,最后赠与自然。它给漆黑冰冷的海底带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繁荣,它供养了深海上百种无脊椎生物,反哺这片养育了自己的海洋。鲸落,是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
(有删改)(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      ,其说明顺序是      
(2)选文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需要4-24个月的时间。
(3)选文第③段主要采用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其作用。(至少答出两种说明方法)
(4)请结合文本,说说“鲸落”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意义。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南瓜•茄子•小鸡
       南瓜苗在围墙上的破脸盆里早已秧好,可以移栽了。
       天阴沉沉的,挑一担火粪,在小麦地靠近坟包处,挖几个坑,火粪捧进去填实。火粪肥力足,土质里含有草木灰、刨花灰……蓬松得很,无需小铲子,直接用手指掏个洞,将南瓜苗扶上,培土,浇水。
       妈妈说:“水要慢慢浇,才洇得深……”
       第二天,如果是个晴天,就不要偷懒,趁早饭前,摘几片树叶子去把新栽的南瓜苗盖上,免得被太阳晒蔫了。还是要浇水的,急不得,慢慢洇。黄昏,也要去浇一遍水。
       过不了几日,南瓜苗养活了。从妈妈对待瓜苗的耐心、仔细和爱惜里,叫人自小懂得人与万物的深厚关系。后来,每次听柴可夫斯基的《船歌》,便会想起乡下岁月。钢琴一点点地往纵深处探,与我给南瓜苗浇水何等相似呵,一点点地,一点点地往下滴,生怕冲垮了火粪,怕它疼似的,爱惜着,恰如春风微拂……
       南瓜苗旁边耐不住寂寞地长了七八株野草,用小锄头尖轻轻掉,顺便给南瓜苗松松土,再一把枯稻草上去,最好再点儿淡肥。妈妈一边侍弄,一边告诉我,肥力太足会把南瓜苗烧死,所以粪要兑水稀淡点。我努力地记住这些--想着将来,也要自立门户,一定要把庄稼活做好了。哪知道,一辈子忘不了。
       接下来,南瓜长高了,分了好几个杈,开始牵藤。植物有野性,却没眼睛,抹黑儿一样,触须四处探,总不明白似的,妈妈就来引导,把这些触丝往坟包的方向引,它们也听话,一直往那里长去。太快了,不及半个月,藤蔓将整个坟包覆盖住了,巨大的叶片上白筋纵横,通常,这样的品种结出的瓜糯而甜。
       皖南当地的南瓜是蒲团状的,扁扁圆圆的,好看,天生是艺术品。
       同事的伯伯是位画家。有一天,她说想让伯伯画一幅画送我,问要怎样的。我脱口而出:“就画一个我们皖南的蒲团南瓜吧,最好上面停一只蚂蚱。”我随口一说,就忘记了。
       多日后,同事带来一幅画,画框都装好了。她说,伯伯特地去皖南采风,专门拍了南瓜回来……伯伯何等艰辛,为一个蒲团南瓜。
       这幅画挂在餐厅许多年,映照着一个清寒之家一日三餐的朴素、寡淡,佳趣天成。
      市场上售卖的瓜,一头大一头小,圆不圆,扁不扁,着实不耐看;吃起来,水垮垮的
       农忙时节,把结出的南瓜挑回去,放在阴凉的床下,可一直吃到冬天。
       南瓜烧豆角,长夏的常见菜。没有肉,倒点菜籽油光锅,围囵烀一锅,下饭得很。除了这道菜,就是蒸茄子。青茄子、红茄子,自菜园摘回,随便划几刀,在水里浸出黑汁,挤干。这边把米饭锅烧开,滤掉米汤,茄子倒饭上;另备一小碗,蒜瓣切碎,加盐、菜籽油,一起蒸。锅巴香了,茄子也熟了,捞出,拌上佐料。在童年,这简直是神仙般的伙食。
       茄蒂不扔,攒下一盘,掰开,扯除白筋,清炒辣椒丝,就着粥,绝一味。茄蒂上有芒刺,下锅后渐软,但依然有韧劲,吃进嘴里,抵着了上鄂,微微地痒,至今犹记。
       在乡下,摘茄子,一摘便是半篮,留下的茄蒂可观。当今,去菜市,只能买三四个茄子,那么点儿茄蒂,怎值得吃呢?况且,现在的辣椒早不是那个味了。
       当今的孩子自小吃惯大棚种植的瓜菜,他们的味蕾没有乡愁可言。

       每次听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自有小鸡出壳的茸茸感。我又要过童年了。
       妈妈找一个破篮子,填充几件不穿的袄裤,放二十个鸡蛋。
       家里那只芦花老母鸡早在几天前便开始不思粥饭了,她要尝试行一段母亲的伟大历程。
       妈妈就成全她。
       鸡毛全部松开,比平时庞大了一倍多。她爱惜地把二十个鸡蛋抱在怀里孵,认真,专注,水都不晓得跳下来喝。每天早晚,妈妈就把她抱下来,备好稻子、水,她才勉强啄饮几口,咯咯咯地,拉一堆白色的鸡粪,就又飞到窝里了。
       天下物种,皆一样,一旦做起母亲,简直往神性的路上走了:牺牲,忘我,慈悲。
       妈妈每晚都要把鸡蛋拿出来,放在灯下照,有时会兴奋地指给我看:“小鸡眼睛长好了呢,你看你看。”仅一个小黑点而已。
《大提琴协奏曲》流淌至后来,险象环生,我的气息快要跟不上其间的节奏了,真担心晕过去。对的,就是这种窒息感,让我回到童年,我们家芦花鸡孵蛋同样令人窒息、焦急--冰冷的鸡蛋,怎么可以焐热了,然后长出小鸡雏来?每天看,每天都还是那么冷冰冰的一只只鸡蛋。孩子哪有耐性静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
       一切都等不及了。我们喜欢去河边看燕子串花衔水,去打谷场拿个大扫把扑蜻蜓……要么,呆呆地坐在稻草堆上,望远……
       直至有一天,一只只小鸡啄破蛋壳,自顾自挣出,弱弱地叫唤着,唧唧唧,唧唧唧……
       鸡妈妈好神气啊,脱胎换骨似的,走在前头,领着十几只(中途坏了几只蛋)小鸡雏在村里散步、啄食虫子。白的鸡,黄的鸡,花的鸡,茸茸可爱。
       小鸡喜爱吃小鸡草的籽实。我们去田野里采,一捋一大把,回来撒在地上。白的鸡,黄的鸡,花的鸡,一窝蜂地过来,抢食不已。它们一边啄,一边发出微弱的“唧唧唧”之声,是“谢谢你,谢谢你”的意思。
       日子一天天地往下过着,小鸡们日渐地高了,壮了,开始蜕绒毛。这时,妈妈还会去街上捉回几只小鸭、小鹅一起养起来。
       多年以后方知,童年捋过无数的小鸡草,学名看麦娘。
(选文有改动)
(1)选文写了“我”童年生活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
(2)选文第一部分中加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南瓜苗旁边耐不住寂寞地长了七八株野草,用小锄头尖轻轻勾掉,顺便给南瓜苗松松土,再铺一把枯稻草上去,最好再描点儿淡肥。
(4)请对选文第三部分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汪国真《山高路远》       要求:①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体裁,自拟题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