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山东省烟台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山东省烟台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山东试卷、烟台市试卷、语文试卷、七年级下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颠pèi流离        bǐng息凝神        语无lún次        惊心动pò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驿路梨花》这篇散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情节,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一波三折,形散而神不散,集中展现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过程。
  • B. “光辉灿烂”“报纸杂志”“勤劳勇敢”“齐心协力”——都是并列短语。
  • C. 鲁迅被国人誉为“民族魂”,《好的故事》《孔乙己》《藤野先生》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 D.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②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①②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字形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何陋有(助词,的)
  • B. 有仙则(名称)
  • C. 拜蒙母(于是、就)
  • D. 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竟然)
5.根据课文内容或相关知识填空。
①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
③香远益清,            。(《爱莲说》)
      ,贾生才调更无伦。(《贾生》)
⑤莫笑农家腊酒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游山西村》)
⑥黄梅时节家家雨,      (《约客》)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⑧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诗》)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海阳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以追溯到明初。《赵氏谱书》记载:“……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以此发展成今天的秧歌特色。海阳秧歌表演内容丰富,表现打鱼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货郎卖货、箍漏锯缸、艺人卖艺,还有扮演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粉墨浓妆,列成长队,穿街走巷。海阳大秧歌在近几年得到蓬勃发展,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7.名著阅读。
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连祥子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能有点风。
8.名著阅读。
A又一次沉默了,他在平台上徘徊,接着他又对我说:“至于海水中的微生物,它们也同样重要。它们吸收海中的盐和矿物质,当一滴水中的矿物质被它们吸收后,就变轻了,从而浮到水面上来,后又因为水分的蒸发造成盐和矿物质含量高,又变重了,于是又下沉。正是这种不停的循环,永恒的生命力使得海洋更丰富地、更无穷地壮大发展。这就是真正生命的所在!”
语段选自凡尔纳小说《   》,选文中的A指的是谁?
9.古诗词阅读。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现代文阅读。小雨入端午冯骥才
①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心居”,身闲气舒,意定神足。我这心居,不是斋号,乃是在阳台一角搭个棚屋,屋里屋外栽些花草藤蔓,屋间放置老家的绿茶、好吃的零食、有弹性的藤椅和心爱的木狮铁佛陶罐石砚等。这是一己的私人角落。平日在外边跑累了,回来坐在这里聚聚气力,抑或有什么未了的思考,便到这里舒展一下脑袋里的翅膀。
②今日,我特意在那个木雕花架上挂了几件艳丽五彩的小物件——丝线粽子。这种端午特有的吉祥小品,给花架上青翠又蓬松的蜈蚣草一衬,端午的气息油然而生。其实,过这种古老的节日,不必太刻意表达什么深刻的精神内涵,随性而自然地享受一下传统情味就是了。
③小雨从昨晚就来到我的城市里,此刻依旧未走。雨太小,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却见屋外边绿叶被雨点敲得一动一动的。
④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地想起一件相关的老事:
⑤念小学的时候,每逢端午佳节,都是班上同学们缠丝线粽子的一次热潮。大家先用硬纸叠成小小的粽子壳,然后用五彩丝线一道道缠起来,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颜色,最后缠出一个个五彩纷呈却各不相同的小粽子来。这原本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种节日手工,由于大家喜爱,课间休息时也缠,下课后不回家还缠。丝线粽子最大的魅力是,颜色完全任由自己搭配,所以每个人都想缠出一个特别又好看的丝线粽子,向别人显摆。于是,弄得教室满地都是彩色线头,做卫生可就费动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线头一扫全绕在扫帚上,得使好大劲才能摘干净。
⑥缠粽子的丝线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那时代母亲们在家都做针线,各色丝线家家都有,关键看谁配色好,想法出奇。
⑦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叫徐又芳——那时的孩子名字都是三个字,大概与家族的字辈有关。记得她个子高,短发,衣着很旧,听说她家里穷,家里没有好看的丝线,就从地上拾别人扔的线头来缠,可是她心细手巧,虽然拾的线头很短,但缠出的粽子反而色彩十分复杂和丰富,斑斓又精细,超过了所有的人。我向她借一个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也连连称赞说,这种缠法要每缠一道线换一个颜色,太难了。我说她的线都很短,只能缠一道,因为她的线是从地上拾的。母亲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便用一个木线轴缠了各色的丝线,叫我带给她。
⑧要命的是那时我太不懂事。子恺说:“孩子的目光是直线的。”其实孩子的一切都是直线的。转天我到班上,把线轴给她,真心对她说:“我母亲说你太可怜了,叫我把这线给你。”
⑨我以为她会高兴,谁料她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只说一句:“我不要!”似乎很生气,转身就走,从此便不大搭理我了,一直到小学毕业各自东西,以后再没有见到她。这个带着对我的误解却无法接受我歉意的女孩如今在哪里?
⑩我当时不明白她何以会那样气愤,后来明白了:别人的自尊是决不能伤害的。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伤人自尊,那会是一种很深的伤害。
⑪这事过了差不多六十年。虽然平时不会记起,但每逢端午悬挂丝线粽子时都会想起来。原来它深深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里,一年一度提醒着我。
⑫写到此处,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外边的朱花碧草像洗过澡一样鲜亮。
11.现代文阅读。祖父的茶
①这个春天,我的日子是熬着过的。一个人熬过了惊蛰,熬到春分,我盼望起清明来了。几瓣嫩绿的明前茶叶,也许长出了,眼下或许是掐茶烘焙的好时节了。正好一位朋友知道我爱喝茶,便约我去他家掐茶。我一听说,当即就兴致盎然,呼吸似乎也轻快了些。小时候跟祖父掐茶的场景,瞬间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竭力回忆,温习如何掰茶苔。
②茶能提神,祖父深请。祖父种庄稼带上一壶茶,打草鞋时泡一杯茶;夏天喝茶,冬天也喝茶。祖父不知道红茶、绿茶、黑茶、白茶,也不懂茶道;祖父没尝过毛尖、龙井、铁观音、普洱茶,一生都喝自己炒制的家茶,十分享受地喝。祖父常说,家茶虽苦些,却是最好的味道。因为,家茶是地地道道的茶树的嫩枝叶。
③那一天,天气晴朗,祖父正农闲,衔着旱烟,背起竹篾兜:“孙儿,陪我掐茶去!”我跟随祖父,黑狗跑在前面,东闻西嗅,走走停停,不时回头张望、等候。
④茶树在山头上,树干粗糙有吭口粗,比祖父高出很多,日出日落,都在阳光的照射下。茶树上满是嫩绿的枝叶,阳光下,叶片闪闪发光,好像特意打了一层蜡。祖父停住脚步,慢悠悠地放下竹篾兜。“这就是我家的茶树,旁边还有两株”,祖父指着我家的三株茶树,“这些树都几十年了,吃过日子的苦,幸亏我照顾得好,每一年都除草、松土、施肥。”祖父眉开眼笑,不慌不忙地掐了起来。祖父不是插茶叶,而是把嫩枝连同嫩叶从老茶树枝上掰下来。嫩枝连同嫩叶,大约三五寸长。“这是苔茶,又嫩又香!”祖父把手中掐好的茶叶放到鼻前,“呼呼呼”地嗅起来,眯着眼很专注地享受着嫩嫩清香。祖父专心致志地掐着,一把把嫩嫩的苔茶,慢慢在背兜中堆积。我学着祖父,也掐起了苔茶。祖父大声叮嘱我:“把只有一两片叶子的茶苔留下,过些时日了,我再来掐二道茶。”黑狗怕晒太阳,趴在树荫下,注视着祖父和我。
⑤祖父喝茶,父亲喝茶,我便也自小跟着喝茶。初时我嫌茶苦,但总是比水有味道,喝着喝着便也习惯了。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吃了苦才知道什么是甜。茶就成了一家人的日常饮料。我家那三棵茶树,祖父掐头道茶、二道茶,甚至三道茶,也供不了家人喝茶的需求。春天炒制的家茶,一家人喝过了整个夏天,便所剩无几了。
⑥秋季、冬季喝什么茶呢?秋末冬初,祖父把茶树上的老叶片摘下来,拿回家中,放到铁锅中加热,让老叶片变软,趁热装入编织袋中捶打,再放入锅中烘焙干。祖父把这种茶叫作”老壳壳茶”。”老壳壳茶不是泡着喝,而是得煮着喝。祖父抓一大把“老壳壳茶”,塞入茶罐(土陶罐)中,冲入开水,“老壳壳茶”浮在茶罐口,然后把茶罐放到柴火边,慢慢煨煮,直到浮起的“老壳壳茶”完全浸没在水中,乌黑飘香的酽茶就煮好了。“老壳壳茶”虽然少了苔茶的清香细腻,但也是家茶,自然有家茶的味道。
⑦和朋友掐茶约在了一个午后,阳光明媚,朋友说:“日当午,是掐茶的最好时间,这时的茶叶烘焙出来十分清香。”我跟随朋友上了茶山,只见一片片小指般粗细的茶树,簇成茶树丛,高不超过我的胸部,看起来柔弱秀气,细小嫩绿的茶叶随着微风摇曳。
⑧站在茶树丛旁,我东瞧西望,四处寻找茶苔,然后掰下来。朋友见了,走到我跟前,满脸笑容地指着眼前嫩嫩的茶叶、茶苔:“要想喝到清香浓郁的茶,只能掐三叶一芯,他边说边给我示范。“三叶一芯”听起来很新鲜,却非常形象,就是三片嫩叶、一个嫩尖。看着朋友手中的“三叶一芯”,看着茶树上留下的茶苔,我十分惋惜地说:“多可惜呀,那一截留着的嫩枝不是渡费掉了吗?”“我们是掐茶叶,不是掐茶苔。”朋友嘱嘱一笑,“炒茶的时候,茶苔很硬,难以揉搓;烘千茶叶的时候,三叶一芯干了,茶苔还有很重的水分。及至茶苔烘干,先烘干的茶叶就碎了、糊了。那样,泡出来的茶水,不仅汤色难看,喝起来还有糊味、苦味,没了茶的清香味,也喝不出风雅。”朋友谈及茶道振振有词,我顿觉言之有理。我家喝的茶,似乎一直颜色沉浊带着糊味的,我总算明白原因了。
⑨没过几天,朋友送了我一筒焙好的新茶,果然如他所说叶片齐整,茶汤清亮,喝起来口中有淡淡的甘甜、齿颊留香。可我却已习惯喝苦口的浓茶,尤其是历经了生活的起落浮沉,越发地懂得了祖父当年说的那句话和家茶的好。其实祖父也懂得茶道。
⑩忆起那天祖父和我掐的苔茶,满满一竹背兜,背在身上像一片跃动的绿色云雾,染绿了记忆中的整个春天。而今,身边却再没人打着草鞋、讲着故事。
⑪再喝不到那又糊又苦的好茶了。
12.按要求写作。
老师、父母的爱;同学、朋友的关怀;一本好书带给我们的感动;袁隆平爷爷浅浅的微笑都会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一粒粒种子……
请以“播下一粒________的种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爱”“奉献”“创新”等;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