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0年、山东试卷、潍坊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娟(chán) 作(jī) 愧(nǎn) 妄自薄(fěi)
  • B. (huì) 刀(pō) 席(yán) 免冠徒(xiǎn)
  • C. 能(chěng) 星宿(xiù) 游(yì) 新病毒(guàn)
  • D. 间(bì) 偻(yǔ) 噪(guǒ) 顿开茅(sè)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剪影 宽宥 樯倾楫摧 面面厮觑
  • B. 桑梓 报帖 雾淞沆砀 引喻失义
  • C. 谤讥 驽钝 缊袍敝衣 觥筹交错
  • D. 豢养 盘缠 彬彬有礼 夙夜忧叹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编辑批评一位急于发表文章的写作爱好者,嫌他写文章,导致语言啰嗦不简洁。
  • B. 这部戏剧剧情,台词非常幽默,深受现场观众喜爱。
  • C. 《经典咏流传》的演绎形式丰富多彩,让诗歌与情感与音乐,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共鸣。
  • D. 科幻电影《阿凡达》以其宏大的气势、色彩绚丽的背景、震撼人心的方式,让观众感觉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学校准备了众多励志影片《放牛班的春天》《青春之歌》《和你在一起》……等,将于下周开始在报告厅放映。
  • B. 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 C. 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
  • D. 这个住户不满五十户的小渔村,都打鱼,种田,过着一种平静安然的生活。
5.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 据统计,自2020年的新冠疫情出现以来,这个地区的服务行业收入比同期至少下降了30%以上。
  • B. 我们使用的工具书《新华字典》自1953年发行以来,历经多次大规模多名专家的修订,成为广大中小学生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 C.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绝无仅有。
  • D. 由于不能使用无人机拍摄的原因,所以数据采集工作全部在地面上完成,采集时间由两天延长到两周。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智取生辰纲》讲的是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汴梁,为梁中书的岳丈当朝太师蔡京祝寿。
  • B. 谥号,是古代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被称为“欧阳文忠”,韩愈被称为“昌黎先生”。
  • C. 明清的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考取的叫进学,也就成了秀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省级考试乡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的叫举人。
  • D.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一场“笑剧”,凤姐和鸳鸯是导演,刘姥姥是主角,卖力表演,滑稽搞笑,贾母等人则是配角兼观众。
7.名篇名句填空。
8.阅读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A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A见大虫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将起来。A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A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A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二)
  甲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侍奉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
  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9.综合性学习。学校准备举办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请完成后面的任务。
  爱国诗词朗诵。张明要朗诵一首岳飞的《满江红》,请你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替他选配一支最恰当的背景曲(  )
  • A. 《高山流水》,曲风轻快流畅,飘逸空灵。
  • B. 《十面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 C. 《胡笳十八拍》,曲风委婉悲伤,哀怨忧戚。
  • D. 《阳关三叠》,曲风欢畅凛冽,又满含凄凉。
10.爱国故事讲述。请你从下面四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
艾青 闻一多 邓稼先 钟南山
例句:“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注释】
①五湖:指太湖。
②白蘋:水中浮萍,花白色。
1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先生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常。此二异也。(选自《三国志•杜夔传》注引《马钧传》)【注释】
①给事中:皇帝左右的一种侍从官。
②器之模:陶器的模型。
③翻车:龙骨水车。
④童儿:年轻人。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父亲的哲学
  ①背对着熟悉的校园,我不由停住了脚步,犹豫过,迟疑过,但最终还是做了这样的决定,不知父亲会有怎样的反应。那年我上高二,所学知识如同掠过耳边的风,匆匆地来又匆匆地逝去。天气持续高温,教室里的风扇痛苦地吱扭着,门外的水泥地泛着鳞片般刺目的白光。反正要回家,索性不再遭这份罪,也替父母省点血汗钱,于是就打点好行李,卷铺盖离校。心里想着,大不了让老爸臭骂一顿,顶多再挨顿“毒打”,慢慢父亲就接受了。
  ②那时正值数十年不遇的干旱时节,回到家一看屋里没人,想来父母都在地里抗旱吧,我把行李丢在堂屋,打开电扇消消一路上的暑气,不知不觉地竟然有了睡意,靠在大背椅上睡着了。
  ③接近中午时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将我惊醒,是父亲匆匆地从地里回来了。当他拿起锄头正要出门,忽地回头看到我竟无缘由地回来了,旁边还放着被褥行李,不用说他也已经知道我的想法,我已经跟他提了好多次退学的事,他都没同意,让我再坚持一阵子。可现在,他原就紧皱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嘴角似乎轻轻地抽搐了几下,但没有说什么,捋了捋裤卷,扛起锄头,下地去了。父亲这样的举动,让我心里没底了。看到家里的破败景象和父亲苍老的脸,我才坚定了不再上学,在家里帮着干农活的想法。心里盘算着,如果父亲叫我下地干活,就是默认我不上学的事实。
  ④可是,父亲真是太聪明了,一连几天,始终没有主动叫我去干农活,但我还是想去地里,至少可以替换母亲回来做午饭。于是,我脱掉汗湿了的衬衣,顶了只草帽,顺着一溜阴凉来到了家里的责任田。站在地头的树下,放眼望去只见玉米身子有一人多深了,但平日碧绿舒展的叶子如今统统变成了死灰色,还卷着跟鸡蛋卷一样,在火风熏烤下发出枯燥的“哗啦啦”声,这声音自始至终在田里肆意回旋着。头顶上的那轮骄阳刺得眼睛生疼,眼睛简直不敢往上瞧,否则万道犀利而又灼热的金箭不分青红皂白就往眼里钻。我正在犹豫要不要顺着小路,绕到父亲干活的那边地头。
  ⑤“嗨,不用绕远路了,你就从那儿钻进来,快点!”只见父亲在地的另一头催促,嘿,这事有门儿了!我心一狠就窜出阴凉,钻进玉米地里。那近乎干枯的叶子本来早已拜倒在炎阳之下,此时却对着我发飙,留下一道道细长而又麻痒的爪印,犹如万条把夹子(会蜇人的毛毛虫)在前胸、后背上疯咬。抱着膀子猫着腰在玉米丛里前行,不时有脚底踩空的感觉,看下去是一条条巨大的裂缝,好像大地张开的嘴角,搞得我有点怀疑自己的决定。挥起锄头落到地上,弹得老高,只落下些微的斑痕。艰难刨出一条土沟,父亲把水管铺开,把抽水机深深地垂下井去,随着呜呜地吼叫声,水流沿着水管流进地里。母亲回去了,我便提着铁锹跟着水,在必要的时候引一下水,让它顺着水沟流淌。父亲在井边等着水到地头时,就再换一条田沟。
  ⑥静静地看着水慢吞吞地往前渗,我把脚放进水里,那井水的冰凉给了我稍许安慰,脑子里霎时一片清凉,仿佛触及了灵台。耳边不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有的是土地渐渐浸润发出的,有的是地里的小虫子发出的,在那一刻我似乎还听到了禾苗的歌唱、大地的欢腾。
  ⑦思绪飞了好久,回过神一看,水仍在缓慢地流着,正午的玉米地活像一个大烤炉,脸也因洗得过多而有些干涩了。身上的划痕经汗水一浸,那感觉麻辣麻辣地疼。看着那往地上的裂缝里灌个没完没了的水,我终于再也等不下去了,便提起锹麻利地把水分成两股,沿着两条水沟并驾齐驱,这样兴许会更快些了吧。蹲在地里等着,顺手握起一把浸湿的泥土,捏玩起来。这时父亲的叫声传来,问水流到头没有,我说还没,父亲就继续在井边等着,又过了一阵子,父亲又问了一次,终于不放心,过来一看我的杰作,提起铁锹便把水又改到一条沟里。
  ⑧“两条沟不更快吗?”我不解地问。父亲把水改好之后说:“天旱得太厉害了,水集中在一条沟里流着快些,地也浇得透些,就跟种树一样,要想长成材就必须把树的枝枝杈杈砍掉,养分才能供到树干上,树也就长得直,长得高。”听着井边机器沉闷的轰鸣声,我思索着,父亲静静地坐着,手中的草帽轻轻晃动,挥出点点凉意。
  ⑨不经意间,水似乎流得快了,在最后一行浇完之后,把东西装上架子车,父亲拉着车,我默默地跟在车后。此时回去的路上没有一个人,我忽然发现一个问题,便问父亲为啥没见到别家浇地呢?父亲说:“现在浇地费事还花钱,一亩地得几十块,地里打的粮食还未必够本呢。还不如听天由命,说不定很快就下雨了,什么都省了。”“那为何咱家还浇呢?”父亲说:“那是本分,一个农民不种田干啥,打多少算多少,但该吃的力得尽到,只要吃了力,便于心无愧了嘛。”
  ⑩那天,我又重新来到了校门口,面对熟悉的校园,我不由加快了脚步。父亲是个农民,他有他的事和他的打算,我也有。两年后,我考上了大学;三年后,从学校走进学校,成了一名中学教师。父亲的话至今我还总是挂在嘴边。(选自《读者文摘》,有删改)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活明白并不容易侯子君
  ①孔子自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惑”就是不明白,“不惑”就是明白了,“知天命”是比明白还高的一个层次,相当于开悟。但活明白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提出来,人们至今也没有找到答案。
  ②就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来说,真正活明白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是通常意义上活得明白的人,也有不大明白的情形。比如诸葛亮,是个大明白人,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小说中把他神话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后来六出祁山出了问题,他的军事实力根本达不到统一中原那个程度,显然他有些着急了。他在人才培养上漏洞更大,“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说明蜀汉的人才选拔机制很成问题;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被史学家梁启超盛赞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但在其王位继承方面就非常糊涂,导致内乱,稀里糊涂就送了命;管仲、商鞅都是极明白的人物,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死后的事却没安排明白,商鞅落了个五马分尸的下场,管仲死后齐国退出了争霸的舞台,从此一蹶不振。
  ③当然,那种看似糊涂实则明白的人大有人在。王翦率60万大军伐楚之前,屡屡向秦王嬴政提出低端要求,看似糊涂短视,实则聪明;巴菲特重仓持有A股一股票,在这个股票还在疯长的时候,他突然清仓了。许多股民笑话他,还股神呢,也就这么回事儿,他自己也貌似谦虚地说自己水平一般,能赚点儿就成。之后不久,当大家都一股脑被套牢时才发现,股神就是股神,可真的不是白给的。
  ④明明是很明白的一个人,却偏说“难得糊涂”,这个人是郑板桥。其实难得糊涂里包含了很多辛酸和无奈,他的糊涂不同于通常讲的糊涂,是极致明白基础上的装糊涂。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思考得越多越痛苦,知道得越多越不幸福,于是板桥先生便选择了糊涂,顺应命运、社会和现实,这是一种隐士的境界吧。
  ⑤最可怕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拿明白忽悠人,这相当于骗子把戏,看过一些骗子的表演,手法都极其拙劣,反反复复就那么几个招数,但就是有些人信,匪夷所思。
  ⑥自己不明白却强求别人明白,这样的人也多得是,这种人就像手电筒,专照别人,从来不照自己。还有一种人是你永远也跟他说不明白,就是所谓的“三季人”,他没见过冬天,你怎么跟他描述都没用。有的“三季人”更不可理喻,他没见过,偏说自己见过,你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苦笑。
  ⑦面对时空的无限,我们短暂生命里的知识真的可以忽略不计。就连圣贤孔子搞不明白的问题也多了去了,他对弟子关于生死方面如何认识问题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显然,他采取了回避的态度,顾左右而言他。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自己不明白,宽容别人的不明白。其实对生活有困惑,甚至做过一些糊涂事,也没什么大不了,关键是多总结经验,总被一个地方的一块石头绊倒,这个人肯定有些蠢;再就是要多向书本和他人学习,其实学习过程和倒过来活还真有些相像。
  ⑧尽量明白一些是必要的,对普通人来说,完全做到知进退明荣辱,既能看清大势又能注重细节,既能看得透还能看得开的人,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能有些苛刻,但是保持理性,明辨是非,有做人的底线,这样就算活得明白的人了。
  ⑨古典小说中每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时,潜台词是,老兄是个明白人啊!那后边肯定有个坑在等着他。现实生活中被夸为明白人,通常是让你做些让步,如果不是原则问题,那就让呗!懂得让步,只是做得明白,未见得活得明白。反之,坚持原则的人,则是真正活得明明白白了(选自《做人与处世》2020年第4期,有删节)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
  疫苗是传染病大流行的“终止键”,科研攻关单位努力在新冠疫苗研发中彰显中国企业的担当和科技攻关的实力。新冠疫苗研发不是国与国之争、企业与企业之争,而是人类与病毒之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独善其身,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整个中国疫苗产业正处于最接近走向世界的历史节点。
材料二:
  林则徐于列强横行之时,虎门销烟,壮我国威。他冷对昏君,怒对贪官,担当起“开眼看世界”的责任。他含恨被贬,忠而被忘,仍心念强国图存的责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拥有的是一颗英武的民族魂。
  上面两则材料,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阅读后的感悟、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