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宣城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宣城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安徽试卷、宣城市试卷、语文试卷、七年级上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默写古诗文中的句子。
(1)      ,崔九堂前几度闻。
(2)夜发清溪向三峡,      
(3)      ,受降城外月如霜。
(4)僵卧孤村不自哀,      
(5)      ,山入潼关不解平。
(6)君问归期未有期,      
(7)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不应该恼怒,而要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的:“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qǐ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②花团锦       
③qǐ 盼       
(2)解释文中划横线的词语。
美不胜收:      
(3)把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变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改为: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1)《琐记》中作者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在《父亲的病》中陈莲河给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       
(2)《西游记》的作者是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4.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1)班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本周三下午班级举办“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需推迟15分钟放学,若班主任拟一条手机微信,发送本班家长群,应该如何拟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了读书要与思考相结合,请你结合自身的读经验,推荐一种读书方法与同学们分享,并简要说明。
读书方法:       推荐说明:      
(3)活动结束,请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5.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婉转的春       ①旧历年过了,阳光明媚起来。二月的季节里,春还在某个角落里蛰伏着不动声色,冬日的余寒还在一波一波地侵蚀着,寒意在角角落落恋恋不舍地徘徊着,对于阳光的驱逐置之不理。偶尔有风吹过还有种凉寒彻骨的感觉,有时甚至还会有一场稀薄的雪。这样的时节人们便有了盼春的心情。
       ②角落里的春天脚步婉转,一波三折地扭着细弱的腰肢款款而来,最初没有什么气势却执着,一寸寸地拓展着自己的领地,先是空气里有了一丝暖意,迎面的风抽了筋骨般不再那么硬朗,阳光一扫冬日里的倦怠,愈发变得明媚灿烂起来,那样的阳光很是有了几分力量,毫不吝啬地落在角角落落里。小草最早感知了这种温暖,拥拥挤挤地探出头来,一场细雨过后,便大大方方地绿起来,没有了丝毫的羞涩感。堤岸的柳也耐不住寂寞了,细长柔软的枝条在风中飞舞,听到春天的消息悄悄 鼓起了米粒般的芽苞,却忍着,掩饰着,和不经意的春风在温暖的阳光里调情。 某一天,阳光更加温暖了些,那柔嫩的黄才一日日从芽苞中泄露出来,像一粒粒金黄的豆子挂满了枝头。还是那场雨吧,雨后,叶子便如一只只纷飞的蝶跃然在枝头翩然而舞,转眼就是一树的葱茏了,这个时候,春天才加快了行走的脚步,在一夜之间唤醒了千花万朵。
       ③果园里,最先登场的是杏花,枝枝杈杈还干枯着,毫无声色,却在你的回首间爆出了一树的雪白;你还在惊叹着花的神奇,微风过处,却有花瓣纷然飘落,想必它在忙着结籽吧,这时,嫩黄的叶才姗姗露出了它的颜面。之后,是桃花那一张张娇艳的脸,有了前人们那么多诗句的沉淀、浸染,怎么看桃花都是那么笑意盈盈的,有娇俏也有几分筋骨,宛若二八女子的脸。桃花似乎是最为大写意的春天,桃花开了,苹果花、梨花也相继登上春天的舞台,浓墨重彩地在春天里绽放,奉献自己的完美。春天在这样的繁华盛世里,在这样热热闹闹的花丛中正式来到人间,开始它极为短暂的旅程。
       ④风在春天里也是那样耐不住寂寞,它在春天里收了棱角与锋芒,浸染了花香与温暖。这样的风穿过树叶与花朵,在肌肤之间肆意地游走,不冷也不热,恰到好处,温润得如邻家少女。春天悄悄地来着,忽有一日便这样大肆张扬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⑤满眼都是绿色的时候,春也就深了。
(1)同是写小草,本文用“探”,朱自清用“钻”,二者的妙处有何异同?
a  小草最早感知了这种温暖,拥拥挤挤地出头来。
b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3)第③④段写出了春花、春风怎样的特征?
春花:      春风:      
(4)本文和课文《春》在体裁上都属于       ;两文都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
6.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 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原文有改动)(1)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①      →重拾希望→②      →十分感激
(2)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3)第⑥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5)分析结尾划线句“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7.文言文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乙】顾司空未知名,诣王丞相。丞相小极,对之疲睡。顾思所以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丞相因觉。谓顾曰:“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顾司空:指顾和,死后被赠为司空。②小极:身体疲乏不适。③所以:表方法。④元公:指顾荣,顾和的族叔,死后谥号为“元”。⑤珪璋特达:珪、璋皆为朝会官员所持之器。此处比喻人才出众。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太丘舍      
②下车      
③元方入门不      
王丞相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丞相小极,对之疲睡。
(3)乙文中的顾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4)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请说说理由。
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 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