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湖南试卷、永州市试卷、语文试卷、八年级下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请用楷体字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地书写。
亲仁善邻,社会和谐
2.阅读以下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文段一:①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②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      ,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  ),叫作雄辩,凡人就是_____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  ),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③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④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文段二:在我们建党迎来100周年之际,美国为了遏制中国不发展势头,想把中国拖入战争泥潭,于是它_____,(  )多国,沆瀣一气,围堵中国。其中日、澳甘当它的“马前卒”,英、法愿作它的“小兄弟”,它们驾着坚船,扛着利炮,想来南海,为虎作伥,妄图让历史重演。可是它们想错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100年暴风骤雨之洗礼和不屈意志之抗争,走上了民主富强的康庄大道。中国现已成为(  )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国,谁要是胆敢在中国的家门口不分好歹,破坏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中国人民一定不会答应,而且要让它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中国人民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能力!
3.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4.综合性学习。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为了弘扬这一优秀文化,零陵区某中学将举行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辨诗句】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诗词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一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
  • 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任务:诉心言】活动中将举行“古诗词吟诵”比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段不少于50字的开场白,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6.【任务:书箴言】活动结束时,语文老师以对联的形式为本次活动作结。不过老师只说出了下联,请你选用下列三个词语,补全上联。
文海 徜徉 赏心悦目
上联:      
下联:漫步诗苑含英咀华
7.请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乙)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小石城山记》)(注释)①睥睨(pì 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②堡坞(bǎo 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③箭:小竹子。④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⑤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⑥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10.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问题。病毒灭活疫苗和基因疫苗 我们知道,疫苗会刺激人体自身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因此如果一个人感染了病原体,免疫系统可以迅速防止感染在体内传播并引起疾病。通过这种方式,疫苗可以模仿自然感染,但实际上并不会导致人们生病。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目前正在开发的针对SARS﹣CoV﹣2(引起新冠疾病的病毒)的疫苗中的两种代表性疫苗以及它们分别基于怎样的疫苗生产方法。病毒灭活疫苗 病毒灭活是一种成熟的疫苗生产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几种病毒灭活疫苗包括针对流感、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和狂犬病病毒的疫苗。灭活的病毒无法再复制或繁殖。免疫系统暴露于病毒蛋白,但灭活的病毒不会导致疾病。灭活的病毒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所以当人们暴露于天然病毒时,抗体发挥作用,对抗病毒。
生产病毒灭活疫苗需要具备大量培养或培育病毒的能力。由于病毒不能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疫苗病毒需要在连续的细胞系或组织中培养。例如,流感病毒通常在鸡胚中培养以产生灭活的流感疫苗。然后,对病毒进行纯化和浓缩,再使用化学药品进行灭活。灭活疫苗通常不能提供与减毒(即经过改性或弱化的病毒,因此它们不会引起疾病)病毒疫苗一样强的免疫应答,可能需要加强剂量才能实现和维持保护能力。
尽管生产安全有效的病毒灭活疫苗面临挑战,但病毒灭活疫苗的生产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生产程序也很完善且相对简单。首先,灭活过程中,必须充分灭活所有病毒,且不过多改变病毒蛋白,使其诱导弱免疫应答。其次,灭活过程不能以导致免疫应答异常或改变、以及暴露于天然病毒后疾病增强的方式改变病毒蛋白。与所有疫苗一样,必须严格检测新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基因疫苗 这些基因可以作为DNA或RNA直接给药,而不是使用病毒载体将新冠病毒基因传递给人类细胞。在3期试验中进展最大的几种新冠病毒苗是能传递刺突蛋白基因的信使RNA(mRNA)疫苗。
在2020年1月获得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后,就可以较快产生候选基因液苗。与其他型的疫苗相比,更容易开发和生产,因为它们不需要在细胞中培养病毒。这就是为什么它们是首批进入人体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之一。然而,以前没有任何mRNA疫苗被许可和批准用于人类,并且人类使用该技术的大多数经验都用于治疗癌症。
mRNA疫苗被摄入细胞,但不需要进入细胞核来欺骗身体产生病毒蛋白,然后诱导免疫反应。RNA在诱导先天免疫应答方面特别有效,先天免疫反应是对防止在体内传播的病原体的最早类型的反应。细胞使用mRNA作为模板,通过转化过程构建蛋白质。
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早期1期和2期研究表明,这些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包括在老年人中。然而,在3期临床试验完成之前,尚不清楚mRNA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保护持续时间,并且至少需要两次给药。
1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问题。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①“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告诉我们,在新时代要创造新辉煌,应该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
②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
③“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画家李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
④“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
⑤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在于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尼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
⑥“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2月11日04版,有删改,作者陈凌)
12.阅读下面文本,回答问题。苦刺花的香味(李建中)①已经一个多月没出城了,突然想到城外走走。
②车子驶出城外,庄稼地已经一畦赛一畦地绿了起来。鸟雀低飞,洒落串串软语,燕尾剪裁着春风,攀枝花举着酒盅似的花朵,醉饮满树春光。在一条溪水潺潺的小河边,我看到片雪一样盛放的苦刺花,一朵朵,一簇簇,洁净如雪,尤显高洁。看到苦刺花,一缕苦涩而清香的味道萦绕心头,唤醒了童年的记忆。
③我的童年在乡间度过。每到春天,上山采花的人特别多。大家最爱采食的是棠棣花。但采摘苦刺花的人却特别少。一是苦刺花花瓣细碎,花朵较小,而且味苦;二是苦刺花长着绣花针一样锋利的细刺,稍不留神就会扎伤手。与常人不同,母亲常常选择在河湾处采摘苦刺花。母亲说,河湾处的苦刺花开得盛,花瓣肥,味道正,而且有香味。
④苦刺花摘回来清洗干净后,母亲就把它放在锅里煮上半小时,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浸泡,除去苦涩之味。食用时,把苦刺花挤干水分,加上韭菜、辣椒、豆豉和几丝腊肉,在油锅中爆炒,一道美食就做成了。小时候缺少油荤,肠胃寡淡,吃苦刺花,除了偶尔能尝到丝丝肉腥味之外,剩下的几乎全是苦涩的记忆。当看到我吃苦刺花吃得眉头紧皱的时候,母亲就若有所思地说:“苦刺花的确苦,但苦的东西吃多了,就能吃出香味来。”我那时懵里懵懂,理解不了母亲这话蕴含的深意。
⑤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我十多岁就承包了一家人一年的砍柴任务,而且干起了挖坂田、背畜粪、打谷子等成年人才干的重活。浸透着汗水咸涩味道的少年生活,磨厚了我的脚掌和手掌的茧子,压结实了我稚嫩的肩膀,磨砺了我坚韧的内心。14岁那年,我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终于卸下了沉重的家务活。离开了农活的我竟像一株水土不服的树木,变得孱弱多病,我疯也似的奔向郊外寻找苦刺花,我时不时地想起母亲摘苦刺花的情景,我仿佛第一次嗅到苦刺花苦涩中的淡淡香味。
⑥中师毕业,我到了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任教。初为人师,我不敢丝毫懈怠,我认真撰写教案、反复修改,像演员背台词那样一遍又一遍地背教案,设想各种课堂情境和应对方案,窗前的灯,不知多少次擦亮小山村漆黑的深夜……也许是工作上吃的苦多一些的缘故吧,后来,我有幸从小学调到中学,从山区调到县城工作。
⑦20岁那年,我从县城回老家,犯了牙痛病,吃药打针都没奏效。母亲挖来苦刺花根煮水,没想到两天后牙就不痛了。只是苦刺花根的苦肝胆,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幸运的是,我从此不再因为其他药的苦涩而紧皱眉头,往往一仰脖子就能把一碗药一饮而尽。每当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令人头痛的事,我就想起那剂苦刺花煮水的药方,眉头开始舒展,额头和心头的皱纹也减了不少。
⑧回城后上网搜索,生于河谷沙丘的苦刺花,居然是一味纯天然的药物:根和花都可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叶可凉血、解毒、杀虫……曾经以苦涩浸透我生命底色的苦刺花,竟然浑身是宝,药用价值竟然这么高!
⑨回顾来路,在贫穷岁月里摔爬滚打,我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吃过了太多的苦,但如今这些苦让我品尝到了幸福的味道,让我格外珍惜生活的馨香。轻轻地嗅着春风中的苦刺花,我觉得它真是一种具有哲学智慧的植物,它锦囊似的花瓣里,苦涩中藏着缕缕暗香。(选自《金沙江文艺》2020年12期,有删改)
13.2021春回大地,无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春潮在这煦煦春风里澎湃不息:街上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整齐,公交少了喧哗,志愿者身影活跃……我们都以“文明无锡我有责,无锡文明我光荣”的主人翁姿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社会公德、文明出行、公益活动、诚信建设等方面书写着自己的故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请以“行走在文明的春风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14.按要求写作。
2021年春回大地,零陵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春潮在这煦煦春风里澎湃不息:街上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整齐,公交少了喧哗,志愿者身影活跃……我们都以“文明零陵我有责,零陵文明我光荣”的主人翁姿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社会公德、文明出行、公益活动、诚信建设等方面书写着自己的故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文题:请以“      诚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守护”或“呼唤”或“渴望”等);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