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湖北试卷、鄂州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yì)     (nuò)夫     (kuāng)骗    (zī)孜不倦
  • B. (pīng)婷   (miǎo)茫    (zhōnɡ)伤    前(pū)后继
  • C. (yán)    压(zhà)     停(zì)       (zǒu)逃无路
  • D. (ɡuàn)冕   (huàn)养    鲁(dùn)      根深(dì)固
2.下列句子中,的一项是(  )
  • A. 梁子湖高中学生在市第三届运动会青少年体育类羽毛球比赛中,取得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 B. 校长们纷纷表示,一定以这次调研为契机,不断夯实教育质量提升,当老百姓满意的学校。
  • C. 11月17日晚,梁子湖区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 D. 通知要求,中小学教材中一律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学辅助资料的各类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
①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可能也激不起一点欢乐的心情吧。
②可见,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
③乞丐取得一顿饱饭,心情会很愉快,感到幸福的降临。
④一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
⑤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令人心情愉快的境遇和生活”。
  • A. ④⑤②③①
  • B. ⑤④③①②
  • C. ③①④⑤②
  • D. ①⑤③②④
4.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
为何科研人员“不相信”科学?       ①相信科学在今天已经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无论衣食住行,还是工作学习,都离不开科学。但研究表明有很多科研人员却偏偏不相信科学,是不是令人费解?
       ②世界某著名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一项关于科研信任度的调查显示,平均有86%的科研人员会对他们看到的科研产出(结果、结论)持怀疑态度。在回答“在您上周遇到或者阅读的各种科研产出(包括数据、代码、图形、视频、论文、预印本、其他文章)中,您认为有多大比例是可信的”这个问题时,受访的研究人员中有14%认为全部可信,48%认为大部分可信,15%认为只有一半可信,21%的人认为有一些可信。尽管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对科学研究产出的信任度有差异,但总体而言倾向于“不相信科学”。这样的调查结果不免让公众怀疑:为什么连科研人员都不相信同行的研究结果?
       ③如果我们一起深入分析,也许就会释然:怀疑才是科学精神的内核,心中存有“不相信”,才是对科学的尊重。
       ④从第一个层次看,科学不端行为与其他行业的不良行为一样,占有一定比例。正如一块土地,既会长庄稼,也会长杂草。科研中存在着有意无意的造假,还有一些低质量的科研活动,如误读或研究方法存在缺陷,一些科研产出尚不成熟就被发表出来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科学家对科研产出普遍存怀疑态度。
       ⑤从第二个层次看,科研产出需要反复检验,不能轻易相信。科学的可信建立在可重复的基础上。检验信息来源至少要经过两个信息源的对比;检验科学结论至少要经过两次重复验证,而且还要随着时间推移进行多次验证。
       ⑥那么,如果重复验证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是否就是完全正确而值得百分百信任呢?也未必。这就是第三个层次:每一项科学研究都是零碎和局部的,每一种科研产出都只揭示了事物规律的一个局部,它们构成了从相对真理无限接近绝对真理的长长的阶梯,但并不能完全还原绝对真理。即使把所有科研产出拼合在一起,也未必能全部还原自然和社会的真相。例如,人类基因组,即便把一种蛋白的碱基序列都测出来,那也只是静止和死亡状态下的真相,而这种蛋白在生物活体中是如何呈现生命活力和功能的,还是难以完全复原。英国《自然》杂志资深编辑亨利•吉称:“我们在《自然》上发表的一切都是错误的。”这位资深编辑言之凿凿,会不会太过绝对?在该杂志上发表、曾被授予诺贝尔奖的DNA双螺旋结构难道是错的?但万事万物如河流奔腾,变化不息。经过更长时间和更多研究,DNA双螺旋结构的结论就会改变,甚至被颠覆。现在,研究已证明DNA还有多种结构,如环状。
       ⑦既然科研产出不一定可信,那么,轻信那些未被重复检验过的结论就可能给个人、社会和人类带来不良后果,甚至灾难,这也是科学家“不相信”科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科研结果是政府决策的依据,很多国家的医疗保健政策都建立在科研结果之上,而未经验证的科研结果会导致决策错误,造成国民健康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⑧不过,如果不相信科学,还有什么事物可以相信呢?对待科学,我们究竟应该持怎样的态度?上文提及的调查中还有一组数据可以给我们启示。关于如何对待所看到的科研产出,57%的科研人员表示会仔细检查附录材料或数据,52%的人会寻求其他可靠来源的佐证,37%的人会通过认识的研究人员获取相关资源……显然,这些行为就是在对比多个信息源,以获得较为可靠的结果。在每一阶段或具体问题上,我们可以相信经过检验的科学结论,而在历史长河中,怀疑才是科学精神的内核。只有在不断怀疑、求证乃至否定之否定后,人的认知才能一步步深化。而科学也正是在不断怀疑、改变、完善或者推翻已有结论的过程中获得更接近世界本质的结果,或是最大程度地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
(作者:张田勘。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摘引科研信任度调查的一些数据,说明科研人员“不相信”科学并非虚言。
B.第④段的画线句中,“土地”比喻优质的科研产出,“杂草”比喻错误的科研结论。
C.第⑥段引用了亨利•吉的说法,说明科学结论不能完全还原绝对真理。
D.第⑦段加点的“往往”二字突出了科学结论对政府决策的重要性,准确严密。
(2)下列对文章层次的划分,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为第一层,第②-④段为第二层,第⑤-⑧段为第三层。
B.第①-③段为第一层,第④-⑥段为第二层,第⑦-⑧段为第三层。
C.第①-④段为第一层,第⑤段为第二层,第⑥-⑧段为第三层。
D.第①-②段为第一层,第③-⑦段为第二层,第⑧段为第三层。
(3)下列对科研人员“不相信科学”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科学不端行为提高了科研人员对同行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B.科研产出需要反复检验,不能轻易相信。
C.每一种科研产出都只揭示了事物规律的一个局部,并不能完全还原绝对真理。
D.轻信那些未被重复检验过的结论就可能给个人、社会和人类带来不良后果,甚至灾难。
5.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的一项是(  )
  • A.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出猎的壮观场面,表现出词人踌躇满志的英雄气概。
  • B. 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突出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厚厚封赏魏尚的思想感情。
  • D. 本词融写景、叙事、言志、用典于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的胸襟见识。
6.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段,完成问题。
【甲】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②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③袂:就是衣裳的袖子。
(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的一项是       
A.以头地尔(抢:碰,撞。)
B.寡人矣(谕:明白,懂得)
C.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晏子(延:伸展变长)
D.傧者道(更:改变,改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一项是       
A.之:长跪而谢临淄三百闾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比肩继踵
C.为:以君为小门于大门之侧 D.以:徒有先生也 楚人晏子短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的一项是       
A.甲文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详写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略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和最后的结果。
B.甲文唐雎以“布衣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显示出他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大义凛然。
C.唐雎和晏子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唐睢主要是靠机智取胜,晏子主要是靠勇敢取胜。
D.甲、乙两文生动地塑造了“士”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热爱国家、勇敢无畏、责任感强的特点。
(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7.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5)李白《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诗句是:“            。”
(6)《鱼我所欲也》中与成语“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
8.阅读名著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投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好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何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小吏略到寒舍,分找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何涛道:“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专等。”
       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衙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稳便”,叫他略待一待。”却自槽上鞦了马,牵出后门外去;拿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1)本文节选自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       的长篇小说《      》,作者是       
(2)晁盖犯了什么罪?宋江如何救他?请简述。
9.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一厘米
毕淑敏       ①陶影领着儿子小也上汽车。“妈妈,买票。”小也说。小孩比大人更重视形式,不把车票拿到手,仿佛就不算坐车。油漆皲裂的车门上,有一道白线,像一只苍白的手指,标定1.10米。小也挤过去。在小也的圆脑袋和买票的标准线之间,横着陶影纤长而美丽的手指。
       ②“小也,你不够的。还差一厘米。”她温柔地说。她的出身并不高贵,也没读过许多书。她喜欢温文尔雅,竭力要给儿子留下这种印象,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她感觉自身高贵起来。“妈妈!我够了我够了!”小也高声叫,把脚下的踏板跺得像一面铁皮鼓。“你上次讲我下次坐车就可以买票了,这次就是下次了,为什么不给我买票?你说话不算话!”他半仰着脸,愤怒地朝向他的妈妈。
       ③陶影看着儿子。一张车票两毛钱。她很看重两毛钱的,它等于一根黄瓜两个西红柿。如果赶上处理就是三捆小红萝卜或者干脆就是一堆够吃三天的菠菜。
       ④她说:“买两张票。”售票员眼睛很有准头:“这小孩还差一厘米,不用买票。”小也立刻矮了几厘米,而绝不是一厘米,买票与不买票强烈地关系着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尊严。“我买两张票。”她矜持地重复。小也把他那张票粘在嘴唇上,噗噜噗噜吹着响,仿佛那是一架风车。
       ⑤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院参观,门票五块钱一张。票是别人给的,她特地带小也来玩。京城里难得有这一大片森然的绿地。未及靠近,便有湛凉的冷绿之气漫溢而来。小也从妈妈手里夺过门票,又粘在嘴唇上,飞快地跑向金碧辉煌的寺门,仿佛一只渴极了要饮水的小动物
       ⑥庙门口的守卫是一个穿着红衣黑裤的青年。小也很流畅地跑过去,红衣青年很敏捷地摘下他口中的票,仿佛那是清明节前的一片茶叶。
       ⑦“票!”红衣青年拦住她,语句简单得像吐出一枚枣核。“您的票?”“票上不是写着不足一米一的孩子免费么!”她笃定地说。“可是您的孩子已经超过了一米一。”红衣青年很肯定地说。“没有,他没有。”陶影面带微笑地说。“他从这里跑过去,我看得很清楚。”小伙子斩钉截铁地说。顺手一指,墙上有条红线,像雨后偶尔爬上马路的蚯蚓。
       ⑧小也又跑了回来。这下好了,证据来了,对双方都好。小也看了看他的妈妈,雄赵赳气昂昂地走到了红蚯蚓旁。于是——人们无可置疑地看到——红蚯蚓挂在小家伙的耳朵上。
       ⑨这怎么可能!陶影一个箭步冲过去,想把小也冠子一样高耸的头发抚平。她悲惨地发现,小也纵然此刻变成一个秃子,身高也绝对在这条红蚯划之上。
       ⑩“买票去!买票去!”红衣青年骄横地说。“妈妈,你没买票?”小也仰着脸充满惊讶与迷茫。这神情出现在一张纯正的儿童脸上,令人感到一丝恐惧。陶影的手像折断的翅膀僵在半空。今天这张票,她不能买!若买了,她将永远说不清。小也闷闷地跟在妈妈后面向家走去。
⑪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冰棍摊,他突然跑过去:“老奶奶,量量我多高。”陶影这才看到老太太守着一个身高体重秤。老太太瘪着嘴,颤微微扶起标尺,一寸寸拔起,又一寸寸往下按:“一米一。”
⑫陶影觉得见了鬼:莫非孩子像竹笋一样见风就长?小也眼眶里生出一种冰晶一样的东西,不理陶影,一甩头,往前跑。
⑬陶影觉得事情不可思议。她问老奶奶:“大妈,您这秤……”“我这秤准让您高兴!您不就巴着孩子长高点吗?我这秤大点。让您觉着个头高点,分量轻点,时下不是都兴健美吗?我这是健美秤。”老人慈祥的脸上露出狡黠。
⑭原来是这样!应该让小也听到这话!可小也已经跑远,况且他能明白这其中的奥妙吗?
⑮回到家,陶影拿出卷尺,要给小也重新量一下身高。“我不量!人家都说我够高了,就你说我不够。你不愿意给我买票,别以为我不知道!只要你一量,我一定又不够了。我不相信你!不相信!”陶影拽着那根淡黄色的塑料尺,仿佛拽着一条冰凉的蟒蛇。
⑯一定要把事情挽回!她决定给红衣青年的领导写一封信。
⑰一天,两位干部模样的人找到陶影:“我们是寺庙公园管理处的。我们来核实一下情况。我们已经找当事人调查过了,情况基本属实。”他们掏出了五元钱。他们量过墙上那条红蚯蚓,知道它的缺斤少两。“那天您终于没有参观,这是我们的一点赔偿。”年长的干部说。
⑱陶影没有接。那一天失去的快乐,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了。她把小也推到两位老人面前:“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
⑲小也默默地低下了头……
(节选自《当代作家》,有删改)(1)小说的情节围绕“一厘米”展开,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地点 大人的行为 孩子的心情 
公交车上 售票员眼睛很有准头,建议不用买票 陶影兑现承诺,坚持为子买票        
       红衣青年依据“红蚯蚓”,坚决要求买票 陶影③       沮丧 
冰棍摊前 老奶奶使用健美秤,称说小也一米一 陶影心生疑惑,询问真实情况 伤心 
自己家里 寺庙工作人员上门核实情况,给出赔偿 陶影④       羞愧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
(3)假如你是寺院管理干部,需要满足陶影的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向小也作出解释,你该如何说?
(4)请联系全文分析:陶影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5)学校黑板报设有“励志故事”“成长之路”和“人生感悟”三个版块,如果推荐本文,你会选择哪个版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10.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为了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72周年,班级开展“我爱祖国”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搜集有关爱国的名言、诗句,写出两句,并标明出处。
(2)下面是一位同学介绍的一则新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中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的庆典活动让广大网民胸中的爱国激情来了一次大爆发。新闻跟帖和各大论坛成了他们表达爱国热情的渠道。网民张某留言:“别看咱个子不高,可看着子弟兵们雄壮的军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就有一种瞬间高大起来了的感觉,我骄傲!”而网民“龙城”的留言说出了很多网民的心声:“作为中国人,生在这个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3)班级选择了歌曲《大中国》作为此次活动的总结,请结合所给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一)
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错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
(二)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
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
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
永远那个永远那个我要伴随她
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
中国祝福你不用干言和万语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请以“运气”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写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