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第2页 试卷格式:2021-2022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2年、四川试卷、南充市试卷、语文试卷、八年级下学期试卷、期中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xǐng         不dàn         掇chuàn   藻yùn
  • B. 静 tián         暗huì         杂 rǒng    然jiá
  • C. 鼓 jié          猎shǒu        默jiān     裂 jūn
  • D. xuè         粗kuàng     作niè        从qū
2.下面词语 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干燥   诀窍   候鸟  贻笑大方
  • B. 袒护   据量   粗犷  消声匿迹
  • C. 漫骂   毕竟   矫健  安分守己
  • D. 提纲  松驰    渎职  各行其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 B. 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 C. 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 D. 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4.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这句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地写出了“我”的急切心情。
  • B.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中的“两岸的豆麦”“河底的水草”“扑面的吹来”都是偏正短语。
  • C.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中的“朦胧”是形容词。
  • D. 《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这篇文章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还学过出自这本散文集的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5.对《关雎》这首诗理解和分析的一项是(  )
  • A. “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 B.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把君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 C.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和优雅的品格。
  • D. 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人物描写的生动性。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____;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___;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________;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①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②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③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乐章
  • A. ③①②
  • B. ②③①
  • C. ②①③
  • D. ③②①
7.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乙】       蜀氏遇晋饥,辈三五人,抉木弓入白能山排猎以自给。固值群鹿骇走,分路格之。一人见鹿入两崖简,才通人过,随而逐之。行十余步,但见城市栉比,市井繁盛,了不见鹿。徐行市中,以问人曰;“此处何也?”人曰:“此小成都耳,非常人可到,子不宜久住。”遂出穴,密志归路,以告太守刘像,俊使人随往,失其旧所矣。
(节选自《宋史•艺文志》)(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便还家       
来问讯       
见城市栉比       
④密归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中往来种 设酒杀鸡
B.鸡犬相 村中有此人
C.出穴 与外人间隔
D.密归路 寻向所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因值群鹿骇走,分路格之。
(4)【甲】【乙】两文虽然故事不同,但很多方面却有着共同特征,试找出甲乙两文内容的相似之处。(至少两点 )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西溪独泛
[唐]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入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注释】①素舸:不加装饰的船。②唯应:只有。
(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      的氛围。
(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9.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微君之故,      (《诗经•式微》)
(2)青青子衿,      。(《诗经•子衿》)
(3)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承相》)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吉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5)《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6)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10.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各题。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丁立梅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恩赐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也是在那里,我初次接触到《诗经》,立马被那些好听的“歌谣”迷上。野外总是天高地阔的,我一会儿化身为那只在河之洲的斑鸠,一会儿又变身为采葛的女子,岁月绵远,天地皆好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⑤读书却使我的内心,慢慢的,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了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而去。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的,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我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我身边许久,我也没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也没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迷恋,也没想过自己日后会走上写作的路,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突然收到一份礼物,是一本《诗经译注》,岳麓书社出版的,单价七块六毛,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询似的看他,他却无甚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的,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都在。每当我的眼光抚过它时,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
B.文章结尾的画线句子照应了开头和标题,收束全文。
C.本文极力描写阅览室管理员的表情严肃、说话语调冰冷,主要是还原生活的真实,让读者读起来更真切。
D.文题中的“花”,不单纯指自然界的花,也指美好的事物、温暖的情感。
(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的管理员是一个怎样的人。
(3)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在一群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②分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比较本文第⑦段画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方面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天问一号”上的科技新元素       ①“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科技新元素的支撑。
太空“千里眼”优势多       ②火星和地球间距离漫长,通信存在一定时延,在地球上无法控制着陆过程,必须让着陆巡视器自主完成这段旅程,这对敏感器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
       ③相控阵敏感器是位置和速度测量的重要仪器。在着陆阶段,为航天器持续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成功助力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火星表面。它安装在火星着陆巡视器进入舱着陆平台下方,作用范围达数十千米,可谓火星探测器的太空“千里眼”。
       ④相控阵敏感器的雷达天线由多个辐射单元组成,就像生物学中蜻蜓的复眼,具有波束扫描快、指向灵活、目标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此外,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任意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从而快速修正航天器的姿态测量误差,确保着陆巡视器方向控制准确无误。
       ⑤这是国内首次将相控阵体制雷达应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测量
小型“传动器”作用大       ⑥火星探测任务的重头戏就是在火星表面巡视,这个过程必须万无一失。但火星表面地形复杂,火星车如何准确传递运动指令,进而灵活行走、爬坡下坎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从原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密测试与试验等基础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和开拓创新,一路闯过了多道难关,成功研制出火星车移动分系统核心传动部件—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确保了火星车在转向、过坡中更自主灵活。
       ⑦据介绍,在火星车左右两侧悬架上,分别装备了2种结构精密的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该装置体形小、重量轻,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使火星车6个行走车轮独立实现抬升和降落,实现车体姿态和高低调节,以适应火星表面地形,保证爬坡下坎行动自如。如果将火星车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就是驾驭这架“马车”的“车夫”。
“超薄外套”脱颖而出       ⑧火星着陆阶段,着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会使周围温度超过1000℃,而在火星巡视阶段,着陆器将要面对-130℃的工作环境,这种极热极寒考验超出了世界上常规隔热保温材料——气凝胶的耐温极限范围。更难的是,为给火星车减负,需要气凝胶具有超低密度,这对材料设计和制备都提出了巨大挑战。
       ⑨为确保“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并正常工作,火星车采用了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纳米气凝胶是由纳米尺度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密度可做得比空气还低,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导热系数仅为静止空气的一半,也是世界上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这使它成为“天问一号”应对极寒、极热严酷环境所需防护材料的不二之选,且凭借其超轻特性,能极大地减轻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更远。
       ⑩当然,以上三种只是“天问一号”上众多科技新元素的一小部分,我们期待着“天问一号”上更多的科技新元素被解锁。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1)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天问一号”运用到的一小部分科技新元素。
B.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天问一号”的科技新元素:着陆巡视器、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纳米气凝胶。
C.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等。
D.文章④⑤段中两个画线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
B.驾驶火星车的“车夫”—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能够根据火星表面的地形更自主灵活地开展巡视活动。
C.纳米气凝胶成为“天问一号”应对极寒、极热严酷环境所需防护材料的不二之选的原因是它的密度可做得比空气还低。
D.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具有结构精密、体型小、重量轻、密度低、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等特点。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述科技新元素在“天问一号”探测火星过程中分别所起到的作用。
12.大自然是人类锁以生存的根基,善待自然,我们生活的家园将会更加美好,漠视自然,人类将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新华中学八(2)斑拟开展以“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端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
13.如图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请简明地写出该标志的构成要素,并说说它的寓意。
14.阅读《傅雷家书》中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1954年10月2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 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1)傅雷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告诉儿子怎样面对消沉苦闷的?
(2)“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一句用的什么修辞?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3)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A.《傅雷家书》是一部日记体式作品,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书中傅雷通过日记这种形式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进行交流。
B.《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对待生活。“赤子之心”是其赏穿的精神,也是傅雷做人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C.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常用大量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读表现技巧等。表现出他对儿子在艺术道路上成长的关注。
D.傅雷夫妇的骨灰安葬在他们的家乡——上海浦东,而墓碑的正面则镌刻着《傅雷家书》中的名言;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15.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_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