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2年、山东试卷、青岛市试卷、化学试卷、九年级试卷、中考模拟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物质分类方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
  • A. C60—单质
  • B. 熟石灰—碱
  • C. 石油—混合物
  • D. 硫酸铜—酸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 氩气用作霓虹灯
  • B. 石墨用作铅笔芯
  • C. 氮气用作食品防腐
  • D.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 酒精
  • B. 汽油
  • C. 冰块
  • D. 大米
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 A. 铁生锈
  • B. 煤燃烧
  • C. 蜡烛受热熔化
  • D. 火药爆炸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碳酸氢钠俗称苏打
  • B. 棉花和塑料均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 C. 长时间敞口放置的浓盐酸浓度会上升
  • D. 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
6.下列有关构成物质的微粒说法正确的是(  )
  • A. 金刚石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 B. 氢氧化钠是由Na+和OH构成的
  • C. 干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 D. 稀有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碳酸氢钠使面包松软
  • B.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导致酸雨
  • C. 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烟时,要加大空气的进气口
  • D. 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8.关于空气成分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 A. 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 B.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 C.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 D.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9.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 A. 一氧化碳Co
  • B. 2个氧原子O2
  • C. 钙离子Ca+2
  • D. 碳酸根CO
    2-
    3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 B. 凡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C. 硬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 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1.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须辨清的现象 B、化学变化伴随的能量 
①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②碳在氧气中燃烧﹣﹣﹣发淡蓝色火焰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①缓慢氧化——放热
②铁丝燃烧——吸热
③木炭燃烧——放热 
C、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D、化学与环境 
①水蒸发为水蒸气——分子体积变大
②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分子质量小 
①化学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②空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有害气体
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 A. A
  • B. B
  • C. C
  • D. D
1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 C→CO→CO2
  • B. NaCl→NaNO3→Na2SO4
  • C. Mg→MgO→MgSO4
  • D. Ca(OH)2→CaCO3→CaCl2
13.下列有关溶液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
  • A.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 B. 被溶解的物质称作溶剂
  • C. 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做溶质
  • D. 碘放在水里会形成碘水
14.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 20 64 10 
反应中 48 19 
反应后 50 46 

  • A. a=16
  • B. 丙和丁为生成物
  • C. 甲和丙的质量变化量之比为4:11
  • D. 若乙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44,则乙和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1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和操作 
清洗暖水瓶中的水垢 先用稀硫酸浸泡,再用水冲洗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后过滤 
区分腈纶线、羊毛线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鉴别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 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 A. A
  • B. B
  • C. C
  • D. D
16.2021年中科院航天催化材料实验室将甲烷转化为甲醇(CH3OH,常温下是液态)。实现了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前后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 B. 该过程中,CH4发生氧化反应
  • C. 反应中O2和CH3OH质量比为1:1
  • D. 生成CH3OH过程中,分子数目减少
1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 C. 反应前后氢、氯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 D.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28:146
18.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B. 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C. t2℃时,从甲和乙两种饱和溶液中获得等质量晶体,蒸发水较多的是甲溶液
  • D. t2℃时,将42g甲固体加入50g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21:71
19.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 A. 为防止自行车生锈,经常用湿抹布擦拭
  • B.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 C. 海底矿物(如可燃冰、锰结核等)虽储量丰富,也应科学规划、合理开采
  • D. 新装修的房屋,经充分通风后再入住
20.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下列选项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H2O2 CuO 
CO2 CO 
CaCO3 CaO Ca(OH)2 
Cu CuO Cu(OH)2 


  • A. A
  • B. B
  • C. C
  • D. D
21.社会的发展与能源、环境及人类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和天然气等。
(2)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习俗,包粽子时使用的食材有糯米、瘦肉、花生、红枣等,其中瘦肉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       
(3)老年人缺       元素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4)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玻璃管a端连接的是电源       极(填“正”或“负”),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

22.为防止全球变暖,我国承诺在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氢能,如图是利用太阳能制氢的示意图:

(1)如图实现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中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电解水过程是由电能转化为       (填“化学能”或“热能”)。
(2)从微观的角度讲,每2个水分子分解,会产生       个氢气分子。
(3)H2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化学式:CH3OH)和H2O,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4)甲醇合成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吨。
23.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
(1)人造地球卫星的结构材料常用到镁合金、钛合金。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比较,合金具有       (答一点)的优良性能。
(2)黄铜(铜锌合金)片放入稀硫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验证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下列试剂选择可以达到目的是       
A.镁、铁和硫酸锌溶液
B.镁、锌和硫酸亚铁溶液
C.硝酸镁溶液、锌和铁
(4)“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体现的是金的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5)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防止污染方面考虑,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       
24.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列流程图图1(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1)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1,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步骤1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b.稍过量的BaCl2溶液
c.稍过量的NaOH溶液
(2)母液中有MgCl2,却经历了步骤 IV、V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       
(3)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这样做的目的是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生成NaHCO3和NH4C1的质量比为168:107,NaHCO3和NH4C1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分析NaHCO3结晶析出而NH4C1没有结晶析出的原因是       
(4)上述流程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5.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       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3)C实验中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低、偏高或不影响”)
(4)D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26.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活动。

(1)A图的操作目的是       
(2)B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较纯净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
(3)图F中过程2的操作时机是       。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其原因可能是       
(4)小强欲采用装置B来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需对装置作如何改进?      
27.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微热后发现产生无色气体,还生成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问题一:气体有什么成分?问题二:白色沉淀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①氯化铵溶液显酸性。
②无水硫酸铜吸水变蓝。
③Mg(OH)2受热分解成MgO和H2O:碱式氯化镁【Mg(OH)Cl】不溶于水,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实验一:探究气体的成分
(1)【作出猜想】气体可能含有NH3,小组同学根据氯化铵溶液显酸性,猜测气体中也可能含有       
(2)【实验探究】甲同学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到试纸       ,证明气体中含有NH3。乙同学收集了部分气体,通过足量浓硫酸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另一种气体存在。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加热前先通入气体,目的为       

实验二: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
【作出猜想】白色沉淀可能含Mg、Mg(OH)2或Mg(OH)Cl中的一种或多种
(3)【实验探究】丙同学取部分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       (填物质名称),观察到沉淀消失且没有气泡产生,则白色沉淀中不含Mg。
丙同学另取6g白色沉淀,置于如图装置玻璃管中,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4g。通过推算可知白色沉淀的成分为       
(4)【拓展延伸】碱式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碱式氯化铝【Al2(OH)Cl5】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已知碱式氯化铝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和常见的溶剂,则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28.“科技点燃”2022年北京冬奥“飞扬”梦,飞扬火炬使用氢气作燃料。

(1)用氢气做燃料的优点是来源广、            
(2)计算燃烧10t氢气需要多少t氧气助燃?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限制全球气温上升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CO2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实现碳达峰的总体思路是以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加快实施“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能源使用实施电能替代。“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CO2与通过植树造林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吸收的CO2相互抵消,从而实现CO2“净零”排放。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85%,以燃煤发电和供热为主排放的CO2占总排放量的47%。因此,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任重道远。2019~2030年间的部分年份,在现有模式和替代情景下我国煤电行业排放CO2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含量过高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煤
B.核能
C.石油
D.天然气
E.风能
(3)根据图中信息,在“加快两个替代情景”下,我国煤电行业排放CO2      年达到峰值。在2030年这一年内,采用该模式比“现有模式延续情景”下少排放CO2      亿吨。
(4)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成功范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全部题目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扫描右侧二维码查看试卷答案解析以及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