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2年、广东试卷、东莞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试卷、中考模拟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默写古诗文。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
(2)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4)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5)无意苦争春,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看着三轮车的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       
(2)他们的燃料已经ɡàοqìnɡ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3)我 xīn yǒu Iínɡ xī       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房间。
(4)这个物理学家hé yán yuè sè       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深蓝的天空无边无垠,月光似水,秋风轻拂,树影,一切宛如沉醉在梦里。
  • B. 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即使别人,也不能去干坏事。
  • C. 我们精心准备这次同学会,就是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同学们
  • D. 在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举办进博会,正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模式。(把“模式”改为“行动”)
  • B. 本着正确引导未成年人成长为目的,多个网络平台设置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将“为”改为“的”)
  • C. 只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才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将“只要”改为“只有”)
  • D. 做好2022年全民阅读工作,对推动书香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大意义。(应在“社会”后面加上“建设”)
5.植物的名称、内涵与寓意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文人们的精雕细琢或妙手偶得,又让庭院气息和原野芬芳充盈其间。当你神游“故人庄”“浣花溪”时,你就会感受到植物与文学那份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你从初中三年学过的古诗词中任意选择一种植物,结合诗词内容,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示例:《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睡,月色入,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书邀余入山。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矣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秦观《龙井题名记》)[注释]①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天竺寺讲经,元丰二年(1079)住寿圣院。辨才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 ②篮舆:竹轿。③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自幼敏悟,少豪俊慷慨,好学兵法。他以文学受知于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出郭       
④以不时至,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解衣睡 鱼我所
B.月色入 木兰当
C.书邀余入山 其境过清
D.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战则请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行 二 鼓 矣 始 至 寿 圣 院 谒 辨 才 于 朝 音 堂 明 日 乃 还
(5)两文都写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达的情感不一致,请你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7.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学校启动了“航天科技进入生活”主题宣传项目,你作为该项目的参与者,请完成各题中的三个任务。
材料一: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2021年2月10日到达火星轨道,之后天问一号的着陆巡视器将于2021年5月~6月在火星表面进行软着陆,候选着陆点为乌托邦平原。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任务,这在人类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个方式虽然效益高,但是起点高、挑战大。若成功将推动中国深空探测能力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3个在火星着陆、第2个在火星巡视的国家。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巡视器(进入舱和火星车)组成,总质量约5吨(含燃料)。
--(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21年第4期)材料二:
       面临如此艰巨的挑战,天问一号又是如何漂亮利索地完成整个过程的?
       5月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随后,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开始器器分离,继而环绕器升轨返回停泊轨道,着陆巡视器运行到距离火星表面125千米高度的进入点,开始进入火星大气。
       天问一号的降落过程历时约9分钟,大致分为气动减速段、降落伞减速段和动力减速段。9分钟内,着陆巡视器要完成10多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要一气呵成,而且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王闯(中国火星探测器总体设计主任)告诉记者,天问一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这个过程中克服了高温和姿态偏差,气动减速完成后天问一号的下降速度也减掉了90%左右。”
        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主要有降落伞展开、抛大底、抛伞抛背等几个步骤。“超音速降落伞是减速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天问一号在使用降落伞时要保证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动压下打开,这个过程存在开伞困难、开伞不稳定等问题。”王闯介绍,“火星大气非常稀薄,要求探测器的气动外形具备高效的减速性能,同时需要更轻量化的防热材料。”
       当速度降至100米/秒时,天问一号通过反推发动机进行减速,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在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
       孙泽洲(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表示,火星探测器继承了嫦娥三号、四号、五号成熟的悬停、避障技术,以确保安全着陆。科研人员还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基于配平翼的弹道——升力式进入方案,以降低火星大气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提高适应能力。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6日第2版,记者:冯华)材料三:
       此次火星探测器上采用的是经配方优化设计的新型超轻质蜂窝增强烧蚀防热材料。
       与“前辈”相比,此材料密度更低、防热效率更高,并且可以根据承受的气动载荷分布进行变厚度优化设计,在保证探测器拐角部位能够耐受更严苛的气动载荷的情况下,让整个结构的材料更加轻质化。同时,探测器大底结构具有非常好的整体性,确保在奔向火星过程中,即使承受高低温交变,也能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节选自《科技日报》2021年5月17日第2版,记者:陈瑜)
资讯发布
(1)为了让同学们及时了解“天问一号”的相关资讯,项目组准备将上面三则材料整合成一篇推文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总标题已拟定为“火星你好,天问来访”请你再给这三则材料各拟一个小标题。要求:每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字数相同。

信息辨识
(2)为了正确宣传科技知识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与上述材料信息最符合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巡视器(进入舱和火星车)组成,总质量5吨(含燃料)。
B.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同时运行到距离火星表面125千米高度的进入点,开始进入火星大气。
C.因为存在开伞困难、开伞不稳定等问题,所以超音速降落伞是降落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
D.探测器大底结构具有非常好的整体性,即使承受高低温交变,也能确保在奔向火星过程中结构的可靠性。
应用推测
(3)科技改变生活。你推测下面图片中的两个场景可能会利用这次火星探测的相关技术,为了向同学说明推测的合理性,请结合上述材料阐明理由。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间四月天
钱红莉       ①小区隔三岔五会有卖东西的人进驻。经过物业同意,在南门附近的空地搭一个棚子,白日卖货,夜间关起门来歇息,长则个把月,短则一周。卖稀奇古怪的牛角梳子、弹弓、痒痒挠;卖锅碗瓢盆、矿泉水、煤气灶;洗衣机、冰箱以旧换新……这些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走出家门便可买到,挺受欢迎。
       ②最近,进驻了一对夫妇——代客现场加工蚕丝被。进出间,惹人停下脚步,细细打量。他们带来了无数蚕茧,以及一台神奇的机器。把蚕茧倒入机器,合上盖子,一会儿工夫,囫囵的蚕丝抽出来,白练一般亮眼,湿漉漉的……妻子将蚕丝一匹匹挂上衣架,晾在池塘边的绳子上。春天风大,一匹匹蚕丝徐徐地荡过来荡过去,诗意盎然。门口一张木桌,摆了一盆蚕沙,咖啡色,油菜籽粒般大小,桌边悬一张红纸,写一行黑字,大抵是讲,这蚕沙可以装进枕头里,给小孩用,祛毒、活血什么的。
       ③昨日买菜回来,经过他们的棚屋。许是时间尚早,生意寥落,只有几匹蚕丝挂在屋内,丈夫不知去了哪儿,妻子则闲坐在池塘边的草地上,一棵一棵,耐心地择一堆蒲公英……她背后是一排柳树,春风微微地吹,万千垂碧悠来荡去。坐在草地上的她,像极一幅静物画,脸上流泻着娴雅与安宁。这一幕,让我的心略动一下,有一份感动,隐隐地来。
       ④人在春天里的这份安宁,多值得珍惜啊!这对夫妇自千里之外的外乡来,将孩子丢在老家,就为出门挣点钱,一年的收入就靠这些蚕丝了。生意清淡的时候,也不急,趁便在小区挖点蒲公英,焯焯水,凉拌,便是一道菜。挖蒲公英的时候,顺便赏赏景儿。
       ⑤四月了,小区里的辛夷、桃、梨、海棠、紫荆、晚樱一齐在开花。他们的小屋边,有一棵木瓜海棠、一棵梨树,一树红,一树白,开得新鲜洁净,好看得很。她每天低头絮着一床床蚕丝被,再穿针引线地缝进被套里,颈椎酸了,抬头看看花,低头挖挖蒲公英,也是一种放松,顺便在心里想想乡下的孩子……
       ⑥一个母亲在春天里想念远方的孩子,阳光也变得柔润了。
       ⑦这对夫妇纵然漂泊着,有四海为家的动荡,但也可看出来,两人感情深笃,配合默契,从不相互埋怨。中国乡下有许多这样子的夫妇,一起出门闯荡,相互扶持。一年年地辛苦着,但心里是有满足的。生来恬淡,便不贪心。人无贪念,便会减少许多痛苦,不会身陷焦躁不安之中。一贯知足,自闲。
       ⑧如今,在人们的脸上,很难捕捉到那一份遥远的闲适之色。尤其在城市,人们总是来去匆匆。上下班高峰,哪一条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人们脸上普遍流露出焦虑、烦躁,不能有片刻的安宁。匆匆去接孩子,回家烧好晚饭,急迫地吞下,孩子最后一口饭尚在嘴里,便催促着他到书桌前……做大人的,连散步的空都挤不出,忙东忙西的,转眼夜深,躺倒于床,每一条骨头缝都疼,日复一日,总是陷入孤独无援的境地……
       ⑨在我们小区这对夫妇的脸上,那份“闲”似一只白鸽,久违地飞回来了,即便每天忙碌着,但还是让你感受到一种恬淡安适——他们的目标,也许就是在乡下屋基上起一座三层小楼,将来娶个好媳妇……养蚕是辛苦的,一夜无数次喂食桑叶,好不容易把蚕养大,收获了蚕茧,原本可偷懒拿去镇上收购站卖掉的,但为了能卖上好价钱,就再辛苦一次,勤勉地拉到城里,为人现做蚕丝被。
       ⑩这一阵,进进出出间,看见他们,无比心安。他们相互爱惜着,朴素的感情如微风,吹得旁观者的心上起了涟漪,荡了又荡。春风吹在脸上,有时还有点儿寒意,但,也不碍事的啊,身边有那么多的花开,尤其红叶李,如烟如霞,阳光一直笼着你,有人世的寂静安宁,如此平凡,又如此珍贵。
       ⑪再过几日,他们将所有的蚕丝卖完,便要赶回家乡,重新养蚕,摘不尽的桑叶,喂不够的蚕宝宝……一年的生计都在这里了。生命就是这样的,一年一年的花开草长,一年一年的平凡日子,急不来,须一日一日地过。
       ⑫人世的安稳,值得珍视。一年年里,春去春回——坐在南窗前,听一听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久违的安宁重新回来。
       ⑬窗外的香樟发了新叶,斑鸠领着一群儿女在学飞,戴胜在枝头跳跃来去,红叶李无声地开着,风来,浅粉的花落了一地……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4月,有删改) (1)做蚕丝被的夫妇让作者产生了哪些感触,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第⑧段中,写城市人的“忙碌”,有何作用?
(3)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A.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
坐在草地上的她,像极一幅静物画,脸上流泻着娴雅与安宁。
B.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一个母亲在春天里想念远方的孩子,阳光也变得了。
(4)本文最后一段与链接材料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自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灯塔
海上的光
若隐若现
却依然明亮
就像成长
总会找到前进的方向       请以“总会找到前进的方向”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10.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那个不幸的人眼看是不行了。谁能从这强大的卷筒中把他夺回来呢?然而,尼摩船长扑向那条章鱼,一斧子砍断了它的另一只胳膊,他的副手们也奋勇地跟那些爬在“诺第留斯号”船身上的其他章鱼战斗着。船员们挥着斧头,乱砍乱杀着。
       加拿大人、康塞尔和我也都加入了砍杀这大肉团的行列中去。一种强烈麝香臭味散入空中,真是怕人。
       有一阵子,我以为那个不幸的人可以获救了,因为那条身躯巨大、长八米左右章鱼的八根触角被斩断了七根,只剩那根将不幸的艇员紧紧缠住的触角在空中甩来甩去。就在尼摩船长和大副向这根触角扑上去时,那怪物突然喷出一股墨黑的液体。顿时,什么也看不见了。等黑云散去,那章鱼已经无影无踪了,那位不幸的同胞也随它一起消失了!
       大家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就在那十几条爬上“诺第留斯号”平台和两侧的章鱼中间挥斧乱砍。尼德•兰用捕鲸叉专门对付章鱼那蓝眼睛,每发必中。可是还是因为躲闪不及,突然被一条章鱼打翻在地。
我又急又怕,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那条章鱼已经冲着尼德•兰张开大嘴,被打翻在地的加拿大人眼看着就要被章鱼咬成两段。我立即扑了过去,但尼摩船长已先我一步赶到。只见他大斧一挥,斧头便砍进章鱼嘴里去了。加拿大人死里逃生,立即跳起来,用捕鲸叉叉进章鱼体内。
“这算是我对您的救命之恩的报答了!”尼摩船长对加拿大人说。
       肉搏战持续了一刻钟。章鱼死的死,伤的伤,终于退回水里,消失在大海之中。
       尼摩船长满身血污,一动不动地站在舷灯旁,凝视着吞噬了他的一个伙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眶里滚了出来。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有删改)(1)根据选文,写一则简易的航海日记。
时间:1868年4月20日 ①地点:      
人物:尼摩船长、众船员、阿龙纳斯、尼德•兰 ②事件:      
(2)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小宁发言说:“尼摩船长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啊”,你是否认同她的评价?请结合选文及原著,说说你的看法。
(3)阅读下面刘慈欣的话,结合选文和原著内容,说说你对科幻小说的理解。
       我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流浪地球》《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曾说过:“我是要把自己想象的世界展现给广大读者”,“科幻不是预测,而是排列,然后展现各种未来的可能。我所创作的每一个故事,便是对一种未来可能的描绘与解读”。
查看全部题目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扫描右侧二维码查看试卷答案解析以及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