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组词
大动脉
dà dòng mài 解释 ◎ 大动脉 dàdòngmài(1) [aorta;main artery]∶人体内将血液由左心室输往全身的大血管,也叫主动脉 (2) [main artery]∶主要交通干线,流通主渠道 引用解释 1.主动脉。从心脏出,分布于头、上肢、胸、腹及下肢等处。 2.比喻重要的交通运输线。
大动脉的组词: 大的组词 动的组词 脉的组词
大豆
dà dòu 解释 ◎ 大豆 dàdòu[soybean] 一种直立、丛生、多毛的一年生豆类( Glycine max ),原产亚洲,广泛栽培在中国、日本和其他地方,其种子产生有价值的产品(如油,豆粉),其植物体用做饲料和土壤改良的肥料 引用解释 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白或紫色,有根瘤,豆荚有毛。种子可食用,亦可榨油。亦以称这种植物的种子。
大豆的组词: 大的组词 豆的组词
大都
dà dū 解释 ◎ 大都 dàdōu[universally;mostly;for the most part] 几乎全部或大多数 夜幕降临,动物大都走向高处,都想得到合适的光照 ◎ 大都 Dàdū[Dadu] 中国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营建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引用解释 1.古代王畿外围公的采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 郑玄 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 2.泛称都邑之大者。《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唐 世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採访处置使,治於所部之大都。” 清 顾炎武 《莱州》诗:“海右称名郡, 齐 东亦大都。” 3.大概;大抵。 晋 王羲之 《十七帖》:“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復可耳。”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 4.称事物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唐 韩愈 《画记》:“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 明 宋濂 《汉天师世家序》:“ 濂 因据氏族羣书补之,復用史法略载其相承之绪,使一閲輒知大都,而其详别见於左方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醒则犹人,而醉则犹鳖,此酒人之大都也。” 5.大多。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剉胡叶,煮三沸汤。待冷,接取清者,溲麴。以相著为限,大都欲小刚,勿令太泽。擣令可团便止。” 唐 元稹 《葬安氏志》:“大都女子由人者也,虽妻人之家,常自不得舒释。”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四折:“大都来是书生命里,不争将黄阁玉堂臣,几乎的做了违宣抗勅鬼。”《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墙上的石灰大都剥落了,露出了焦黄的土砖。” 6.仅仅;不过。 宋 辛弃疾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词:“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 金 李俊明 《摸鱼儿·送侄谦甫出山》词:“这光景能销几度,大都数十寒暑。”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大都来一寸眉峯,怎当他许多顰皱。” 7. 元 代京城,旧址在今 北京 城内。 蒙古 忽必烈 以 开平 为 上都 , 辽 之 燕京 为 中都 。 至元 四年(公元1267年)在 中都 东北兴建新城,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 大都 ,二十年(公元1283年)筑成。城东西两面相当今 北京 内城东西城墙,南至今东、西 长安街 ,北至 德胜门 、 安定门 外土城旧址。参阅《元史·地理志一》、 清 孙承泽 《天府广记·建置》。
大都的组词: 大的组词 都的组词
大队
dà duì 引用解释 1.大批军队。 唐 司空图 《华岳庙裴晋公题名》诗:“岳前大队赴 淮西 ,从此中原息皷鼙。” 2.泛指许多人的队伍。 3.古军队编制名称。《宋史·兵志九》:“置阵之法,以结队为先。 李靖 以五十人为一队,每三人自相得者,结为一小队,合三小队为一中队,合五中队为一大队。”现代军队中相当于营或团一级的组织。 杨朔 《铁骑兵》:“十天以后,那班骑兵也平平安安地转回根据地,寻到大队。” 4.队伍编制,由若干中队组成。如:游行队伍由五个大队组成,每个大队下面分成三个中队。 5.1958年我国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等各级组织。生产大队一般以自然村为范围,简称大队。 6.特指中国少年先锋队基层最高一级组织。
大队的组词: 大的组词 队的组词
大多
dà duō 解释 ◎ 大多 dàduō[mostly] 大多数,占很大比例 出席大会的代表大多是会员 引用解释 大部分;大多数。 叶圣陶 《登雁塔》:“楼台亭榭大多临水,花柳相映,水光明澈。” 沙汀 《丁跛公》:“后来看出强他不过,便大多自愿白出一条奖券的半价。”
大多的组词: 大的组词 多的组词
大多数
dà duō shù 解释 ◎ 大多数 dàduōshù(1) [most;vast majority]∶远超过多数的 大多数人 大多数问题 (2) [general]∶指一种、一类、一群或一数的几乎全部或大部分 乙烯已经受到大多数外科医生的欢迎 引用解释 超过半数很多的数量。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 上海 解放以前,得到大多数工人的选票,当沪江纱厂的伪工会的副理事长。”
大多数的组词: 大的组词 多的组词 数的组词
大凡
dà fán 解释 ◎ 大凡 dàfán[in most cases;generally] 用在句首,表示对某个范围的人或事物的总括,常在它后面用“总”、“都”相呼应 大凡搞阴谋诡计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引用解释 1.犹大要。《荀子·大略》:“礼之大凡: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军旅,饰威也。” 宋 苏轼 《孔毅甫凤咮石砚铭》:“如乐之和,如金之坚,如玉之有润,如舌之有泉,此其大凡也。” 姚华 《曲海一勺》:“文章流别,自古已繁,综其大凡,略有二类:无韵曰笔,有韵曰文。”参见“ 大要 ”。 2.表示总括一般的情况,犹言大抵。《礼记·祭法》:“大凡生於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郭沫若 《断断集·青年与文化》:“大凡伟大的文学、科学的创作和发明,都是三十前后的人的成就。” 3.总计;共计。《史记·吴太伯世家》:“大凡从 太伯 至 寿梦 十九世。”《隋书·经籍志一》:“ 歆 遂总括羣篇,撮其指要,著为《七略》……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
大凡的组词: 大的组词 凡的组词
大方
dà fāng 解释 ◎ 大方 dàfāng[expert] 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贻笑大方 ◎ 大方 dàfang(1) [generous]∶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 村里人倒很大方,愿意管我饭 (2) [natural and posied]∶(举止)自然不俗气;无拘束 他举动活泼;说话很大方爽快 (3) [decent]∶衣着适当 她的一个肩带往下拖垂,用美国的标准来说,使她倒显得很大方 (4) [general principle;great truth]∶大道理 引用解释 1.谓方正之极。《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稀声。” 唐 权德舆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 2.指大地。《管子·内业》:“人能正静……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 尹知章 注:“大方,地也。” 唐 陈子昂 《堂弟孜墓志铭》:“大圆苍苍,大方茫茫。” 唐 孟云卿 《伤时》诗之一:“大方载羣物,生死有常伦。” 3.大道,常道。《庄子·山木》:“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其忠也尽致君之大方,其言也达为政之要道。”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方图讲学,知臣子之大方;庶得周旋,奉君亲之素教。” 4.谓识见广博或有专长的人。语出《庄子·秋水》。 明 高启 《独庵集序》:“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儗,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闺秀画》:“三百年中,大方名笔,可与頡頏者不过二三而已。”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他们说年轻人作品幼稚,贻笑大方。” 5.基本的法则、方法。《吕氏春秋·任地》:“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 宋 曾巩 《虞部郎中戚公墓志铭》:“转知 抚州 ,其治大方,务除苛去烦。” 6.犹大略,大概。《墨子·非命上》:“天下之良书不可尽计数,大方论数,而五者是也。” 孙诒让 间诂:“大方,即大较也。五, 毕沅 云:当为‘三’之误,即上先王之宪之刑之誓是。” 7.不俗气;无拘束。《红楼梦》第十七回:“莫如直书古人‘曲径通幽’这旧句在上,倒也大方。”《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安公子 不是不会説官话的人,或者説相貌也还端正,或者説举止也还大方,都没什么使不得。”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举动活泼,说话很大方,爽快,却很有分寸。” 8.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儒林外史》第三一回:“ 张俊民 道:‘少爷为人好极,只是手太鬆些,不管什么人求着他,大捧的银与人用。’ 鲍廷璽 道:‘便是门下从不曾见过像 杜少爷 这大方举动的人。’” 赵树理 《地板》:“村里人倒很大方,愿意管我饭,又愿意给你三嫂借一部分粮。” 9.中医称药味较多或药量较大的方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七方》:“大方,﹝ 歧伯 曰﹞君一臣二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10.茶叶名。原产于 浙 皖 交界之 老竹岭 ,产量甚少。后 安徽 产的茶多用此名。 11. 汉 末黄巾起义军的编制名。《后汉书·皇甫嵩传》:“﹝ 张角 ﹞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
大方的组词: 大的组词 方的组词
大风
dà fēng 解释 ◎ 大风 dàfēng(1) [gale;strong wind] (2) 强气流;特指速度每小时为32—63英里的风 (3) 比和风强的气流,指每小时50—102公里的气流,相当于蒲福风级7—10级 ◎ 大风 dàfēng[leprosy] 麻风病 可以已(止,治愈)大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引用解释 1.强劲的风。《管子·七臣七主》:“大水漂州流邑;大风漂屋折树。”《史记·项羽本纪》:“於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 2.指 汉 高祖 的《大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观 高祖 之歌《大风》, 孝武 之叹‘来迟’,歌童被声,莫敢不协。” 唐 宋之问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 清 顾炎武 《金坛县南五里顾龙山上有高皇帝御题词一阕》诗:“ 丹阳 父老多遗恨,尚与儿童诵《大风》。” 3.大国的风度、气派。《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 唐 李白 《安吉崔少府翰画赞》:“ 齐 表巨海, 吴 嗟大风。”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吾 华 建国,宅於 亚 陆,江山秀美,泱泱大风,世界之内,罕有其匹。” 4.传说中的恶鸟名。 5.病名。即麻风。《素问·长刺节论》:“骨节重,鬚眉堕,名曰大风。”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瘻、癘,去死肌,杀三虫。” 6.中草药名。参见“ 大风子 ”。 西风。《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有空大谷。” 郑玄 笺:“西风谓之大风。” 陆德明 释文:“ 郑 音泰。”《尔雅·释天》作“泰风”。
大风的组词: 大的组词 风的组词
大风大浪
dà fēng dà làng 解释 ◎ 大风大浪 dàfēng-dàlàng[wind and waves;great upheavals] 比喻社会上复杂激烈的斗争和动荡 我们这个家,再经不起大风大浪了。——谌容《永远是春天》 引用解释 自然界的狂风巨浪。多比喻社会上的巨大动荡和激烈斗争。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大风大浪的组词: 大的组词 风的组词 浪的组词
大概
dà gài 解释 ◎ 大概 dàgài(1) [broad outlinne;general idea]∶大致内容或情况 略知大概 (2) [probably;presumably]∶表示推测 你的书大概能出来 (3) [approximate;likely;raugn]∶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不很精确的估计 大概到了半夜时分,他们来问我的口供。——《潘虎》 引用解释 亦作“大槩”。 1.大致的内容,大体的情况。 宋 欧阳修 《真州东园记》:“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我书其大概焉。”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 2.表示不很精确的估计。 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这样,他底生活却很优渥地维持着了,大概有十数年。” 3.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来又忝在同班,将来补选了,大概总在一处。”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大概 杜 家老太爷已经断了气了,我瞧瞧去。” 4.一般的,普通的。《儒林外史》第四八回:“要求老师不认做大概学里门生,竟要把我做个受业弟子才好。”
大概的组词: 大的组词 概的组词
大干
dà gàn 引用解释 1.大规模地去做。 茅盾 《子夜》五:“他们三个后台老板在一星期内每人先缴付二十万,以便立刻动手大干。” 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不顾主客观条件,犯着革命的急性病,不愿意艰苦地做细小严密的群众工作,只想大干,充满着幻想。这是盲动主义的残余。” 2.指花大气力去做某事。如:大干社会主义。
大干的组词: 大的组词 干的组词
大纲
dà gāng 引用解释 1.网的总绳。 三国 魏 曹植 《白鹤赋》:“冀大纲之解结,得奋翅而远游。” 2.总纲;要点。《汉书·叙传下》:“略存大纲,以统旧文。”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太尉取其大纲而无责其纤悉。”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词采》:“文章头绪之最繁者,莫填词若矣。予请总其大纲,则不出情景二字。” 3.特指著作、讲稿、计划等经系统排列的内容要点。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一:“决定工作方针,颁发每周宣传大纲,而一切工作大抵是由三厅总其成。” 4.主要的法纪。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愈志荡以淫游,非经国之大纲。”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二》:“看来 武侯 相业,大纲常严,盖其学出於 申 韩 ,故其政刻深。” 5.犹大概。《二程语录》卷十一:“又问:‘或言人如寿得一百二十数,是否?’曰:‘固是,此亦是大纲数,不必如此。’”亦作“ 大刚 ”。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大刚来则是我时兮命矣。” 6.亦作“ 大刚 ”。犹言总之。 元 张鸣善 《水仙子·讥时》曲:“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 元 汤式 《一枝花·桧轩为越中沙子正赋》曲:“能借取四时春造化,似生成一片翠屏帷,大刚是即景成规。” 7.犹言特意,硬要。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四折:“这廝便指望,大纲要成双,百般的不肯将咱放。”
大纲的组词: 大的组词 纲的组词
大哥
dà gē 解释 ◎ 大哥 dàgē(1) [eldest brother]∶排行最大的哥哥 (2) [elder brother]∶尊称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子 (3) [eldest son]∶称排行最大的儿子 (4) [husband]∶妻子称丈夫 引用解释 1.排行最大的哥哥。 唐 白居易 《祭浮梁大兄文》:“ 居易 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 宋 欧阳修 《与二寺丞书》:“若至 潁 ,见了大哥,便先归。”《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位 安老爷 本是弟兄两个,大哥早年去世。” 巴金 《家》六:“ 高觉新 是 觉民 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 2.尊称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子。《水浒传》第四四回:“那大汉叉手道:‘感蒙二位大哥救了小人之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家伯到 通州 去的话,可是大哥打听来的,还是别人传説的呢?” 欧阳山 《苦斗》五四:“论人才、论阅历……都只有咱 陶大哥 才当得这队长!” 3.称排行最大的儿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官家却进御书真草《千字文》,太上看了甚喜,云:‘大哥近日笔力甚进。’”《初刻拍案惊奇》第三五回:“ 张善友 喜之不胜,先对 乞僧 道:‘大哥我与你家去来!’” 4.妻子称丈夫。 元 无名氏 《硃砂担》楔子:“[旦儿云]大哥,你出路去,只是以身为本……[正末云]大嫂,你好生看覷家中,侍奉父亲,我做些买卖便回来也。”《水浒传》第二三回:“ 武大 叫一声:‘大嫂开门。’只见芦帘起处,一个妇人出到帘子下应道:‘大哥,怎地半早便归?’”
大哥的组词: 大的组词 哥的组词
大革命
dà gé mìng 引用解释 特指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如:他是在大革命时期入党的。 朱德 《回忆我的母亲》:“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失去了联系。”
大革命的组词: 大的组词 革的组词 命的组词
大功
dà gōng 解释 ◎ 大功 dàgōng(1) [great merit]∶大功业,大功劳 (2) [extraordinary service]∶奖励用语 记大功一次 引用解释 1.大功业,大功劳。《书·大诰》:“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自古以来,未有不信其言而能有大功者,亦未有不费少财而能收大利者也。” 周恩来 《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我们要求立即释放 张 杨 两将军,他们是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 2.奖励用语。如:记大功一次。 3.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旧时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之丧,都服大功。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也服大功。参阅《仪礼·丧服》、《清通典·礼服制》。
大功的组词: 大的组词 功的组词
大公报
dà gōng bào 解释 日报。1902年6月,英敛之创刊于天津。1916年售于王郅隆。1926年由胡鼎昌、胡政之、张季鸾接办。先后出上海、汉口、重庆、香港、桂林等版。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改组为《进步日报》,后与上海版合并,于1956年10月迁北京,1966年9月停刊。香港版《大公报》继续出版。
大公报的组词: 大的组词 公的组词 报的组词
大功告成
dà gōng gào chéng 解释 ◎ 大功告成 dàgōng-gàochéng[accom plishment of a project(task,work);be crowned with success]大工程、大功业宣告成功 这件事可就算大功告成了。——《儿女英雄传》 引用解释 语本《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指巨大的工程或重要的任务宣告完成。 清 梅曾亮 《总兵刘公清家传》:“八年大功告成,入覲赐诗,取民所呼青天者以为句。” 章炳麟 《驳革命驳议》:“及大功告成,天下已定,而后实行其共和主义之政策。” 申跃中 《脊骨》五:“姓 金 的见大功告成,便招呼 桂兰子 端花卷、米饭和鸡蛋汤。”
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解释 ◎ 大公无私 dàgōng-wúsī(1) [selfless]∶不为个人谋私利 可谓大公无私也。——清· 龚自珍《论私》 (2) [fair-minded;impartical]∶秉公办事,不偏袒某一方 引用解释 1.公平正直,不徇私情。 清 龚自珍 《论私》:“朝大夫有受朋友之请謁,翌晨,訐其友於朝,获直声者。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法律是大公无私的!嘿!呣!什么叫大公无私的呢?就是,犯了哪一种罪,一定有哪一种惩罚;一点没有通融,一点没有客气的。” 2.现多指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私心。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 赵玉林 同志是咱 元茂屯 的好头行人,咱们要学习他大公无私、勇敢牺牲的精神。”
大观
dà guān 解释 ◎ 大观 dàguān[a magnificent spectacle;grand sight] 景象盛大壮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蔚为大观 引用解释 1.谓为人所瞻仰。《易·观》:“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 孔颖达 疏:“谓大为在下所观,唯在於上。由在上既贵,故在下大观。” 2.谓宏远之观察。 汉 贾谊 《鵩鸟赋》:“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明 李东阳 《送杨应宁提学之陕西》诗之二:“达能洞大观,孝足慰昭考。” 3.指对全貌的观察。 郭沫若 《今天的创作道路》:“飞机凌空,在不甚高的地方对于下界倒还可以作一个爽豁心目的大观。” 4.盛大壮观的景象。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予观夫 巴陵 胜状,在 洞庭 一湖。衔远山,吞 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暉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 之大观也。” 陈毅 《昆明游西山》诗:“嘆浩渺,嘉空阔,赞大观。” 5.形容事物的美好繁多;或谓规模宏大,内容齐备。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一:“博采羣书,洋洋乎大观哉!”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陈省斋》:“《古今图书集成》一书,皆皇考指示训诲钦定条例,费数十年圣心,故能贯穿古今,汇合经史。天文地理,皆有图记。下至山川草木,百工製造,海西秘法,靡不备具,洵为典籍之大观。” 秦牧 《长街灯语·巨茄》:“ 北京 夏季的蔬菜市场,鹅黄、墨绿、朱红、蓝紫,色彩缤纷,尽态极妍,真是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如:《笔记小说大观》。 6.古歌舞名。 南朝 梁 沉约 有《大观舞歌》。
大观的组词: 大的组词 观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