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的组词
烦燥
fán zào 引用解释 同“ 烦躁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汤公》:“如一善,则心中清静寧贴;一恶,则懊憹烦燥,似油沸鼎中。”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鲁家 现在才吃完晚饭,每个人的心绪都是烦燥的。”《元典章·吏部三·医官》:“假令有人病头疼,身体拘急,恶寒,无汗,寒多,热少,面色惨而不舒,腰脊疼痛,手足指末微厥,不烦燥,其脉浮而紧涩者,名为何证?”
烦燥的组词: 烦的组词 燥的组词
干燥
gān zào 解释 ◎ 干燥 gānzào (1) [arid]∶缺乏水分 大便干燥 气候干燥 (2) [dull;uninteresting]∶空洞无味 庙堂中的语言,干燥无味 (3) [dry and coarse]∶干涩,不甜润 祖父的声音又干燥,又严厉 (4) [difficult]∶喻困难;拮据 手中干燥,央人四处借债 引用解释 1.犹干旱。《管子·度地》:“春三月,天地乾燥,水纠列之时也。”《汉书·沟洫志》:“春夏乾燥少水时也,故使 河 流迟,贮淤而稍浅。” 2.失去水分;缺少水分。 汉 王充 《论衡·商虫》:“穀乾燥者,虫不生。”《法苑珠林》卷一一四:“脣舌乾燥,耳鼻焦闭,五臟内煎,津液外竭。”《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遇夫》:“丫头又忙掇过一碗汤来,説:‘饭乾燥,吃些汤罢!’” 3.枯燥,没有趣味。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八:“算学书上的文字,虽说干燥无味,但正确细密,实为他科书籍所不及。” 茅盾 《夜读偶记·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大雅》和《颂》的文学语言那就是庙堂中的语言,即后世所谓‘雅言’,装模作样,官气十足,干燥无味。” 4.干涩,不甜润。 巴金 《家》九:“祖父的声音又干燥,又严厉。” 徐迟 《财神和观音》:“那一笑干燥得象荒漠上的鹰叫。” 5.喻困难;拮据。《朱子语类》卷七二:“是尽乾燥处困之极,事无可为者。”《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看看家中金银搬完,屯盐卖完,手中乾燥,央人四处借债。” 6.干净。 明 沉鲸 《双珠记·纩衣寄诗》:“东宫的尿瓶倾洗得乾浄,公主的夜桶收拾得乾燥。”
干燥的组词: 干的组词 燥的组词
干燥剂
gān zào jì 解释 ◎ 干燥剂 gānzàojì (1) [drier;dryer]∶提取和吸收湿气的物质 (2) [drying agent]∶用以除去湿气或使干燥的物质 引用解释 能除去潮湿物中水分的物质。一般常用的有无水氯化钙、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氧化钙、氢氧化钠、硅胶和分子筛等。
干燥剂的组词: 干的组词 燥的组词 剂的组词
干燥器
gān zào qì 解释 实验室中用来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器具。用玻璃制成。形状如图。有孔瓷板下面放干燥剂,上面放需干燥的物质;器身与器盖磨口处涂凡士林,以与外界隔绝。 【干燥器】实验室中用来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器具。用玻璃制成。形状如图。有孔瓷板下面放干燥剂,上面放需干燥的物质;器身与器盖磨口处涂凡士林,以与外界隔绝。
干燥器的组词: 干的组词 燥的组词 器的组词
枯燥
kū zào 解释 ◎ 枯燥 kūzào(1) [dried up]∶干枯,干燥 唇吻枯燥 (2) [dull and dry;uninteresting]∶单调,无趣味 枯燥的谈话 引用解释 1.干枯,干燥。 汉 蔡邕 《蝉赋》:“声嘶嗌以沮败,体枯燥以冰凝。”《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死胎枯燥,埶不自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荏蓼》:“蓼……又长,更剪,常得嫩者”原注:“若待秋,子成而落,茎既坚硬,叶又枯燥也。” 宋 陆游 《跋火井碑》:“予昔在征西幕府,尝得小校言 火山军 地枯燥,不可耕。”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终日卒卒,唇吻枯燥,逮晚不得休息。” 2.单调,无趣味。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故习 杜 者,句语或有枯燥之嫌,而体裁絶无靡冗之病。”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十天以来,我的生活一发无味,枯燥。”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却使他充满了幸福,成为唯一的乐趣。”
枯燥的组词: 枯的组词 燥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