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安徽试卷、合肥市试卷、物理试卷、八年级上学期试卷、期中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      (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      

2.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3.三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量的水,水位由高到低,如图所示,用嘴对着瓶口吹气,由于      振动发出声音,且      瓶子发出的音调最高。

4.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5.“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我们看到乒乓球被弹起,能反映出发声的音叉是正在振动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6.在一次百米赛跑中,某运动员在5秒末的速度为10.4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和丙      相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      
8.如图是小猫照镜子的情景,当小猫走近镜子时,它在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大湖名城、创新高地”,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如今的合肥巢湖岸边也成了节假日人们休闲游览的胜地,人们在巢湖边上游览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美景奇观:“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这里看到的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人们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传播时形成的      像。
10.如图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屏幕上的手影
  • B. 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 C. 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
  • D. 水中山的倒影
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 B.
  • C.
  • D.
12.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听到自己发出的说话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 B.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固体中的快
  • C. 高速公路上的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D. 利用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13.一条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
  • B. 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
  • C. 入射角是90°,反射角是0°
  • D. 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
14.有四位同学用同一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测量结果分别是25.82cm、25.71cm、25.85cm、25.83cm,则更接近于物体真实长度的值是(  )
  • A. 25.833cm
  • B. 25.82cm
  • C. 25.83cm
  • D. 25.80cm
15.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 A. ①②
  • B. ②④
  • C. ③④
  • D. ①②③
16.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收集证据
  • B. 猜想假设
  • C. 进行实验
  • D. 分析论证
17.如图,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是(  )
  • A.
  • B.
  • C.
  • D.
18.如图所示,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在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以“天问一号”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 B. 若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
  • C. 若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静止的
  • D. 若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19.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 B. 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
  • C.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 D. 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
20.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此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21.按要求完成光路图。
(1)如图甲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找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乙所示,一束激光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形成这两个光斑的光路图。

22.下面是刘婷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1)如图甲,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刘婷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垂直白纸放置,
用激光笔贴着       (选填“A”或“B”)照射,她从各个方向都能在白纸上观察到反射光线,白纸发生了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接着她保持激光笔不动,将平面镜向后倾斜,纸面上反射光线消失,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将平面镜换成了半透明的平板玻璃,目的是为了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玻璃板倾斜(如图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处(选填“C”或“D”)
(4)重新将玻璃板与桌面垂直放置后,随着蜡烛的燃烧变短,蜡烛的像与用来找像的蜡烛       (选填“仍然重合”或“不再重合”)。此时所成的像与物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3.根据视力检测标准,受测人需要与“E”型视力检测表相隔一定的距离才能进行检测,因受场地限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为王红同学检查视力,“E”型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2.5m,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E”型视力表的像。则:
(1)王红距离视力表的像有多远?
(2)如果王红站起来以0.6m/s的速度朝平面镜的方向走了3秒后,她现在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是多远?

24.如图所示:长度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当火车头距离桥头15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刚好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330m/s计算)
(1)计算火车的速度;
(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3)计算大桥的长度。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