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漯河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河南省漯河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河南试卷、漯河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试卷、期中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驱除(qū)     嗤笑(chī)    间不容发(fā)     自吹自擂(léi)
  • B. 辞藻(zǎo)    广袤(mào)  鸠占鹊巢(jiū)    衣衫褴褛(lǎn)
  • C. 阔绰(chuò)  摇曳(yè)     矫揉造作(jiāo)   辛苦恣睢(suī)
  • D. 瑟索(sè)      惊骇(hài)    五行缺土(xínɡ)   附庸风雅(yōnɡ)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 冠冕   端祥   食不裹腹   与日俱增
  • B. 佝偻   愁决   红妆素裹   山肴野蔌
  • C. 漫游   凝望   歇斯底里   自吹自擂
  • D. 嘶哑   萧索   不知所错   停杯投箸
3.古诗文默写。
(1)望长城内外,      。(毛泽东《沁园春•雪》)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的诗句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生活哲理。
(3)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乐观豁达是治愈苦闷的良药。面对仕途艰难李白相信“      ”,坚定信心重新起航。(《行路难(其一)》)
(5)《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            ,上下一白。
4.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姐《红岩》、贝多芬(《名人传》)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广。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能被完整记住、广为流传的名篇名句却不多。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_____.唐诗中多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格律诗。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诵。
       因此,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6.你所在的学校举行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自强不息”含义的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周序》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7.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
8.安徽马鞍山市的娄开胜患有眼球颤抖和先天性白内障,他在盲人学校学习和按摩院打工后,于2013年和妻子开了一家自己的按摩中心。6年来他手把手免费培训了30多位盲人,带队创业致富,热心公益回报社会,并于2019年5月荣登“中国好人榜”。校园记者团邀请他到学校,就如何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问题,和同学们做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假设安排你事先给他打电话联系活动事宜,你应该怎么说?
9.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看鱼
陈婕
       ①老鱼头捕鱼已经有几十年了。他看鱼的功夫是谁也学不去的。看鱼就是在海上看鱼情,通过看太阳看风向看水色寻找鱼的踪迹。村里的年轻人很努力地学,却只能学些皮毛。不是老鱼头不愿意教,这海不是一本简单的教科书条条框框教会了就能上手的。这水的纹路,波的大小,浪的缓急,没有一次是一样的。要在看似没规律中找规律,靠的就是见多识广,没有几十年的功夫,很难掌握。一艘小船在海上没有任何仪器,只靠一双眼睛。一尾鱼在海面上翻个身,老鱼头循着轨迹就能找到鱼群,撒下网去定能捞个满舱。老鱼头抓到小鱼,总是把它放回海里。老鱼头不贪,不管鱼群有多大,捞够一网就行,所以尽管老鱼头有这绝活,家里并不富裕。
       ②渔村的人靠海吃海几辈子。到这年头,海好像被掏空似的,鱼越来越难抓,好多人见近海抓不到就出远海,几天后船肚子还是瘪瘪地回来。在别人抓不到鱼的时候,老鱼头靠着看鱼的绝活照样天天鱼满舱,很多人来求老鱼头,叫他带着大家捕鱼。老鱼头心软答应了。老鱼头负责看鱼,看到鱼群后,撒网,几艘船开着马达包围鱼群,用两根粗粗的棒子用力地敲船弦,梆梆梆密集的鼓点将受惊吓的鱼群赶入网中,包围圈越缩越小,鱼群跳跃,鱼肚噼里啪啦翻起一片片银色,收网,满舱的生鲜像一地的银子。跟着老鱼头捕鱼的人总能满载而归。可他们和老鱼头不一样,他们不捞干净不收手,不管大小都收缴,小的卖小的价钱,大的卖大的价钱。抓来的小鱼,用海盐腌着,晒干,四五斤鱼出上一斤鱼干,照样可以卖上个好价钱,各家各户门前都晒着一软匾一软匾的小鱼干。渔村里重新弥漫起一股幸福的腥味。村里人看到老鱼头,都带着崇敬的笑脸。
       ③老鱼头打完鱼喜欢一个人坐在船头上抽袋烟,烟斗的火星在黑暗中一灭一亮。这几天,老鱼头眼前总是晃动着仓皇逃窜惊慌失措的鱼,木棍敲打船舷的声响和一张张兴奋的脸。老鱼头第一次听见鱼在哭,老鱼头吐出长长浓浓的白烟。
       ④老鱼头失手了。这是在他的捕鱼生涯中从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出去一整天竟然只逮到几条小鱼。村民以为老鱼头昨晚没睡好,可接下来的几天还是这样。老鱼头盯着水面除了说一句,这鱼都跑哪里去了?再也没捞起一网满满实实的鱼来。跟着老鱼头捕鱼的人说,老鱼头七十多了,大概眼神不好了,否则怎么会抓不到鱼呢?
       ⑤渔村里的人照着老鱼头的方法看鱼,独自出海却空舱而归。老鱼头隔三差五地出海,现在已经没人跟他了,因为老鱼头每次回来船舱也是空得可以养鱼。这海里是不是没鱼了?连老鱼头都抓不到鱼,别人就更抓不到了。老鱼头的两个儿子因为打鱼的钱不够生活,出门打工去了。村里人见老鱼头的儿子都去打工了,觉得这打渔的生计真的难做了,就把自家的船扣在岸上,三三两两地结伴打工去了。家家户户的网闲置在架子上,结上了蛛网,破了洞。
       ⑥后来,村里出去打工的人赚来了钱,盖起了房子。留在村里的人看到外面钱好赚,都纷纷出外打工。打渔人就剩老鱼头一个了。海是老鱼头的命根子,不出海,老鱼头就失去了那股精神头,他靠在墙根晒太阳的时候,总眯着半梦半醒的眼睛看着远处的海面发呆。偶尔老鱼头也出海,他在海上能待上一天,回来的时候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村里人以为老鱼头雄风重展,跑过去一看舱里是空的,连网都没湿。老鱼头,又没抓到鱼,你高兴个什么呀?老鱼头不理睬他们自顾自乐。村里人说,老鱼头功夫真的废了。和以前一样,老鱼头回来喜欢一个人坐在船头上遥望波光粼粼的海面。想起那群熟悉的鱼,早上一出海他就找到了它们,银色的鱼群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鱼群翻滚跳动,这会儿不是惊慌地逃窜,而是一场集体的舞蹈,老鱼头乐呵呵地看着,心里那个美呀。
       ⑦打工回来的人们看到老鱼头一个人傻愣愣地冲着大海笑,说,这老鱼头大概是想鱼群想痴呆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23期)(1)根据小说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老鱼头凭借绝活天天鱼满舱 村里人羡慕 
老鱼头带着村里人捕鱼满载而归        
       村里人失望 
老鱼头空舱而归却满脸喜悦 村里人不解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任务。
鱼群跳跃,鱼肚噼里啪啦翻起一片片银色,收网,满舱的生鲜像一地的银子。(请为这个句子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3)结合全文,简析第⑤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末尾写“老鱼头一个人傻愣愣地冲着大海笑”,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10.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学会与自己相处
顾伯冲
       ①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哲学家芝诺曾被问及“谁是你的朋友”。他说:“另一个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其实就是找到另一个自己。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充满智慧的人。
       ②现实中,有些人习惯于觥筹交错、熙来攘往,一旦一个人独处就变得快要窒息、难以忍受;些人有时也想安静下来给自己“充充电”,思考关于工作或人生的问题,但总是挡不住喧嚣与世俗的诱惑像旋转的陀螺一般总也停不下来。长此以往,只会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业绩陷入“双低谷循环”。
       ③学会与自己相处,不是追求寂寞、封闭自我,更不是对自身的交往能力设限,而是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祥和安宁,心境变得清澈如水,在沉潜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回溯历史,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1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没有独处时的思考,这些成就是很难取得的。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年轻人会选择给自己安排一个“间隔年”,以便在一段相对安静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规划未来。因此,我们在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同时,也应学会与自己相处,葆有享受独处的积极心态。
       ④与自己相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校准人生坐标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通过对生命的深邃思考、高尚的价值追求,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用知识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激发与自己相处的智慈贵在增强直面现实的思辨能力。与自己相处并非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应当以思辨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准现实问题,努力获得更多规律性认识。
       ⑤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延伸生命、蓄积力量。
(选自2018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1)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文中的意思。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长此以往,只会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业绩陷入“双低谷循环”。
(3)以下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人       生之路,精彩也罢,平淡也罢,总要路过一段段不同的风景。善于与自己独处,可以说是一种思想境界、能力素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并非天然可以习得,需要有针对性地勤加磨砺,不断锻造个人的意志品质。
A.①②段之间
B.②③段之间
C.③④段之间
D.④⑤段之间
(4)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作为一名九年级的学生,紧张的学习和备考也是一个与自己相处的过程。请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谈谈我们该怎么做。
1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不以物喜/醒能述以文者
C.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甲】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4)【乙】文中和【甲】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句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怎样的人生哲理?人们一般在什么场合下引用这句话?
13.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路上,一代代劳动者用双手开启一个个新纪元。
       春节以来,医生(护士)阿姨连续加班,“六一”儿童节时终于得到一天的假期,请你以她的孩子的身份给地写一封信。
       要求:①结合情境,切合身份按照任务要求,自命题目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14.靠劳动养家的那位亲人每天早出晚归,请你写一篇记叙文,为他(她)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要求:①结合情境,切合身份按照任务要求,自命题目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15.抚今追昔,有关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事例和道理不胜枚举,请你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劳动的认识。
要求:(1)自命题目作文。
(2)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
(3)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