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山东试卷、济宁市试卷、语文试卷、八年级上学期试卷、期中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形qí        改cuàn    息zhì     锐不可dāng
  • B. xùn     红 fēi      教 huǐ    深痛疾 wù
  • C. liǔ      黑 yǒu     周jì       无消息 yǎo
  • D. 然qiāo    亮 zèng   长rán      惨绝人 huá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 A. 颁发  屏息敛声  热泪涟涟  鹤立鸡群
  • B. 彰显  互相轩邈  诚慌诚恐  器宇轩昂
  • C. 燥热  不辍劳作  筋疲力尽  油光可鉴
  • D. 刀鞘  殚精竭虑  摧枯拉朽  抑扬顿挫
3.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 A. ③④②①
  • B. ④③①②
  • C. ③①④②
  • D. ④②③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舆论的力量就像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 B. 刚刚舞台上的这段孔雀舞真是跳得,令评委老师动容。
  • C.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习总书记在两会期间说的这句话真是
  • D.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5.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当地百姓高兴地说,看到绿油油的麦苗,就闻到了馒头的香味。—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 B.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其正文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结构”。
  • C.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 D.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如《美丽的颜色》一文,就是居里夫人给自己写的自传。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江水》)
(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外高崖间有石如人刀牵牛 势竞上,互相轩邈
B.加以江纡回 素绿潭
C.黄牛如 渔者歌曰
D.途径信宿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间千二百里
A.择善者而从之
B.水不能冲石,反激之力
C.如言,果得于数里外
D.悬泉瀑布,飞漱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试比较两文在写三峡水时的相同点。
7.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用语简洁。
B.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变化,是诗人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
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思乡之叹,直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D.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
(2)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两幅画面,请任选一幅进行赏析。
8.默写填空。
(1)《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勒出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2)崔颢《黄鹤楼》中的颈联是:            
(3)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4)古诗词中,诗人往往用莺歌燕舞来写春天的生机盎然,体现在《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是:            
(5)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9.学写短小的新闻。
新闻素材: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统计表明,10年来,我国机动车增长率在15%以上,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增长率超过30%,已有8个省份的机动车超过百万辆。
    随着驾驶员和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与之相关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比如,如何确定汽车的价格和销售方法,道路的建设和收费问题,还有汽车售后服务、加油站设置数量、停车场布局是否合理等,有关部门正按照国务院发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从宏观上加强汽车、道路、相关产业和设施、有关政策法规的协调发展。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统计发现,10年来,我国已有近3000万人领取了机动车驾驶执照。在怀揣“驾驶本”的3000万人中,非专业司机占很大比例。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广大农村,很多有经济头脑的农民不再固守田园,靠种地为生,买卡车跑运输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的城市中,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危机意识也逐渐在加强。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学开车和学电脑、学外语一起成为人们想要掌握的现代技能。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近统计,全国驾驶执照发放总数为2986万份,这个数字超过在公安部交通管理部门注册的2585万辆机动车总量。按最近统计,在上述部门登记的汽车为939万辆,摩托车为1100万辆。
(记者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取)
    请运用你所学过的新闻知识,将以上新闻素材整理成一则题目为《3000万中国人拿到“驾驶本”》的消息成稿。
    要求:250字左右。根据题目对新闻素材进行筛选;保证新闻基本要素完备准确;能尝试根据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对材料进行排序。▲
10.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 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 飞机,700 名飞行员丧生,其中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看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
       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飞行员:“明白!”
       ……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请从新闻语言客观准确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 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 架飞机,700 名飞行员丧生,其中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2)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请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3)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四周人的神态和心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至少答出2点)
(4)选文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加个微信吧
蓝月       她是我的微信好友,每当我更新微信朋友圈,她总会给我点赞。
       对此我心怀感激,也心生愉悦。
       心生愉悦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她是一位美丽温婉又不失大方的女子。
       那天中午,我拿着餐盘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了下来,几乎同时,她也坐了下来。我们相视一笑,互说了一句“你好”。
       她中等身材,肤色白皙,一头齐耳短发,优雅中又稍带几分俏皮。
       不可否认,男生对漂亮有气质的女生总是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一边吃饭,一边没话找话和她闲聊起来。当他听到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的时候,眼睛亮了起来,她说,我很喜欢看文学作品,但自己写不好,能不能加一个微信?
       好啊!我差点欢呼雀跃,但我还是保持了作为文艺男的良好的修养。
       我来加你吧?我拿出了自己的手机。
       不不不,我加你。她也拿出手机,打开了微信扫一扫。
“嘀--”
       静等花开,好诗意的名字,她愉快地说。
       你的也不错,出水芙蓉,和你的气质很吻合,我赞美道。
       从那一刻起,“出水芙蓉”进入我的手机,成了我的微信好友,当然,我也进入了她的手机,成了她的微信好友,这感觉,很美妙。
       下午的时候,我瞄了一下手机,很多条未读消息,打开一看,全是她点的赞。我不由得心花怒放,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园。
       接下来我发朋友圈的积极性更高了,而她总会第一时间为我点赞,看着她的头像我就忍不住开心,忍不住点开她的朋友圈,看她的动态,看她甜美的笑容,想象她银铃般的笑声。当然,还有为她点赞。
       可惜后来的日子,在饭点一直没有再遇上她。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烦躁而凌乱。一遍遍点开她的微信对话框,琢磨着要不要发一个微信,问下她中午一般什么时候吃饭。
       但我还是放弃了,怕给她带来我是轻浮男的错觉。
       我翻回她的朋友圈,看到了她身处异地的相片。我不禁笑了,原来她外出了呀!
       少安毋躁,有缘自会相见,我对自己说。
       日子在我的期盼和等待中一天天过去,心反而越来越淡然起来。
      她一直在我的朋友圈,让我感到最好的朋友时刻和我相伴,现实中见不见面有什么要紧呢?有句话叫距离产生美
       没事逛她的朋友圈成了我的习惯,静静地欣赏她,为她点赞。
       三个月后的一个中午,我终于再一次和她不期而遇,我们相视一笑,互说了一句“你好”。
       然而,我从她的眼神中并没有看到重逢的惊喜,她的眼神一如第一次见面。
       难道她已经把我忘了?今天早上她还为我点了赞的呀。
       我试探着问,你还记得有一位叫“静待花开”的微信好友吗?爱好写作的。
       她抬起头,眼神迷茫地想了一会儿,说,好像有这么一位微信好友,怎么,你也是他朋友?
       我打着哈哈说,是啊,我经常和他一起,从他的手机上我看到了你,看见你经常给他点赞。
       是吗?她调皮地一笑,说,点赞是一种礼貌,应该的。既然你们也是朋友,要不咱们也加个微信吧。
       我……好吧,可是,你不会嫌微信朋友太多吗?我问。
       呵呵,怎么会?朋友多,关注就会多!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她的笑容和她朋友圈晒出的相片一样美,但我今天一点都愉悦不起来,我掏了掏口袋,一脸无奈地说,不好意思,今天我没带手机,这样吧,我让“静等花开”把你的微信名片推送给我。
       好的,那再见了。她微微一笑,站起身优雅地离开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发了一会呆,拿出手机,看着她的微信头像,忽然感觉很虚幻。
(1)第④段“我”和她这种没有约定的偶遇,用后文的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2)依次概括“她”的三件事。
      
②外出期间,她仍一直在“我”的微信朋友圈。
      
(3)成为她的微信好友后,“我”对她的情感变化是      、欣赏、      
(4)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②段的作用。
(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必对微信好友付出真心真情。
B.微信好友间只有虚伪的礼貌。
C.沉溺于微信交友只能自食其果。
D.虚拟的微友世界也需要真诚。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天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有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