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0年、安徽试卷、芜湖市试卷、语文试卷、八年级上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默写。
(1)贫贱不能移,      。     (《孟子•滕文公下》
(2)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其五)》)
(3)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4)      ,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5)《雁门太守行》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严阵以待士气激昂旺盛的诗句是:            
(6)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            
2.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绌。这是因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duò桨,再也没有别的辅助工具了,当它享受了足够的阳光后,它就缩回前身,排出空气,渐渐向下沉落了。
       ②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那就是当它们在慢慢地排出鞘内的空气的时候。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duò      
      水艇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博大精深”中的“博”的意思是      
(4)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作者是      。因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他称为“      ”。
(5)结合课外所读《昆虫记》,说说作者在书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校开展主题为“向祖国敬礼”的系列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活动中有一个“写对联庆国庆”的环节,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上联:伟大祖国气象万千江山似锦
下联:英雄人民       
(3)下面是同学写的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忆往昔,栉风沐雨,不忘初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6月2日,风华中学精心筹备的“我和我的祖国”--纪念建国70周年活动盛装启幕。
       本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日展演,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引导他们求真、向善、尚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下面是某位同学围绕活动主题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进行修改。
       作为一位新时代的中学生,【A】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和昌盛,是由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B】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努力让家长满意、让老师效心、让社会认可的中学生
①【A】画线句表达不清晰,应修改为:      
②【B】画线句语序不当,应修改为:      
4.现代文阅读
       ①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子,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做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②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种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Ⅹ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西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③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苍;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遮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④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
(1)简要概括第②段和第③段的内容。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简要分析第④段的深刻含义。
5.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②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来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③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各有什么特点?
(2)第②段是怎样具体说明我国古代建筑敢于和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的?
(3)第②段画线句中的“悦目”有什么表达效果?
(4)形成南方建筑色彩风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乙】
       宋昭公出,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圣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国。
(节迭自刘向《新序》)(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饿其体肤       
②法家      
③昭公出      
④卒得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3)【甲】文论证了       的道理,【乙】文中“宋昭公亡而能悟”说明了【甲】文中       的道理(用原文回答),【乙】文作者认为宋昭公亡国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4)【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请概括其中的两点。
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善意,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是最触动心灵的情绪;善意,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是沟通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善意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请以“______的善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主选择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和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