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0年、河北试卷、石家庄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试卷、中考模拟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重,不直呼其名,叫作“避讳”;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常用的谦辞有“愚”“鄙”“家”“令”等。
  • B. “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C. 古人作品命名各有特色:《范文正公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聊斋志异》是以作者的“书斋名”命名;《杜工部集》则是以作者的“官职”命名。
  • D.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之有关的特定称谓来表示,比如“而立”“不惑”“知天命”分别代称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为阻断疫情向校园màn yán,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②推迟开学期间,全国各地的各级各类学校制定研究推迟开学期间工作方案,提供网上学习课程,实现停课不停学。③理想中的“不停学”应该制定适学生身心发展便于学生完成的线课程。④社会是最好的教科书,让一代人在危机中学习反思,即使身居室,也要心系天下,与国家、人民融合在一起,mài bó一起跳动,思考保持同步,情感保持共鸣。
4.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全市中小学生延迟开学,近日,某机构对网课前后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研结果统计汇总如图。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云”两句既写景也写事,运用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半卷”两句中以“半卷红旗”“声不起”表现出了战士们在行军途中士气不振。
C.“报君”两句运用燕昭王的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D.诗中以“黑”“红”“金”“紫”等凝重的色彩,描绘了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表现出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
(2)请简要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6.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后世唯诸葛武侯有伊尹风味。其草庐三顾而后起,与耕莘聘币,已略相类。观其告后主曰:“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库有余,廪有余粟,以负陛下。”观此言,其视富贵为何等物!故先主临终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然,君可自取。”非先主照见孔明肝胆,其肯发此言!虽然先主、孔明鱼水相得,发此言无难也,此言之发,后主与左右固皆闻之矣。后主非明君也,左右非无谗慝也,孔明所谓请有者,宜付外廷论刑,所以绳束左右者,非不甚严也。而当时曾无一人敢兴单辞之谤,后主倚信,亦卒无纤芥之疑,何哉?只平时心事暴白,足以取信上下故也。
【注释】①伊尹: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商朝开国元勋、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②风味:风采。③耕莘:相传伊尹未遇汤时耕于莘野,隐居乐道。④聘币:伊尹耕於有莘之野,汤使人以而聘之。⑤饶:剩余。⑥调度:安排。⑦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没有别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⑧廪:粮仓。⑨嗣子:继承父位的嫡长子。⑩如其:如果。⑪固:确实。⑫谗慝(tè):邪恶之人。⑬外廷:外朝。对皇宫内(内廷)而言。⑭绳束:约束,束缚。⑮兴:发动。⑯单辞:单方无对证之辞。⑰纤芥:细微。⑱暴白:显露、暴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使库有余      
②故先主临终之曰      
③有作犯科者      
④只平时心事暴白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观此言,则其视富贵为何等物!
②亦卒无纤芥之疑,何哉?
(3)选文中“先主临终”前的托付,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中是如何表述的?请用原文回答。
(4)选文中诸葛亮能够“取信上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中国脊梁压不弯①“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面对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国上下决心在关键阶段咬紧牙关、一鼓作气、顽强斗争,坚决夺取全面胜利,展现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气概。
②“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从1998年抗洪抢险,到2003年抗击非典,再到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在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国人民面对大灾大难,蓄积起巨大能量,化危为机、赢取进步。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的脊梁,是永远压不弯的。
③中国脊梁压不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作保障。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严格落实、守土尽责,下好全国一盘棋,举全国之力对疫情严重的湖北省和武汉市予以支援……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障。
④中国脊梁压不弯,因为有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作支撑。疫情暴发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敢打硬仗,无不显示出忠诚担当、恪尽职守的崇高品格。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刻,“武汉加油”“湖北加油”成为全国人民由衷的呼唤。河南深度贫困县嵩县竹园沟村,村民们连续劳作多日,向武汉捐献10万斤大葱;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建档立卡贫困村石板寨村,群众开着摩托车,把22吨自产香蕉运出村装车转运湖北。各地群众识大体、顾大局,为抗击疫情不遗余力捐款捐物、献计献力,诠释了团结互助、扶危济困的人间大爱。
⑤中国脊梁压不弯,因为有雄厚基础、巨大潜力、强大动能作后盾。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从中长期来看,许多因为疫情冲击而蛰伏的大量消费潜力和生产动能,一经有序释放可以对冲疫情造成的影响。应急处置能力和宏观调控体系稳健有力,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成长性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为中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聚了
⑥上下同心,则无往而不胜。疫情压不弯中国的脊梁,更阻挡不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只要我们保持坚如磐石、不惧风浪的定力,把党中央各项要求落细落实,一定能早日迎来全面胜利。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⑤段中,作者认为中国积聚起“深厚底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第③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1:“若有战,召必至!”除夕夜,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员西南医院肝胆科主管护师刘丽随队支援武汉。当时,已在机场过安检准备去看女儿的她被召回,当晚就登上去武汉的飞机。截至1月30日晚间,湖北已迎来全国各地54支医疗队驰援战疫。
       材料2:2月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除武汉以外的一些地市,医疗资源和病人需求之间也存在矛盾,所以现在建立了16个省份支援武汉以外地市的一一对口支援关系,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病人的救治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8.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各题。
A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
B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作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生活轨迹①我已经差不多10年,没有走进过麦当劳店了。
②此前我常去,因为儿子小时候特别爱吃西式快餐。离我家不远的这家麦当劳店,就成了我常带他去打牙祭的地方。路边靠窗的第二个座位,是我们父子俩常坐的位子。他吃,我看着他吃。
③最后一次陪他去吃麦当劳,是他初中一次考试后。自那之后,虽然经常路过,却再也没有跨进去过半步。路边靠窗的第二个座位上,偶尔也会坐着一对父子,像我和儿子当年一样,儿子吃,父亲看着他吃。我想:“孩子虽不能选择父母,但作为父母,我们却可以选择给予孩子爱的方式。”
④与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儿子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去动物园玩。老家的动物园很小,动物不多,连狮子和老虎都没有,但儿子还是喜欢得不得了,每次我们带他去动物园玩,都像过节一样。后来,我们全家搬到省城,第一次带儿子去那么大的动物园,把儿子乐坏了,兴高采烈地玩了一天。因为儿子热爱动物,我们一家人出外游玩,不管到哪儿,动物园都是必去的景点。
⑤儿子上中学后,学业紧张,我们再也没有过全家出动一起去动物园了。
⑥儿子读的初中在一条巷子里,对面是一个很大的居民小区。从大路拐进去,一边是绿地,另一边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因为离家远,每天都是我开车接送儿子。早上送他到校门口,他下了车,我就可以走了;晚上去接他放学,就比较费时间,因为我到了,他却未必下课放学,只能在校外等。干等无聊,便闲逛、闲看。边上的两家书店、一家文具店、两家小吃店、三家小卖铺,还有一家理发店、一家水果店、一家快餐店……我都弄得非常熟,比我自家小区门口还要熟悉。整整3年,除了节假日,我天天早晨7点之前,准时把儿子送到这儿,傍晚5点准时来等儿子放学。我的身影,一次次穿梭在这个熟悉的地方,很规律、很频繁,仿佛会一直这样,永远这样。
⑦3年后,儿子初中毕业去读高中。自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儿子初中的学校以及那条巷子。那条巷子依然是热闹的,只是换了一茬人又一茬人而已。
⑧儿子上的大学,在成都。在此之前,我没有去过成都。儿子去报到,我和妻子都去了。与其说是我们送儿子去读大学,不如说,我们是趁机到四川旅游。虽然同样是第一次到成都,但儿子却像个老练的主人一样,领着我和他妈妈,看他们学校,游杜甫草堂,逛宽窄巷,那一刻,恍然觉得,儿子长大了。他正如那羽翼马上要长满的雄鹰一般,即将展开翅膀飞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⑨如果把我们的生活轨迹标注出来的话,你会发现,你的轨迹其实就是孩子成长的轨迹;反过来,孩子的足迹,亦正是你反复踏足的地方。
⑩前几天,偶尔路过儿子读的小学,校园依旧,梧桐树依旧,石板路依旧,十几年前的那一天,我就是顺着这个墙根,牵着儿子的小手,送他走进这所学校的大门的。我们的身影,已经很久没有再出现在这里了。我仿佛依稀看见,石板路上,一个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孩子,走在梧桐树荫下,走向远方。

⑪你和孩子轨迹重复的地方,是你的陪伴。重复的越多,爱就越浓。
(1)文章记叙了“我”陪伴儿子的生活轨迹。阅读①-⑧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我”的生活轨迹 
儿子小时候 “我”常去家附近的麦当劳,陪儿子吃快餐。 
儿子小时候         
儿子读初中         
儿子上大学 送儿子去读大学,游玩四川。 

(2)第③段中还写了另外“一对父子”,你认为能否删掉,为什么?
(3)描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整整3年,除了节假日,我天天早晨7点之前,准时把儿子送到这儿,傍晚5点准时来等儿子放学。(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他正如那羽翼马上要长满的雄鹰一般,即将展开翅膀飞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4)文章以“生活的轨迹”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0.题目:我在春天里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不限文体;④不得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全部题目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扫描右侧二维码查看试卷答案解析以及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