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山东试卷、青岛市试卷、化学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试卷、期中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火烧赤壁
  • B. 司马光砸缸
  • C. 刻舟求剑
  • D. 铁杵磨成针
2.下列可填充在食品包装袋里的气体是(  )
  • A. 氮气
  • B. 氧气
  • C. 一氧化碳
  • D. 氢气
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A. 食醋 化合物
  • B. 冰 单质
  • C. 海水 混合物
  • D. 金刚石 混合物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5.青岛市的空气质量较好,在全国排在前列,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 A. PM10
  • B. 二氧化碳
  • C. 二氧化硫
  • D. PM2.5
6.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
  • A. 芒果汁
  • B. 蒸馏水
  • C. 玉米粥
  • D. 糖水
7.“84消毒液”在抗击新冠病毒时可做环境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下列对次氯酸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是由四种元素组成
  • B. 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 C. 由3个原子构成
  • D. 相对分子质量为74.5
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 C.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 D. 水槽中液面下降
9.如表中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 
氧气用作火箭的推动剂 氧气有可燃性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 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中的氧原子多 
活性炭净水 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25m3的氧气可以转入0.024m3的钢瓶中 氧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 A. A
  • B. B
  • C. C
  • D. D
10.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B. 波义耳的实验比拉瓦锡的更简捷准确
  • C. 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 D. 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 铁在空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
  •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放热并且有白雾生成
  • D.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12.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氧化钠:2NaNO3+10Na
6Na2O+N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物NaNO3属于氧化物
  • B. 生成物N2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N2)保持
  •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D. 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13.小亮用固体氯化钠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他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配制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玻璃棒、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
  • B. 实验中发现氯化钠已经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可以加入更多的水
  • C. 溶解氯化钠固体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 D. 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三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 B. 三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 C. 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
  • D.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15.已知:“”、“”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关于乙的构成说法合理的是(  )

  • A. 只含有
  • B. 只含
  • C. 只含
  • D. 含有
16.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
  • A.
  • B.
  • C.
  • D.
1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 2 个氢分子﹣﹣2H
  • B. 3 个氧原子﹣﹣O3
  • C. 4 个水分子﹣﹣4H2O
  • D. 5 个钠离子﹣﹣5
    +1
    Na

1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
  • B. 氧离子失去电子变氧原子
  •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D. 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19.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是(  )
  • A. 用氖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 B. 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
  • C. 寻找新的催化剂使铁变成金
  • D. 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
2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以下与钛有关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钛元素是金属元素
  • B. 钛的原子序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 C. 钛元素与钾元素、钙元素等位于同一族
  • D. 钾、钙、钪、钛等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21.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 B.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 C. 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 D.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22.小柯分别用数字传感器测定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的浓度,发现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原因有(  )
  • A. 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密度
  • B. 用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 C.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 D.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23.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      
(3)用来抢救病人的气体      
(4)硝酸钾溶液中的阴离子      
24.2019年碳家族再添新成员,某研究小组合成出第一个由18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纯碳分子,其结构图如图所示,回答: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若碳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价,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2)尝试写出环状纯碳分子的化学式      
(3)由环状纯碳分子组成的纯净物的类别是      

25.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可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作原料,经如图流程制取乙醇:
(1)医用消毒酒精中溶质为      (用化学式填空);
(2)步骤①的转化属于      (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步骤②是乙烯和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发生化合反应,则B中一定含的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你判断的依据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
26.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操作(填操作名称),可以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      ,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
(3)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mL。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4)利用水还可以制得被称为“未来理想能源”的氢气,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7.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第12号元素的名称为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      个电子变成离子;
(2)如图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3)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2所示线条中,不能表示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28.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       ,b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已知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时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若二氧化碳的收集只能采用D装置,以下有关该气体的物理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
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④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       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29.小刚设计了一套简易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橡胶塞塞紧后的试管体积分为5等份做好标记。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白磷,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等白磷燃烧熄灭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如图)并在水下将橡胶塞取下。请你回答。

(1)白磷燃烧后理论上试管内的液面应上升      体积。
(2)实验选用白磷来消耗氧气的原因是      
(3)若实际实验的结果偏小,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回答一条)。
30.人们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组织会供氧不足,导致产生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过度堆积,引起肌肉酸痛。回答:

(1)乳酸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2)乳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1.小王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糖块怎么不见了?      
(2)糖溶解后,液面为何降低?      
(3)已知杯中盛有40g水,加入的蔗糖的质量为10g,计算该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
32.小明要用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选填“10”、“50”或“100”)mL量筒。
(2)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      
(3)用如图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4)要将此溶液稀释成4%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