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1-2022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四川试卷、内江市试卷、语文试卷、八年级上学期试卷、期中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刻(juàn) 遗(zhǔ) 沿(shù) 精竭虑(dān)
  • B. (qì) 解(pāo) 要(sài) 锐不可(dǎnɡ)
  • C. 然(qiǎo) 裁(zhònɡ) 灭(jiān) 息敛声(bǐnɡ)
  • D. 碧(piǎo) 首(qiào) 轩(miǎo) 眼花乱(liá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轩昂  躁热  粗糙 油光可见
  • B. 简陋 落弟 俭朴 震聋发聩
  • C. 窒息 仁慈 蒙昧 为富不仁
  • D. 慰勉 畸形 泻气 诚皇诚恐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植入病毒,损害用户权益。
  • 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 C. 我省的高考课程改革的成果,其它省市的同行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是非常受欢迎的学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 B.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与否。
  • C. 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昆虫记》,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了。
  • D. 我国的江、河、湖、泽出产鱼、盐、虾、碱等许多水产品。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飞天”凌空》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跳水姑娘吕伟跳水的瞬间,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犹如慢镜头回放一般,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通讯。
  • B. 《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逝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回忆性散文。
  • C.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伟大的悲剧》也出自茨威格之手。
  • D.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自传。它让我们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6.阅读《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完成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古诗文积累。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的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上快乐的生活。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9.对于居里夫人而言,美丽的颜色是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对于鲁迅而言,美丽的颜色是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对于陶弘景而言,美丽的颜色是山川带给自己的愉悦享受……亲爱的同学们,对你而言一定有一些人、事、景是专属于你的“美丽的颜色”。
请以《美丽的颜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理想的风筝苏叔阳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逢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飞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⑤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盖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⑥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教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每次旋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⑦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⑧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们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关切地瞧着这个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⑨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风筝。
⑩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飞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⑪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也没有袭上校园的上空,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参观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充满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⑫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⑬不见到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我希望他可以依旧地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滑翔。
⑭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选自《同题散文经典•藤野先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人民文学出版社 有删改)
12.根据所读名著,填答问题。
1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题目。
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新杭州人已逐渐发展成为600多万人的庞大群体,他们的通入为城市发展注入àng然的活力。但与此同时,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居,首期盼父母的陪伴。在孤独的生活中,青少年的阅读状况更是值得关注。
为了引导新杭州人关心子女成长,让孩子们在读书活动中得到更多心灵的教huì与呵护,杭州市图书馆事业基金会、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共同发起温暖阅读﹣﹣“你点我送”大型赠书活动。至活动结束,共有10000多名留守儿童收到了“温暖阅读”经典图书礼包,活动影响人数超过1000万,体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温暖,彰显出杭城热的大爱。(本消息材料来自于央广网)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