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的近义词
函牍引用解释 书信;信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起居》:“今人函牘往来,多用‘起居’字。”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至于款项,倘其借之他人,则函牍往反,而且往反再三,而终于不得要领,必与卖...
尺书引用解释 1.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 汉 王充 《论衡·书解》:“ 秦 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文选·应璩<百一诗>》:...
尺素解释 ◎ 尺素 chǐsù[note;letter] 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函绵邈于尺素。——陆机《文赋》 引用解释 1...
书翰引用解释 文字;书信。亦谓作书。 南朝 宋 鲍照 《拟<青青陵上柏>》诗:“书翰幸閒暇,我酌子縈絃。”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世中书翰,多称勿勿,相承如此,不知所由。” 王利器 集解:“...
书信解释 ◎ 书信 shūxìn[letter] 信 常有书信往来 引用解释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晋书·陆机传》:“我家絶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南齐...
文牍解释 ◎ 文牍 wéndú(1) [official 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指公文书信等 (2) [secretary]∶旧时也指官...
尺牍解释 ◎ 尺牍 chǐdú[correspondence (of an eminent writer)] 长一尺的木简;信札 与人尺牍,主皆臧去以为荣。——《汉...
尺简引用解释 1.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尸子》卷上:“明王之道易行也……书之不盈尺简,南面而立,一言而国治。” 南朝 梁 徐勉 《修五礼表》:“及 东京 曹褒 ,南宫制述,...
翰札引用解释 书札,翰牍。《晋书·何遵传》:“性既轻物,翰札简傲。”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李建中 ﹞善翰札,行笔尤工。”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翰札紆徐易直,真有德之言。” ...
简牍引用解释 1.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王充 於宅内门户壚柱,各置笔砚简牘,见事而作,著《论衡》八十五篇。”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
信件解释 ◎ 信件 xìnjiàn(1) [letter;mail]∶书信 商业信件应当用打字机打出为好 (2) [correspondence]∶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 ...
竹简解释 ◎ 竹简 zhújiǎn[bamboo slip used for writting on]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 引用解释 1.古代用以书写、记事的竹片。《后汉书·宦者传...
书牍解释 ◎ 书牍 shūdú[letter] 书信 书牍盈案 引用解释 简牍书信之类的总称。《梁书·范云传》:“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牘盈案,宾客满门, 云 应对如流,无所壅滞。...
书函解释 ◎ 书函 shūhán(1) [letter]∶书信 书函往来 (2) [slipcover]∶书套 引用解释 文书的封套。亦指书信。《后汉书·祭祀志上》:“以吉日刻玉牒...
书札解释 ◎ 书札 shūzhá[letter] 书信 见有书札托我回复 引用解释 书信。《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南朝 梁 徐悱 《赠内》诗:“聊...
函件解释 ◎ 函件 hánjiàn[letters] 信件 收到一封紧急函件 引用解释 信件。 郭希仁 《从戎纪略》:“文牘函件,每日无虑五六十起。” 阿英 《流离》...
信札
[xìn zhá]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在线词典查看信札的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近义词、反义词

基本解释

解释

信札 xìnzhá

[letter] 书信

引用解释

书信,信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这本底稿在 云岫 是非常秘密的,内中都是代人家谋占田产,谋夺孀妇等种种信札,与及诬揑人家的呈子。”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以后印造,我想最好是不要和我商量,因为信札往来,需时间而于进行之速有碍。” 茅盾 《三人行》:“他走到书桌边,打开一个小巧的木匣子,中间满贮着信札。”

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