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湖北试卷、襄阳市试卷、物理试卷、八年级上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扫码查看解析
试卷题目
1.小明下列估测的数据中合理的是(  )
  • A. 自己的身高约为160dm
  • B.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 C. 步行速度约为5m/s
  • D.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
2.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 A. 音调
  • B. 响度
  • C. 音色
  • D. 速度
3.晚上,爸爸对小明说“请把电视声音调小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
  • A. 音色
  • B. 音调
  • C. 响度
  • D. 速度
4.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④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露珠消失
  • A. ①②
  • B. ①④
  • C. ②③
  • D. ②④
5.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蒸发
  • B. 熔化
  • C. 升华
  • D. 液化
6.2020年6月21日,我国部分地区可观察到“日环食”。日环食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
  • A. 光的直线传播
  • B. 光的反射
  • C. 光的折射
  • D. 光的色散
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 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 B.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 C.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 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
8.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 B.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 C.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 D.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9.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 A.
  • B.
  • C.
  • D.
10.若用能装满500g酒精的瓶子去装500g的水(ρ>ρ酒精),则会(  )
  • A. 装不满
  • B. 装不下
  • C. 恰好装不满
  • D. 都有可能
11.如图所示的是我国“神舟十号”航天器与“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对接后的飞行状态。对接后“神舟十号”航天器相对于“天宫一号”是      的,相对于地球是      的。(均填“运动”或“静止”)

12.“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13.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导航卫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
14.小雨在观察妈妈煨炖食物时,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炖,原因是液体沸腾时温度       。揭开刚刚蒸好的馒头,妈妈先把手放凉水中再去搬动馒头,这是因为       
15.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室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小东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       而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升起的国旗,是由于光射到国旗上时发生了      的缘故;我们有时发现湖面上有耀眼的亮光,这是因为光发生      的缘故。
17.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晴朗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地面上有一些小圆斑。小芳看到湖中的柳枝和白云是      形成的。地面上的一些小圆斑      形成的。它是太阳的      (实像还是虚像)
19.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      位置。
20.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      
21.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人眼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22.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作质量。如图所示,某橡皮泥的质量是3kg,把它捏成泥人,泥人的质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kg。

23.一桶食用油在用去一半后,其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的密度为是0.85×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4.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25.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传播的大致方向。

26.请画出图中凸透镜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27.如图甲所示为小明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刚开始时,烧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实验现象中,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中的      (填“A”或“B”)图。
(3)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      
2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入射角。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29.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      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0.吴江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一个凸透镜、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光源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吴江小组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如图乙所示是第一次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40 13 △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13 40 倒立、放大的实像 
无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吴江小组忘了记录第1次像的性质,表格中标有“△”的位置像的性质是      
②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
③第4次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在透镜的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      侧(选填“左”或“右”)。
31.在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将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如图乙,待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
(3)将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内,液面位置如图丙,则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为      mL。称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2g,则液体的密度为      g/cm3
32.小明同学在乘长途汽车由襄阳到武汉旅行时,注意观察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如下。
观察次数 
里程碑示数 20km 30km 40km 50km 60km 
记录时间 8h20min05s 8h35min00s 8h50min50s 9h05min25s 9h20min05s 

(1)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做的      (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这辆汽车在该同学观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小明在网上搜索襄阳到武汉的路程大约360km,以前面的速度行驶小明同学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到达?
33.同学们参加学校举办的研学旅行活动,在一风景区见到一块碑石的体积是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同学们根据所学密度的知识,取一小块相同的石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50cm3。求:
(1)这块碑石的密度是多少kg/m3
(2)这块碑石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全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