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组词
土地税
tǔ dì shuì 引用解释 又称“地税”。 对土地所征税收的总称。根据土地的价格、面积或收益等计征。如资本主义国家的地税、旧 中国 的田赋和地价税等,都属于土地税。 育才 《关于土地问题一些名词的浅释》:“‘土地税’是它以财产的资格而缴纳给政府的一种赋税,在还没有实行统一累进税的区域,则采取田赋(即粮银)的形式来交纳。”
土地税的组词: 土的组词 地的组词 税的组词
土地证
tǔ dì zhèng 引用解释 我国土地改革后由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简称。 茹志鹃 《三走严庄》:“原来的地契是反动政府搞的,都不能算数,拿来一把火烧掉,人民政府重新另发土地证。”《新华月报》1951年第4期:“确定地权,颁发土地证,是土地改革中最后的一个阶段。”
土地证的组词: 土的组词 地的组词 证的组词
外地
wài dì 解释 ◎ 外地 wàidì[parts of the country other than where one is] 本地以外的地方 他本人在外地工作 引用解释 1.指京城以外的地方。 唐 李商隐 《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不使衰羸,便辞禄仕,致乎外地,晞以末光。”《宋史·窦俨传》:“淫刑之兴,近闻数等,盖缘外地不守通规,或以长钉贯人手足,或以短刀臠人肌肤,迁延信宿,不令就死。” 2.犹外乡。 前蜀 韦庄 《思归》诗:“外地见华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
外地的组词: 外的组词 地的组词
威风扫地
wēi fēng sǎo dì 引用解释 形容声势气派完全丧失。 赵树理 《三里湾·天成革命》:“要是完全听他的,以前的威风扫地,以后就再不得为王。”
威信扫地
wēi xìn sǎo dì 解释 ◎ 威信扫地 wēixìn-sǎodì[with every shred of prestige swept away] 名声、号召力和信任度急剧下降,丧失殆尽
无地自容
wú dì zì róng 解释 ◎ 无地自容 wúdì-zìróng[can find no place to hide oneself for shame;feel too ashamed to show one's face] 没有地方可以给自己容身。形容十分羞愧 引用解释 没有地方藏身。多以形容羞愧至极或处境窘迫。 宋 司马光 《谢赐奖谕敕书并带马表》:“膺兹貺賚,辞之则涉於伪慢,受之则寔为尸素,有靦面目,无地自容。” 宋 陈亮 《谢陈参政启》:“自天有命,无地自容。”《明史·西域传二·阿端卫》:“残寇穷迫,无地自容,宜遣人宥其罪,命復故业。” 郭沫若 《集外·想起了斫樱桃树的故事》:“我们的过错确是无辞可辩的。我自己感觉着无地自容。”
五体投地
wǔ tǐ tóu dì 解释 ◎ 五体投地 wǔtǐ-tóudì[adulate;prostrate oneself before sb. in admiration] 指两肘、两膝和头顶着地,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引用解释 1.双肘、双膝及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 印度 表示虔敬的行礼方式,佛教沿用。《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梁书·诸夷传·中天竺国》:“今以此国羣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五体投地……凡斯九等,极唯一拜。” 2.泛称跪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 大郎 五体投地,泣述所来。” 3.比喻佩服到极点。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同徵友 万柘坡 光泰 ,精于五七古。 程鱼门 读之,五体投地。”《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申子平 听得五体投地佩服。” 鲁迅 《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
下地
xià dì 解释 ◎ 下地 xiàdì(1) [the world]∶犹下土,天下 (2) [infertile field]∶瘠地;下等的土地 (3) [be born]∶孩子出生 赶我到了家时,他的私孩子已经下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 [go to the fields]∶到田地里去 下地干活 (5) [leave a sickbed]∶下病床 病有好转,可下地活动 引用解释 1.犹下土,天下。《书·金縢》:“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 孔 传:“言 武王 用受命帝庭之故,能定先人子孙於天下,四方之民无不敬畏。”《国语·楚语下》:“ 重 寔上天, 黎 寔下地。” 韦昭 注:“言 重 能举上天, 黎 能抑下地。” 唐 韩愈 《感三鸟赋》:“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 2.瘠地;下等的土地。《周礼·地官·小司徒》:“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 贾公彦 疏:“下地家五人者,谓中地之下所养者五人。”《管子·乘马》:“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 1.孩子出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赶我到了家时,他的私孩子已经下地了!” 沙汀 《困兽记》二:“回到学校,不到一点钟孩子就下地了。” 2.谓到地里去干活。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九:“你下地回来,也有热饭吃。” 3.找地盘卖艺。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我到 天桥 来下地,不肯给胳臂钱,又教恶霸打个半死,把我扔在 天坛 根。”
下地的组词: 下的组词 地的组词
险地
xiǎn dì 解释 ◎ 险地 xiǎndì(1) [dangerous place]∶险要的地方 (2) [dangerous situation]∶危险的境地
险地的组词: 险的组词 地的组词
席地而坐
xí dì ér zuò 解释 ◎ 席地而坐 xídì’érzuò[sit on the ground] 古人习惯在地上铺席,坐在席上。后泛指坐在地上 东坡命家人取酒,与 陈季常就落花之下,席地而坐。——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谢天谢地
xiè tiān xiè dì 解释 ◎ 谢天谢地 xiètiān-xièdì[thank goodness, thank heaven] 迷信说法,谓感谢天地神灵的佑护。后多用来表示满意或感激之意 引用解释 1.感谢天地神灵。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我可便谢天谢地谢神祇。”《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谢天谢地,果然重生!” 2.表示庆幸或感激。 王西彦 《黄昏》:“谢天谢地,还是牵回来啦!”《十月》1981年第3期:“谢天谢地。这儿总算有了现代文明的痕迹。”
谢天谢地的组词: 谢的组词 天的组词 地的组词
心地
xīn dì 解释 ◎ 心地 xīndì(1) [intention]∶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mind]∶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杜甫《谒文公上方》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子全书·学二》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镜花缘》 (3) [mood]∶心情,心境 心地轻松 (4) [breath of mind]∶心胸、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红楼梦》 引用解释 1.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佛教认为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语本《心地观经》卷八:“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穀五果从大地生……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坛经·疑问品》:“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 唐 寒山 《诗》之二六七:“我自观心地,莲花出淤泥。” 唐 王缙 《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开心地如毛头,扫意尘於色界。” 2. 宋 后儒家用以称心性存养。《朱子语类》卷六七:“盖其心地虚明,所以推得天地万物之理。” 明 高攀龙 《语》:“然人之心地不明,如何察得人心术?” 3.居心,用心。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陈古庵经纪梁氏》:“朋游中,惟邻居同年 陈汝同 心地好,且有家法,孤子女可托也。” 梁启超 《上粤督李傅相书》:“故倡民权之人,其心地最纯洁。” 曹禺 《雷雨》第四幕:“你是个少爷,你心地混帐!” 4.器量,胸襟。《水浒传》第十七回:“ 王伦 那廝,心地褊窄,安不得人。”《红楼梦》第五八回:“也有心地狭窄犹怀旧怨的。” 5.心情,心境。 唐 司空图 《偶诗》之五:“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应平。”《元诗纪事》卷十引 元 黄肖翁 《题水村图》诗:“幽人心地本翛然,此境相諳七十年。”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打定主意之后,心地倒十分轻松了。”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四:“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否认一个年青女子的心地是和一个中年男子是不相同的。”
心地的组词: 心的组词 地的组词
心地善良
xīn dì shàn liáng 解释 ◎ 心地善良 xīndì-shànliáng[virtuous;good-nature;kindhearted] 有道德的;有德行的;慈善的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新天地
xīn tiān dì 解释 ◎ 新天地 xīntiāndì[forntier] 一个新的或未充分开拓而有广泛开拓或发展活动余地的领域 引用解释 新的领域;新的境界。 钱锺书 《<宋诗选注>序》:“ 宋 人能够把 唐 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 李建彤 《刘志丹》第一卷:“学生们盼望有人领个头,搅翻这潭死水,开创个新天地。”
新天地的组词: 新的组词 天的组词 地的组词
盐碱地
yán jiǎn dì 引用解释 含有较多盐分的土地。此种土地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盐碱地的组词: 盐的组词 碱的组词 地的组词
要地
yào dì 解释 ◎ 要地 yàodì(1) [important place;strategic point]∶重要的地方(军事上说) (2) [powerful and influential position] 指显要的地位 身处要地 引用解释 1.要害之地。多指军事上的重要地方。《后汉书·荀彧传》:“将军本以 兖州 首事,故能平定 山 东,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 关 河 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 河东 被山带河,四邻多变,当今天下之要地也。” 唐 元稹 《贺汴州诛李岕表》:“ 汴州 抱 吴 楚 之津梁,据咽喉之要地。” 2.枢要地位;显要地位。《新唐书·房玄龄传》:“ 玄龄 身处要地,不吝权。善始以终。” 宋 叶适 《宏词》:“前后居卿相显人,祖父子孙相望於要地者,率词科之人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如渠不去,理须杀;即便杀却,勿惧。僕有二三知交,都居要地,必合极力,保无亏也。”
要地的组词: 要的组词 地的组词
亚太地区
yà tài dì qū 引用解释 亚洲 及 太平洋 地区。现多指 亚洲 东部、东南部及 太平洋 西南部,包括 中国 、 日本 、 朝鲜 、 菲律宾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印度尼西亚 、 泰国 、 越南 、 老挝 、 柬埔寨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等国在内的广大地区。 美国 也参加了亚太地区的一些国际性组织和会议。
野地
yě dì 解释 ◎ 野地 yědì(1) [wild country]∶野外的荒地 (2) [wilderness]∶未耕种和无人居住的一片土地或一个地区 引用解释 犹郊野。 唐 贾岛 《送郑少府》诗:“野地初烧草,荒山过雪云。”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野地上有一堆烧过的纸灰。”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一章:“一群从野地归来的寒鸦在暮色中盘旋。”
野地的组词: 野的组词 地的组词
一败涂地
yī bài tú dì 解释 ◎ 一败涂地 yībài-túdì[meet one's waterloo;suffer a crushing defeat] 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 引用解释 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汉书·高祖纪上》:“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颜师古 注:“一见破败,即肝脑涂地。”《宋史·理宗纪四》:“北兵方入 唐州 界, 子澄 已率先遁逃,一败涂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事皆子虚乌有,证佐亦莫不倒戈,遂一败涂地。”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一败涂地的 拿破仑 ,重过 滑铁卢 ,不必说他有无限的忿激、太息与激昂。”
易地
yì dì 引用解释 1.互换所处的地位。《孟子·离娄下》:“ 禹 、 稷 、 颜子 ,易地则皆然。”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儻使士有澹雅若 严君平 ,清廉如 段干木 ,与僕易地而处,亦将弹鋏告劳。” 2.交换土地。《史记·张仪列传》:“ 秦 要 楚 欲得 黔中 地,欲以 武关 外易之。 楚王 曰:‘不愿易地,愿得 张仪 而献 黔中 地。’” 平地。《六韬·战车》:“战於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汉书·晁错传》:“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 匈奴 之众易挠乱也。”
易地的组词: 易的组词 地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