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的组词
补丁
bǔ dīng 亦作“ 补帄 ”。亦作“ 补钉 ”。补在破损的衣服或物件上的东西。 清 蒋士铨 《一片石·访墓》:“补丁圆领豆浆餿。”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北录》:“﹝乞儿﹞謌《钉打铁》曲,其词云:‘钉打铁,铁打钉,烧破綾罗没补帄。’”《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太太常穿的都是打补钉的衣服。” 吴组缃 《山洪》一:“晾着满是补钉的衣裤和小孩的尿布。”
补丁的组词: 补的组词 丁的组词
地丁
dì dīng 引用解释 1.土地税和劳役税的合称。旧制田赋分夏税、秋粮,丁赋有市民、乡民、富民、佃民、客民等,区分为上中下则, 清 代合而为一。 清 王庆云 《熙朝记政·记丁随地起》:“ 杨炎 併租庸调为两税,而丁口之庸钱併入焉。 明 嘉靖 后行一条鞭,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我朝定制百餘年矣,地丁之外分毫无取焉。”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地丁原始》:“ 康熙 五十年二千四百十七万九十九丁。按此年丁数为地丁之根…… 雍正 四年諭,丁粮派於各地粮内。以 雍正 五年为始。” 2.指紫花地丁或蒲公英。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紫花地丁》;又《菜二·蒲公英》。 3.即佃户。参见“ 地客 ”。
地丁的组词: 地的组词 丁的组词
丁当
dīng dāng 解释 ◎ 丁当 dīngdāng[jingle;clater;dingdong] 象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等的碰撞声。也作叮当、玎当 引用解释 亦作“ 丁璫 ”。 象声词。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的声音。 唐 郑嵎 《津阳门诗》:“月中秘药天半间,丁璫玉石和塤箎。” 唐 方干 《李户曹小妓》诗:“昼漏丁当相续滴,寒蝉计会一时鸣。” 清 黄遵宪 《偕叶损轩夜谈》诗:“丁当簷铁君休问,抽得閒身且絮谭。” 郭沫若 《女神的再生》诗:“太阳虽还在远方,海水中早听着晨钟在响:丁当、丁当、丁当。”
丁当的组词: 丁的组词 当的组词
丁字
dīng zì 引用解释 见“ 丁字帘 ”。
丁字的组词: 丁的组词 字的组词
丁字尺
dīng zì chǐ 解释 ◎ 丁字尺 dīngzìchǐ[T. square] 一端有横档的直尺,“丁”字形用于划平行线或用作三角板的支承物来划与直尺成各种角度的直线 引用解释 绘图的用具,多用木料或塑料制成,形状象丁字。
丁字尺的组词: 丁的组词 字的组词 尺的组词
丁字街
dīng zì jiē 解释 ◎ 丁字街 dīngzìjiē[T-shaped road junction] 即两条相交处呈“T”形的街道
丁字街的组词: 丁的组词 字的组词 街的组词
拉丁
lā dīng 解释 ◎ 拉丁 lādīng(1) [grab sb. for military service]∶旧时官府、军队抓老百姓做苦工或当兵 (2) [press-gang; press people into service]∶拉夫
拉丁的组词: 拉的组词 丁的组词
拉丁美洲
lā dīng měi zhōu 解释 ◎ 拉丁美洲 Lādīngměizhōu[Latin-American] 美国以南的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主要语言是罗曼语
目不识丁
mù bù shí dīng 解释 ◎ 目不识丁 mùbùshídīng[completely illiterate;be totally ignorant;do not know one's ABC] 很少受过教育的或没有受过教育;尤指不能读、写 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头 引用解释 连丁字都不识。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语出《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明 杨涟 《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金吾之堂,口皆乳臭;誥敕之馆,目不识丁。”《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他两个祖上也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苏昌》:“其子 富纲 为 滇 督几二十年……目不识丁,凡有文稿,皆倩吏胥讲释,合省传为笑柄。”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说起大众来,界限宽泛得很,其中包括着各式各样的人,但即使‘目不识丁’的文盲,由我看来,其实也并不如读书人所推想的那么愚蠢。”
园丁
yuán dīng 解释 ◎ 园丁 yuándīng(1) [gardener]∶园夫。专门从事园艺的劳动者 (2) [teacher in primary school]∶现多比喻小学教师 引用解释 1.专门从事园艺的劳动者。 宋 陆游 《秋晚村舍杂咏》:“园丁种冬菜,邻女卖秋茶。” 元 马臻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诗之十三:“园丁花木巧桮棬,万紫千红簇綺筵。” 清 允禧 《灌花》诗:“园丁汲井栏,时时自灌溉。” 2.今亦常喻指教育工作者。 柳仲甫 《园丁之歌》:“好花要靠园丁育。”
园丁的组词: 园的组词 丁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