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的组词
歌喉
gē hóu 解释 ◎ 歌喉 gēhóu[singer’s voice] 指唱歌人的音色,也指歌声 歌喉婉转 引用解释 唱歌人的嗓子。多借指歌声。 唐 白居易 《寄明州于驸马使君》诗:“ 何郎 小妓歌喉好, 严老 呼为一串珠。” 宋 刘过 《水调歌头·寿王汝良》词:“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清 李啸村 《夜泛红桥》诗:“一串歌喉风动水,轻舟围住画桥西。” 郭小川 《我们歌唱黄河》诗:“扬起你的歌喉,兄弟,泛起你的酒窝呀,朋友!”
歌喉的组词: 歌的组词 喉的组词
喉咙
hóu lóng 解释 ◎ 喉咙 hóulóng[throat;larynx] 笼统指咽喉部 引用解释 1.咽喉。 唐 元稹 《酬周从事望海亭见寄》诗:“衣袖长堪舞,喉咙转解歌。”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四折:“你便有玉液金波且莫题,其实下俺这喉咙不得。”《儒林外史》第五回:“ 严监生 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胡琴响了一会,干燥而粗野的喉咙里跟着发出歌声来。” 2.指嗓音。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 庄子 ﹞又拱两手向天,提高了喉咙,大叫起来。”
喉咙的组词: 喉的组词 咙的组词
喉舌
hóu shé 解释 ◎ 喉舌 hóushé[mouthpiece;spokesman] 泛指说话的器官和新闻媒介 王之喉舌。——《诗·大雅·烝民》。传:“家宰也。” 我们的报纸是人民的喉舌 引用解释 1.比喻掌握机要、出纳王命的重臣。后亦以指尚书等重要官员。《诗·大雅·烝民》:“出纳王命,王之喉舌。”《后汉书·李固传》:“尚书亦为陛下喉舌。” 宋 梅尧臣 《闻临淄公薨》诗:“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 萧 匡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折子》:“凡有紧密事务,改用摺奏,专命奏事人员若干,以通喉舌,无不立达御前。” 2.指口才;言辞。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昔 魏 史称 朱异 有口才, 挚虞 有笔才,故知喉舌翰墨,其辞本异。” 胡国梁 《辛亥广州起义别记》:“﹝我们﹞费了许多的喉舌,才能恢复侨胞的信仰和得到其赞助。” 3.喻代言者。 刘少奇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四:“ 永祥 兄是我们 上海 工商界的喉舌,哪方面也少不了他。” 柯灵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当时在 上海 出版的英文报纸,是 美国 资产阶级的喉舌。” 4.喻要害之地;交通要道。《南齐书·刘绘传》:“ 南康 是三州喉舌,应须治干。”《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六年》:“国家所恃者大 江 , 襄樊 其喉舌,议不容缓。” 清 侯方域 《定鼎说》:“闻之正位居体者,以中夏为喉舌,不以关陲为襟带也。”
喉舌的组词: 喉的组词 舌的组词
咽喉
yān hóu 解释 ◎ 咽喉 yānhóu(1) [throat]∶喉咙,包括咽、食管上部、喉及气管的通向胃和肺的通道 (2) [gula]∶颈的前方上部紧接面颊的部分;上咽头 (3) [strategic passage]∶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 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三国演义》 引用解释 1.咽与喉的并称。《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岂可为哉!” 唐 姚合 《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诗:“永昼吟不休,咽喉乾无声。”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六:“咽喉的外围肌筋在发音时应是极度紧张的。” 2.喻指扼要之处或关键部门。《战国策·秦策四》:“ 韩 ,天下之咽喉; 魏 ,天下之胸腹。”《史记·滑稽列传》:“ 洛阳 有武库、 敖仓 ,当关口,天下咽喉。” 宋 陈亮 《酌古论·先主》:“ 夷陵 者, 荆州 之咽喉也。”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因此,它们就不但在商品竞争上压倒了 中国 的民族资本主义,而且在金融上、财政上扼住了 中国 的咽喉。”
咽喉的组词: 咽的组词 喉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