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的组词
粗枝大叶
cū zhī dà yè 解释 ◎ 粗枝大叶 cūzhī-dàyè(1) [crude and careless;sloppy]∶比喻粗鲁不精细;疏略不慎密 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 (2) [rough outline]∶比喻大概的情形 引用解释 亦作“ 粗株大叶 ”。 1.形容简略概括。《朱子语类》卷七八:“《书序》恐不是 孔安国 做, 汉 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 六朝 时文字。” 明 文徵明 《题沉石田临王叔明小景》:“小景至四十外始拓为大幅,粗株大叶,草草而成。”《何典》第十回:“﹝ 活死人 ﹞也将别后事情,粗枝大叶説与他听了。” 2.形容粗疏,不精细。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一折:“娘呵!我看不的你这般粗枝大叶,听不的你那里野调山声。”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我可是个粗枝大叶,有嘴无心的人。”
果枝
guǒ zhī 引用解释 1.果树上有花芽而能开花结果实的枝。 2.指棉花植株上能开花结棉桃的枝。
果枝的组词: 果的组词 枝的组词
节外生枝
jié wài shēng zhī 引用解释 亦作“ 节上生枝 ”。 枝节外又生出杈枝。喻问题旁出,事外复生事端。 宋 朱熹 《答胡季随书》:“ 伯寿 下一见字,已是有病, 季随 又更节上生枝,更不復以纯熟自期。”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读古人书﹞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我从来甘剥剥与民无私,谁敢道另巍巍节外生枝!” 清 薛福成 《上李伯相与英使议约事宜书》:“彼欲侵我自主之权,於理既为不顺,擅各国使臣应议之柄,於情又为不公,且与 滇 案毫无关涉,究属节外生枝。” 茅盾 《子夜》十:“他万万料不到劝诱 杜竹斋 做公债不成,却反节外生枝。”
荔枝
lì zhī 解释 ◎ 荔枝 lìzhī[litchi;lychee] 一种常绿乔木( Litchi chinensis ),偶数羽状复叶,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果实熟时紫红色,果味甘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特产 引用解释 1.果树名。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东观汉记·匈奴南单于》:“南单于来朝,赐御食及橙橘龙眼荔枝。”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下:“荔枝树,高五六丈餘,如桂树,緑叶蓬蓬,冬夏荣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实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榴。” 唐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之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宣和 中, 保和殿 下种荔枝成实, 徽庙 手摘以赐 燕 帅 王安中 。” 2.菊名。 宋 刘蒙 《菊谱》:“荔枝,枝紫,出 西京 ,九月中开。千叶紫花,叶卷为筒,大小相间……俗以为荔枝者,以其花形正圆故也。”
荔枝的组词: 荔的组词 枝的组词
攀枝花
pān zhī huā 解释 ◎ 攀枝花 pānzhīhuā(1) [silk cotton flower]∶木棉花的别称 (2) [Panzhihua,in Sichuan province]∶地名,在四川 引用解释 木棉花的别称。 明 王世懋 《闽部疏》:“木棉花者,高树丹花若茶,吐实蓬蓬, 吴中 所谓攀枝花也。” 杨苏 《没有织完的筒裙》:“筒裙上只织出了一朵殷红的攀枝花。”《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这时,一群比攀枝花还美丽的姑娘,欢乐地跳起孔雀舞。”
攀枝花的组词: 攀的组词 枝的组词 花的组词
树枝
shù zhī 解释 ◎ 树枝 shùzhī[branch] 从树的主干或大枝上生长的枝条;特指从主干上生长的枝条 引用解释 树木的枝条。《管子·轻重丁》:“请以令沐途旁之树枝,使无尺寸之阴。” 唐 姚合 《游春》诗之二:“树枝风掉软,菜甲土浮轻。” 茅盾 《残冬》一:“连刮了几阵西北风,村里的树枝都变成光胳膊。”
树枝的组词: 树的组词 枝的组词
添枝加叶
tiān zhī jiā yè 解释 ◎ 添枝加叶 tiānzhī-jiāyè[deliberately embelish the facts;add amusing but perhaps untrue details] 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不恰当地夸张或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使之走样 引用解释 见“ 添枝接叶 ”。
枝繁叶茂
zhī fán yè mào 解释 ◎ 枝繁叶茂 zhīfán-yèmào[(tree) be in leafy profusion] 枝条繁多,绿叶茂密。比喻后代子孙很多 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冰清,祝小姐枝繁叶茂。——明· 孙柚《琴心记·鱼水重谐》
枝节
zhī jié 解释 ◎ 枝节 zhījié(1) [complications;minor matter]∶比喻有关的但次要、琐细的事情 枝节由此生出 (2) [unexpected difficulty]∶横生旁出的麻烦 横生枝节 引用解释 1.植物的枝和节。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凌总管出对》:“因出对云:‘竹本无心,外面自生枝节。’有推官对云:‘藕因有窍,中间抽出丝豪。’盖讽之也。” 清 陈维崧 《泛清波摘遍·万大士表兄招赏白莲赋此》词:“轩如烟艇,盎作晴湖,一朵白荷帘外举……空添枝节,受尽人间千斛暑。” 2.比喻横生旁出的事情。《朱子语类》卷十:“读书且就那一段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节。”《水浒传》第七二回:“我和军马众将先回,星夜还寨,恐怕路上别有枝节。”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酬归德侯仲衡》词:“雅愿终违,壮游未果,世事多枝节。”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但既已说由北新付印,另外决无枝节,不过迟早一点而已。” 3.比喻琐细、次要的文字或事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我问 继之 道:‘这么一本好策,奈何这个人不会作八股?’ 继之 看了道:‘他这个不过枝节太多,大约是个古文家。你何妨同他略为改几个字,成全了这个人。’”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一:“要知道社会是一个有组织的东西,而你们教给学生的只是比较好看的枝节。拿了这少些,就要希望他们有所表见,不能说不是一种奢望。” 夏衍 《秋瑾传》第一幕:“大姊!救一个人是枝节,救千万人是根本。”
枝节的组词: 枝的组词 节的组词
枝条
zhī tiáo 解释 ◎ 枝条 zhītiáo[branch] 同“枝 1 ” 引用解释 1.树枝,枝子。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柘桑之林,枝条畅茂,乌登其上。” 唐 李咸用 《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诗:“鹤林太盛今空地,莫放枝条出四邻。” 沙汀 《风浪》:“风从屋后一棵大皂荚树的枝条间穿过,发出飒飒的声响。” 2.比喻分支,旁支,支派。《隋书·文学传·潘徽》:“自世属坑焚,时移 汉 魏 , 叔孙通 之硕解, 高堂隆 之博识,专门者雾集,制作者风驰,节文颇备,枝条互起。” 清 钱谦益 《<玉剑尊闻>序》:“《史记》远稽《世本》,《通鑑》先纂长编, 张衡 合三史之枝条, 陆机 定《晋书》之限断,莫不远述典章,近刊芜秽。” 3.附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迄至 魏 晋 ,作者间出……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述道言志,枝条五经。” 4.喻指后裔。 唐 元稹 《上阳白发人》诗:“ 隋煬 枝条袭封邑, 肃宗 血胤无官位。”
枝条的组词: 枝的组词 条的组词
枝叶
zhī yè 解释 ◎ 枝叶 zhīyè(1) [branches and leaves]∶枝条和树叶 那棵大树枝叶茂盛 (2) [minor details]∶比喻琐碎的言辞或情节 (3) [offspring]∶子孙 (4) [collateral branch (of a family)]∶喻同宗旁支 强本干,弱枝叶 引用解释 1.枝条和树叶。《诗·大雅·荡》:“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唐 元稹 《种竹》诗:“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 杨朔 《海罗杉》:“一棵是海罗杉,另一棵是凿树,并排长着,树皮结着老疤,挂满苍苔,论年龄,都在百年以上,枝叶却极茂盛。” 2.喻同宗的旁支。《左传·文公七年》:“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周书·元伟传》:“虽天厌 魏 德,鼎命已迁,枝叶荣茂,足以逾於前代矣。”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他须是你 裴 家枝叶。” 清 刘大櫆 《<吴氏重修族谱>序》:“虽然赐姓之初,一姓也;命氏之初,一氏也,而枝叶曼衍於天下,源远流分,不復知其本始。” 3.比喻臣僚,部属。《淮南子·缪称训》:“君,根本也;臣,枝叶也。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后汉书·杨震传》:“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执,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 4.比喻从属的次要的事物。《史记·陈涉世家》:“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 宋 司马光 《答秉国第二书》:“书文甚多,援据甚广, 光 欲一一条对,则恐逐枝叶而忘本根,徒费纸札视听,无益於进道。”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毫不在枝叶。” 5.喻琐碎、浮华的言词。《礼记·表记》:“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 孔颖达 疏:“无道之世,人皆无礼,行不诚实,但言辞虚美,如树干之外而更有枝叶也。” 唐 白居易 《有唐善人墓碑》:“前后著文凡一百五十二首,皆诣理撮要,词无枝叶。” 清 顾炎武 《与施愚山书》:“近来刊落枝叶,不作诗文,敬拜佳篇,未得詶和。” 6.犹枝节。比喻在问题之外又派生出的新问题。《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我再打一个禀帖,销了案,打发这奴才走清秋大路,免得又生出枝叶来。”
枝叶的组词: 枝的组词 叶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