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的组词
钢丝绳
gāng sī shéng 解释 ◎ 钢丝绳 gāngsīshéng[wire rope;steel cable] 一种用多股细钢丝绞制成的绳索 引用解释 用几根钢丝绞成一股,再由几股绞成的绳。较粗的钢丝绳中间夹有麻绳,多用做起重的绳索。 周立波 《铁水奔流》八:“车上堆着法蓝盘,橡皮管和钢丝绳。”
钢丝绳的组词: 钢的组词 丝的组词 绳的组词
缰绳
jiāng shéng 解释 ◎ 缰绳 jiāngshéng [halter] 牵马或其他牲畜用的绳子 引用解释 系马的绳索。《水浒传》第五回:“原来心慌不曾解得韁绳,连忙扯断了,骑着摌马飞走。” 繮繩:牵牲口的绳子。《西游记》第五三回:“ 孙大圣 前边引路, 猪八戒 拢了繮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我心中无限焦燥,只得拉着繮绳步行一程,再骑一程。”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正说着, 吴忠 赶上来了,从首长手里接去骡子的缰绳,就拉着下山。”
缰绳的组词: 缰的组词 绳的组词
缆绳
lǎn shéng 解释 ◎ 缆绳 lǎnshéng[cable mooring rope;thick rope] 系船用的粗大绳索 引用解释 由棕、麻等多股拧成的粗绳。旧时多用以缆船,故称。 袁鹰 《深深的怀念》:“他把一船红军送过江来,在岸边拢好缆绳,等他们下船。”
缆绳的组词: 缆的组词 绳的组词
绳索
shéng suǒ 解释 ◎ 绳索 shéngsuǒ[rope] 粗绳子 引用解释 1.绳子。亦特指粗绳。《诗·小雅·何人斯》“及尔如贯” 汉 郑玄 笺:“我与女俱为王臣,其相比次,如物之在绳索之贯也。”《汉书·西域传上·乌秅国》:“ 县度 者,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云。”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所见一大树,鸛雀径止其上……其下方有数人持锯斧绳索将伐之者。”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章:“那刚刚伸出蔓儿的秧子,互相搭在一起,像无数条绳索,一会儿套住了他的脚,一会儿又拴住了他的手。” 2.比喻牵挂;束缚。 唐 寒山 《诗》之二四六:“欲知真出家,心净无绳索。”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四:“就是为着解开套在人民身上的绳索,使人民获得抗 日 、团结和民主的自由。”
绳索的组词: 绳的组词 索的组词
绳子
shéng zi 解释 ◎ 绳子 shéngzi[equivalent to “绳”] 见“绳” 引用解释 由两股以上的棉、麻、棕等纤维或金属丝绞合而成的条状物。《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当下不由分説,叫两个夯汉把 牛浦 衣裳剥尽了,帽子鞋袜都不留,拿绳子捆起了,臭打一顿。”
绳子的组词: 绳的组词 子的组词
准绳
zhǔn shéng 解释 ◎ 准绳 zhǔnshéng(1) [yardstick]∶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 (2) [criterion]∶引申为标准、准则 以法律为准绳 先王陈迹,后王准绳。——《旧唐书·经籍志序》 引用解释 1.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准,测平面的水准器;绳,量直度的墨线。《管子·乘马》:“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準绳。” 汉 陆贾 《新语·道基》:“故圣人防乱以经艺,工正曲以準绳。”《史记·夏本纪》:“左準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2.喻言行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文子·下德》:“帝者不体阴阳即侵,王者不法四时即削,霸者不用六律即辱,君者失準绳即废。”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提纪纲者,不能以準绳检下,而曰密奏风闻。”《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近科的文章本也华靡过甚,我们既奉命来此,若不趁此着实的洗伐一番,伊于胡底?诸公把这话奉为準绳罢。” 夏衍 《力与巧》:“学了文法就可以使你的文章有规矩,有准绳,而不至于犯不通的错误。” 3.衡量;裁督。多指严格执行法令制度。《梁书·到洽传》:“领尚书左丞,準绳不避贵戚,尚书省贿赂莫敢通。” 4.指使严格遵守法制。《新唐书·韩偓传》:“ 偓 因荐御史大夫 赵崇 劲正雅重,可以準绳中外。帝知 偓 , 崇 门生也,嘆其能让。” 1.测定平直的器具。准,测定平面的水准器;绳,量直线的墨线。《吕氏春秋·分职》:“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 毕沅 校注:“ 李 本作准,别本作準。” 2.引申为标准;准则。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且日月山水诸文,宛转悉如其像,非若隶书之局就准绳,与形相失。”
准绳的组词: 准的组词 绳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