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组词
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解释 ◎ 打草惊蛇 dǎcǎo-jīngshé[beat the grass and frighten away the snake;(fig)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作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水浒传》 引用解释 喻惩彼戒此。语本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 王鲁 为 当涂 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 鲁 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虵惊。’为好事者口实焉。”《里语证实·打草惊蛇》引《续常谈》作“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注云:“言汝诉主簿贪贿如打草,则我为蛇之被惊知戒矣。”后用以喻作事泄密而惊动对方。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谁更敢倒凤颠鸞,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回:“ 老武 赶紧告诉大家,事情要慢慢干,不要性急,走漏了风声,打草惊蛇,就会坏了大事。”亦作“ 打草蛇惊 ”。《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説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宋 朱熹 《答黄仁卿书》:“但恐见 黄商伯 狼狈后,打草蛇惊,亦不敢放手做事耳。”
毒蛇
dú shé 解释 ◎ 毒蛇 dúshé[poisonous snake;viper] 体内有毒腺的蛇,能使被咬的人畜中毒,如蝮蛇、眼镜蛇 引用解释 有毒的蛇。其头多呈三角形,有毒腺连结毒牙,咬人或动物时,分泌毒液,致使中毒。《北史·陆俟传》:“诸君不见毒蛇乎?不断其头犹能为害。” 唐 杜甫 《发阆中》诗:“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杨朔 《印度情思》:“象头人身的‘甘尼萨’神……以及睡在毒蛇头下的 湿娃 天神等等故事,不但刻在石头上,还流传在人民口头上。”
毒蛇的组词: 毒的组词 蛇的组词
画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释 ◎ 画蛇添足 huàshé-tiānzú[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引用解释 1.《战国策·齐策二》:“ 楚 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餘,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巵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馀的事,反而有害无益。《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明 王世贞 《绿牡丹诗后》:“因别赋一律书其后,观者勿笑老书生画蛇添足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十:“ 马慕韩 认为应该由他讲的,不料被 宋其文 抢先说了……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画蛇添足,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亦作“ 画蛇著足 ”。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鬢雪白趋埃尘。” 2.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花月痕》第五一回:“追忆其地,歷歷在目,奈海山苍苍,海水茫茫,无从重访。这也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画蛇添足,为此奇谈。”
虎头蛇尾
hǔ tóu shé wěi 解释 ◎ 虎头蛇尾 hǔtóu-shéwěi(1) [in like a lion,out like a lamb]∶装着虎头,拖着蛇尾。比喻为人诡诈,言行不一 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著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元曲选·李逵负荆》 (2) [top-heavy;fine start and poor finish]∶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抒情作品中的思想性往往虎头蛇尾 引用解释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麵搬兴废,转背言词説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 安老爷 早打定了一个主意,无论拚着自己,淘乾心血,讲破唇皮,总要把这姑娘成全到安富尊荣,称心如意,总算这桩事作得不落虎头蛇尾。”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那篇文章,因为不能一直写下去,又难以逞心而谈,真弄得虎头蛇尾,开初原想大发议论,但几天以后,竟急急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