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的组词
标记
biāo jì ◎ 标记 biāojì[sign;symbol;mark] 记号,标志(1).标明。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吕氏家塾记》曰:‘一日,学院诸生偕往,见石一截,黄色,用木牌标记曰:万年松化石。’”《水浒传》第九四回:“ 宋江 大喜道:‘将军等同赚此关,功劳不小, 宋 某於功劳簿上,一一标记。’”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九章:“这位瘦高挑脸孔白晳有点斯文的迫击炮连连长,正佝偻着身子,拿着一支红蓝铅笔,聚精会神地在军用地图上标记地堡的位置。”(2).标志,记号。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的心一动,忽然的他会思想了,好像迷了路的人忽然找到一个熟识的标记,把一切都极快的想了起来。”
标记的组词: 标的组词 记的组词
笔记
bǐ jì ◎ 笔记 bǐjì(1) [note]∶用笔所做的记录听课笔记记笔记(2) [a type of literature consisting mainly of short sketches]∶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笔记 bǐjì[take down] 用笔记录(1).古时称散文为笔,与韵文相对时,称笔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路粹 、 杨修 ,颇怀笔记之工; 丁仪 、 邯郸 ,亦含论述之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温太真 之笔记,循理而清通,亦笔端之良工也。”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赋极其精深,笔记尤尽典实。”(2).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内容大都为记见闻,辨名物,释古语,述史事,写情景。其异名则有随笔、笔谈、杂识、札记等。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烧掉房子的事,据 宋 人的笔记说,是开始于 蒙古 人的。”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三:“现在引 明 人笔记一则为例。”(3).用笔记录。亦指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作的记录。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 老子 ,大意是说他的话讲的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大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七章:“土改队员和一些认得了多少字的人……都在认真地记着笔记。” 孙犁 《秀露集·新年为天津团讯作》:“读完一本书,要作一点笔记,以加深你对这本书的印象。”
笔记的组词: 笔的组词 记的组词
笔记本
bǐ jì běn 用于做笔记和记事等的本子。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二章:“ 郭祥 抓过一看,是一个黄皮硬壳的笔记本,已经在口袋里磨损了。”
笔记本的组词: 笔的组词 记的组词 本的组词
侧记
cè jì ◎ 侧记 cèjì[sidelights] 从一个侧面记叙庆功大会侧记非当事人对某一事件从旁所作的记载、报道。如:这篇《天津市中小学文艺会演专场侧记》是新华社记者写的。
侧记的组词: 侧的组词 记的组词
场记
chǎng jì 引用解释 指摄制影片或排演话剧时,记录摄影情况或排演情况的工作。也指做这项工作的人。
场记的组词: 场的组词 记的组词
大事记
dà shì jì 解释 ◎ 大事记 dàshìjì[chronicle of events] 以时间先后为序记载重大事件的书籍或表格等材料 引用解释 把重大事件按年月日等顺序记载,以便查检的材料。如:辛亥革命大事记。
大事记的组词: 大的组词 事的组词 记的组词
登记
dēng jì 解释 ◎ 登记 dēngjì[register;check in] 载入正式记录 在名单上登记 引用解释 把有关事项或东西登录记载在册籍上。 明 李颐 《条陈海防疏》:“兵部量发马价,於 密 、 蓟 、 永 三道,每道二万两,听专备前项买马造器及海防杂办一应必需之物,详为登记。”《英烈传》第四五回:“ 太祖 出宫,排驾直到演武场中坐下,即谓起居郎官詹司,从旁登记今日比试胜负於簿上,以便赏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书吏便一一查点东西登记。”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八:“人家说只要男女本人愿意,就能到区上登记。”
登记的组词: 登的组词 记的组词
惦记
diàn jì 解释 ◎ 惦记 diànjì(1) [remember;be concerned about;keep thinking about]∶经常记在心里 爸爸老惦记着田里还没灌水 (2) [think of]∶总是想着 妈妈惦记着给舅舅送几块钱去 引用解释 思念;记挂。《红楼梦》第八回:“ 寳玉 一面看,一面问:‘姐姐可大愈了?’ 寳釵 ……含笑答道:‘已经大好了,多谢惦记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难得你惦记着来看看我。” 朱自清 《背影》:“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
惦记的组词: 惦的组词 记的组词
读书笔记
dú shū bǐ jì 引用解释 记述读书心得的笔记。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五:“普通笔记之中有关于读书心得的记述,这可称为读书笔记……比较古的有 宋 人 王应麟 的《困学纪闻》。” 李锐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他们结识以后,一时来往颇为密切,经常交谈读书心得,交换读书笔记。”
后记
hòu jì 解释 ◎ 后记 hòujì[postscript] 著作、书刊之后用来说明写作原因、经过或补充说明某个问题的短文 引用解释 文体名。也称跋、书后。由作者或他人撰写,刊印在书刊的正文后面。 巴金 《探索集·灌输和宣传》:“我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自己的作品书前写序,写小引,写前记;书后写后记,写附记,写跋。” 孙犁 《关于编辑和投稿》:“应该学学他在每期刊物后面写的‘后记’。”
后记的组词: 后的组词 记的组词
记得
jì de 解释 ◎ 记得 jìde[remember well] 想得起来;没有忘记 一切都还记得 引用解释 想得起来;未忘。 晋 无名氏 《休洗红》诗之一:“休洗红,洗多红色澹;不惜故缝衣,记得初按茜。” 宋 刘挚 《双桥》诗:“记得扁舟緑杨岸,画栏朱柱对蓬牕。” 明 高明 《琵琶记·文场选士》:“天地玄黄,略记得三两行,才学无些子,只是赌命强。” 沈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我记得那天回转家里时,家中人问及一切,竟对我亲切的笑了许久。”
记得的组词: 记的组词 得的组词
记分
jì fēn 解释 ◎ 记分 jìfēn[record the points;note down a student's mark;record the workpoints] 记录工作、比赛、游戏中的得分 记分员 引用解释 记性;记忆力。《水浒传》第一○四回:“ 李助 拍手笑道:‘小子好记分。我説是姓 王 ,曾在 东京 开封府 前相会来。’” 记录工作、比赛、游戏或考试中得到的分数。如:记分员。
记分的组词: 记的组词 分的组词
记功
jì gōng 解释 ◎ 记功 jìgōng(1) [record a merit;cite sb. for a meritous service]∶记录功绩,以示奖励 记功一次 (2) [memory]∶记忆能力 引用解释 1.记录功绩。《书·洛诰》:“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 孔 传:“今王就行王命於 洛邑 曰:‘当记人之功,尊人亦当用功大小为序,有大功则列大祀。’”《魏书·太祖纪》:“於 棝杨塞 北,树碑记功。” 唐 李翰 《难进论》:“夫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颂德记功,易以藻饰,闲邪介疾,或犯忌讳。” 2.强记的功夫。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罗友 ﹞为人有记功,从 桓宣武 平 蜀 ,按行 蜀 城闕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后…… 宣武 验以 蜀 城闕簿,皆如其言,坐者叹服。”
记功的组词: 记的组词 功的组词
记过
jì guò 解释 ◎ 记过 jìguò[record a demerit;for misconduct] 记录过失,给予过失者的一种处分 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多次记过 引用解释 1.记录过失。《汉书·贾谊传》:“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諫之鼓。” 颜师古 注:“有过则记。”后亦作为处分的一种方式。 清 林则徐 《通饬州县解案章程札》:“如提到仍非要证,案悬莫结,即将委员记过。”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学校已禁止体罚,可是记过罚站还是执行。” 2.记住他人过错。 宋 徐铉 《前舒州录事参军沉翱可大理司直制》:“復尔名籍,俾参棘寺,吾不记过,尔其自修。”
记过的组词: 记的组词 过的组词
记号
jì hào 解释 ◎ 记号 jìhào[mark;sign signal;symbol] 能引起注意、易于记忆辨识的标记 得了几次对他不好的迟到记号 引用解释 1.为引起注意,帮助识别、记忆而做的标记。 唐 冯贽 《云仙散录·过厅羊》:“阶前旋杀羊,令众客自割,随所好者綵线繫之记号毕,蒸之,各自认取。”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二折:“风筝儿为记号,依然有,俺两箇相约在梧桐树边头。” 2.指生来就有的皮肤上的深色斑,胎记。 冯雪峰 《从人变猴》:“所以从那时候以来,山上就有了猴子,带着一个红屁股--他们祖先的‘坐吃’的或称‘不劳而食’的光荣记号。” 3.谓用年号纪元。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五:“改元始於 共和 ,记号剏於 汉武 ,后世遵用之。”
记号的组词: 记的组词 号的组词
记录
jì lù 解释 ◎ 记录 jìlù[record;note;chronicle;register] 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把她的印象在一套从书里记录下来 ◎ 记录 jìlù(1) [record]∶记录下来的材料 采访记录 (2) [score]∶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记载下来的最好成绩 保持纪录 (3) [recorder]∶记录的人 选她当记录
记录的组词: 记的组词 录的组词
记念
jì niàn 引用解释 1.犹挂碍。《法身经》:“离诸记念,於无边三摩地门,不动不摇,而得解脱。” 2.怀念;记挂。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数年不见,音信皆无,也不知他得官也未,使我心中好生记念。” 许地山 《空山灵雨·债》:“我底前途,望你记念;我底往事,愿你忘却。” 3.用来表示纪念的物品。 唐 张鷟 《游仙窟》:“遂唤奴 曲琴 ,取相思枕留与 十娘 ,以为记念。”《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之为后日记念。” 4.犹记诵。《神僧传·一行》:“ 玄宗 闻之,召令入内,谓曰:‘卿何能?’对曰:‘善记览。’ 玄宗 因召掖庭取宫人籍以示之。周览既毕,覆其本,记念精熟,如素所习读。” 唐 李商隐 有《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诗。
记念的组词: 记的组词 念的组词
记取
jì qǔ 解释 ◎ 记取 jìqǔ[bear in mind;remember;commit to memory] 牢记教训、嘱咐等 记取这个血的教训 引用解释 记住;记得。 唐 王諲 《十五夜观灯》诗:“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应须尽记取,説向不来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少饮酒,省游戏,记取奴言语,必登高第。”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他袖出三指,又反掌者三,然后指胸前小镜子,道是‘记取,记取’。这明明是有心我了。”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小朋友,记取,春天到了!”
记取的组词: 记的组词 取的组词
记事
jì shì 解释 ◎ 记事 jìshì(1) [keep a record of events;make a memorandum]∶记录古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2) [chronicles;account;record of events]∶记录的史实 引用解释 1.记录君主行为;记录军国大事。《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唐 权德舆 《洪州西山风雨池记》:“ 春秋 时,国有史氏,君举必书。 德舆 从事於公,记事之徒也。”泛指记录事情。如:记事本。 2.直陈其事谘请裁答的官场文书。《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安重诲传论》:“宰相有非其见时而事当上决者,与其被旨而有所復请者,则具记事而入,因崇政使闻,得旨则復宣而出之。” 徐无党 注:“记事,若今学士院諮报。今士大夫间以文字相往来谓之简帖,俚俗犹谓之记事也。”《 清 钱谦益 《国初群雄事略·汉陈友谅》引《太祖实录》》:“ 友谅 不敢出,上又移书与之曰:‘昨兵泊 瀦磯 ,尝遣使齎记事往,不覩使回,公度量何浅浅哉!’” 3.以记述事实经过为主的文体名。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这几年来,常见有因经济的压迫,礼教的制裁而自杀的记事。”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下面就是用动人笔法描写的一篇记事。” 4.谓儿童初有记忆、识别事物的能力。《红楼梦》第十六回:“ 赵嬷嬷 道:‘噯哟!那可是千载难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二姨说:‘看我 狗狗 多么记事?二年了你还记着啦?’”
记事的组词: 记的组词 事的组词
记述
jì shù 解释 ◎ 记述 jìshù(1) [record and narrate]∶书面叙述 (2) [transcribe]∶记载;记录 记述一个异国民族的生活和思想 引用解释 用文字记录、叙述。《东观汉记·班固传》:“具陈 固 不敢妄作,但续父所记叙 汉 事。”《晋书·司马彪传》:“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 明 李东阳 《<沧州诗集>序》:“诗之体与文异,故有长於记述,短於吟讽,终其身而不能变者,其难如此。”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神游》:“不管什么人谈到或是哪里记述到关于它的事情,都能清晰地留在记忆里。”
记述的组词: 记的组词 述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