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的组词
不屈
bù qū (1).不屈折。犹言不卑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 杨伯峻 注:“虽能委曲,而不屈折。” 宋 曾巩 《夫人周氏墓志铭》:“有诗七百篇,其文静而正,柔而不屈,约於言而谨於礼者也。”(2).不顺从;不屈服。《后汉书·郭太传》:“﹝ 孟敏 ﹞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儒有不屈王侯,高尚其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乃缚 嵩 于庭而掠之数百, 嵩 不屈。”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张夫子》:“ 明 监军 张公春 ,於 大凌河 被擒,见 太宗 不屈。” 陈登科 《活人塘》五:“你们要记住,坚决勇敢,顽强不屈,切不能骄傲大意。”不竭;不尽。《老子》:“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王弼 注:“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荀子·王制》:“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
不屈的组词: 不的组词 屈的组词
坚强不屈
jiān qiáng bù qū 引用解释 坚毅刚强,不屈服。 洪深 《最近的个人的见解》:“甚至最难表现人生实态的建筑,也渐渐有这种坚强不屈的表现端绪呢。” 艾青 《他死在第二次》诗:“我们的生命,必须在坚强不屈的斗争中,才能冲击奋发。”
坚贞不屈
jiān zhēn bù qū 引用解释 谓坚守节操不屈服。 吴玉章 《辛亥革命·辛亥三月二十九日的广州起义》:“从容就义的 林觉民 ,在事前即给他妻子写了一封感情深挚的绝命书,受审时又挥笔写了一篇贤贞不屈的自供状。” 陈同生 《珠江风暴》:“他俩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用严厉的言辞驳斥敌人的审问。”
理屈
lǐ qū 解释 ◎ 理屈 lǐqū[indefensible] 理亏;不合道理 他觉得自己有点理屈,没再说下去 引用解释 1.理亏;理由被驳倒。 晋 桓玄 《与八座桓谦等论沙门应致敬书》:“ 何庾 虽已论之,而并率所见未是,以理屈也。”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栏街虎》:“会其人以讼事至廷,詰问理屈,遂杖之,数至八而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纱帽红袍人﹞故欲驱奴子出,一经斥责,自知理屈而止歟!” 沙汀 《催粮》:“ 李扯火 显然自知理屈,但他陡地觉得 汪二 过分不识好歹。” 2.谓以理折服对方。京剧《将相和》第六场:“如此,理屈强 秦 ,方为两全之策。”
理屈的组词: 理的组词 屈的组词
理屈词穷
lǐ qū cí qióng 解释 ◎ 理屈词穷 lǐqū-cíqióng[be condemned on one's own showing;fall silent on finding oneself bested in argument] 因理亏而无言以对 感觉自己理屈词穷,他悄悄地离开了会场 引用解释 1.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 宋 朱熹 集注:“ 子路 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辨於口以御人耳。”《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宝釵 因又劝道:‘你既理屈词穷,我劝你从此把心收一收,好好的用用功。’” 沙汀 《呼嚎》:“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 2.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 宋 朱熹 集注:“ 子路 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辨於口以御人耳。”《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宝釵 因又劝道:‘你既理屈词穷,我劝你从此把心收一收,好好的用用功。’” 沙汀 《呼嚎》:“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
能屈能伸
néng qū néng shēn 引用解释 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其抱负。没有志气的人在恶势力面前屈服,亦常以此语解嘲。语本《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信,同“ 伸 ”。 宋 邵雍 《代书寄前洛阳簿陆刚叔秘校》诗:“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你可也莫要小看了他,不想到这等一个人竟自能屈能伸,有抽有长。” 田汉 《关汉卿》第六场:“ 关先生 ,大丈夫能屈能伸,改一改吧,吓?”亦作“ 能伸能屈 ”。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三章:“拿我来说吧,为什么城市不住,那样的荣华不享,来到这荒山沟呢?我受的教育,我的地位不比你高吗?这就叫大丈夫能伸能屈。”
能屈能伸的组词: 能的组词 屈的组词 伸的组词
宁死不屈
nìng sǐ bù qū 解释 ◎ 宁死不屈 nìngsǐ-bùqū[rather die than submit] 宁愿去死,也不屈从 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竞燎身于烈焰中 引用解释 宁愿牺牲性命,也不向对方屈服。 明 赵弼 《效顰集·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寧死不屈。” 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于金台》:“﹝ 于金台 ﹞真是个宁死不屈的人。” 张书绅 《正气歌》:“ 布鲁诺 宁死不屈,于一六○○年二月被判处极刑。”
屈才
qū cái 解释 ◎ 屈才 qūcái[do work unworthy of one’s talents] 人的才能不能充分发挥 引用解释 谓才能不得伸展。《红楼梦》第五十回:“方才 邢 李 三位屈才,且又是客; 琴儿 和 顰儿 云儿 他们抢了许多,我们一概都别作,只他们三人做才是。”
屈才的组词: 屈的组词 才的组词
屈从
qū cóng 解释 ◎ 屈从 qūcóng[bow down to;surrender to;submit to;yield to] 屈意顺从。屈服于压力,违心地顺从 迫我屈从 引用解释 屈意顺从。《后汉书·文苑传下·张升》:“其意相合者,则倾心交结,不问穷贱;如乖其志好者,虽王公大人,终不屈从。”《魏书·李彪传》:“其所欲者,事虽非理,无不屈从。”《花月痕》第十二回:“﹝ 采秋 ﹞明知此事来得诧异,但素是个孝顺的,没奈何只得屈从。”京剧《杨门女将》第十场:“分明是虚张声势,迫我屈从。”
屈从的组词: 屈的组词 从的组词
屈服
qū fú 解释 ◎ 屈服 qūfú(1) [surrendor;yield;knuckle under;at the feet of]∶降服;折服 妥协屈服 (2) [bend and undulate]∶弯曲起伏 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庄子》 引用解释 1.曲折起伏。《庄子·大宗师》:“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成玄英 疏:“屈折起伏,气不调和,咽喉之中恒如哇碍也。” 2.降服;折服。《吕氏春秋·应同》:“故割地寳器,卑辞屈服,不足以止攻,惟治为足。”《后汉书·宋意传》:“强者为雄,弱者即屈服。”《南史·隐逸传下·马枢》:“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 马学士 论议,必使屈服,不得空立客主。’” 宋 窦苹 《酒谱·醉圣》:“ 李白 每大醉为文,未尝差误,与醒者语无不屈服,人目为‘醉圣’。” 曹禺 《家》第三场:“你只知道跟恶势力妥协屈服,一天天走上庸俗昏瞆的路。”
屈服的组词: 屈的组词 服的组词
屈辱
qū rǔ 解释 ◎ 屈辱 qūrǔ(1) [humiliation;mortification;shame] (2) 屈节辱命 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3) 委屈和耻辱 受屈辱 遭屈辱 看到中国蒙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屈辱 引用解释 1.屈节辱命。《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髠 ﹞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2.蒙受委屈和耻辱。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驱骤於蛮夏之域,屈辱於公卿之门。”《张子语录》卷中:“ 郑 介於大国之间,其时得以不屈辱。”《东周列国志》第九五回:“太史 敫 有女,年及笄,偶游园中,见 法章 之貌,大惊曰:‘此非常人,何以屈辱於此?’” 3.指委屈和耻辱。 宋 司马光 《田横墓》诗:“忍死祗能添屈辱,偷生不足爱须臾。”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三更后车马甚众,来至肉所,问太岁何故受此屈辱,不讐报之。” 清 吴伟业 《吾谷行》诗:“一株偃蹇踞阴崖,半死半生遭屈辱。” 沙汀 《呼嚎》:“而且,她还额外碰到过多少的纠纷和屈辱啊!” 4.使蒙受委屈和耻辱。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礼遣》:“ 张延赏 为 河南 尹,官人有过,未尝屈辱。” 唐 牛僧孺 《齐推女传》:“彼必大怒,乃至詬駡屈辱。”
屈辱的组词: 屈的组词 辱的组词
屈指
qū zhǐ 解释 ◎ 屈指 qūzhǐ[count on one's fingers] 弯着指头计数 屈指一算,离家已经十五年了 引用解释 1.弯着指头计数。《三国志·魏志·张郃传》:“屈指计 亮 粮不至十日。” 后蜀 孟昶 《玉楼春·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词:“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毛泽东 《清平乐·六盘山》词:“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2.比喻时间短或数量少。 唐 刘禹锡 《让同平章事表》:“克期而进,屈指可平。” 宋 洪迈 《容斋续笔·颜鲁公》:“岂唯 唐朝 人士罕见比伦,自 汉 以来,殆可屈指也。” 清 吕留良 《<赖古堂集>序》:“一时同学,厪有存者,宇内屈指, 櫟园 岿然其一也。” 3.首屈一指。喻特出。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南食则 寺桥 金 家, 九曲子 周 家最为屈指。”
屈指的组词: 屈的组词 指的组词
屈指可数
qū zhǐ kě shǔ 解释 ◎ 屈指可数 qūzhǐ-kěshǔ(1) [number]∶限定于有限的或确定的数字内 医生们告诉他,他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2) [can be counted on one's fingers-very few]∶扳着手指头就可算出来。形容数量少 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宋· 欧阳修《唐安公美政颂》 引用解释 1.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少。语本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附覆廖尚书魏山长书》:“半载以来,死亡逃匿者,屈指可数。”如:兵荒马乱,土匪又多,能安安稳稳过的日子屈指可数。 2.形容众人中的少数突出的。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一:“他不仅在 加拿大 是第一等专家,即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人材。”
首屈一指
shǒu qū yī zhǐ 解释 ◎ 首屈一指 shǒuqū-yīzhǐ[come first on the list; be second to none] 屈指计数时首先弯下大姆指,表示位居第一 千古首屈一指的孔圣人,便是一位有号的。——《儿女英雄传》 引用解释 屈指计数时首先弯下大拇指。因以“首屈一指”表示第一,居首位。《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千古首屈一指的 孔圣人 ,便是一位有号的。” 清 薛福成 《书合肥伯相李公用沪平吴》:“竝世不乏才人学人,若论经世之文,当於作者首屈一指。”《人民日报》1992.2.10:“其规模,在当时的出版界首屈一指。”
委屈
wěi qū 解释 ◎ 委屈 wěiqū(1) [feel wronged;nurse a grievance;be misunderstood]∶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 他辛辛苦苦工作了半天还受埋怨,觉着很委屈 (2) [put sb. to great inconvenience]∶让人受到冤屈 对不起,委屈你一下 引用解释 1.曲意迁就。《后汉书·郑孔荀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岂有员园委屈,可以每其生哉!” 李贤 注:“每,贪也。言寧正直以倾覆摧折,不能委曲以贪生也。”《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署院回来心上甚是闷闷,因为大局所关,不得不委屈相从。” 2.谓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红楼梦》第六一回:“这 五儿 心内又气又委屈,竟无处可诉。”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你年纪轻轻的,陪着我这么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你心里委屈,我是知道的。” 3.犹亏待,不好的待遇。 老舍 《全家福》第二幕:“他们夫妇说日子不好过,怕委屈了我,要把我转托给另一个朋友。” 欧阳予倩 《孔雀东南飞》第五场:“ 兰芝 ,你在我家受了许多委屈,从来不曾对我言讲。” 4.曲折,弯曲。 唐 柳宗元 《晋问》:“俄然决源釃流,交灌互澍,若枝若股,委屈延布。”
委屈的组词: 委的组词 屈的组词
威武不屈
wēi wǔ bù qū 解释 ◎ 威武不屈 wēiwǔ-bùqū[not to be subdued by force;no force can bend us;will not submit to force] 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 引用解释 谓权势不能使之屈服。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清 顾炎武 《答李紫澜书》:“而同志之 李君中孚 ,遂为上官逼迫,舁至近郊,至卧操白刃,誓欲自裁……真所谓威武不屈。” 清 方亨咸 《邵村杂记·武风子传》:“或曰:其有道者歟?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冤屈
yuān qū 解释 ◎ 冤屈 yuānqū(1) [injustice]∶冤狱;冤案 (2) [wrong;treat unjustly]∶冤枉,无罪被诬为有罪 引用解释 1.郁悒;委曲。《楚辞·九章·怀沙》:“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史记·屈原列传》作“俛詘”。 曹禺 《雷雨》第三幕:“哼,我一肚子的冤屈,一肚子的火,我没个够!” 2.冤枉,无罪而被诬为有罪。 元 萧德祥 《杀狗劝夫》第三折:“我几曾杀人来,是好冤屈也。” 3.指加人以恶名或罪名。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奚大瘤》:“妮子莫冤屈人,渠昨已觅死空林中,何有紈袴习气!”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 振山 !谁也没准备冤屈你嘛。” 4.指冤狱,冤案。《南史·陈宣帝纪》:“乙巳,分遣大使巡州郡,省冤屈。”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自古至今多少冤屈,谁与辨雪!” 巴金 《真话集·怀念满涛同志》:“这追悼会也就是平反会,死者的冤屈终于得到昭雪。”
冤屈的组词: 冤的组词 屈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