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组词
声明
shēng míng 解释 ◎ 声明 shēngmíng(1) [declare]∶公开表态或说明 庄严声明 我们则公开声明,恰是为着促使这些东西的消灭而创设条件,而努力奋斗。——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2) [pronouncement]∶指声明的文告 发表声明 引用解释 1.《左传·桓公二年》:“鍚鸞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原谓声音与光彩,后以喻声教文明。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蒨。” 五代 李宏皋 《溪州铜柱记》:“天人降止,备物在庭,方振声明,又当昭泰。”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伏愿蛮夷戎狄尽归神化之炉锤,礼乐文章益广声明之衣被。” 清 魏源 《白岳东岩》诗:“声明走百灵,结构黥幽谷。” 2.犹言呈明。旧时以下对上之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客窜》:“因此弟辈一面声明开府,一面奔赴京师,要使臣节光昭,交情完密。”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咸丰三年三月初五六七日》:“初六日,补具声明,呈请将正项银一千二百八十两先行付库兑收。” 3.声张而明晓之。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至 琦善 身膺重寄,不能声明大义,拒絶要求,竟甘受其欺侮,已出情理之外。” 4.公开说明或表态。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我声明,不要把我算在里面,你们房子卖不卖,我从来没有想过。” 5.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等为公开表明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立场和主张而发表的正式文体。 吴晗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 美国 政府的侮辱,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 6.佛教语。五明之一。古 印度 的文法、声韵之学。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詁训字,詮目疏别。” 清 龚自珍 《<蒙古像教志>序》:“故撰《像教志》,专以推尊因明门中声明一门,而非讚嘆夫食肉衣黄,堕邪师见也。”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八讲:“对其他的学说,例如唯识、中观以及小乘各部的毗昙、因明、声明等等,他( 玄奘 )也勤加学习。”
声明的组词: 声的组词 明的组词
申明
shēn míng 解释 ◎ 申明 shēnmíng[declare;avow;state the matter up] 郑重地说明 我再度申明 引用解释 1.郑重宣明;阐明。《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 晋 用 咎犯 ,而 齐 用 王子 , 吴 用 孙武 ,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唐 韩愈 《禘袷议》:“今輒先举众议之非,然后申明其説。”《清史稿·戴铨传》:“二月,疏请申明会议旧章。” 鲁迅 《<华盖集>后记》:“ ZM君 便发表了我在讲堂上口说的话,大约意在申明我的意思,给我解围。” 2.重申。《东观汉记·马严传》:“ 严 举劾按章,申明旧典,奉法察举,无所迴避,百寮惮之。”《后汉书·桓帝纪》:“郡县务存俭约,申明旧令,如 永平 故事。”《后汉书·马援传》:“条奏 越 律与 汉 律駮者十餘事,与 越 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 明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 平原君 ﹞尽散其私财以济贫乏,申明旧章,而重购以赏获盗者。” 3.辩解;申诉。《南史·齐鱼复侯子响传》:“ 子响 及见 顺子 ,欲自申明, 顺之 不许,於射堂縊之。”《新唐书·李尚隐传》:“善良方蒙枉,不为申明,可乎?” 4.昭雪。 金 元好问 《通奉大夫张君神道碑铭》:“ 宣宗 贞祐 二年夏,寇来攻。县中兵力单寡,城为所陷。君乘乱而出,有司以不守议罪,父老诣州称枉,遂获申明。”
申明的组词: 申的组词 明的组词
神明
shén míng 解释 ◎ 神明 shénmíng(1) [gods]∶神灵;神祗 那个被他奉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谴责过他 奉若神明 (2) [spirit]∶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顿飒爽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brilliant]∶英明;圣明 皆颂其神明 引用解释 1.天地间一切神灵的总称。《易·繫辞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变,以通神明之德。” 孔颖达 疏:“万物变化,或生或成,是神明之德。”《孝经·感应》:“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唐玄宗 注:“事天地能明察,则神感至诚而降福佑,故曰彰也。” 汉 焦赣 《易林·萃之噬嗑》:“六爻既立,神明喜告,文定吉祥, 康叔 受祸。” 巴金 《家》四:“她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一个万能的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 2.特指太阳神。《史记·封禅书》:“ 长安 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絻焉。或曰东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神明,日也。日出东北,舍谓 阳谷 ;日没於西,墓谓 濛谷 也。” 3.明智如神。《淮南子·兵略训》:“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神明者,先胜者也。” 汉 焦赣 《易林·旅之渐》:“ 黄帝 紫云,圣且神明。”《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隐娘 到 许 ,遇见如此,服 刘公 神明,便弃 魏 归 许 。” 4.谓人的精神,心思。《荀子·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王冰 注:“清静栖灵,故曰神明出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髮白齿落,属於形骸;至於眼耳关於神明,那可便与人隔。” 宋 司马光 《晚食菊羹》诗:“神明顿颯爽,毛髮皆萧然。” 5.神圣;高超。《易·繫辞上》:“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夫。” 朱熹 本义:“使其心神明不测,如鬼神之能知来也。”《礼记·檀弓上》:“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孔颖达 疏:“神明,微妨无方,不可测度,故云非人所知也。” 五代 徐夤 《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诗:“疾危必厌神明药,心惑多嫌正直言。” 6. 汉武帝 所建台名,在 建章宫 内,为祀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文选·班固<西都赋>》:“ 神明 鬱其特起,遂偃蹇而上躋。” 李善 注引《汉书》:“ 孝武 立 神明臺 。” 清 黄宗羲 《陈伯美先生七十寿序》:“内侍引入禁苑,徧观 玉堂 、 神明 、 渐臺 、 太液 之胜,餉以内珍。”参阅《三辅黄图·建章宫》。
神明的组词: 神的组词 明的组词
失明
shī míng 解释 ◎ 失明 shīmíng[go blind;lose one's sight] 丧失视力;眼睛瞎了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为了忘却的记念》 引用解释 1.丧失视力。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左丘 失明,厥有《国语》。”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三:“﹝ 竇公 ﹞十三岁失明,父母教之琴,能为雅声,虽老不废忘。” 沙汀 《祖父的故事·为了两升口粮的缘故》:“他浑名 大跨子 ,失明以后,却又叫 瞎跨子 了。” 2.失去光明。 汉 班固 《白虎通·灾变》:“月食救之者,阴失明也。”
失明的组词: 失的组词 明的组词
说明
shuō míng 解释 ◎ 说明 shuōmíng(1) [explain;illustrate;show]∶解释清楚,讲明 说明书 说明理由 (2) [explanation;directions;caption]∶说明的文字 附有机器使用说明 (3) [prove;restify]∶证明 他当时不在场,这足以说明事不是他干的 引用解释 1.解说明白。《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争奈 满生 讳言的是前日孟浪出游光景,恰像 凤翔 的事是私下做的,不肯当场説明。”《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 安公子 问了半天,跑堂儿的才説明是要两吊钱。” 毛泽东 《矛盾论》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应当着重地加以研究,并用足够的篇幅加以说明。” 2.解释文意的话。 梁启超 《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第十一章:“《大清律例》卷首,于律中文辞之用法,虽有説明,然其细已甚,且不完备。”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释名》:“《<古谣谚>凡例》里有一段说明,可供参考。” 3.证明。 王西彦 《乡下朋友》:“他提出许多理论上的论证,说明如果忽略了这一起点,那么其他一切就都成为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的空想。”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牌子的残破模样说明它已经历过多少寒暑。” 魏巍 《壮行集·做新型的知识分子》:“这说明害怕艰苦,追求安适,是怎样障碍着我们的事业。”
说明的组词: 说的组词 明的组词
说明书
shuō míng shū 解释 ◎ 说明书 shuōmíngshū[specification] 向读者、观众、用户等介绍图书,戏曲或电影内容,产品特征和使用方法的一种书面材料 引用解释 关于物品的用途、规格、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戏剧、电影情节故事等的文字说明。 浩然 《艳阳天》第一○六章:“ 萧长春 嘱咐他不要忘记带上钱,取货回来,也别忘了要一张使用的说明书。” 柯岩 《奇异的书简·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成人们有礼貌地、矜持地交谈着,翻阅着说明书。”
说明书的组词: 说的组词 明的组词 书的组词
探明
tàn míng 解释 ◎ 探明 tànmíng(1) [ascertain]∶打听清楚;探察明白 探明位置 (2) [verify]∶经过勘探搞清楚 引用解释 1.打听或研究明白。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有寄 许先生 一函,因不知其住址,乞兄探明,封好转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探明各种文化的亲戚关系是必要的。” 2.勘探清楚。《人民日报》1964.3.19:“全世界共探明的原油储量从一百三十亿吨增加到三百九十六亿吨。”
探明的组词: 探的组词 明的组词
天明
tiān míng 解释 ◎ 天明 tiānmíng[daybreak;dawn] 天亮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 引用解释 1.犹天命;天道。《书·大诰》:“用 寧王 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左传·哀公二年》:“ 范氏 、 中行氏 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 晋国 而灭其君。” 孔颖达 疏:“下事上,臣事君,法则天之明道;臣不事君是反易天之明道。”《墨子·尚同下》:“唯辩而使助治天明也。” 孙诒让 间诂:“ 王 云:天明,天之明道也。” 2.天之光辉。指日、月、星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孔颖达 疏:“六亲,父为尊严;众星,北辰为长。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北极,是其象天明也。”《周礼·春官·司常》“王建大常” 汉 郑玄 注:“自王以下治民者,旗画成物之象。王画日月,象天明也。” 3.谓天生的视觉能力。《韩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视,寄於天聪以听,託於天智以思虑。” 4.谓天赋智慧。 明 方孝孺 《慎思堂铭》:“孰艰孰危?孰困寒馁?孰为昏迷,汩其天明?” 章炳麟 《訄书·原变》:“人迫之使入于幽谷,夭閼天明,令其官骸不得用其智力者,亦萎废而为豦蜼。” 5.尊称帝王。《宋书·始安王休仁传》:“谨案 刘休仁 苞蓄祸迹,事蔽於天明,窜匿沉姦,情宣於民听。”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 田侯 摄事,奉我天明。” 宋 王安石 《改撰诗义序札子》:“昧冒天明,臣无任。” 6.天亮。 唐 杜甫 《石壕吏》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宋 欧阳修 《鵯鵊词》诗:“红纱蜡烛愁夜短,緑窗鵯鵊催天明。”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一夜天翻来覆去,何曾合得着眼,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呆呆的坐到天明。”
天明的组词: 天的组词 明的组词
啼明
tí míng 引用解释 鸡啼叫报晓。 萧红 《生死场》十二:“我这些年来,都是养鸡,如今连个鸡毛也不能留,连个‘啼明’的公鸡也不让留下。” 高玉宝 《高玉宝》第九章:“ 周扒皮 这一啼明不要紧,笼里鸡叫唤起来,全屯的鸡也都叫唤起来。”
啼明的组词: 啼的组词 明的组词
通明
tōng míng 解释 ◎ 通明 tōngmíng[well-illuminated] 非常明亮 引用解释 1.开通而贤明。《荀子·强国》:“求仁厚通明之君而託王焉。”《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知陛下有贤圣通明之德。”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夫人 尉迟氏 , 敬德 之孙也,性通明彊毅。” 2.通晓明了。《后汉书·儒林传下·杨仁》:“其有通明经术者,显之右署,或贡之朝,由是义学大兴。”《隋书·音乐志上》:“卿等学术通明,可陈其所见。”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此理全在心识通明,心识不明,虽博览多好无益也。”《发财秘诀》第十回:“ 雁士 闻言,登时满心透彻通明。” 3.十分明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前后两门,一望通明。”《九命奇冤》第四回:“説罢,起身去张罗一会,果然一霎时里外通明,如同白昼。” 管桦 《第一课》:“月亮是这样亮,连一块遮挡它的云彩都没有,天上地下都被它照得通明。” 4.喻指明月。 峻青 《秋色赋·记威海》:“这是一座三万多人口的小城,朴素而整齐的房屋,沿着海滩,从北面的 奈古山 麓一直伸展到南面的 金线顶 山坡,逶迤十余里,形如一钩通明。” 5.方言。犹通陈。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四:“但他已向死人灵前通明了,赌了咒,人死为神,只要鉴察自己的真诚,哪里有不显应的。”
通明的组词: 通的组词 明的组词
透明
tòu míng 解释 ◎ 透明 tòumíng[transparent;clearing] [物体]光线能通过的 不透明的 透明体 引用解释 1.晓悟领会。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但晓理会玄詮,也曾透明佛证。” 2.彻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老儿晓得 商 家有貲财,又是孤儿寡妇,可以欺骗,其家金银杂物多曾经媳妇 商小姐 盘验,儿子 贾成之 透明知道。” 3.能透过光线的。 艾青 《旷野》诗:“不透明的白光里,弯曲着几条淡褐色的不整齐的堤岸。” 萧乾 《栗子》:“黑暗与寒冷把冬夜凝成块不透明的固体。”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她的脸庞是椭圆的、白晳的,晶莹得好像透明的玉石。” 4.常形容透亮;明白。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我近来的心比从前更透明得多了,看的东西也比从前看得更深更远。”
透明的组词: 透的组词 明的组词
透明度
tòu míng dù 解释 ◎ 透明度 tòumíngdù(1) [diaphaneity;transparency]∶透光的性质或情况;特指矿物透光的能力 (2) [transmission]∶垂直透过以非漫射平行表面(如玻璃板或其他各向同性的均匀非漫射介质,或由许多这样的介质彼此接触而形成的介质系列)为界面的物质的单一波长辐射能的总份额,它等于从最后一个介质表面出射的能量与从第一介质表面入射的能量之比,其中已计及各表面的反射损耗以及介质内部的吸收损耗和辐射损耗所引起的上述两种辐射能的数量差别 引用解释 指物体可透光线的程度。现多指人或事物对外公开从而让人了解的程度。《光明日报》1987.12.28:“根据中央的精神,在公务员制度出台前,干部制度改革要增加透明度,对今明两年调整干部结构任务中的社会招收部分将首先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办法招考人员。”
透明度的组词: 透的组词 明的组词 度的组词
文明
wén míng 解释 ◎ 文明 wénmíng(1) [civilization;culture]∶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2) [civilized]∶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3) [modern]∶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文明戏 (4) [bright]∶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引用解释 1.文采光明。《易·乾》:“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孔颖达 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泰阶既平,洪水既清,大人在上,区宇文明。”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予既喜身亲古人未言之见闻,復重慨夫文明之璞一旦割裂而出,天地真藴,山川元气,渐至竭耗。” 2.指文采。与“质朴”相对。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也。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 3.谓文德辉耀。《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 孔颖达 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宋书·律历志上》:“是以君子反情以和志,广乐以成教,故能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主上文明,吾辈苟以观书得罪,不犹愈他咎乎?” 元 耶律楚材 《继宋德懋韵》之一:“圣人开运亿斯年,睿智文明禀自天。” 4.谓文治教化。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 宋 司马光 《呈范景仁》诗:“朝家文明所及远,於今臺阁尤蝉联。”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想见先朝文明之盛,为之慨然。” 5.文教昌明。 汉 焦赣 《易林·节之颐》:“文明之世,销锋铸鏑。” 前蜀 贯休 《寄怀楚和尚》诗:“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 中国 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 6.犹明察。《易·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 文王 以之。”《后汉书·邓禹传》:“ 禹 内文明,篤行淳备,事母至孝。”《新唐书·陆亘传》:“ 亘 文明严重,所到以善政称。” 7.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文化的状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若因好句不来,遂以俚词塞责,则走入荒芜一路,求闢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文明种子已萌芽,好振精神爱岁华。” 老舍 《茶馆》第二幕:“这儿现在改了良,文明啦!” 8.新的,现代的。《老残游记》第一回:“这等人……只是用几句文明的辞头骗几个钱用用罢了。” 9.合于人道。 郭孝威 《福建光复记》:“所有俘虏,我军仍以文明对待,拘留数时,即遣归家。”
文明的组词: 文的组词 明的组词
文明生产
wén míng shēng chǎn 引用解释 按现代科学方式生产。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为什么要文明生产,什么是质量管理制度,你在考试的时候答得不错呀。”
物质文明
wù zhì wén míng 引用解释 与“精神文明”相对。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 沙汀 《祖父的故事·赶路》:“那时候 成 渝 公路还没有通车,但是在 小川北 ,这当中却有几段路程,我们有福气享受一点近代的物质文明了。” 庞瑞垠 《我们还会相逢》:“大学时代,我像许多 中国 青年一样,曾向往过西方的物质文明。”
先见之明
xiān jiàn zhī míng 引用解释 能预先洞察事物的眼力。《后汉书·杨彪传》:“后子 脩 为 曹操 所杀, 操 见 彪 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 日磾 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唐 元稹 《授杨元卿泾原节度使制》:“门下士之捐妻子、冒白刃、勇於为国、轻於为身、贡先见之明於羣疑之际者,大则书竹帛以示后,次则建麾棨以临戎。”《三国演义》第九八回:“卿既有先见之明,何不自引一军以袭之?” 马烽 《三年早知道》:“ 赵满囤 不只是遇事爱发表‘高论’,而且好象他有先见之明,一切变化都在他意料之内。”
鲜明
xiān míng 解释 ◎ 鲜明 xiānmíng(1) [brilliant]∶ 指色彩明亮 色彩鲜明 (2) [unequivocal]∶一点不含糊的 鲜明的立场 (3) [well-define]∶轮廓清楚的 鲜明的印象 引用解释 1.色彩耀眼。《汉书·游侠传·陈遵》:“公府掾吏率皆羸车小马,不上鲜明。”《新唐书·李贞素传》:“性和裕,衣服喜鲜明。”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章:“这是初秋的季节,一些树木和花草还正开得鲜明和茂盛。” 2.犹精明。《汉书·马宫传》:“下君章有司,皆以为四辅之职为国维纲,三公之任鼎足承君,不有鲜明固守,无以居位。”《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鲜明,犹言精明也。” 3.出色,漂亮。《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於鲜也”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文颖 曰:“未遇刑自杀,为鲜明也。” 黄侃 《读<汉书><后汉书>札记》:“鲜明,犹今所云漂亮矣。” 4.分明而确定。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里>序》:“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即使他的创作思想,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深刻和发光的,而表现在作品中,也必须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 丁玲 《粮秣主任》:“这几个人的影子也就浮上我的脑际,而且更鲜明。”
鲜明的组词: 鲜的组词 明的组词
贤明
xián míng 解释 ◎ 贤明 xiánmíng[wise and able] 有智慧、有能力的 引用解释 1.有才德有见识。《战国策·燕策二》:“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於《春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故世必有圣智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李少师贤妻》:“性贤明,有礼节。”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玉人哪,你是一位这样智慧、贤明的阏氏啊?” 2.有才德有见识的人。 南朝 梁 江淹 《报袁叔明书》:“独念贤明蚤世,英华殂落。” 唐 孟郊 《古意赠梁肃补阙》诗:“曲木忌日影,谗人畏贤明。”
贤明的组词: 贤的组词 明的组词
心明眼亮
xīn míng yǎn liàng 解释 ◎ 心明眼亮 xīnmíng-yǎnliàng[see and think clearly;be sharp-eyed and clear-headed] 头脑清醒,目光犀利。形容能明辨是非 神团办事,心明眼亮。——老舍《神拳》 引用解释 头脑清醒,目光犀利。 华而实 《汉衣冠》五:“老水手挺着胸,不躲避 甘辉 杀气腾腾的眼光,凛然表白:‘我们当兵的要心明眼亮。’” 梁斌 《红旗谱》三二:“ 春兰 说:‘你去找 忠大叔 ,那人走南闯北,心明眼亮,办事干练,能话也能行!’”
严明
yán míng 解释 ◎ 严明 yánmíng(1) [be strict and impartial] (2) 严肃而公正 纪律严明 (3) ——多指法纪 (4) 使严明 严明厂纪 引用解释 1.指赏罚分明。《吴子·励士》:“ 武侯 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 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 2.严肃而公正;严格而明确。《后汉书·李固传》:“ 清河王 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三折:“号令严明领大军,纷纷杀气靄征云。”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竟因为 中国 人高度的冷静和理智,严明的纪律而挽救了。” 3.谓准确而分明。《水浒传》第九一回:“星光之下,望城上旗帜森密,听城中更鼓严明。”《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三军用命,铃柝严明。 睢阳 各路城门,把守得铁桶相似。”
严明的组词: 严的组词 明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