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的组词
世态
shì tài 解释 ◎ 世态 shìtài[the ways of the world] 指社会上人与人相处的人情世故 也索氢世态炎凉心中暗忖。——佚名《冻苏秦》 引用解释 1.世俗的情态。多指人情淡薄而言。 唐 戴叔伦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诗:“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 元 赵禹圭 《雁儿落·美河南王》曲:“浊酒一壶天地阔,世态都参閲。” 清 黄景仁 《话吟秋斋头次韵》:“世态秋云难比薄,交情春水不嫌深。” 孟伟哉 《一座雕像的诞生》:“这个经历,增加了我对世态的了解,促使我更严肃地思考人和人的生活。” 2.指政治形势。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嗣是五六年间,沧桑陵谷,世态万变,余与君相聚之日遂少。”
世态的组词: 世的组词 态的组词
世态炎凉
shì tài yán liáng 解释 ◎ 世态炎凉 shìtài-yánliáng[inconsistancy of human relation ships;frickleness of friendship] 指人们交往看重钱势,有钱有势,人就巴结,无钱无势,人就冷淡,没有真情实意 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文天祥《杜架阁》 引用解释 指趋炎附势的人情世故。 宋 文天祥 《杜架阁》诗之二:“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镜花缘》第八五回:“这句‘钱多处前,钱少居后’,令人听了,想起世态淡凉,能无慨叹!” 茅盾 《一个女性》六:“谁曾从丰裕跌落到贫乏,从高贵跌落到式微,那他对于世态炎凉的感觉,大概要加倍的深切罢?”
态度
tài dù 解释 ◎ 态度 tàidu(1) [manner;bearing;how one conducts]∶人的行为、表情 形体态度。——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不喜欢他的态度 (2) [standpiont;attitude;approach]∶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态度 她处理问题的态度显然是友好的 引用解释 1.人的举止神情。《荀子·修身》:“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吕氏春秋·去尤》:“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承平时, 鄜州 田氏 作泥孩儿,名天下,态度无穷,虽京师工效之,莫能及。” 王统照 《沉思》:“她的态度自然安闲,更显出她不深思而深思的表情来。” 2.气势;姿态。 唐 陆龟蒙 《送侯道士还太白山序》:“ 侯生 甞应举,名 彤 ,作七言诗,甚有态度。” 宋 晏几道 《浣溪沙》词:“腰自细来多态度,脸因红处转风流。”《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只做看玩园中菊花,步来步去,卖弄着许多风流态度,不忍走回。” 丁玲 《母亲》四:“他以慷慨激昂的态度和言词,使许多人倾心佩服。” 3.对人或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 宋 邵雍 《知人吟》:“事到急时观态度,人于危处露肝脾。”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五:“这种好歹活着的态度是最贱,最没出息的态度。” 4.脾气,性子。 杨朔 《北线》四:“班长坏是不坏,就是爱耍态度,一说话吹胡子瞪眼的,正经事倒不管了。”
态度的组词: 态的组词 度的组词
态势
tài shì 解释 ◎ 态势 tàishì[situation;state;how things stand with sb.] 事物发展的形势及状态 发展态势 战略态势 引用解释 状态和形势。 茅盾 《锻炼》二五:“敌以优势兵力进犯,炮火猛烈,我阵地略有变动,嗣经我增援部队反攻,即恢复原来态势,敌伤亡惨重。”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壁上挂着一盏陪伴 周仆 多年的旧马灯,还有一幅标着敌我态势的地图。”
态势的组词: 态的组词 势的组词
体态
tǐ tài 解释 ◎ 体态 tǐtài[posture;carriage] 身体的姿势、形态 优美体态的锻炼 体态优雅 引用解释 人体的姿态;样子。 宋 张先 《西江月》词:“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玄微 趋出相见。举目看 十八姨 ,体态飘逸,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天雨花》第五回:“ 左公 笑道:‘待我扮出一个书生的体态出来。’” 徐迟 《牡丹》八:“观众发观她的四肢柔若无骨,整个的体态的温柔结合着刚健的仪态万方。”亦泛指其他物体的形态。 宋 聂冠卿 《多丽·李良定席上赋》词:“有飘若惊鸿体态,暮为行雨标格。” 元 萨都剌 《移梅》诗:“瘦影番来新体态,疎枝犹带旧精神。”
体态的组词: 体的组词 态的组词
形态
xíng tài 解释 ◎ 形态 xíngtài[form;shape;pattern] 事物的形式与状态 引用解释 1.形状神态;形状姿态。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唐朝上》:“ 冯绍正 开元 中任少府监,八年为户部侍郎。尤善鹰鶻鸡雉,尽其形态,觜眼脚爪毛彩俱妙。” 巴金 《家》二十:“还有山、石壁、桃树、柳树,各有各的颜色和形态。” 2.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毛泽东 《学习和时局》一:“过去的宗派现在已经没有了。目前剩下的,只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想形态的残余。”
形态的组词: 形的组词 态的组词
心态
xīn tài 解释 ◎ 心态 xīntài[psychology] 心理状态
心态的组词: 心的组词 态的组词
液态
yè tài 解释 ◎ 液态 yètài[liquid state;liquidity;fluidity] 物质的液体状态 引用解释 物质的液体状态。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
液态的组词: 液的组词 态的组词
一反常态
yī fǎn cháng tài 解释 ◎ 一反常态 yīfǎn-chángtài[depart from one's normal behaviour;act out of character] 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引用解释 完全改变了平常的态度。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六章:“可是而今,他却一反常态,神采飞扬地高谈阔论起来。” 钟延豪 《华西街上》四:“他发觉保镳 阿牛 一反常态的坐在门口的椅上,神色有点诡谲。”
意识形态
yì shí xíng tài 解释 ◎ 意识形态 yìshi xíngtài(1) [ideology] (2) 组成社会政治纲领的一整套主张、理论与目标 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的民族意识形态 (3) 某一个人、集团或某种文化所特有的思想方式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引用解释 哲学名词。即社会意识形态,也称观念形态。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点。
仪态
yí tài 解释 ◎ 仪态 yítài[bearing;deportment;] 姿态;容貌;风度 仪态万方 引用解释 仪容姿态。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少记补遗》:“至於足翘细笋,腰折迴风,尤觉颠掉纤柔,具有万方仪态。” 丁玲 《梦珂》二:“ 梦珂 沉思了,似乎又看见父亲的那许多温情的仪态,三儿们的顽皮。” 草明 《乘风破浪》第一章:“ 李忠祥 向前一望,那是一个仪态潇洒、体格魁梧的中年男子。”参见“ 仪态万方 ”。
仪态的组词: 仪的组词 态的组词
战争状态
zhàn zhēng zhuàng tài 引用解释 交战国间从宣战或事实上开始战争起到通常签订和约时止的敌对关系。
状态
zhuàng tài 解释 ◎ 状态 zhuàngtài(1) [state;condition;state of affairs]∶状貌特征与动作情态 竞技状态 心理状态 (2) [state]∶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 气体状态的物质 引用解释 1.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 明 李东阳 《书马远画水卷后》:“右 马远 画水十二幅,状态各不同。”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面,都饱含着一种在饥饿状态中所独有的冷焰。” 2.在科学技术中,指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也指各种聚集态,如物质的固、液、气等态。
状态的组词: 状的组词 态的组词
姿态
zī tài 解释 ◎ 姿态 zītài(1) [posture;carriage;gesture]∶容貌神态 姿态出众 (2) [appearance;shape]∶物体呈现的样子 高高矮矮的树木,姿态不一 (3) [attitude;pose]∶风格;气度 高姿态 引用解释 1.神情举止;容貌体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五:“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季伦 爱婢名 翔凤 ……无有比其容貌,特以姿态见美。” 南朝 梁 吴均 《三妇艳诗》:“少妇多姿态,含笑逼清卮。”《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聪慧过人,姿态出众。” 丁西林 《一只马蜂》:“姿态美丽,面目富有表情,服装精致。” 2.指物体呈现的样子。 宋 叶适 《宝婺观记》:“日月风雨,借其姿态;雾烟气靄,相为吐吞。”《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这花却奇怪,见人来看,姿态愈艳。”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石缝里长出些高高矮矮的树木,苍翠、茂密,姿态不一。” 3.诗文书画意趣的表现。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然以为律体卑庳,格力不扬,苟无姿态,则陷流俗。” 宋 苏轼 《答谢民师书》:“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明 宋濂 《跋东坡颍滨遗墨后》:“力追 羲 献 而姿态横逸。” 4.谓风俗、气度。如:只要双方都能姿态高一点,矛盾就容易解决了。
姿态的组词: 姿的组词 态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