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的组词
不借
bù jiè 草鞋。丝制者称履,麻制者称不借。《急就篇》卷二:“裳韦不借为牧人。” 颜师古 注:“不借者,小屨也,以麻为之,其贱易得,人各自有,不须假借,因为名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及其后,则綦下不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操二三量不借,掛屋后楮上。” 宋 王安石 《独饭》诗:“窗明两不借,榻浄一籧篨。”参阅《方言》第四、《释名·释衣服》。
不借的组词: 不的组词 借的组词
拆借
chāi jiè 短期的按日计息的借贷。
拆借的组词: 拆的组词 借的组词
筹借
chóu jiè 引用解释 设法借用;筹划借款。 茅盾 《子夜》四:“他向商会筹借三万块钱。”
筹借的组词: 筹的组词 借的组词
假借
jiǎ jiè 解释 ◎ 假借 jiǎjiè(1) [make use of]∶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假借于藏书之家。——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假借外力 (2) [phonetic loan characters]∶六书之一。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义的词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尊通樽。——《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借水名的“油”作“油脂”的“油” (4) [tolerate]∶容忍 (5) [acting county magistrate]∶宽容 大王少假借之。——《战国策·燕策》 引用解释 1.借。《庄子·至乐》:“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袠, 慰祖 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东莞 臧逢世 ,年二十餘,欲读 班固 《汉书》,苦假借不久,乃……书翰纸末,手写一本。” 宋 司马光 《谢赐资治通鉴序表》:“尚方纸墨,分于奏御之餘;内阁图书,从其假借之便。” 2.凭借;借助。《韩非子·定法》:“人主以一国目视,故视莫明焉;以一国耳聪,故听莫聪也。今知而弗言,则人主尚安假借哉?”《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詷,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 宋 陶穀 《清异录·金稜玉海》:“处士 方为献 诗曰:金稜玉海比连城,假借文章取盛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讼师,就自己写了一纸诉状。” 3.谓借助他力或凭借势力。《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你要变鱼不难,何必假借。待我到 河伯 处为你图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官府假借难拒也,必给城中官地,恣其囷积,令自典守而自糶易之,官无过问焉。” 4.授予,给予。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 荆 俗不理室居……公乃陶瓦积材,半入其直,勉劝假借,俾自为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故知当今在位多非其人,稍假借之权而不一一以法束缚之,则放恣而无不为。” 5.宽假,宽容。《战国策·燕策三》:“ 荆軻 顾笑 武阳 ,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三国志·蜀志·魏延传》:“ 延 ……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 杨仪 不假借 延 。”《新唐书·田悦传》:“ 德宗 立,不假借方镇,诸将稍惕息。” 明 李贽 《答周柳塘》:“幸赖真切友朋针砭膏肓,不少假借,始乃觉悟知非。” 郭沫若 《文艺家的觉悟》:“文笔上的饶情我不哀求,我也不肯假借。” 6.区别,差别。《说郛》卷六二引 宋 桑世昌 《临摹》:“参政 苏易简 家有摹本《兰亭》,墨彩鲜浓,纸色微紫,与 唐 朝石本无相假借,盖名手传搨也。” 7.假托,假冒。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 柳河东 谓《文子》乃后人聚敛而成……其书杂取经、子诸家语以解《道德经》,凡称 老子 ,皆假借之词。”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奴家于归之夕,矢志不与 小龙 成亲……甘为奴婢,如今躯殻虽在 涇河 ,精灵实归 柳氏 ,不肯假借虚名者,犹之 范蠡 称 越 大夫, 陶潜 称 晋 处士。” 8.六书之一。谓本无其字而依声托事。 汉 许慎 《说文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 段玉裁 注:“如 汉 人谓县令曰令、长……令之本义发号也;长之本义久远也。县令、县长本无字,而由发号久远之义,引申展转而为之,是谓假借。”
假借的组词: 假的组词 借的组词
借贷
jiè dài 解释 ◎ 借贷 jièdài[borrow or lend money;debit and credit sides] 借进贷出 引用解释 1.向人借用钱物。《晋书·王衍传》:“父卒于 北平 ,送故甚厚,为亲识之所借贷,因以捨之。”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三:“弟亦搜括家貲,并借贷,仅得银五百两,通公所给,是千金而已。” 巴金 《利娜》上:“他没有这笔钱,因此只得向押款银行借贷。” 2.将钱物借给他人。 宋 叶适 《故昭庆军承宣使崇国赵公行状》:“民业耕者,田主借贷之。”《金史·熙宗纪》:“﹝ 皇统 四年﹞十月壬辰,立借贷飢民酬赏格。”
借贷的组词: 借的组词 贷的组词
借调
jiè diào 解释 ◎ 借调 jièdiào[temporarily transfer] 一个单位借用别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不改变其隶属关系 引用解释 调拨借用物资或人员。 陈迟 《一罐青豆》:“厂里把这个情况立即报告专业公司,经过专业公司同造纸行业联系,借调了五十担芦苇杆。”如: 老张 借调出去已经快一年了。
借调的组词: 借的组词 调的组词
借方
jiè fāng 解释 ◎ 借方 jièfāng(1) [debit side] a [会计]∶“贷方”的对称账户中登记借记金额的那一栏 (2) 在出租出借业务中,指借入方或承租方 引用解释 又叫收方。薄记帐户的左方,记载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和净值的减少。跟“贷方”相对。
借方的组词: 借的组词 方的组词
借故
jiè gù 解释 ◎ 借故 jiègù[find on excuse] 假借某种原因 借故退席 引用解释 借口某种原因。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二:“你要说他们不动员吧,‘抗敌后援委员会’的组织到处成立了,但无非是借故敛钱,包而不办,占着茅坑不拉屎而已。” 巴金 《春》五:“男家催过几次,都被外婆借故拖延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他于是便借故来向她借个碗箸,或者还个啥物事,看她一眼,就心满意足地到厂里去了。”
借故的组词: 借的组词 故的组词
借鉴
jiè jiàn 解释 ◎ 借鉴 jièjiàn[benefit from sth.;draw lessons from certain experiences;use for reference] 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吸取经验或教训 借鉴外国的经验 引用解释 1.《淮南子·主术训》:“夫据榦而窥井底,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借明於鑑以照之,则寸分可得而察也。” 高诱 注:“鑑,镜也。” 北齐 刘昼 《新论·贵言》:“人目短於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后因以“借鑑”或“借镜”比喻把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借来对照学习或吸取。 秦牧 《艺海拾贝·掌握语言艺术搞好文学创作》:“‘有本有则’,借鉴、扬弃的道理,不仅对于诗歌是重要的,对于其他一切文学体裁的创作,我想,也都是重要的吧!” 秦牧 《艺海拾贝·南国盆景》:“艺术各部门总是可以互相借镜的。” 2.比喻别人的可供自己对照学习的经验或吸取的教训。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注重翻译,以作借镜,其实也就是催进和鼓励着创作。”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
借鉴的组词: 借的组词 鉴的组词
借口
jiè kǒu 解释 ◎ 借口 jièkǒu (1) [use as an excuse]∶假托某种理由 (2) [pretext]∶假托的理由 寻找借口 引用解释 1.以某事为理由。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人臣畏罪而不言,輒以是借口曰:‘上不吾信也。’”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臣请先析其疏中所借口者二事,而后发其机穽所在。” 巴金 《利娜》上:“我关在房里整整过了三天,借口说身子不舒服。” 2.假托的理由。如:不能以时间紧为借口而降低工作质量。
借口的组词: 借的组词 口的组词
借款
jiè kuǎn 解释 ◎ 借款 jièkuǎn[loan;borrow or lend money] 借用的钱 一笔借款 引用解释 1.向人借钱。《清史稿·食货志二》:“时各省藩库,因州县有急需,往往滥行借款。” 2.向人借的钱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但是我在路上,也用不了那许多。因取出一百元,还他前日的借款。” 孙中山 《通告各国书》:“ 满 政府於我军起事以后与各国所订开之条约、租界及借款,一概永不承认。”
借款的组词: 借的组词 款的组词
借条
jiè tiáo 解释 ◎ 借条 jiètiáo[receipt for a loan(IOU)] 便条式的借据 引用解释 便条式的借据。如:借条是他写的,东西当然要他归还。
借条的组词: 借的组词 条的组词
借题发挥
jiè tí fā huī 解释 ◎ 借题发挥 jiètí-fāhuī[make use of the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 to put over one's own ideas] 借谈论另一事为题而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意图 引用解释 1.假借某事为题,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或发表与此事无关的议论。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闺秀诗》:“﹝ 熊澹仙 ﹞《题黄月溪<乞食图>》云:‘田园荡尽故交稀,舞榭歌筵一梦非。未必相逢皆白眼,凭他黄犬吠鶉衣。’借题发挥,駡尽世态。”如:你就爱借题发挥,要你谈今天的事儿,翻那些陈年老帐干什么!2.假借某事为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五》:“所以我疑心 薛先生 辞职的意思,恐怕还在先,现在不过借题发挥,自以为去得格外好看。”
借以
jiè yǐ 解释 ◎ 借以 jièyǐ[by way of;so as to;for the purpose of] 作为凭借,以便做某事 谈论古代的事情,借以讽刺现实 引用解释 谓凭借某种事物或手段以达到某一目的。 鲁迅 《二心集·<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附记》:“而 中国 人对于这些的见解,当然也和他们的本国人两样,只看广告中借以吸引看客的句子,便分明可知。”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
借以的组词: 借的组词 以的组词
借用
jiè yòng 解释 ◎ 借用 jièyòng(1) [have the purpose of;use sth. for another purpose; borrow]∶为了当时或临时的使用而借别人的东西用 借用一下你的铅笔 (2) [take]∶引用,抄录 我们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词汇的习惯 引用解释 借来使用。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一:“今 牧之 以男子借用女子之称谓,岂不泥古而失之乎?” 巴金 《秋》三:“ 淑华 便借用继母 周氏 的名义差人抬着空轿子到 周 家去‘接 芸小姐 来耍’。”
借用的组词: 借的组词 用的组词
借阅
jiè yuè 解释 ◎ 借阅 jièyuè[move] 读者借来阅览 一些书籍几乎从来没有读者借阅过 引用解释 借书阅读。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汪中》:“鬻书於市,与书贾处,得借閲经史百家。”如:这几本书我都没有,只好到图书馆去借阅。
借阅的组词: 借的组词 阅的组词
借债
jiè zhài 解释 ◎ 借债 jièzhài[borrow money;contract(raise) a loan] 借钱 引用解释 向人借钱。 元 曾瑞 《迎仙客·风情》曲:“借债我做着傍牌,可敢别烧上风流怪。” 清 李渔 《慎鸾交·债饵》:“他来借债的时节,那张文契,该是怎么样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这二百块钱,不定他两三个时辰就化完了,那里够他一个月的用。闹到不得了,便在外头借债用。”
借债的组词: 借的组词 债的组词
借支
jiè zhī 解释 ◎ 借支 jièzhī[ask for an advance on one's pay] 预先支用工资 引用解释 1.向官库借用钱物以应公需。《文献通考·钱币二》:“ 张商英 为相,上言:‘当十钱自 唐 以来为害甚明……今欲权於内库并密院诸司借支应干封桩金银物帛并盐铁等,下令以当十钱盗铸为滥害法,限半年更不行用,令民间尽所有於所在军州送纳,每十贯官支金银物帛四贯文。’”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论赈济遏籴》引 章懋 《与许知县完书》:“其有户无田粮而贫困者,乃借支布政司银两以賑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藩库宜严杜借支》:“其借支款项,实有出而无入。” 2.先期支用工资。 巴金 《寒夜》十七:“‘我应该向你说真话,’他仍然很激动地说:‘我去办公,我不过想借支一点钱。’”
借支的组词: 借的组词 支的组词
借助
jiè zhù 解释 ◎ 借助 jièzhù[draw support from;have the aid of] 凭借别人或事的帮助以达到目的 寡君是以愿借助焉。——《左传·襄公四年》 借助他的指导,我才自修完了大学课程 引用解释 取得别的人或事物的帮助。《左传·襄公四年》:“ 鄫 无赋於司马,为执事朝夕之命敝邑,敝邑褊小,闕而为罪,寡君是以愿借助焉。” 杜预 注:“借 鄫 以自助。” 唐 韩愈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困於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 毛泽东 《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借助的组词: 借的组词 助的组词
挪借
nuó jiè 解释 ◎ 挪借 nuójiè[borrow money for a short time;get a short term loan] 暂时借用别人的款项 引用解释 移款借用。《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初时只推事故,暂时挪借,借去后,分毫不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 采卿 先自己拼凑了些,又向朋友处通融挪借,又把他夫人的金首饰拿去兑了。”
挪借的组词: 挪的组词 借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