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的组词
畏罪
wèi zuì 解释 ◎ 畏罪 wèizuì[dread punishment for one's crime] 犯罪后担心遭到惩罚 畏罪自杀 引用解释 畏惧罪刑。《韩非子·问辩》:“是以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无以讼。”《史记·酷吏列传》:“是时民朴,畏罪自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庙主畏罪,与其徒终夜巡视。” 茅盾 《清明前后》第二幕:“现在, 唐文君 的恐惧和悲痛,使他畏罪之心突又占了上风。”
畏罪的组词: 畏的组词 罪的组词
问罪
wèn zuì 解释 ◎ 问罪 wènzuì[denounce;condemn] 公开宣布对方的罪过,加以谴责 兴师问罪 引用解释 亦作“ 问辠 ”。 宣布对方罪状,加以谴责、声讨。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正欲问罪於 尔朱 ,出卿於桎梏。”《隋书·炀帝纪下》:“ 商 郊问罪, 周发 成 文王 之志。”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接望》:“土宇方惊骚动,问辠欲全忠勇。” 鲁迅 《三闲集·通信》:“盖天下的事,往往决计问罪在先,而搜集罪状(普通是十条)在后也。”
问罪的组词: 问的组词 罪的组词
无罪
wú zuì 解释 ◎ 无罪 wúzuì[unguilty;be not guilty;a innocent] 没有犯罪 引用解释 亦作“ 无辠 ”。 1.没有罪过;没有犯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知其( 叔孙 )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吕氏春秋·听言》:“攻无辠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以求利。”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阳城 闻而起曰:‘吾諫官也,不可令天子杀无罪之人,而信用姦臣。’”《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周瑜 唤出 蔡和 ,令军士缚倒。 和 叫‘无罪’。” 2.指没有犯罪的人。《史记·蒙恬列传》:“用道治者,不杀无罪。” 3.不予论罪。《史记·春申君列传》:“太子立,必用 歇 ( 黄歇 ),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 楚 。”
无罪的组词: 无的组词 罪的组词
罪不容诛
zuì bù róng zhū 解释 ◎ 罪不容诛 zuìbùróngzhū[even death cannot atone for the offense;be guilty of crimes for which even death is sufficient punishment] 罪恶极大,处死也不能抵罪 本身所犯,罪不容诛,但留些阴骘与你们,子孙好承袭。——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引用解释 谓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汉书·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这廝若论着五刑发落,可便罪不容诛。” 廖仲恺 《致各属商会商团电》:“似此逆跡昭著,实属罪不容诛。”
罪大恶极
zuì dà è jí 解释 ◎ 罪大恶极 zuìdà-èjí[be guilty of the most atrocious crimes] 罪孽深重,恶贯满盈 引用解释 罪恶大到极点。 宋 欧阳修 《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查抄和坤住宅花园清单》:“十八日奉上諭: 和坤 悖逆专擅,罪大恶极,姑免肆市,赐令自尽。” 鲁迅 《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倘不如命地‘帮忙’,当然,罪大恶极了。” 周恩来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这就是说,对罪大恶极的、坚决与人民为敌的、死不悔改的分子给以严厉的镇压。”
罪恶
zuì è 解释 ◎ 罪恶 zuì è[crime;evils;guilt] 危害严重的行为 罪恶累累 引用解释 1.指犯罪的行为。《公羊传·昭公元年》:“以亲者弑,然后其罪恶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訶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宋 苏轼 《赠钱道人》诗:“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棘闱志异》:“吾平生无昧心事,唯任某县令时,曾受贿二千金,寃杀二囚,为大罪恶。” 2.指坏事,错事。《朱子语类》卷七十:“大凡小人做了罪恶,他心下也自不稳当,此便是包羞之説。”
罪恶的组词: 罪的组词 恶的组词
罪犯
zuì fàn 解释 ◎ 罪犯 zuìfàn(1) [criminal;offender;culprit;convict;crimester]∶犯罪的人 (2) [fault;offense;sin]∶罪过;过失 汝今何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高太尉见了,使人在城上叫道:“如今朝廷赦你们罪犯,特来招安。”——《水浒传》 引用解释 1.罪愆。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臣少多病,年纔五十,髮白齿落,理不久长,加以罪犯至重,所处又极远恶,忧惶慙悸,死亡无日。”《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王招宣 赎免 张士廉 罪犯,将家私给还。”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二折:“兀那小的,你得何罪犯,元帅要杀坏你。”《水浒传》第八十回:“ 高太尉 见了,使人在城上叫道:‘如今朝廷赦你们罪犯,特来招安。’” 2.犯罪的人。 明 唐顺之 《公移·牌》:“况近来 镇江 拿使雕刻本司关防罪犯,係是 苏 常 之人。”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四:“罪犯们都有一双血手,但在这双血手上时时又带上一双白手套。”
罪犯的组词: 罪的组词 犯的组词
罪过
zuì guò 解释 ◎ 罪过 zuìguò(1) [offense;sin;crime;fault]∶罪行;过失 汝今何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thanks]∶感谢 罪过村间一老儿,与我衣服盘费 (3) [blame;reproach;rebuke]∶责备(多见于早期白话) 老拙两个薄薄罪过他两句言语 引用解释 1.罪行;过失。《周礼·秋官·大司寇》:“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於法,而害於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史记·蒙恬列传》:“﹝ 赵高 ﹞日夜毁恶 蒙氏 ,求其罪过,举劾之。”《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这里是帝輦之下,不比边庭上面,若有罪过,只消解去 临安府 施行。” 鲁迅 《书信集·致山本初枝》:“你一定两面受责备罢。请你不要认为这是我的罪过。”按, 清 翟灏 《通俗编·政治》云:“罪过字以大小别,不以公私别,后人例以公犯为罪,私居违碍,则兼称罪过。” 2.责罚;责备。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一折:“则有丈夫休媳妇,那里有个大媳妇休小媳妇。倘或衙门中告下来,我倒吃罪过。”《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老拙两个薄薄罪过他两句言语,不想女儿性重,顿然悒怏,不喫饭食,数日而死。” 3.谦词。表示愧不敢当,受之有罪。《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於 魏 ,无功於 赵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 孟秉 以甲骑迎 化及 , 化及 战栗不能言,人有来謁之者,但俛首据鞍称罪过。” 胡三省 注:“罪过,今世俗谦谢之辞。”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这真是太罪过了,叫老太太来服侍我。” 4.幸亏;多谢。 唐 王建 《山中惜花》诗:“忽看花渐稀,罪过酒醒迟。” 宋 杨万里 《听蝉》诗:“罪过渠儂商略秋,从朝至暮不曾休。”《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开学堂后,也有一年之上。也罪过那街上人家,都把孩儿们来与他教训,颇自有些趲足。” 5.可怜。
罪过的组词: 罪的组词 过的组词
罪魁
zuì kuí 解释 ◎ 罪魁 zuìkuí[chief criminal;prime culprit;arch-criminal;chief offender] 罪恶行为的头子 引用解释 罪首。 宋 文天祥 《指南录·纪事》:“ 文焕 云:‘丞相何故駡 焕 以乱贼?’予谓:‘国家不幸至今日,汝为罪魁,汝非乱贼而谁?’” 清 陈天华 《猛回头》:“ 中国 自此一败,遂跌落到这一个地步,岂不是 叶志超 的罪魁吗?”
罪魁的组词: 罪的组词 魁的组词
罪魁祸首
zuì kuí huò shǒu 引用解释 犯罪肇祸的为首者。《扫迷帚》第二三回:“新妇自伤薄命,屡欲觅死。罪魁祸首,不得不痛恨于怂恿冲喜之人及劝解煞之老嫗。”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环顾 中国 ,比量是非,断定他是阻碍新文化的罪魁祸首。”
罪名
zuì míng 解释 ◎ 罪名 zuìmíng[crime;acusation;charge] 罪行;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特征所规定的名称 罪名是谋杀 因受贿罪名被捕 引用解释 罪行;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特征所规定的犯罪名称。《汉书·薛宣传》:“ 宣 得郡中吏民罪名,輒召告其县长吏,使自行罚。” 宋 王禹偁 《出守黄州上史馆相公》诗:“未甘便葬江鱼腹,敢向台阶请罪名。” 清 李渔 《凰求凤·堕计》:“就使同到阴间,那 阎罗王 审问起来,自然要分个首从,焉知你的罪名不轻似我?”
罪名的组词: 罪的组词 名的组词
罪孽
zuì niè 解释 ◎ 罪孽 zuìniè(1) [wrongdoing that brings retribution;sin]∶佛教语。指应当受到报应的恶行 罪孽深重 (2) [suffering;misery;distress]∶苦难 生活太无情,真是遭不完的罪孽,说不尽的伤心。——老舍《鼓书艺人》 引用解释 1.佛教语。指应当受到报应的罪恶。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当不得因缘少,罪孽深,轮廻重,生来若是红颜种,不须更作风流梦。”《老残游记》第九回:“説崇奉他的教,就一切罪孽消灭;不崇奉他的教,就是魔鬼入宫,死了必下地狱等辞,这就是私了。” 2.苦难。 老舍 《鼓书艺人》:“生活太无情,真是遭不完的罪孽,说不尽的伤心。”
罪孽的组词: 罪的组词 孽的组词
罪人
zuì rén 解释 ◎ 罪人 zuìrén[guilty person;offender;sinner] 有罪的人 罪人有无不均。——清· 方苞《狱中杂记》 引用解释 1.有罪的人。《书·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史记·高祖本纪》:“正月,虏 雍王 弟 章平 。大赦罪人。” 唐 韩愈 《女挐圹铭》:“ 愈 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你孤身一人,以致险遭不测,你想倘然果遭不测,不但你成了罪人,连我也是个罪人了。” 2.归罪于人。《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汤 罪己,其兴也悖焉; 桀 紂 罪人,其亡也忽焉。”
罪人的组词: 罪的组词 人的组词
罪行
zuì xíng 解释 ◎ 罪行 zuìxíng[crime;guilt;offense] 犯罪的行为 引用解释 犯罪的行为。
罪行的组词: 罪的组词 行的组词
罪有应得
zuì yǒu yīng dé 解释 ◎ 罪有应得 zuìyǒuyīngdé[culpable of punishment;deserve one’s punishment] 受到的惩罚完全应该。形容罚当其罪 引用解释 谓惩处与所犯罪行相当。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发往 新疆 效力,均属罪有应得。”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隔膜》:“一乱说,便是‘越俎代谋’,当然‘罪有应得’。”
罪责
zuì zé 解释 ◎ 罪责 zuìzé(1)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rimes]∶罪行的责任 罪责难逃 (2) [blame]∶责备;责怪 引用解释 1.罪罚。《魏书·刑罚志》:“弗究悖理之浅深,不详损化之多少……殊乖任寄,深合罪责。”《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前日 王招宣 寻一串一百单八颗西珠数珠不见,带累得一府的人,没一个不吃罪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提控自道失了礼度,必遭罪责,趋至庭中,跪倒俯伏地下,不敢仰视。” 明 李贽 《复宋太守书》:“兄若恕其罪而取其心,则弟犹得免於罪责。” 2.罪行的责任。 郭沫若 《论中德文化书》:“酿成大战的原因,科学本身并不能负何等罪责。”
罪责的组词: 罪的组词 责的组词
罪证
zuì zhèng 解释 ◎ 罪证 zuìzhèng[evidence of a crime;evidence of guilt;proof of a crime] 犯罪的证据 引用解释 犯罪的证据。如:罪证确凿。
罪证的组词: 罪的组词 证的组词
罪状
zuì zhuàng 解释 ◎ 罪状 zuìzhuàng[facts about a crime;charge in a indictment] 犯罪的实际情况;所举犯罪的情状 查明罪状 引用解释 1.犯罪的事实。《孔丛子·问军礼》:“先期三日,有司明以敌人罪状,告之史。”《后汉书·陈龟传》:“﹝ 梁冀 ﹞暴虐日甚, 龟 上疏言其罪状,请诛之。”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 宗元 於众党人中,罪状最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同乡京官在会馆议他的罪状。” 2.宣布他人罪行。《晋书·桓玄传》:“ 玄 大悦,乃留其兄 伟 守 江陵 ,抗表率众,下至 寻阳 ,移檄京邑,罪状 元显 。”《宋史·奸臣传三·秦桧》:“ 河南 诸郡相继陷没,帝始大怪,下詔罪状 兀朮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汝前为 本初 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
罪状的组词: 罪的组词 状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