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的组词
蹩脚
bié jiǎo (1).跛脚。 鲁迅 《南腔北调集·<萧伯纳在上海>序》:“于是各人的希望就不同起来了。蹩脚愿意他主张拿拐杖,癞子希望他赞成戴帽子。” 徐兴业 《金瓯缺》第十七章二:“ 耶律大石 不带一个随从,自己迈着蹩脚的大步走进来了。”(2).方言。质量低劣;能力低下。 鄢国培 《漩流》第十四章:“ 张阿德 笑着说:‘你那蹩脚香烟暂时收起,我口袋里是大炮台。’” 钱锺书 《围城》六:“也许明天 高松年 不认我这个蹩脚教授。”(3).方言。潦倒失意。 杨朔 《北线》:“大家一看是 龙起云 ,大脸通红,五冬六夏用冷水洗脸,叫冷风一吹,脸色显得格外新鲜。他摆着手走过来笑道:‘想想早先那个蹩脚劲,笑话多的多呢!’”(4).不足之处;破绽。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七:“ 郑兴发 是老工人,技术高,情况熟,更不可轻视。他生怕 郑兴发 戳他的蹩脚,凝神地一字不漏地听 郑兴发 说。”
蹩脚的组词: 蹩的组词 脚的组词
赤脚
chì jiǎo 解释 ◎ 赤脚 chìjiǎo[barefoot] 光着脚 引用解释 见“ 赤脚 ”。 亦作“ 赤脚 ”。 1.光着脚,不穿鞋袜。 唐 杜甫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诗:“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宋 刘攽 《送徐君章》诗:“何时亦得东南征,赤脚 吴 溪嘲钓碣。” 宋 苏轼 《读孟郊诗》诗之二:“ 吴 姬霜雪白,赤脚浣白紵。” 清 彭孙贻 《海上僧馈余槲叶笠天台藤杖歌》:“山僧海上来,赤脚秃顶湿。” 2.指光着的脚。 明 王九思 《归兴》诗:“有时节露赤脚山巔水涯,有时节科白头柳堰桃峡。” 欧阳山 《三家巷》十四:“天气还很冷,可是她没穿鞋子,一双赤脚冻得红通通的。” 3.见“ 赤脚婢 ”。
赤脚的组词: 赤的组词 脚的组词
大手大脚
dà shǒu dà jiǎo 解释 ◎ 大手大脚 dàshǒu-dàjiǎo[extravagant;be wasteful;spend with a free hand] 形容对钱、物的使用不知节制 引用解释 形容花钱、用东西没有节制。《红楼梦》第五一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 赵树理 《地板》:“咱们这些家,是大手大脚过惯了的。”
大手大脚的组词: 大的组词 手的组词 脚的组词
地脚
dì jiǎo 解释 ◎ 地脚 dìjiǎo[tail;lower margin of a page] 一页书上印刷部分下面的空白或待印的一页表格同上的对应部分 ◎ 地脚 dìjiǎo[foundation] 〈方〉∶地基 引用解释 1.犹当地。 宋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大概平贼,全要地脚土兵之谓也。今本军以客军望望而前,固已失之。” 2.书页下边的空白边。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二:“外有地脚一纸,乞致 绣山 弟,此时断断不暇作书与 绣山 矣。” 3.方言。地基。如:打好地脚就垒墙。
地脚的组词: 地的组词 脚的组词
动手动脚
dòng shǒu dòng jiǎo 引用解释 1.谓男女间挑逗、戏弄一类的举动。《水浒传》第八一回:“ 燕青 恐怕他动手动脚,难以迴避,心生一计。”《西游补》第六回:“ 行者 当时暗想,若是便去了,又不曾问得 秦始皇 消息;若与他同入帐中,倘或动手动脚,那时依他好,不依他好?”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你怎么动手动脚……’ 尼姑 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2.指动手打人。《水浒传》第三二回:“你这箇鸟头陀,好不依本分!却怎地便动手动脚!”《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那老妈见老爷动手动脚,索性赖着不起来。” 峻青 《海啸》第四章七:“小同志,你这样动手动脚的可不对呀,咱们八路军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兴打人骂人。” 3.指实际着手去做某一件事情。 毛泽东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他们主观上也要大家动手动脚去做,但是不让人家知道要做的是怎么一回事,应当怎样做法。”
动手动脚的组词: 动的组词 手的组词 脚的组词
脚步
jiǎo bù 解释 ◎ 脚步 jiǎobù(1) [pace;footstep]∶一步跨出的距离 脚步小 (2) [foot; step;tread]∶行走或奔跑时脚的动作 优美而轻快的脚步 当心你的脚步 沉重的脚步 (3) [strength of one's leg]∶足力,走路的能力 小人好脚步,二人只顾走 引用解释 1.指跨步立定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宋 彭大雅 《黑鞑事略》:“其步射则八字立,脚步阔而腰蹲,故能有力而穿札。”《水浒传》第三七回:“当下 宋江 见不是话头,三箇便拽开脚步,望大路上走着。” 2.指走路时的动作或声音等。《水浒传》第二一回:“ 阎婆 听得女儿脚步下楼来了,又听得再上楼去了。” 巴金 《灭亡》第五章:“他信步走到十字街头。忽然停了脚步。” 3.足迹,脚印。亦比喻行踪或动向。《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他的脚步散散的,知他是到 南京 去, 北京 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我心中暗中称奇,不便去招呼他。顺着脚步,走回签押房。” 叶圣陶 《倪焕之》四:“窗外虽是寒风怒吼,春的脚步却已默默地走近来了。” 冯牧 《不断革命的战歌和颂歌》:“他的诗篇,他的歌,使我们看到了时代前进的脚步,使我们听到了时代前进的声音。” 4.比喻造诣或成就等。《朱子语类》卷三六:“只是脚步未到,盖不能似圣人从容中道也。”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里>序二》:“考验他们的思想和脚步是否能赶上这飞跃前进的时代!” 5.古时对搬运人夫的称呼。 南朝 梁武帝 《禁止私利诏》:“又復多遣游军,称为遏访,姦盗不止,暴掠繁多,或求供设,或责脚步。”
脚步的组词: 脚的组词 步的组词
脚跟
jiǎo gēn 解释 ◎ 脚跟,脚根 jiǎogēn,jiǎogēn[heel] 脚后跟 站稳脚跟 引用解释 亦作“脚根”。 1.脚的后部。《山海经·海外北经》“﹝ 跂踵国 ﹞其为人大,两足亦大” 晋 郭璞 注:“其人行,脚跟不著地也。”《魏书·尒朱彦伯传》:“﹝ 洛中 謡﹞又曰:头去项,脚根齐,驱上树,不须梯。”《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女子收回左脚,把脚跟向地上一碾。” 谷峪 《王本巧》:“她的脚根提起,向西北角的一个窝棚望了望。” 2.比喻立足点或立场。 宋 朱熹 《答陈肤仲》四:“凡事从今更宜审细,见得是,当便立定脚根,断不移易。”一本作“ 脚跟 ”。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有些人还有怀疑,还没有站稳脚跟,一遇风浪就会左右摇摆。” 3.比喻行迹。 明 袁宏道 《致吴因之书》:“行年四十,脚跟不定,待何时定?”《花月痕》第四八回:“道姑笑道:‘贫道云游之人,脚跟无定,是从来处来。’” 4.根底;底细。《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 丁利国 道:‘实不瞒你説……他所以认我们是他的父母。’店家听説,嗔道:‘原来脚根不正。’” 郭沫若 《行路难·漂流插曲第一章》:“你是看穿了我们的脚跟,以为我们纵横是带不走的。” 5.指物体的下端或其近旁。《儿女英雄传》第四回:“祇见那石头脚根上周围的土儿就拱起来了。”甬剧《两兄弟》:“篱笆右边的土墙脚跟,长着一棵茂密的梅子树。”
脚跟的组词: 脚的组词 跟的组词
脚气
jiǎo qì 解释 ◎ 脚气 jiǎoqì[beriberi] 病名。又称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于脚而成。其症先起于腿脚,麻木,疼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萎枯,或胫红肿,发热,进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言语错乱。治宜宣壅逐湿为主,或兼祛风清热。可用鸡鸣散等方 增脚气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引用解释 1.由缺乏维生素B1的病症。患者有下肢肌肉疼痛麻木、水肿或心跳气喘等症状。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僕自謫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水浒传》第六回:“小人近日有些脚气的症候,十分走不的多路。” 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它是 上海 上等白米,吃了叫人害脚气病,寸步难行。” 2.脚癣的俗称。参见“ 脚癣 ”。
脚气的组词: 脚的组词 气的组词
脚手架
jiǎo shǒu jià 解释 ◎ 脚手架 jiǎoshǒujià[scaffold] 供工人在高处工作而搭的架子 引用解释 施工时供高处操作的支架。 冰心 《再寄小读者》十三:“ 天安门 前面两边,从去年的冬天起,看它拆房,看它破土,看它奠基,看它搭起脚手架。” 秦兆阳 《贾大奇自述》四:“从省里请来了三位最有名的油画家,搭上脚手架,吊上大电灯,日夜开工。”
脚手架的组词: 脚的组词 手的组词 架的组词
脚踏
jiǎo tà 引用解释 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垫脚用的矮木凳。《宋史·后妃传下·刘贵妃》:“ 绍兴 二十四年,进贤妃,颇恃宠骄侈。尝因盛夏,以水晶饰脚踏。帝见之,命取为枕。”《红楼梦》第七一回:“当中独设一榻,引枕、靠背、脚踏俱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格言·姚端恪公》:“公指座脚踏曰:如此物,置之不得其所,暗中或至损人足。”
脚踏的组词: 脚的组词 踏的组词
脚踏实地
jiǎo tà shí dì 引用解释 1.脚踏稳在地上,常有站稳义。《西游记》第二二回:“我把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实地好打!”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煨芋梦》:“但觉身轻於叶,如堕云雾中,耳畔作风涛澎湃声,约炊许,脚踏实地。” 许杰 《旅途小记》:“而这一只脚之所以能够脚踏实地,而且又正好踏在这一地点的原因,却又因为另一只脚踏稳了地面。” 2.比喻做事认真踏实。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 康节 曰:‘某何如人?’曰:‘ 君实 脚踏实地人也。’”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大古是脚踏实地,你从来本性我须知。” 严复 《救亡决论》:“今夫生人之计虑智识,其开也,必由粗以入精,由显以至奥,层累阶级,脚踏实地,而后能机虑通达,审辨是非。” 袁鹰 《悲欢·飞》:“他不是脱离现实的幻想家,不是侃侃议论的空谈家,他是脚踏实地的战斗者。”
脚下
jiǎo xià 引用解释 1.脚底下。 唐 杜甫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头上鋭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朱子语类》卷二十:“问志学与立,曰:‘志是要求箇道,犹是两件物事;到立时,便是脚下已踏著了也。’”《老残游记》第八回:“不但人行脚下觉得轻了许多,即驴子也不似从前畏难苟安的行动。” 王洪涛 《莉莉》诗:“ 太行 在你的脚下,你在 太行 的怀里!” 2.物体近地面的部分。 唐 白居易 《草茫茫》诗:“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 驪山 脚下 秦皇 墓。” 前蜀 贯休 《渔家》诗:“前山脚下得鱼多,恶浪堆中尽头睡。”《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来日午时,你可将船泊于 蒋山 脚下南岸第七株杨柳树下相候。” 3.指鞋子。《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便是雨不得住,鞋儿都踏湿了,教 青青 回家,取伞和脚下。” 4.现在;马上。 宋 钱愐 《钱氏私志》:“ 子瞻 若能脚下承当,把一二十年富贵功名贱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一章:“要是依着俺,脚下就动手。” 孙犁 《风云初记》十六:“去年的皇历,今年不能使了。从脚下起,就得变个样儿!”
脚下的组词: 脚的组词 下的组词
脚印
jiǎo yìn 解释 ◎ 脚印,脚印儿 jiǎoyìn,jiǎoyìnr[step] 脚踏过的痕迹。多喻走过的路,留下的事迹 引用解释 脚踏过的痕迹。多喻走过的道路,留下的事迹。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雪已下了寸多厚, 祥子 低着头走。处处洁白,只有他的身后留着些大黑脚印。”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一》:“这十卷选集就是我的结论,这里面有我几十年的脚印。” 柯岩 《向雷锋叔叔致敬》诗:“让我们快踏着你的脚印,一步一步向前!”
脚印的组词: 脚的组词 印的组词
脚趾
jiǎo zhǐ 解释 ◎ 脚趾 jiǎozhǐ[toe] 脚前端的分支 引用解释 脚前端的分支。
脚趾的组词: 脚的组词 趾的组词
脚注
jiǎo zhù 解释 ◎ 脚注 jiǎozhù[footnote] 在印刷的书页正文下面或在各表下面的附注 引用解释 印在书页下端的注文。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编·桌子的跳舞》:“我在《资本论》的脚注里面发现出引用了这一句有趣的话。”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但是过了一年我还是从那篇未用的后记中摘出一部分作为一篇散文的脚注塞进我的《文集》第十卷里面了。”
脚注的组词: 脚的组词 注的组词
脚本
jué běn 解释 ◎ 脚本 jiǎoběn(1) [script] 表演戏剧、拍摄电影等所依据的底本 电影脚本 (2) [manuscript]∶书稿的底本 引用解释 1.公牍或书稿的底本。《西游补》第九回:“犯鬼有箇朝臣脚本,时时藏在袖中。” 清 彭元瑞 《知圣道斋读书跋·尽忠录》:“﹝ 季沧苇 ﹞以是书见貽,朱墨皆 荆川 笔云。细閲书中絶无批评,但有圈抹,不得其读书之意。既取 荆川 《右编》勘之,圈者皆入《右编》,抹者节去,始知即其纂《右编》时脚本。” 2.表演戏剧、曲艺,摄制电影等所依据的本子。载有台词、故事情节等。 清 李渔 《比目鱼·联班》:“又兼我记性极高,当初学戏的时节,把生、旦的脚本都念熟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你就在这 薰风殿 中,把《燕子笺》脚本,三日唸会,好去入班。”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但是现在,我身不由主,我不得不参加这个京剧脚本的讨论。”
脚本的组词: 脚的组词 本的组词
两脚规
liǎng jiǎo guī 解释 ◎ 两脚规 liǎngjiǎoguī[compass] 数学仪器,由一头用联轴节相连,上面刻着几个标度(如相等的部分,弦,正弦,正切)的两个尺子组成 引用解释 绘图仪器之一。有两个可以开合的脚,上端固定在一个轴上,有分线规和圆规两种。
两脚规的组词: 两的组词 脚的组词 规的组词
立脚点
lì jiǎo diǎn 引用解释 1.犹立场。观察或判断的基点。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其学派之立脚点,近於保守无论矣。”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最重要的,还得看我们收集的材料怎样,有什么就利用什么。这是设计的立脚点。” 2.赖以立身之处。 萧三 《红军上了井冈山》诗:“红军上了 井冈山 ,革命有了立脚点。”
立脚点的组词: 立的组词 脚的组词 点的组词
落脚
luò jiǎo 解释 ◎ 落脚 luòjiǎo(1) [stay for a time]∶在某地暂时停留 找个地方落脚 (2) [put up]∶暂住 在客店落脚 ◎ 落脚 luòjiǎo[leftover bits and pieces] 下脚 落脚货 引用解释 1.停留;住宿。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盖好三两间房子,你们一家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郭小川 《三门峡》诗:“明明在中原落脚,为什么又像遨游 西子湖 边?!” 郭小川 《团泊洼的秋天》诗:“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 2.住处。 丁玲 《奔》:“到了 上海 ,你可别丢开我不管……好歹要替我找个落脚。” 3.诗句的末尾。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此上三句落脚字皆自吞其声,韵短调促,而无抑扬之妙。” 朱光潜 《谈美·从心所欲不踰矩》:“古诗《华山畿》:‘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它的起句用‘许’字落脚……末句仍回到和‘许’字协韵的‘汝’字落脚。” 4.停歇。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我的叫声还未落脚,早听见窗内有一声回应。” 5.下脚;站得住脚。《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残 看了半天,无处落脚。只好……在人缝里坐下。”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峰回路转》:“走路的人只好学野羊,先站在石头上寻好落脚的地方,然后再一块一块的跳跃过去。”
落脚的组词: 落的组词 脚的组词
墙脚
qiáng jiǎo 解释 ◎ 墙脚 qiángjiǎo(1) [the foot of a wall]∶墙根 (2) [foundation]∶比喻根本、根据、基本原则、事物赖以建立的基础 挖墙脚 引用解释 亦作“墻脚”。 1.墙的下部。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狐》:“然俯瞰墙脚,深至二丈有奇。” 沙汀 《涓埃集·过去》:“他孤孤单单地站在一方空地上,一面是一堵无依无靠的墙,墙脚有一间久已不用的猪圈。” 2.比喻基础。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出国不久,你三番五次地跟我们讲, 郭祥 同志勾引 小杨 ,要挖你的‘墙脚’。”
墙脚的组词: 墙的组词 脚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