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的组词
被选举权
bèi xuǎn jǔ quán (1).公民依法当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或被选担任一定职务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第二章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各种组织的成员当选为本组织的代表或领导人的权利。
并举
bìng jǔ 同时举办;同时举起;同时列举。 毛泽东 《做革命的促进派》:“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 孙犁 《<刘绍棠小说选>序》:“现实主义的旗帜,是与 中国 革命的旗帜同时并举的。”如:把这两者并举是不妥当的。並舉:1.相互荐举。《楚辞·离骚》:“世並举而好朋兮,夫何煢独而不予听!” 王逸 注:“相与朋党,並相荐举。”(2).同时荐举。《汉书·宣帝纪》:“唯恐羞先帝圣德,故並举贤良方正以亲万姓。”(3).同时列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因知《招魂》乃 原 作也。若属 宋玉 所作, 史公 必不与诸篇并举。”
并举的组词: 并的组词 举的组词
差额选举
chā é xuǎn jǔ 引用解释 即不等额选举。选举时,候选人名额按选举法或有关章程比应当选的名额多,由选举人自由选择投票。
创举
chuàng jǔ 解释 ◎ 创举 chuàngjǔ[pioneering work(or undertaking)] 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 引用解释 前所未有的举动。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白文公生日会》:“虔设牲醪,招邀朋侣,展拜 虎邱 祠下,祭罢饮福,谈讌竟日而散,此实 吴中 创举。”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二章:“这是历史上--不但 中国 历史上,恐怕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惊人创举。”
创举的组词: 创的组词 举的组词
大举
dà jǔ 解释 ◎ 大举 dàjǔ(1) [widely recommend]∶广泛推荐人才 (2) [expand military force]∶大兴军旅 (3) [inform against bad conduct]∶普遍检举 ◎ 大举 dàjǔ[carry out in large-scale] 大规模地进行 大举进犯 引用解释 1.谓大兴军旅。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自 寿春 而南。”《北史·吐万绪传》:“及大举济 江 , 绪 以行军总管与 西河 紇豆陵洪景 屯兵 江 北。” 宋 苏轼 《王仲仪真赞》:“方是时,虏大举犯边。” 2.泛指进行其他大规模活动。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此次回教徒之大举请愿,有否他故,所不敢知。” 3.普遍检举。《后汉书·灵帝纪》:“制詔州郡大举鉤党。” 4.谓广泛推荐人才。《晋书·刘寔传》:“故自 汉 魏 以来,时开大举,令众官各举所知,惟才所任,不限阶次。”
大举的组词: 大的组词 举的组词
多此一举
duō cǐ yī jǔ 解释 ◎ 多此一举 duōcǐyījǔ[make an unnecessary move;superfluous action;greese the fat pig] 无为的举动,徒劳无功的行为 如果荪甫没有放弃成见的意思,那也不必多此一举了。—— 茅盾《子夜》 引用解释 做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你给我这一张整票子,明天还是要到你那边打散,何必多此一举呢!”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二幕:“我方才跟 志成 说,我后悔不该来看你们,我简直是多此一举啦。”
高举
gāo jǔ 解释 ◎ 高举 gāojǔ(1) [raise high]∶高高地拿着扬起 高举大旗前进 (2) [high-flying]∶高飞,远去 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楚辞·宋玉·九辩》 (3) 也喻指隐居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 引用解释 1.高飞。《楚辞·九辩》:“鳧雁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汉 贾谊 《惜誓》:“登苍天而高举兮,歷众山而日远。” 清 吴伟业 《毛子晋斋中》诗:“携家就 赤诚 ,高举凌黄鵠。” 2.谓远行。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今先生率然高举,远集 吴 地。” 3.谓退隐。 4.谓逝世。 清 刘大櫆 《祭张闲中文》:“悵别泪之方新,讶凶音之遽至……子高举以离羣,余索居而寡慰。” 5.犹首倡。 汉 扬雄 《羽猎赋》:“狭三王之阨僻,嶠高举而大兴。” 宋 司马光 《朝鸡赠王乐道》诗:“星河满天月光白,东望扶桑悄染色。一声高举耳目醒,四远羣阴皆辟易。” 6.高抬(物价)。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 充 ( 卢充 )后乘车入市卖鋺,高举其价,不欲速售,冀有识。” 7.高其行,行为超出凡俗。《楚辞·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王逸 注:“独行忠直。”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独执事眇然高举,有深思长虑,为国家树根本之道。” 8.高高地举起。如:他高举着奖杯向观众致意。
高举的组词: 高的组词 举的组词
检举
jiǎn jǔ 解释 ◎ 检举 jiǎnjǔ(1) [expose an offence;report(an offence)to the authorities]∶向有关部门或组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检举逃犯 (2) [recommend]∶荐拔 引用解释 1.揭发他人的过失、罪行。《西游记》第二三回:“只是多拜 老孙 几拜,我不检举你就罢了。”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中学,大学,一律施行大检举,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许多教员与学生被捕。” 2.犹选择。 宋 苏轼 《杭州上执政书之二》:“伏望相公一言,检举成法,自朝廷行下,使五穀通流,公私皆济。”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宰臣 吕大防 等言,昨奉圣旨宣諭,皇帝纳后有期,已令入内侍省检举施行者。”《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今条具当今弊政与夫捄正之宜,请检举行之。” 3.荐拔。 宋 李光 《与胡邦衡书》:“郊赦虽有检举之文,仇人在朝,固已絶望,死生祸福,定非偶然。”《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九年》:“丙申,詔责授 建寧军 节度副使、 昌化军 安置 李光 ,永不检举。”
检举的组词: 检的组词 举的组词
举办
jǔ bàn 解释 ◎ 举办 jǔbàn(1) [conduct]∶开办 举办训练班 (2) [hold]∶举行 举办展览会 引用解释 举行;兴办。如:举办展览会;举办科技讲座。
举办的组词: 举的组词 办的组词
举报
jǔ bào 引用解释 1.上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礼耆德》:“择本乡年八十以上,素有德行,从公确实举报。” 2.检举,报告。如:建立举报制度。
举报的组词: 举的组词 报的组词
举不胜举
jǔ bù shèng jǔ 解释 ◎ 举不胜举 jǔbùshèngjǔ[be too numerous to list] 举也举不尽,形容极其多 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鲁迅《伪自由书》 引用解释 列举不尽。如:生动的事例举不胜举。
举不胜举的组词: 举的组词 不的组词 胜的组词
举动
jǔ dòng 解释 ◎ 举动 jǔdòng(1) [comportment]∶举止 (2) [act;movement]∶行动 举动自专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轻率的举动 引用解释 1.举止;行动。《后汉书·牟融传》:“﹝ 牟融 ﹞代 伏恭 为司空,举动方重,甚得大臣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旧唐书·魏徵传》:“帝大笑曰:‘人言 魏徵 举动疏慢,我但觉嫵媚。’” 2.特指重大的政治行动。《北史·贾彝传》:“时朝廷举动及大事不决,每遣尚书、 高平公 李敷 就第访决。” 3.措置;措施。《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 猗顿 、 陶朱 、 卜祝 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朱子语类》卷七十:“只为举动不顺了,致得民不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自从改了票盐之后,盐场的举动大变了。” 4.发作。《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自己也添了个痰水疾,不时举动,动不动就要咳嗽半夜。” 5.指演奏音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及上竿、打筋斗之类讫,乐部举动,琴家弄令。” 6.犹言动不动。表示很容易发生某种行动。 汉 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飢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举动的组词: 举的组词 动的组词
举国
jǔ guó 解释 ◎ 举国 jǔguó[the whole nation] 整个国家 举国欢庆 引用解释 全国。亦指全国之人。《荀子·荣辱》:“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引《扶南记》:“ 林杨国 去 金陈国 步道二千里,车马行,无水道,举国事佛。” 宋 叶适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 开禧 二年冬,虏举国入寇, 蜀 、 楚 、 淮 、 徐 同日被兵。”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特信进步有序,曼衍有源,虑举国惟枝叶之求,而无一二士寻其本。”
举国的组词: 举的组词 国的组词
举例
jǔ lì 解释 ◎ 举例 jǔlì[sample] 举出例子 从中举例 引用解释 于类似事物中,举出一二,以况其馀。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汪中》:“凡此四科,无劳举例。”
举例的组词: 举的组词 例的组词
举目
jǔ mù 解释 ◎ 举目 jǔmù[raise the eyes] 抬眼看 举目四望 引用解释 抬眼望。《晋书·王导传》:“ 周顗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二:“ 新亭 举目风景切, 茂陵 著书消渴长。” 明 高明 《琵琶记·勉食姑嫜》:“栖惶处,见慟哭饥人满道,叹举目将谁倚赖。”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奇材剑客今岂絶,奈此举目都茫茫。”
举目的组词: 举的组词 目的组词
举目无亲
jǔ mù wú qīn 引用解释 谓人地生疏,孤单无依。《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衣单食缺,举目无亲。”《说唐》第九回:“家嫂寡居思乡,只有此子,出外多年,举目无亲。” 许地山 《缀网劳蛛·商人妇》:“﹝我﹞愿意在这举目无亲的时候用功学习些少文字。”亦作“ 举眼无亲 ”。 元 关汉卿 《五侯宴》楔子:“俺穷滴滴举眼无亲。”《红楼梦》第八三回:“你日后必定有个好人家,好女婿,决不像我这样守活寡,举眼无亲,叫人家骑上头来欺负的。”
举棋不定
jǔ qí bù dìng 解释 ◎ 举棋不定 jǔqí-bùdìng[hesitate about(or over)what move to make] 手举棋子,断定不了往哪儿走。比喻遇事无主见,决断能力差 引用解释 1.着棋下子犹豫不决。《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2.喻临事无决断。《新唐书·郁林王恪传》:“ 晋王 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
举人
jǔ rén 解释 ◎ 举人 jǔrén[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汉代取士人不用考试,令郡国的守相推荐到中央;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引用解释 1.推举,选拔人才。亦指所举之人材。《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后汉书·章帝纪》:“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繫阀閲。” 2. 隋 、 唐 、 宋 三代,被地方推举而赴京都应科举考试者。 唐 白居易 《早送举人入试》诗:“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3. 明 清 两代称乡试录取者。《儒林外史》第二回:“那 王举人 也不谦让,从人摆了一条凳子,就在上首坐了。”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姓》:“在 石门湾 里,姓 丰 的只有我们一家,而中举人的也只有我父亲一人。”
举人的组词: 举的组词 人的组词
举世
jǔ shì 解释 ◎ 举世 jǔshì[throughout the world] 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引用解释 全世界;普天下。《庄子·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唐 方干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诗:“羣书已熟无人似,五字研成举世传。”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七七’开抗战,君自海外回。东进杀 倭 寇,举世惊风雷。”
举世的组词: 举的组词 世的组词
举世闻名
jǔ shì wén míng 解释 ◎ 举世闻名 jǔshì-wénmíng[of world renown] 全世界都知道,声名远播 中国的象牙雕刻是杰出的, 北京的山水人物和 广州的花卉动物牙雕,尤其举世闻名。—— 秦牧《高高翘起的象鼻子》 引用解释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