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组词
地形图
dì xíng tú 解释 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是普通地图之一。由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和配合有关调查资料编制而成。地貌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和起伏形态;地物用图式符号表示,具有精确的平面位置。是建设工程中规划、设计、施工和军事活动的重要资料。
地形图的组词: 地的组词 形的组词 图的组词
地心说
dì xīn shuō 解释 ◎ 地心说 dìxīnshuō[geocentric theory] 古天文学的一种学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等星球都是绕地球运行的。此学说最早为亚里士多德所提出。公元二世纪,托勒密发展了地心说,后被教会为维护其统治而利用。十六世纪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推翻
地心说的组词: 地的组词 心的组词 说的组词
地心引力
dì xīn yǐn lì 引用解释 地球吸引其他物体的力,力的方向指向地心。物体落地,月亮和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全是这种力作用的结果。也称重力。
地穴
dì xué 解释 ◎ 地穴 dìxué[pit house] 挖地成坑并加覆盖的原始住所 引用解释 1.谓面积较大的凹陷地形。《六韬·战骑》:“往而无以返,入而无以出,是谓陷於天井,顿入地穴,此骑之死地也。”《山海经·海内东经》“﹝ 湘水 ﹞入 洞庭 下” 晋 郭璞 注:“ 洞庭 ,地穴也,在 长沙 巴陵 。” 2.地下的孔道或洞穴。《文选·张载<七命>》:“举戈林竦,挥锋电灭;仰倾云巢,俯殫地穴。” 李善 注引 郑玄 曰:“穴,搏蛰兽所藏者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又故 虢县 有 杜阳山 。山北有 杜阳谷 ,有地穴北入,亦不知所极。” 明 姚广孝 《观石经洞》诗:“深田地穴藏,高耸巖洞积。”
地穴的组词: 地的组词 穴的组词
地学
dì xué 解释 ◎ 地学 dìxué[geoscience] 地球科学的简称 此地学不刊之说也。——[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引用解释 原指地理学或地质学。今为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海洋学、大气物理学、自然资源考察等的统称。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所谓地学者,以地舆为纲,而一切测量、经纬、种植、车舟、兵阵诸艺,皆由地学以推至其极者也。”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此外还有所谓格致、地学、金石学……但是还得声明:后两项,就是现在之所谓地质学和矿物学。”
地学的组词: 地的组词 学的组词
地衣
dì yī 解释 ◎ 地衣 dìyī[lichen] 地衣门的许多复杂叶状体植物的任何一种,这是一种藻和一种菌在各种固体表面(如岩石、树皮表面上)的共生体,由一个分枝的叶状体组成 引用解释 1.即地毯。 唐 白居易 《红绣毬》诗:“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入梦》:“堂上古画古琴,寳鼎铜雀,碧珊瑚,红地衣。”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草原的后方,搭起一个平坛,这是为了单于晋封阏氏的仪式准备的。坛上铺着锦绣的地衣。” 2.低等植物的一类。植物体是菌和藻的共生体,种类很多,生长在地面、树皮或岩石上,特别能耐干、寒。 萧红 《小城三月》一:“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象地衣那样绿,透出在这里,那里。” 3.车前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车前》。
地衣的组词: 地的组词 衣的组词
地狱
dì yù 解释 ◎ 地狱 dìyù(1) [hell;hades nether world]∶某些宗教的说法,指人死后灵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对 (2) [inferno] (3) 比喻受苦受难的地方 (4) 黑暗、喧闹、混乱和坏人无法无天的地方 引用解释 1.梵文Naraka的意译,意为“苦的世界”。处于地下,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目。古 印度 传说人在生前做了坏事,死后要堕入地狱,受种种苦。佛教也采用此说。《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昔 五臺山 一僧,夜恒梦至地狱。” 茹志鹃 《失去的夜》一:“ 也宝 睁大了眼,她怕,她觉得恐怖,她想起人们常说的十八层地狱,其中有一层是上刀山下油锅。” 2.与天堂相对。本为希伯来文,后基督教转意译为地狱。犹太教经典中原意为“阴间”,仅指死者灵魂的去处,并不涉及赏罚问题;后为基督教人转其意而用之,指不信仰耶稣基督的人灵魂于末日审判后受永刑的地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堪嘉弟妹立纲常,全敬神爷姓字扬,自此无忧罹地狱,自然永远在天堂。” 3.比喻险恶悲惨的境地。《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 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第一部:“这是暗无天日的活地狱!” 曹禺 《原野》序幕:“他眼里闪出凶狠,狡恶,机诈与嫉恨,是个刚从地狱里逃出来的人。”
地狱的组词: 地的组词 狱的组词
地域
dì yù 解释 ◎ 地域 dìyù[district;region] 面积相当大的一块地方 引用解释 1.土地的范围;地区范围。《周礼·地官·大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 兴 乃图六州之地域,籍其人与三军之生齿,自寅司马已下至於郡邑史之废置,尽献於先帝。” 清 吴敏树 《亡弟云松事状》:“弟之葬也,余未为誌。其地域已隘,而余终当相就;欲别择地,而自营壙偕焉。”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敝寓地域之水电权,似已收回,现在每月须吃海潮灌在水中的自来水一回,做菜无须再加盐料。” 2.特指本乡本土。如:地域观念。
地域的组词: 地的组词 域的组词
地震
dì zhèn 解释 ◎ 地震 dìzhèn[earthquake;seism;quake] 地球局部的震动或颤动,伴有造山运动或其他地壳运动 引用解释 1.由地球内部的变动引起的地壳的急剧变化和地面的震动。古又称地动。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纪年》 帝乙 三年。《春秋》 文公 九年, 襄公 十六年, 昭公 十九年、二十三年, 哀公 三年以及其他古代文献都有许多关于地震的记载。《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 元帝 大兴 元年四月, 西平 地震。” 毛志成 《啊,黄河长江的子孙》诗:“伟大的中华儿女呵,第一个测出了神秘的地震。” 2.比喻社会变动或引起震动的事件。《人民日报》1965.4.18:“新老殖民主义的脚下,到处发生地震。”
地震的组词: 地的组词 震的组词
地震学
dì zhèn xué 引用解释 研究地震预报和预防、地震成因和分布以及与地震有关的各种物理现象的学科。从地震学的研究,还可以获得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作理论的推断。
地震学的组词: 地的组词 震的组词 学的组词
地震预报
dì zhèn yù bào 解释 ◎ 地震预报 dìzhèn yùbào[earthquake forecasting;earthquake prediction] 用地震仪或观察自然景物现象的变化得出可能发生地震的情况报告
地支
dì zhī 解释 ◎ 地支 dìzhī[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eavenly Stems to designate years,months,days and hours]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传统用作表示次序的符号。也叫“十二支”。与“天干”相配表示年、月、日的次序,也用来记时 引用解释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岁阴”。传统用做表示次序的符号。参见“ 干支 ”。
地支的组词: 地的组词 支的组词
地址
dì zhǐ 解释 ◎ 地址 dìzhǐ(1) [address] (2) 找到某人或某机关或与其通信的指定地点(如住处或营业所) (3) 在计算机中,标识寄存器、存储单元和存储设备的编号或名称 引用解释 个人居住或通信地点;团体所在或通信地点。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李东阳》:“余综诸説与地址印证。盖 广福寺 之南, 响闸 之西, 越桥 之北, 海潮寺 之东,地名 煤厰 , 文正 故第当在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我﹞只得要了几种书来,拣定了,也写了地址,叫他送去取价。” 李準 《李双双小传》四:“食堂地址是借在村十字路口南边,富裕中农 孙有 家的旧车院里。”
地址的组词: 地的组词 址的组词
地质
dì zhì 解释 ◎ 地质 dìzhì[geology] 地质学的简称 引用解释 1.土地的形质;土壤的质地。《易·坤》“六二,直方大” 三国 魏 王弼 注:“居中得正,极於地质,任其自然而物自生。” 孔颖达 疏:“质谓形质。地之形质,直方又大,此六二居中得正是尽极地之体质也。” 梁启超 《论中国之将强》:“地质肥沃,物产繁衍。” 2.地壳的成分和结构。 艾青 《鱼化石》诗:“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徐迟 《地质之光》:“它在地质上也是相当破碎的,半岛、岛屿、岬角、港湾相间。”
地质的组词: 地的组词 质的组词
地质力学
dì zhì lì xué 引用解释 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构造,以便解决地壳运动问题的一门地质学的边缘学科。为我国地质学家 李四光 所倡导而建立。 徐迟 《地质之光》:“地质科学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发展。其中喷薄欲出的是 李四光 创建的一门科学:地质力学。”
地质年代
dì zhì nián dài 解释 地壳上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有相对地质年代和放射测定年代(绝对地质年代)之分。相对地质年代只说明岩石在生成时间上的新老顺序,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放射测定年代则明确说明岩石生成距今的年数,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加以测定。详见下表。[ht6h]地质年代表宙代纪符号同位素年龄(单位百万年)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生物发展的阶段显生宙新生代kz第四纪q1616本纪初期人类祖先出现。新第三纪n23214植物和动物接近现代。淡水藻常见。小型浮游有孔虫繁盛。哺乳类形体变大。老第三纪e6542被子植物繁盛。海中以货币虫、软体动物和六射珊瑚为主。哺乳类发展迅速。中生代mz白垩纪k13570本纪后期,被子植物大量发现。有孔虫兴盛。菊石和箭石渐趋绝迹。爬行类至后期急剧减少。侏罗纪j20570真蕨、苏铁、银杏和松柏类等繁荣。箭石和菊石兴盛。巨大的爬行类(恐龙)发展。鸟类出现。三叠纪t25045裸子植物进一步发展。腕足类减少。菊石和瓣鳃类发育。迷齿类绝迹。爬行类发展。哺乳类出现。(续表)宙代纪符号同位素年龄(单位百万年)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生物发展的阶段显生宙古生代pz二叠纪p29040至晚期,木本石松、芦木、种子蕨、科达树等趋于衰落,裸子植物如松柏类等开始发展。菊石、腕足类等继续发展。本纪末,四射珊瑚、床板珊瑚、三叶虫、b12f类绝灭。石炭纪c35565真蕨、木本石松、芦木、种子蕨、科达树等大量繁荣。笔石衰亡。珊瑚、b12f类、腕足类很多。两栖类进一步发展。爬行类出现。泥盆纪d41055在早期裸蕨类繁荣,中期后,蕨类植物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腕足类和珊瑚发育。原始菊石出现。昆虫和原始两栖类(迷齿类)最初发现。鱼类发展。至晚期,无颌类趋于绝灭。志留纪s43828在末期,裸蕨类开始出现。腕足类和珊瑚繁荣。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无颌类发育。至晚期,原始鱼类出现。奥陶纪o51072藻类广泛发育。海生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棘皮动物(海林檎)等非常繁盛,板足鲎类出现。发现可靠的四射珊瑚。钙藻发育。寒武纪∈57060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与元古代化石记录相比,若干门类无脊椎动物,尤其是三叶虫等开始繁荣。低等腕足类、古杯动物等发育。元古宙pt尚无普遍采用的划分方案25001930蓝藻和细菌开始繁盛。至末期,无脊椎动物出现。太古宙ar40001500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蓝藻存在,但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
地质学
dì zhì xué 解释 ◎ 地质学 dìzhìxué[geology] 研究地球形成和发展、地壳的组成物质、各种地质作用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等问题的科学 引用解释 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和地壳构造,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
地质学的组词: 地的组词 质的组词 学的组词
地中海
dì zhōng hǎi 解释 ◎ 地中海 Dìzhōng Hǎi[the Mediterranean sea;Mare Nostrum] 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处于欧、亚、非之间
地中海的组词: 地的组词 中的组词 海的组词
地轴
dì zhóu 解释 ◎ 地轴 dìzhóu[the earth's axis] 地球的自转轴,与赤道平面垂直,贯通地球中心及南北的直线 引用解释 1.古代传说中大地的轴。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龟负龙擎,文籍其阳九阴六; 共 触 愚 移,倾缺其天枢地轴。” 2.泛指大地。《南齐书·乐志三》:“义满天渊,礼昭地轴。”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送万折之倾注,艷寒光之迸射;浸地轴以上浮,盪天容而一色。” 太平天囯 刘盛培 《建天京于金陵论》:“惟兹 建业 ,素号 金陵 ,形势既美乎地轴,规模尤合乎天堂。” 3.今指地球自转所围绕的轴线,它和赤道平面相垂直。
地轴的组词: 地的组词 轴的组词
地主
dì zhǔ 解释 ◎ 地主 dìzhǔ(1) [landlord;landowner]∶拥有或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并靠地租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地主阶级的成员 (2) [host]∶指住在本地的人 尽地主之谊 (3) [lord]∶土地的所有者或主人 地亩有限而且还是荒地的地主 引用解释 1.当地的主人。对来往客人而言。 唐 郎士元 《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诗:“山下古松当綺席,簷前片雨滴春苔,地主同声復同合,留欢不畏夕阳催。” 明 李贽 《与焦从吾》:“且当处穷之日,未必能为地主,是以未敢决来。”参见“ 地主之谊 ”。 2.神名。《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韦昭 注:“乡,方也。天神地祇,四方神主,当征讨之。”《史记·封禅书》:“八神……二曰地主,祠 泰山 梁父 。”《汉书·郊祀志上》:“天子至 梁父 ,礼祠地主。” 3.田地的主人。《元典章·刑部十八·宿藏》:“ 王拜驴 等於 贺二 地内掘得埋藏之物,於所得物内,一半没官,一半付告人;於地内得者,依上令,得物之人与地主停分。” 4.占有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或阶级。 毛泽东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的是收取地租。” 茅盾 《林家铺子》二:“一个多月前乡下人收获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们和高利贷的债主们如数逼光。”
地主的组词: 地的组词 主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