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组词
液体
yè tǐ 解释 ◎ 液体 yètǐ[liquids] 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可以流动的物质 引用解释 有一定体积无一定形状可以流动的物质。性质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在常温下,水、酒、水银等都是液体。
液体的组词: 液的组词 体的组词
印刷体
yìn shuā tǐ 解释 ◎ 印刷体 yìnshuātǐ[print hand;book letter] 相对于“手写体”而言。用于机器印刷的文字书写形式。参看“手写体” 引用解释 文字的印刷形式(区别于“手写体”)。
印刷体的组词: 印的组词 刷的组词 体的组词
一体
yī tǐ 解释 ◎ 一体 yītǐ(1) [an organic whole]∶有机的整体 融成一体 (2) [to a men;all people concerned]∶有机地结合或联结起来的整体 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胡越为一体。——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引用解释 1.谓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妇,一体也;昆弟,一体也。”《管子·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汉书·礼乐志》:“二者并行,合为一体。” 宋 陈亮 《廷对策》:“君臣固当相与如一体也,何至有肆谗之人以恐惧其心志,而徊徨其进退哉!”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许多许多年轻热情的眼睛都投射到 道静 的脸上、身上,那么亲切,那么热烈,似乎在希望这个陌生的女孩子,能够参加到他们的行列里面来和他们成为一体。” 2.一部分。《孟子·公孙丑上》:“昔者窃闻之: 子夏 、 子游 、 子张 皆有圣人之一体, 冉牛 、 閔子 、 颜渊 则具体而微。” 赵岐 注:“体者,四枝股肱也……一体者,得一枝也。”《史记·项羽本纪》:“郎中骑 杨喜 、骑司马 吕马童 、郎中 吕胜 、 杨武 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唐 韩愈 《答侯生问论语书》:“或去圣一间,或得其一体,皆践形而未备者。”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吾 中国 号称守师説者,既不过得其师之一体,而又不敢有所异同增损,更传於其弟子,所遗者又不过一体之一体耳。” 3.指整个身体。《列子·杨朱》:“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 4.犹言一只。《三国志·魏志·锺繇传》“ 文帝 在东宫赐 繇 五熟釜”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太子与 繇 书:‘昔 有黄 三鼎, 周 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岂若斯釜五味时芳?’” 5.一样;一同;一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陈餘 张耳 一体有功於 赵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酒色漂漂,与银光一体。”《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将 沮授 锁禁军中,待我破 曹 之后,与 田丰 一体治罪!”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至于各地方抗 日 力量,则宜一体爱护,不宜厚此薄彼;信任之,接济之,扶掖之,奖励之。” 6.谓文学作品的一种体式或风格。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其源出于 李陵 。发愀愴之词,文秀而质羸。在 曹 刘 间,别构一体。”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李子田 曰: 杜 诗持正侃侃,自为一体,而阴启 宋 人以理为诗之意。” 7.指全体。如:一体周知、一体遵照。
一体的组词: 一的组词 体的组词
遗体
yí tǐ 解释 ◎ 遗体 yítǐ(1) [remains of the dead]∶死者的尸体 向遗体告别 (2) [body]∶指自己的身体,古人认为自身为父母的遗体 引用解释 亦作“ 遗躰 ”。 1.旧谓子女的身体为父母所生,因称子女的身体为父母的“遗体”。《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身者,亲之遗躰也。”一本作“ 遗体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天雨花》第六回:“险将父母遗体,断送妖狐手内。” 2.即亲生子。《汉书·霍光传》:“ 中孺 ( 霍中孺 )趋入拜謁,将军迎拜,因跪曰:‘ 去病 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太平广记》卷三二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上郡 胡馥之 ,娶妇 李氏 ,十餘年无子而妇卒,哭之慟:‘汝竟无遗体,怨酷何深!’”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朱墨史》:“及 梁师成 用事,自谓 苏氏 遗体,颇招延 元祐 诸家子孙,若 范温 、 秦湛 之徒。”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六:“ 冯祭酒 具区 《跋孙覿尚书尺牘》云:‘ 阳羡 孙老 得 东坡 弃婢而生尚书,实 坡公 遗体。’予跋《鸿庆集》既辩之矣。” 3.犹身体。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或有乘危冒嶮,投死忘生,弃遗体於万仞之下,邀荣华於一朝之间,比夫轻四海爱脛毛之士,何其缅然邪!” 宋 梅尧臣 《道旁虎迹行》:“伤哉此遗体,冒险轻百金。”《西游记》第七九回:“ 沙僧 道:‘朝士休怪丑陋,我等乃是生成的遗体。若我师父,来见了我师兄,他就俊了。’” 4.指所尊敬的人的尸体。 唐 李商隐 《为王侍御瓘谢宣吊并赙赠表》:“降悯惻於上公,厚賻礼於遗体。” 元 虞集 《考思亭记》:“墓也者,遗体之所藏也。”《说唐》第四二回:“ 柴绍 放声大哭,只得殮了 元霸 遗体,连同他的遗物和玉璽降表,回转 长安 。”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不一时,又找到了四位烈士的遗体。” 5.指以前遗留下来的形体、式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仓頡》者, 李斯 之所辑,而鸟籀之遗体也。”
遗体的组词: 遗的组词 体的组词
有机体
yǒu jī tǐ 解释 ◎ 有机体 yǒujītǐ(1) [organism] (2) 使人感到或像是活的植物或动物的东西 (3) 在字面上只能用于有生命的体系,作为譬喻意义的用法,它暗示与生物系统的类比用法 引用解释 1.具有生命的个体的统称,包括植物和动物。 2.指事物构成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连,像生命的个体一样具有统一性的物体。 朱光潜 《艺文杂谈·慢慢走,欣赏啊!》:“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
有机体的组词: 有的组词 机的组词 体的组词
幼体
yòu tǐ 解释 ◎ 幼体 yòutǐ[larva] 在母体内或脱离母体不久的幼小生物
幼体的组词: 幼的组词 体的组词
章回体
zhāng huí tǐ 解释 ◎ 章回体 zhānghuítǐ[a kind of writing divided into chapters] 一种分回叙事的长篇小说体裁 引用解释 长篇小说的一种体裁。参见“ 章回小説 ”。
章回体的组词: 章的组词 回的组词 体的组词
正多面体
zhèng duō miàn tǐ 解释 各个面是全等的正多边形,并且各个多面角都全等的多面体。正多面体有且仅有五种: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
正体
zhèng tǐ 解释 ◎ 正体 zhèngtǐ(1) [standardized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正规的字体 (2) [ronde]∶正楷体书法 (3) [block letter]∶字母的印刷体 引用解释 1.主体,本体。《墨子·大取》:“圣人恶疾病,不恶危难,正体不动,欲人之利也,非恶人之害也。” 孙诒让 间诂引 毕沅 曰:“言欲存其身以利人,非恶人之以危难害己。”《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夫日者,众阳之宗,天光之贵,王者之象,人君之位也。夫以阴而侵阳,亏其正体,是非下陵上,妻乘夫,贱踰贵之变与?”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今且谈其正体,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 2.旧指承宗的嫡长子。《仪礼·丧服》:“传曰:何以三年也?正体於上,又乃将所传重也。” 胡培翚 正义:“ 雷氏 次宗 云,父子一体也,而长嫡独正,故曰体。”《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王宰宣哲於元辅。” 李善 注:“正体,太子也。” 3.犹正统。 隋 王通 《文中子·问易》:“ 晋 宋 之王,近於正体,於是乎未忘中国。” 4.正统的体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至 石渠 论艺, 白虎 通讲;聚述圣言通经,论家之正体也。” 王闿运 《论文体》:“赋以 荀子 为正体。”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萧颖士不知史例》:“ 萧颖士 论史以《春秋》为正体,以《史记》为伪体。” 5.正楷字。《法书要录》卷三引 唐 李嗣真 《书后品》:“ 右军 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巖廊宏敞,簪裾肃穆。” 6.规范的汉字字形。 7.拼音文字的印刷体。
正体的组词: 正的组词 体的组词
整体
zhěng tǐ 解释 ◎ 整体 zhěngtǐ[entirety;whole;total] 指整个事物或组织的全体 把国家看成是一个由家庭构成的整体 引用解释 指整个集体或整个事物的全部。 毛泽东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如果不是在整体上藐视敌人,我们就要犯机会主义的错误。”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整体的组词: 整的组词 体的组词
政体
zhèng tǐ 解释 ◎ 政体 zhèngtǐ[form of government] 施政的要领 迂滞不达政体。——清· 张廷玉《明史》 引用解释 1.为政的要领。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承天惟允,正身惟常,任贤惟固,恤民惟勤,明制惟典,立业惟敦,是谓政体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政体》:“自此百官中有学业优长兼识政体者,多进其阶品,累加迁擢焉。”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一》:“若将六部案牘中有关于政体者一一録出,修为一书,则累朝之事更无遗漏矣。” 2.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政体和国体是相适应的。 梁启超 《斯巴达之政体》:“盖利其互相轧轢,以王制王, 希腊 诸邦,欲防专制而废君主政体, 斯巴达 则增益利用之。”
政体的组词: 政的组词 体的组词
肢体
zhī tǐ 解释 ◎ 肢体 zhītǐ(1) [limbs]∶四肢 (2) [limbs and trunk]∶四肢和躯体 引用解释 犹躯体。《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唐 元稹 《遣病》诗之八:“卧悲衾簟冷,病觉肢体轻。” 清 孙枝蔚 《无酒》诗之一:“节我肢体疲,省我奔走忙。” 丁玲 《水》四:“腐蚀了的人的、畜的肢体上,叮满了苍蝇。”
肢体的组词: 肢的组词 体的组词
主体
zhǔ tǐ 解释 ◎ 主体 zhǔtǐ(1) [main body;main part;principal part]∶事物的主要部分 信的主体 (2) [subject] (3) 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主体和客体 (4) 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犯罪主体 国际法主体 引用解释 1.指君主的统治地位。《汉书·东方朔传》:“﹝ 接舆 、 箕子 ﹞使遇明王圣主……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 五帝 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 2.事物的主要部分。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日 广西 会党,则知己为主体,而西人为客体矣。” 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 中国 的老百姓。” 3.哲学名词,和“客体”相对。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4.法学用语。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主体的组词: 主的组词 体的组词
字体
zì tǐ 解释 ◎ 字体 zìtǐ[style of a written or printed character;script;style of calligraphy] 同一种文字的书法的不同形体,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草书 引用解释 1.文字的不同体式。如汉字有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汉 蔡邕 《篆势》:“思字体之俯仰,举大略而论旃。”《南史·江淹传》:“时 襄阳 人开古冢,得玉镜及竹简古书,字不可识。 王僧虔 善识字体,亦不能諳,直云似是科斗书。” 唐 韩愈 《石鼓歌》:“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科。” 2.由有代表性的著名书法家所形成的风格独特的书体。《南史·萧子云传》:“ 子云 善草隶,为时楷法,自云善效 钟元常 、 王逸少 而微变字体。” 宋 梅尧臣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诗:“长廊 颜頵 碑,字体家法传。” 3.字的形体结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嘉道 以后,殿廷考试尤重字体。”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但两边墙上却还留着一副毛笔书写的、字体端丽的楷书对联。”
字体的组词: 字的组词 体的组词
自由体操
zì yóu tǐ cāo 引用解释 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在地板、地毯或垫子上徒手做翻腾、跳跃等动作。一般在音乐伴奏下进行。
总体
zǒng tǐ 解释 ◎ 总体 zǒngtǐ[overall;general;total] 由若干个体组成的事物;整体 总体规划 总体战 引用解释 若干个体合成的事物全部;整体。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他们--各个的分体,整个的总体--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转变在空间时间中生出什么价值。” 邓小平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斗争风雨的严峻考验证明,从总体来看,我们的文艺队伍是好的。”
总体的组词: 总的组词 体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