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组词
大梁
dà liáng 解释 ◎ 大梁 dàliáng(1) [main beam]∶架在山墙或屋架上最高的一根横梁,也叫正梁、脊檩 (2) [main duty]∶主要的任务或责任人 他在单位挑大梁 (3) [Daliang capita]∶战国时 魏国都城,现 河南省 开封市 魏有隐士曰 侯赢…为 大梁夷门(东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引用解释 1.古地名。 战国 魏 都。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西北。 隋 唐 以后,通称今 开封市 为 大梁 。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 愈 昔从军 大梁 下,往来满屋贤豪者。”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四:“驱车欲何适,北顾指 大梁 。” 2.星次名。在十二支中为酉,在二十八宿为胃、昴、毕三星。《国语·晋语四》:“岁在大梁,将集天行。” 韦昭 注:“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为大梁。” 3.房屋的主梁。比喻事物中起主要作用者。如:扛大梁;挑大梁。
大梁的组词: 大的组词 梁的组词
雕梁画栋
diāo liáng huà dòng 解释 ◎ 雕梁画栋 diāoliáng-huàdòng[a richly ornamented building] 雕:用彩画装饰。用彩画装饰的大梁和梁,形容建筑物的豪华 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得那大厦高堂?也不是雕梁画栋,一个个都睡在松柏林中。——《西游记》 引用解释 雕花、彩绘的栋梁。亦借指有彩绘装饰的富丽堂皇的房屋。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收穫》1982年第4期:“飞檐碧瓦,雕梁画栋,俨然是 华夏 之风的国粹。”
顶梁柱
dǐng liáng zhù 解释 ◎ 顶梁柱 dǐngliángzhù[pillar;backbone] 指起非常重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他是这项工程的顶梁柱 引用解释 比喻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人民日报》1975.4.18:“社员们都称赞 甘祖昌 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顶梁柱’。”《花城》1981年第5期:“ 老崔头 伸出大拇指,‘好样的, 朱祖 ,你可是咱茶馆的顶梁柱!’”《十月》1981年第3期:“妈在我们家里是个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顶梁柱的组词: 顶的组词 梁的组词 柱的组词
栋梁
dòng liáng 解释 ◎ 栋梁 dòngliáng(1) [ridgepole]∶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子的上端 (2) [atlas]∶身负重担的人;能担负责任的人材 (3) [pillar]∶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他们是国家的栋梁 引用解释 1.房屋的大梁。《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为栋梁。”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擿齿则松檟不及一寸之筳,挑耳则栋梁不如鷦鷯之羽。”《旧唐书·赵憬传》:“大厦永固,是栋梁榱桷之全也;圣朝致理,亦庶官羣吏之能也。” 清 梅曾亮 《士说》:“求栋梁者必於木,而木不皆栋梁也,其不材者,且不得与萑蒲竹箭比。” 2.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后汉书·陈球传》:“公为国家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 唐 杜甫 《承沉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诗:“天路牵騏驥,云臺引栋梁。” 清 汪衡 《励志诗》:“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 胡厥文 《悼念周恩来总理》诗:“万民齐慟哭,千载永难忘。百战锋芒在,何乃折栋梁。” 3.比喻基本因素。 廖仲恺 《消费合作社概论》:“故工人与一般消费者,实为经济之栋梁,缺一则不立。”
栋梁的组词: 栋的组词 梁的组词
高梁
gāo liáng 引用解释 1.高桥。《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兹郑子 引輦上高梁而不能支。 兹郑 踞辕而歌,前者止,后者趋,輦乃上。” 2.屋梁。 晋 傅玄 《琵琶赋》:“素手纷其若飘兮,逸响薄于高梁。” 3.高挺。《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鼻相不甚高梁,眼睛有些凹塌。” 4.即膏粱。高,通“ 膏 ”;梁,通“ 粱 ”。《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王冰 注:“高,膏也;梁,粱也。”参见“ 膏粱 ”。
高梁的组词: 高的组词 梁的组词
横梁
héng liáng 解释 ◎ 横梁 héngliáng(1) [crossbeam]∶横向的梁(如结构上的主梁或十字架的水平杆) (2) [stringpiece]∶建筑中常平放使用的粗大的长木料 (3) 形成码头岸壁或木墩台的一排木桩顶上的粗大方木 (4) 临时支撑用的横木 (5) [stringer]∶用于连接框架竖柱或支承地板的长条横木;楼梯的斜梁 (6) [beam]∶支撑船上甲板的横木 (7) [transom] (8) 铁路货车底架中连接侧架的梁 (9) 炮架中通常为宽阔偏平的一个金属部件,用以连接两侧成对的部件架尾边板或其它类似部件 (10) [needle beam]∶桥梁中支承桥面的梁 (11) [crossbar]∶自行车车身架上的大梁 引用解释 1.横置的梁。房屋构件之一。《尔雅·释宫》“楣谓之梁” 晋 郭璞 注:“门户上横梁。”此指门框上的横木。 五代 沉颜 《宣州重建小厅记》:“横梁虹亙,山节峯峙。”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此均指屋梁。 2.泛指其它物体结构中的梁。如船体结构中的横梁。
横梁的组词: 横的组词 梁的组词
脊梁
jǐ liáng 解释 ◎ 脊梁 jǐliáng[back] 〈方〉∶脊背 脊梁骨 引用解释 1.脊背。其骨为全身骨骼的主干所在,如屋之有梁,故称。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一折:“你心里把褐衲袄脊梁上披,强似着紫朝衣。”《水浒传》第一回:“﹝ 洪太尉 ﹞取过丹詔,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手里提着银手炉,降降地烧着御香。”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三章:“有人怕光膀子麦芒扎肉,他不在乎,那古铜色的脊梁上好似刷了一层桐油闪着亮。” 2.用作比喻。常指人的意志、胆量和节操。《朱子语类》卷五二:“况当世衰道微之时,尤用硬着脊梁,无所屈挠方得。” 曹禺 等《胆剑篇》第五幕:“一个人只要有条脊梁,有点血性,今天就再也不会想到向 夫差 作这样没骨头的事。” 3.比喻中坚骨干力量。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 中国 的脊梁。”
脊梁的组词: 脊的组词 梁的组词
脊梁骨
jǐ liáng gǔ 解释 ◎ 脊梁骨 jǐliánggǔ[spine] 〈方〉∶脊柱 引用解释 1.脊柱的俗称。《朱子语类》卷三五:“又举 小南和尚 偶靠倚而坐,其师见之,厉声叱之曰:‘恁地无脊梁骨!’”《花城》1981年第6期:“饿得我肚皮贴了脊梁骨啰!” 2.用作比喻。常指人的志气、力量或节操。《景德传灯录·宣鉴禅师》:“ 德山老人 一条脊梁骨硬似铁,抝不折。”《朱子语类》卷三五:“士不可以不弘毅。先生举 程先生 语曰:重担子须是硬着脊梁骨方担荷得去。” 3.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或可依靠的骨干力量。 华山 《山中海路》五:“ 彦继学 一面读,一面想。有了铁,工业就有了脊梁骨,一个新的工业基地就可以围绕着它建设起来。”《新华月报》1979年第3期:“他们是我们国家的脊梁骨!”
脊梁骨的组词: 脊的组词 梁的组词 骨的组词
吕梁
lǚ liáng 引用解释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 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 ,即指此。《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 龙门 未开, 吕梁 未发, 河 出 孟门 ,大溢逆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河水 左合一水,出 善无县 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於 吕梁 之山,而为 吕梁洪 ……盖 大禹 所闢,以通 河 也。” 陈毅 《过吕梁山》诗:“峥嶸突兀 吕梁 雄,我来冰雪未消融。” 2.水名。也称 吕梁洪 。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臣石齿列,波流汹涌。《庄子·达生》:“ 孔子 观於 吕梁 ,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唐 李绅 《泛五湖》诗:“岂復问津迷,休为 吕梁 叹。” 宋 梅尧臣 《送赵谏议知徐州》诗:“ 吕梁 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这一边砍将去,就似那 吕梁 泻下的狂澜,如何当抵?”
吕梁的组词: 吕的组词 梁的组词
桥梁
qiáo liáng 解释 ◎ 桥梁 qiáoliáng(1) [bridge] (2) 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使用的建筑物 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3) 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病理学是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 引用解释 1.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鹖冠子·备知》:“山无径迹,泽无桥梁,不相往来。”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鴈鸟、器仗、帷幕, 吴道玄 主之。” 杨朔 《木棉花》:“这是一段长长的路,旅客须得提着行囊,走过破损的桥梁,才能跳上对岸那辆火车。” 2.比喻能起联系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涉公》:“当修行善道,为后世桥梁。”如: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桥梁的组词: 桥的组词 梁的组词
挑大梁
tiǎo dà liáng 引用解释 比喻承担主要工作或起主要作用。《小说月报》1981年第11期:“ 陶红杏 在 桑家班 挑大梁,挂头牌,名噪 北运河 二百八十里。”《中国青年》1983年第11期:“公司经理希望 秦政 来 蚌埠 安家落户,搞自行车新品种的开发工作,挑大梁。”
挑大梁的组词: 挑的组词 大的组词 梁的组词
跳梁小丑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解释 ◎ 跳梁小丑 tiàoliáng-xiǎochǒu[contemptible wretch;buffoon;clown;petty burglar] 比喻上窜下跳、猖狂捣乱而又微不足道的人 引用解释 形容猖狂捣乱而没有多大能耐的丑恶之徒。 艾青 《在浪尖上》诗:“谁有威信打倒谁,跳梁小丑显神通。”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六:“在他看来, 管大甩子 和 潘汉五 都是一丘之貉,以裙带当作上天梯,全是跳梁小丑,不会有什么作为,不值一谈。”
偷梁换柱
tōu liáng huàn zhù 解释 ◎ 偷梁换柱 tōuliáng-huànzhù[steal the beams and pillars and replace them rotten timber-perpetrate a fraud] 意为玩弄手法、暗中改换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军事上是说与别的军队联合作战时,暗中抽换其主力,使作战失利,以乘机吞并之 引用解释 比喻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红楼梦》第九七回:“偏偏 凤姐 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 瀟湘馆 来。”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驳‘左’倾空谈主义》:“这个叫做偷梁换柱,实行投降之前的思想准备或舆论准备。”
无梁
wú liáng 引用解释 1.没有桥。 汉 严忌 《哀时命》:“道壅塞而不通兮, 江 河 广而无梁。”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若济 河 无梁兮,沉此心於千里。” 金 元好问 《潞州录事毛君墓表》:“我思古人得伯朋,任重道远毅以弘。 大河 无梁岂乐冯,以孝则勇信有徵。” 2.没有屋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以作零齣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 3.古代博戏用语。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四折:“且休説百步穿杨,我和你先打一盘无梁。从今后你也要安详,我也不夸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本胡戏也……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
无梁的组词: 无的组词 梁的组词
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解释 ◎ 余音绕梁 yúyīn-ràoliáng[leave a lasting and pleasant impression]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曹娥之齐,鬻歌假食,既去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晋· 张华《博物志》 引用解释 1.《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后因以“餘音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圆润,馀韵无穷。《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餘音绕梁,三日不絶’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 小玉先生 説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 2.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清 贺裳 《载酒园诗话·宋欧阳修》:“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随言尽,无復餘音绕梁之意。”亦作“ 餘响遶梁 ”、“ 餘响绕梁 ”。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秦青 顾谓其友曰:‘昔 韩娥 东之 齐 ,遗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而去,餘响遶梁,三日不絶,左右以其人弗去。’”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中:“ 韩娥 过 齐 雍门 ,鬻歌假食,既毕,而餘响绕梁,三日不絶。”
正梁
zhèng liáng 引用解释 架在屋架或山墙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也叫大梁、脊檩。 三国 魏 王朗 《谏行役夜表》:“臣闻飞蓬随风,集於正梁之衡。” 朱心 《鱼抬梁,土堆亭》:“走进正殿,见地基已经打好,墙也已经砌好,殿上的柱子也竖起来了;地上横放着一根大正梁,一看就知道梁太短,和屋顶要相差一大段。”
正梁的组词: 正的组词 梁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