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组词
税目
shuì mù 解释 ◎ 税目 shuìmù[tax items] 指捐税的各种名目 引用解释 各个税种中所规定的应课税的项目。《新华月报》1950年第5期:“全国各地所实行的税政、税种、税目和税率极不一致,应迅速加以整理。”
税目的组词: 税的组词 目的组词
书目
shū mù 解释 ◎ 书目 shūmù[book list] 图书目录 新书书目 引用解释 图书的目录。《南史·张缵传》:“ 纘 固求不徙,欲遍观阁内书籍。尝执四部书目,曰:‘若读此毕,可言优仕矣。’”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全唐文>纪事》:“所引凡五百八十餘件,列书目於前。” 孙犁 《澹定集·我的书目书》:“要购买一些古籍旧书,书目是不可缺少的。” 唐 姚合 《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海图装玉轴,书目记牙籤。”
书目的组词: 书的组词 目的组词
数目
shù mù 解释 ◎ 数目 shùmù(1) [number;amount]∶事物的个数 (2) [standard][方言]∶衡量事物的标准 无拨啥数目,晚得来!——《海上花列传》 引用解释 1.通过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 宋 司马光 《辞免裁减国用札子》:“若但欲知 庆历 二年裁减国用制度,比见今支费不同数目,只下三司令供析闻奏,立可尽见。”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由督办官绅,逐日攷核所收数目,按月榜示通衢。”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一章:“他迅速但是毫不慌乱地用手指清点了炸弹的数目。” 2.事实。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休説麻槌脑箍,六问三推,不住勘问,有甚数目,打的浑身血污。” 细目。谓眼睛细小。《周礼·考工记·梓人》:“鋭喙决吻,数目顅脰,小体騫腹,若是者谓之羽属。” 孙诒让 正义:“《毛诗》释文云:‘数,细也。’谓细目也。”
数目的组词: 数的组词 目的组词
鼠目寸光
shǔ mù cùn guāng 解释 ◎ 鼠目寸光 shǔmù-cùnguāng[shortsighted] 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引用解释 喻人眼光短,见识浅。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完忠》:“俺主公豁达大度,兼容并包,尔反鼠目寸光、执迷不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为此説者,真乃鼠目寸光,误人家国,无所底止者也。”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五:“这种鼠目寸光、有眼无珠之徒,成不了气候。”
数目字
shù mù zì 引用解释 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见在 绍兴 乡间,颇有以数目字为名者。” 茅盾 《陀螺》:“这可以用数目字来求得的。”
数目字的组词: 数的组词 目的组词 字的组词
条目
tiáo mù 解释 ◎ 条目 tiáomù(1) [clauses and subclauses in a document]∶规章、条约等的项目 (2) [entries in a dictionary]∶字典、词典中的一整条 引用解释 1.按内容分的细目。《汉书·刘向传》:“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晋书·傅玄传》:“二常侍所论,或举其大较而未备其条目,亦可便令作之。” 隋 李德林 《霸朝集序》:“当时製述,条目甚多,今日收撰,略为五卷云尔。”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至 程 、 朱 始别为纲领三、条目八,分传以释之。” 2.指词典的词条。 罗竹风 《实践是检验辞书编纂工作的唯一标准》:“《辞海》体例规定,大条目不过四五百字,中条目三百字左右,小条目只有一二百字。” 3.谓整理安排细节。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窃谓今日之急务,固无逾于此四大端,然而条目工夫,不能造次,举措施布,各有缓急。” 4.法令、规章等的项目。亦指法令、规章。《晋书·刑法志》:“抄《新律》诸死罪条目,悬之亭传,以示兆庶。”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今又行手实之法,虽其条目委曲不一,然大抵特告訐耳。”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一:“ 士廉 再拜曰:‘祭酒其使我以无事治 蜀 耶!’乃简条目,州遂大治。” 清 龚自珍 《京师悦生堂刻石》:“养之之法,古无专官,无条目。无专官,无条目,是费不出於公上也。”
条目的组词: 条的组词 目的组词
题目
tí mù 解释 ◎ 题目 tímù(1) [title;subject;topic]∶诗歌或文章的主题、意旨;书籍的标目 让我们别再谈这个题目了吧 (2) [exercise problem;examination question]∶提出来要求解答的问题 练习题目 (3) [excuse;pretext;name]∶借口;名义 (4) [comment to]∶评论;品题 引用解释 1.标题;篇目。 汉 王充 《论衡·正说》:“《尚书》《春秋》事较易,略正题目麤粗之説,以照篇中微妙之文。”《隋书·经籍志一》:“其分部题目,颇有次序,割析辞义,浅薄不经。” 宋 苏轼 《与潮守王朝请涤书》之二:“请依碑样,止模刻手书。碑首既有大书十字,碑中不用再写题目。” 2.品评。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许邵 ﹞少读书,雅好三史,善与人论臧否之误,所题目,皆如其言,世称‘ 郭 许 之鉴’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山司徒 ( 山涛 )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 宋 苏轼 《进何去非备论状》:“一经题目,决无虚士,书之史册,足为光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陆鲁望 过 张承吉 丹阳 故居,言:‘ 祐 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此为才子之最也。’余深爱此言。” 3.题识;名称。《北史·念贤传》:“时行殿初成,未有题目,帝詔近侍各名之,对者非一,莫允帝心。 贤 乃为‘圆极’,帝笑曰:‘正与朕意同。’即名之。” 唐 李尚一 《开业寺碑》:“永言堂构,题目闕如。” 4.试题;习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须中书考试, 陟 令善书者三十人,各令操纸执笔,向席环庭而坐,俱占题目,身自循席,依题口授。” 宋 欧阳修 《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题目初出,中外羣臣皆欢然。” 冰心 《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今天, 王老师 给我们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5.为问题。 清 李渔 《意中缘·奸囮》:“这又是个难题目了,那有这许多盘缠到那里去。” 茅盾 《色盲》:“他觉得有些窘了。他很想抛开这个怪难以作答的题目。” 6.主题;命题。 宋 杨万里 《红锦带花》诗:“后园初夏无题目,小树微芳也得诗。”《红楼梦》第三七回:“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做,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做一首。”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三:“‘跳舞剧’的题目,不适于我们今日的生活。” 7.指话题。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谈话到十点钟,越谈越不精彩,因为题目不能集中,大家都感觉得精神上隔了一座墙,都不愿意尽量的发挥自己的意见。” 沙汀 《还乡记》三:“‘我们沟里,今年又抓去多少呢?’他接着问,决心换换题目。” 8.借口;名义。 前蜀 贯休 《送卢舍人》诗之三:“报通三世 释迦 言,莫将 梁武 为题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姦璫柄国,方阴伺君子之隙,肆其詆排,而羣聚清谈,反予以钩党之题目,一网打尽。”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一定是先晓得了自己,才借着这题目粘了拢来!” 9.名堂;花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其间又有奸诈之徒,就这些贪爱上面,想出个奇巧题目来,做自家妻子不着,装成圈套,引诱良家子弟,诈他一个小富贵,谓之‘紥火囤’。”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常常是一人手持盾牌单刀,一人使关刀或戈矛,照规矩练‘大刀取耳’‘单戈破牌’或其他有趣厮杀题目。” 10.指迷信所说的命相。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世传《满江红》词云:‘……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须採药访神仙,惟寡欲。’以为 朱文公 所作。余读而疑之,以为此特安分无求者之词耳,决非 文公 口中语。” 11.见“ 题目正名 ”。
题目的组词: 题的组词 目的组词
头目
tóu mù 解释 ◎ 头目 tóumù[chief;chieftain;ringleader;priace] 首领,领导人 引用解释 1.脑袋和眼睛。《荀子·议兵》:“臣之与君也,下之於上也……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汉书·刑法志》:“夫仁人在上,为下所卬,犹子弟之卫父兄,若手足之扞头目,何可当也?”《红楼梦》第六十回:“现从井上取了凉水,吃了一碗,心中爽快,头目清凉。” 2.借指性命。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某有佛牙,宝事虽久,头目犹捨,敢不奉献。”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 辩才 宝此过於头目,未易遽索。”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安国寺僧》:“于持戒参学,略无分毫可称,衣鉢差厚,宝护之如头目。” 清 钱谦益 《吴中名贤表扬续议》:“急公赴义,不顾头目,以忠孝名节为己任。” 3.外貌。 宋 文天祥 《赠梅谷相士》诗:“须得花性情,不假花头目。” 4.军官。《前汉书平话》卷中:“ 吕后 不合恨 彭越 昔日要他为妻,又将 梁王 体肉作羹,教外路头目併在朝大小众臣,都皆食之。”《元典章·圣政一·抚军士》:“凡征进军人临阵而亡者,被伤而死者,其家属理当优恤,仰各管头目用心照管。”《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下西川传续集》:“屯下雄兵三十万,诸官头目各安营。” 5.带头的人;负责的人。《元典章·圣政一·劝农桑》:“若有违犯之人,断罪赔偿;各管头目有失鈐束,具以名闻。” 老舍 《黑白李》:“要是拿的话呀,准保是拿四爷,他是头目。” 叶圣陶 《倪焕之》八:“他以为已经把犯罪的部属交给头目去训诫和惩罚,自有头目负责;自己只有从旁批判那头目处理得当不得当的事情了。” 6.指人。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二折:“你两个头目,自説话来。”《西游记》第四四回:“我两个且坐上,即烦你去沙滩上替我一查。只点头目有五百名数目便罢。” 7.古时称我国南方诸国各部落的首脑。《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掳掠得 汉 人,都分给与各洞头目。”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孩儿避讐海外,众头目推我为王。”
头目的组词: 头的组词 目的组词
项目
xiàng mù 解释 ◎ 项目 xiàngmù[item] 事物按性质分成的类 首先兴办关键性的建设项目 引用解释 事物分成的门类。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五:“教育这个项目当然是不容轻易忽略的。”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二:“它们的式样、大小、制造的材料、使用的方法等等,项目繁多。”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词汇,看来该是技巧性很强的一个项目了。”
项目的组词: 项的组词 目的组词
显目
xiǎn mù 解释 ◎ 显目 xiǎnmù[conspicuous;showy;eye appeal] 醒目;引人注目
显目的组词: 显的组词 目的组词
鲜艳夺目
xiān yàn duó mù 引用解释 谓色彩鲜明艳丽而耀眼。 曹禺 《日出》第二幕:“﹝ 顾八奶奶 ﹞穿一件花旗袍,镶着灿烂的金边,颜色鲜艳夺目,紧紧地箍在她的身上。”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四章:“也就是 刘易之 的太太,穿着一件大红闪花缎旗袍,在百枝烛光的电灯照耀之下,比在黄昏的微弱光线里,尤为鲜艳夺目。”
细目
xì mù 解释 ◎ 细目 xìmù[detailed catalogue] 详细的条目 引用解释 1.细小事项。《晋书·庾亮传》:“时 王导 辅政,务存大纲,不拘细目。”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朝野上下,大纲细目,久已无存。” 2.详细的目录。 清 何琇 《樵香小记·百国春秋》:“策书详其细目,如 墨子 之所称, 左氏 据以作传者是也。” 孙犁 《澹定集·我的书目书》:“我有一部 清 末 玻璃厂 书肆编印的书目汇刻,正续两编,有当时出版的各种丛书的细目,很便查考。”
细目的组词: 细的组词 目的组词
醒目
xǐng mù 解释 ◎ 醒目 xǐngmù[(of written words or pictures)catch the eye;attract attention;be striking] 显明突出,引人注意 引用解释 1.谓睁眼不眠。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一夕復一夕,醒目常不眠。” 2.显眼,引人注目。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神船》:“遂登舟,伏船头上舱中眺望,模糊不甚醒目。”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八章:“代表们都穿上新分的较为醒目的衣裳。”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四章:“这里插着一个很大的木牌,写着醒目的大字。” 3.谓使眼目清新。 郭小川 《中国的秋天》诗:“面对这无限风光,怎能不醒目动心!” 4.即醒木。 清 范述祖 《杭俗遗风》:“大书,一人独説,不用傢伙,惟有醒目一块,纸扇一把。”参见“ 醒木 ”。
醒目的组词: 醒的组词 目的组词
心目
xīn mù 解释 ◎ 心目 xīnmù(1) [heart]∶内心 吾心目中。——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mind;mental view]∶想法和看法 引用解释 1.心和眼。泛指记忆,眼前。《国语·晋语一》:“上下左右,以相心目。” 三国 魏 曹丕 《又与吴质书》:“追思昔游,犹在心目,” 唐 康骈 《剧谈录·白傅乘舟》:“每见居人以叶舟浮泛,就食菰米鱸鱼,近来思之,如在心目。”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自报纸风传而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 2.想法和看法;内心。《礼记·中庸》“故至诚如神” 宋 朱熹 集注:“然惟诚之至极,而无一毫私伪留於心目之间者,乃能有以察其几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觉口噤体僵,有如梦魘,然心目仍了了。” 巴金 《家》十一:“我想要是她知道大哥为什么特别爱梅花,在大哥底心目中梅花含着什么意思,那么她不晓得会怎样悲伤呢。”
心目的组词: 心的组词 目的组词
掩人耳目
yǎn rén ěr mù 解释 ◎ 掩人耳目 yǎnrén’ěrmù[deceive the public;hood wink people] 掩:遮盖。堵住人的耳朵,遮住人的眼睛。比喻以假象来蒙蔽别人 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西游记》 引用解释 遮蔽别人的耳目。谓以假象蒙骗人。 清 恽敬 《驳朱锡鬯书杨太真传后》:“ 太真 为道士已入宫, 玄宗 欲掩人耳目,故迟至 天寳 四载,方册为贵妃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我天天开的药方,你们只管撮了来煎,却不可给他吃。’ 龙光 道:‘这又是何意?’ 博如 道:‘这不过是掩人耳目,就是别人看了方子,也是药对脉案的。’”
要目
yào mù 解释 ◎ 要目 yàomù[important clauses and contents] 紧要篇章和项目 引用解释 1.指统计纲目。《北史·儒林传下·刘炫》:“古人委任责成,岁终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 2.重要的头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经营官 刘达义 督同该营哨所弁挐获要目 杨长发 。” 3.重要的篇目。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下期要目的预告上,果然有我的《序<孩儿塔>》在。”
要目的组词: 要的组词 目的组词
一目了然
yī mù liǎo rán 解释 ◎ 一目了然 yīmù-liǎorán[as clear as day; see with half an eye]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引用解释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 一目了然 ”。《朱子语类》卷一三七:“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瞭然。”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乡闱章程》:“又刊印章程,随卷给发,某时某路点某学,一目瞭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如此逐日稽查,一闻鼓角喧传,号锣声响,自己统下实在人数即可一目瞭然。”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然而变迁至速,不必一二年,则谁为汉奸,便可一目了然矣。” 郭小川 《忆延安》诗:“拨云雾,见青天,二十多年的历史,使人一目了然。” 见“ 一目瞭然 ”。
引人注目
yǐn rén zhù mù 解释 ◎ 引人注目 yǐnrénzhùmù[noticeable;conspicuous;strike the eye;spectecular] 由于与众不同或明显的特性而引起人的注意 引人注目的入口处
有目共睹
yǒu mù gòng dǔ 解释 ◎ 有目共睹 yǒumù-gòngdǔ(1) [be there for all to see;be obvious to all] 人人都看得见。比喻事实非常明显 他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2) 也说“有目共见” 引用解释 同“ 有目共见 ”。 草明 《乘风破浪》四:“有目共睹,一年只长个三万四万吨。” 艾芜 《<桂花村的孩子们>序言》:“他就在农村中不断地写作,写出许多坚实优秀的作品,广大读者都是有目共睹的。”
悦目
yuè mù 解释 ◎ 悦目 yuèmù[be pleasing to the eye;good-looking] 愉悦好看 赏心悦目 引用解释 愉悦眼目,好看。 汉 刘向 《说苑·修文》:“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七:“臣闻音以比耳为美,色以悦目为欢。”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图画尚可以悦目,何况亲观。” 冰心 《再寄小读者》八:“最爽心悦目的是红紫黄白各色的郁金香。”
悦目的组词: 悦的组词 目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