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组词
风趣
fēng qù 解释 ◎ 风趣 fēngqù (1) [touch]∶使人回想起某一特殊时代、时期、地方、文化或文明的文艺作品的感染力 带有一点日本风趣的…风景画墙纸的集成 (2) [humor;wit;salt]∶幽默或诙谐的趣味 一个民族充满着生命力、活力和性格的风趣 一个风趣横生的人 引用解释 1.风格志趣。 南朝 梁 沉约 《与约法师书悼周舍》:“ 周中书 风趣高奇,志託夷远。”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吴江 计甫草 东 ,读书讲学,风趣异人。” 2.情趣;风味。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戴逵》:“情韵连绵,风趣巧拔。” 清 张大受 《风中柳》词:“翦去生綃,賸写江乡风趣,空孤负,年时鸥鷺。” 朱自清 《看花》:“但那种一盆一干一花的养法,花是好了,总觉没有天然的风趣。” 3.犹风韵。《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容貌到也齐整,怎及得 玉堂春 风趣?” 明 冯梦龙 《挂枝儿·揵踢》:“揵子儿,打扮得多风趣。” 4.幽默诙谐。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二章:“ 道静 噗哧笑了。她觉得 江华 说话比过去风趣了。”
风趣的组词: 风的组词 趣的组词
风骚
fēng sāo 解释 ◎ 风骚 fēngsāo (1) [literary excellence]∶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唐宗 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2) [coquettish]∶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3) [beautiful]∶形容女子秀丽、俊俏 体态风骚 引用解释 1.指《诗》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宋书·谢灵运传论》:“原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 唐 贾岛 《喜李馀自蜀至》诗:“往来自此过,词体近《风》《骚》。”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二:“辛苦十年摹 汉 魏 ,不知何故远《风》《骚》。” 2.借指诗文。 唐 高适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留连日日奉杯宴,殊无閒隙吟风骚。”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八:“今天到某秀才家里写几张字画,明天到某一教书馆里谈论点风骚,倒也十分有趣。” 3.借指文采、才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多管是意不平自发扬,心不遂閒缀作,十分的卖风骚,显秀丽,夸才调。我这里详句法,看挥毫。”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 唐宗 宋祖 ,稍逊风骚。” 4.风流放荡。《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老儿虽然风骚,到底老人家,只好虚应故事,怎能勾满其所欲?”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我为人性格风骚,洞房中最怕寂寥。” 5.特指女性举止轻佻。 茅盾 《动摇》一:“ 金凤姐 已经走到跟前,依旧脸上搽着雪白的铅粉,嘴唇涂得猩红,依旧乜着眼,扭着腰,十分风骚。” 6.指风流放荡的人。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箇老风骚,做首肉麻的诗应付他。” 7.犹风情。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却恋他酒杯来往,儿女风骚。” 杨朔 《火并》:“每年元宵节,秧歌出街的时候,人们可以看见他扮着《拾玉镯》的 孙巧姣 ,或者《小上坟》的寡妇,专在女人面前卖弄风骚。” 8.谓体态俊俏美好。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定婚》:“有貌有貌多俊俏。 陈平 説我最风骚,新大褶,皂罗袍,方巾四角带儿飘。”《红楼梦》第三回:“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9.风光,光彩。《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旗帜鼓乐,高头骏马,送入衙门到任。 寄华 此时身子如在云里雾里,好不风骚。”梨园戏《陈三五娘》第一场:“上元景,好风骚,灯如花,月如锣。”
风骚的组词: 风的组词 骚的组词
风沙
fēng shā 解释 ◎ 风沙 fēngshā [sand blown by the wind] 夹着沙土的风 引用解释 风和被风卷起的沙土。 唐 李颀 《塞下曲》:“黄云 雁门郡 ,日暮风沙里。” 宋 王安石 《冲卿席上》诗:“低回 大梁 下,屡嘆风沙恶。”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步行约半小时,计去车已遥,登路傍平地四顾,则茫茫风沙,一无所见。”
风沙的组词: 风的组词 沙的组词
风扇
fēng shàn 解释 ◎ 风扇 fēngshàn (1) [fan]∶产生人工气流的一种工具或装置(如使一个宽的表面作飘荡或回旋运动) (2) [electric fan]∶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 引用解释 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今指电扇。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诃诘四大门》:“若季夏鬱蒸,熇赫炎烈,復须轻絺广室,风扇牙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风磨风扇》:“又有风扇,於帐房中高悬布幔,下多用头髮当面,设绳索牵动,自然有风,不用挥扇也。” 鲁迅 《花边文学·知了世界》:“同时开了风扇,吃着冰淇淋。” 1.谓风操播扬。 晋 陆机 《孔子赞》:“ 孔子 叡圣,配天弘道。风扇玄流,思探神宝。” 2.犹风吹。 明 沉周 《秋雨偶书》诗:“风扇未愁蕉破叶,雨房偏恐稻伤花。”
风扇的组词: 风的组词 扇的组词
风尚
fēng shàng 解释 ◎ 风尚 fēngshàng [prevailling custom] 社会风貌与时尚 树立新风尚 引用解释 1.气节。《晋书·傅玄傅咸等传赞》:“ 长虞 刚简,无亏风尚。”《魏书·崔子朗传》:“涉猎经史,少温厚,有风尚。” 2.风格。《明史·文苑传三·陆师道》:“人谓 徵明 四絶,不减 赵孟頫 ,而 师道 并传之,其风尚亦畧相似。” 3.风气;习俗。《宋书·臧焘传》:“良由戎车屡警,礼乐中息,浮夫恣志,情与事染,岂可不敷崇坟籍,敦厉风尚。” 宋 陶穀 《清异录·迎年佩》:“ 咸通 后,士风尚:於正旦未明,佩紫赤囊,中盛人参、木香,如豆样,时时倾出嚼吞之,至日出乃止,号迎年佩。” 清 恽敬 《南田先生家传》:“后 南田先生 负重名,羣从子弟皆作画,遂成风尚。”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大约就是因为山水比较清秀的原故罢,一般的人文风尚比起邻近的村镇也觉稍有不同。”
风尚的组词: 风的组词 尚的组词
风声
fēng shēng 解释 ◎ 风声 fēngshēng [rumor] 传出来的消息 风声很紧 走漏风声 引用解释 1.风的声音。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唐 卢纶 《虢州逢侯钊同寻南观》诗:“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 清 黄遵宪 《舟中骤雨》诗:“雨气随风走,风声挟雨行。” 2.教化;好的风气。《书·毕命》:“彰善癉恶,树之风声。” 孔 传:“明其为善,病其为恶;立其善风,扬其善声。” 唐 刘知几 《史通·直书》:“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堵江口》:“上紓宵旰勤,下壮风声树。” 3.指传播出来的消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咸与 靖 书”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儕辈略尽,幸得老与足下并为遗种之叟,而相去数千里,加有邅蹇之隔,时闻消息於风声,託旧情於思想,眇眇异处,与异世无以异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婆子自做了这些话把,被媳妇每每衝着,虚心病了,自没意思。却恐怕有甚风声,吹在老子和儿子耳朵里头。”《儒林外史》第五一回:“ 凤四老爹 ,家门口恐怕有风声,官府知道了,小人吃不起。” 徐迟 《火中的凤凰》:“前几天风声吃紧,马上捆载运走几批书。” 4.声望;声誉。《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自 园公 、 綺里季 、 夏黄公 、 甪里先生 、 郑子真 、 严君平 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 唐 元结 《下客谣》:“岂知保终信,长使令德全。风声与时茂,歌颂万千年。”《红楼梦》第六九回:“ 王夫人 正因为他风声不雅,深为忧虑。” 5.声色容止。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今亚相 刘崇如 先生出守 江寧 ,风声甚峻,人望而畏之。” 6.犹风俗。《晋书·孙盛传》:“ 盛 与 温 牋,而辞旨放荡,称州遣从事观採风声,进无威凤来仪之义,退无鹰鸇搏击之用,徘徊 湘川 ,将为怪鸟。”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若乃 虞 、 夏 、 商 、 周 之礼,考正朔而三迁;东西南北之人,混风声而一变。” 7.散布,传扬。《宋书·武帝纪中》:“臣兄子 譙王 文思 ,虽年少常人,粗免咎悔,性好交游,未知防远,羣丑交构,为其风声。”
风声的组词: 风的组词 声的组词
风湿
fēng shī 引用解释 中医病名。属痺症一类,指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症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痠痛、不能屈伸等。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凡人禀性,身本自轻,气本自长,中於风湿,百病伤之,故身重气劣也。”《敦煌曲子词·定风波》:“风湿伤寒脉紧沉,遍身虚汗似汤淋。” 宋 叶适 《夫人陈氏墓志铭》:“比寡居而病风湿,沉废逾二十年。”
风湿的组词: 风的组词 湿的组词
风湿病
fēng shī bìng 解释 ◎ 风湿病 fēngshībìng [rheumatism] 以肌肉、关节或纤维组织的炎症或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引用解释 一种慢性而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较冷而潮湿的地区。心脏被侵犯时,心肌发炎,出现杂音、心慌、心跳过快等症状。关节被侵犯时,关节有局部红肿、剧痛等症状。
风湿病的组词: 风的组词 湿的组词 病的组词
风霜
fēng shuāng 解释 ◎ 风霜 fēngshuāng (1) [wind frost]∶在有冷空气吹来的地区出现的一种气霜 (2) [hardships]∶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久经风霜 引用解释 1.风和霜。《后汉书·卢植传论》:“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 唐 杜审言 《赠苏味道》诗:“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陈毅 《冬夜杂咏·秋菊》:“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2.比喻艰难辛苦。《北齐书·文襄帝纪》:“犯危履难,岂避风霜。”《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随行两个家人,一个叫做 王恩 ,一个叫做 王惠 。多是经歷风霜、惯走江湖的人。” 杨朔 《香山红叶》:“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 3.比喻峻厉严肃的内容。《西京杂记》卷三:“ 淮南王 安 著《鸿烈》二十一篇……自云:‘字中皆挟风霜。’”《南齐书·崔祖思传》:“故以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风霜。” 4.比喻高洁坚贞的节操。《晋书·列女传赞》:“操洁风霜,誉流邦国。”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故 季路 学於 仲尼 ,厉风霜之节。”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姐六十寿序》:“吾尝閲 归熙甫 作 顾文康 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艷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操。” 5.比喻变迁的岁月。 汉 枚乘 《忘忧馆柳赋》:“弱丝清管,与风霜而共雕。” 唐 沉佺期 《游少林寺》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宋 林逋 《洞霄宫》诗:“风霜 唐 碣久,草木 汉 祠空。”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故人相向,还忆别几度风霜。”《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追悼冯志刚同志》:“国土沦丧,人命草菅苦备尝;八载风霜, 黑水 波涛如泪浆。” 6.指御史之职。 唐 杜甫 《入衡州》诗:“扶颠待柱石,独坐飞风霜。”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风霜,御史之任。”《文献通考·职官五三》:“御史臺, 龙朔 二年改为宪臺,门北闢,主阴杀也,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寮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 明 沉鲸 《双珠记·与珠觅珠》:“枫陛新瞻天仗,兰臺入手风霜。”
风霜的组词: 风的组词 霜的组词
风水
fēng shuǐ 解释 ◎ 风水 fēngshui (1) [wind edema]∶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邪侵袭,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潴留体内所致 (2) [geomantic omen;feng shui]∶旧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自然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的体系 引用解释 1.风和水;风和雨。《宋书·武帝纪上》:“公中流蹙之,因风水之势,贼舰悉泊西岸。” 唐 李远 《咏雁》:“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2.风寒与湿气。 北周 庾信 《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加以寒暑乖违,节宣失序,风水交侵,菁华已竭。” 3.风光,风景。 唐 李绅 《移九江》诗:“ 楚 客喜风水, 秦 人悲异乡。”《水浒传》第一二○回:“其山秀丽,松柏森然,甚有风水,和 梁山泊 无异。” 4.指遥远而阻隔的路途。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季兰》:“或以从军万里,断絶音耗;或祗役连年,迢遥风水。” 5.指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山脉等形势。就生者之屋宅而言,谓之阳宅;就死者之坟地而言,谓之阴宅。迷信者认为“风水”的好坏能决定宅主或葬者一家的祸福。旧题 晋 郭璞 《葬书》:“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此间 武彊山 广有隙地,风水儘好,我先与你葺理塟事。” 清 袁枚 《新齐谐·诸廷槐》:“或问:‘可是 诸 府祖宗功德修来乎?’曰:‘非也。是他家阴宅风水所荫。’”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三:“在他的意思,以为我们母亲把 杜 家的祖坟山上的风水一个人占尽了,所以只发我们这一家。” 6.指看风水的人。《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他越发慌了,託这风水到处寻地,家里养着一个风水,外面又相与了多少风水。这风水寻着一个地,叫那些风水来覆。” 7.比喻情势。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三折:“大家要看个风水。实是船小,载不起这几个人。” 朱道南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广州起义》:“这两个家伙不看看风水,尽在‘赤子赤孙’面前出洋相。” 8.中医学病症名。谓受风邪而致肺部肿胀、痰涌等症。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风水的组词: 风的组词 水的组词
风俗
fēng sú 解释 ◎ 风俗 fēngsú [social custom] 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引用解释 1.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诗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宋 司马光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献开府太师》之四:“ 洛阳 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 巴金 《灭亡》第八章:“她们问我 中国 底风俗,我也略略说了一点,又常常惹起她们发笑。” 2.指民间歌谣。《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音律。”
风俗的组词: 风的组词 俗的组词
风速
fēng sù 解释 ◎ 风速 fēngsù (1) [wind speed]∶若空气流动是风,则空气运动的速率就是风速 (2) [wind velocity]∶单位时间内空气沿水平方向流动的距离 引用解释 单位时间内空气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普通以一秒钟内移动多少米或一小时内移动多少公里来计算。
风速的组词: 风的组词 速的组词
风俗习惯
fēng sú xí guàn 解释 ◎ 风俗习惯 fēngsú-xíguàn[habits and customs]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遵循他的祖先的风俗习惯
风调雨顺
fēng tiáo yǔ shùn 解释 ◎ 风调雨顺 fēngtiáo-yǔshùn [good weather for the crops;favourabsle weather] 指风雨适时,与农事有利。形容年成好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引用解释 1.指风雨适合农时。《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 武王 伐 紂 ,雪深丈餘……既而克 殷 ,风调雨顺。” 元 胡用和 《粉蝶儿·题金陵》套曲:“歌岁稔风调雨顺,庆丰年国泰民康。” 秦牧 《长河浪花集·社稷坛抒情》:“古代的帝王们,在 天坛 祭天,在 社稷坛 祭地。祭天为了要求风调雨顺,祭地为了要求土地肥沃。” 2.指寺庙山门两旁所塑的四天王。《金瓶梅词话》第八九回:“前殿塑风调雨顺,后殿供过去未来。” 清 梁章鉅 《浪跡续谈·风调雨顺》引 明 王业 《在阁知新录》:“凡寺门金刚,各执一物,俗谓‘风调雨顺’,执劒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蛇者顺也。”参见“ 四天王 ”。
风头
fēng tou 解释 ◎ 风头 fēngtou [the way the wind blows]∶风刮的方向 ◎ 风头 fēngtou (1) [the trend of events(as affecting a person)]∶比喻形势的发展方向或与个人有利害关系的情势 (2) [lime light;publicity one receives]∶舆论注意的中心,出头露面,显示个人的表现 出风头 引用解释 1.风的势头。亦泛指风。 唐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武判官出师西征》:“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灯会元·罗山闲禅师法嗣·明招德谦禅师》:“一日天寒,上堂,众纔集。师曰:‘风头稍硬,不是汝安身立命处,且归暖室商量。’” 孙犁 《白洋淀纪事·蒿儿梁》:“这风头是这样劲,使他们站立不稳。” 2.比喻事态发展的趋势。特指与个人有利害关系的情势。 宋 朱熹 《答刘季章书》:“但见朋友当此风头,多是立脚不住,况欲望其负荷此道,传之方来,应是难準拟也。”《红楼梦》第一一一回:“看个风头,等个门路,若到了手,你我在这里也无益,不如大家下海去受用,不好么?”《老残游记》第十九回:“﹝ 吴二 ﹞见面连赢了两条,甚为得意。那知风头好,人家都缩了注子。” 夏衍 《心防》第三幕:“我以为你们 刘先生 ,在风头上总还是避一避好,所谓君子不吃眼前亏。” 3.出头露面,显示自己。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十一:“ 素裳 看着她得意的笑脸,说:‘你真风头。’”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三章:“可是现在为了成为女诗人,她却成天读起 莎士比亚 来啦。而且成了校花--交际花。风头得很!”
风头的组词: 风的组词 头的组词
风土
fēng tǔ 解释 ◎ 风土 fēngtǔ[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customs] 指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等 引用解释 1.本指一方的气候和土地。《国语·周语上》:“是日也,瞽帅、音官以(省)风土。廩于籍东南,钟而藏之,而时布之于农。” 韦昭 注:“风土,以音律省风土,风气和则土气养也。” 宋 梅尧臣 《九月见梅花》诗:“ 江 南风土暖,九月见梅花。” 元 王祯 《农书》卷八:“盖风土所宜,其实大而味甘,非他种可比。” 2.泛指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后汉书·张堪传》:“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 唐 刘长卿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诗:“南方风土劳君问, 贾谊 长沙 岂不知。” 金 元好问 《商正叔<陇山行役图>》诗之一:“ 陇坂 经行十过春,也随风土变真淳。”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余宦游所至,其风土大畧相同。”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从此渐渐的不见东方的陆地了,再到海的尽头,再见陆地时,人情风土都不同了,为之怅然。” 3.被风吹起的尘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全饼麴﹞可三日晒,然后细剉,布帊,盛高屋厨上,晒经一日,莫使风土秽污。” 唐 李商隐 有《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诗。
风土的组词: 风的组词 土的组词
风土人情
fēng tú rén qíng 解释 ◎ 风土人情 fēngtǔ-rénqíng[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指一个地方的气候、地势、习俗、礼节、喜好等 我是初到此地,不懂这里的风土人情 引用解释 一个地方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民间风习等的总称。 清 钮琇 《觚賸·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噱。” 孙中山 《民权主义》第五讲:“至于 欧 美 的风土人情和 中国 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对于 匈奴 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风味
fēng wèi 解释 ◎ 风味 fēngwèi [special flavor;local color] 风格、特征与趣味、味道 风味小吃 一台地方风味的文艺晚会 引用解释 1.美味。亦指一地特有之食品口味。《晋书·王彬传》:“ 彬 为人朴素方直,乏风味之好,虽居显贵,常布衣蔬食。” 南朝 梁 刘孝标 《送橘启》:“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採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噀人。”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冬日田园杂兴之七》诗:“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秦牧 《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被各地人们推许为雄踞首席的果子,当然味道不可能是酸的涩的。它们一般都很甜美,但是风味却仍然是各具一格的。” 2.风度;风采。《宋书·自序传》:“﹝ 伯玉 ﹞温雅有风味,和而能辨,与人共事,皆为深交。” 唐 韩愈 《答渝州李使君书》:“乖隔年多,不获数附书,慕仰风味,未尝敢忘。”《太平广记》卷一九六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丁秀才》:“有 丁秀才 者,亦同寓於观中,举动风味,无异常人。” 3.事物特有的色彩和趣味。 唐 郭仲翔 《与吴保安书》:“而乡里先达,风味相亲,想覩光仪,不离梦寐。”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七:“ 渊明 千载人, 子瞻 百世士;出处固不同,风味亦相似。” 周立波 《牛》:“他用高粱秆子编织的筷子笼,也有特别精致的花纹,小巧玲珑,很有点 江 南的风味。”
风味的组词: 风的组词 味的组词
风闻
fēng wén 解释 ◎ 风闻 fēngwén [learn through hearsay;get wind of] 传闻得知 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汉书·南粤王赵佗传》 风闻局长因受贿判刑了 引用解释 1.经传闻而得知。《汉书·南粤传》:“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论。” 颜师古 注:“风闻,闻风声。”《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天子风闻外边公论,亦有厌倦之意,遂从其请,以使相判 江寧府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十:“ 王菊生 早已风闻, 刘雨生 跟 盛佳秀 十分相好,只差拜堂了。” 2.经传说得知的消息。《晋书·顾和传》:“明公作辅,寧使网漏吞舟,何缘採听风闻,以察察为政。”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他时若有风闻入,我和你一一还当奏圣明。” 鲁迅 《三闲集·通信》:“于是接着是清党,详细的事实,报章上是不大见的,只有些风闻。” 3.见“ 风闻言事 ”。 4.指御史。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而况职匪风闻,古有常守。”
风闻的组词: 风的组词 闻的组词
风险
fēng xiǎn 解释 ◎ 风险 fēngxiǎn [risk;hazard] 危险;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 担风险 引用解释 可能发生的危险。 茅盾 《子夜》二:“你看这件事有没有风险?”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咱们 陕北 人民为了自己部队消灭敌人,什么风险的事都敢干。”亦泛指危险。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店老板躲过了风险之后,逃回来了。”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一回:“说时,皮鞭在 王臭子 身上、头上,好像捶泥一样的响起来。这等风险, 王臭子 却还是头一次遇到。”
风险的组词: 风的组词 险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