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组词
带鱼
dài yú 解释 ◎ 带鱼 dàiyú[cutlass fish;hairtail;ribbon fish] 鱼,体长,形状像带子,银白色,无鳞,是我国主要食用鱼之一 引用解释 1.佩带金银饰的鱼形袋,以示官爵和荣誉。《旧唐书·则天皇后纪》:“﹝ 垂拱 二年﹞初令都督、刺史并準京官带鱼。”参见“ 鱼袋 ”。 2.海产鱼的一种。状如带,银白色,无鳞,北方称“刀鱼”。是 黄海 和 东海 出产的主要鱼类之一。
带鱼的组词: 带的组词 鱼的组词
钓鱼
diào yú 解释 ◎ 钓鱼 diàoyú[go fishing;angle or fish with a hook and line] 用钓具捕鱼 引用解释 1.垂竿取鱼。《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 唐 韩愈 《赠侯喜》诗:“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我开始学会了钓鱼,总是上半天学钓半天鱼。” 2.比喻引诱。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七章:“‘ 小玲子 ’, 周仆 笑吟吟地说,‘你看像炊烟不像?’ 小玲子 点点头,笑着说:‘就凭这个钓鱼呀!’”
钓鱼的组词: 钓的组词 鱼的组词
钓鱼台
diào yú tái 解释 ◎ 钓鱼台 Diàoyú Tái[Diao Yu Tai] 在北京阜城门外三里河,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 引用解释 1.水边之台。因可供人垂钓,故称。 唐 沉佺期 《峡山赋》:“烟锁钓鱼臺,往事空追 赵子 。” 2. 北京 著名亭台苑囿之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钓鱼台》:“ 钓鱼臺 在 阜成门 外三里许,有行宫一所,南向。每届重阳, 长安 少年多於此处赛马,俗称曰 望海楼 。”
钓鱼台的组词: 钓的组词 鱼的组词 台的组词
浑水摸鱼
hún shuǐ mō yú 解释 ◎ 浑水摸鱼 húnshuǐ-mōyú[fish in troubled waters;try to make a calamity the means to personal profit] 比喻乘混乱的时机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少数豪门,浑水摸鱼,越来越富,越花越有 引用解释 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六:“他不是浑水摸鱼的人,不肯随便去摸个教授头衔。”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里面 李 伪军吵吵嚷嚷地,显得很混乱。 杨春 心中大喜,心想:‘里面这么黑,正好浑水摸鱼!’” 徐迟 《牡丹》五:“真抗战,假抗战,他了若指掌。助 纣 为虐,他是不干的。浑水摸鱼,此其时也。”
鲸鱼
jīng yú 解释 ◎ 鲸鱼 jīngyú [whale] 鲸的俗称 引用解释 1.鲸的俗称。《文子·上仁》:“ 老子 曰:鲸鱼失水,则制於螻蚁。”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明 李东阳 《春兴》诗之三:“翠笼鸚鵡空愁思,碧海鲸鱼几岁年。” 曹禺 《日出》第二幕:“﹝ 顾八奶奶 ﹞走起路来,小鲸鱼似的。” 2.指形状如鲸鱼的撞钟杵。《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 李善 注:“ 薛综 《西京赋》注曰:‘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輒大鸣。凡鐘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者,为鲸鱼。”按,《后汉书·班固传下》引此文, 李贤 注曰:“鲸鱼谓刻杵作鲸鱼形也。” 汉 张衡 《东京赋》:“天子乃抚玉輅,时乘六龙,发鲸鱼,鏗华钟。”
鲸鱼的组词: 鲸的组词 鱼的组词
金鱼
jīn yú 解释 ◎ 金鱼 jīnyú[goldfish] 鲫鱼经过人工培养而成的变种,有金黄、红、白、黑、蓝等颜色,形体多样,供观赏 引用解释 1.见“ 金鱼符 ”。 2.见“ 金鱼袋 ”。 3.鱼形锁。 唐 李商隐 《和友人戏赠》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冯浩 笺注:“金鱼,鱼钥也。桂丛,指月殿。” 4.指代宫门。 唐 李贺 《还自会稽歌》:“脉脉辞金鱼,羈臣守迍贱。” 5.鲫鱼经过人工长期培养形成的变种。身体颜色以红的为多,也有黑、蓝、红白花的,饲养在鱼池或缸中,是著名的观赏鱼。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物产》:“金鱼,有银白、玳瑁色者……今 钱塘门 外多蓄之,入城货卖,名‘鱼儿活’。” 清 王晫 《课婢约》:“勤调粉饵,亲喂金鱼;背诵经文,私教鸚鵡。”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当中一只透明的玻璃缸,几条金鱼在水藻里悠然游漾。”
金鱼的组词: 金的组词 鱼的组词
鲤鱼
lǐ yú 引用解释 1.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 汉 焦赣 《易林·革之颐》:“ 尼父 孔丘 ,善钓鲤鱼。” 宋 陆游 《鲤鱼行》:“鲤鱼财三尺,浅水不覆脊。” 宋传恩 《绿水悠悠·罩鱼》:“这是一条鲤鱼,一条十多斤重的鲤鱼。” 2.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鱼”代称书信。 唐 元稹 《贻蜀·张校书元夫》诗:“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清 谭嗣同 《寄人五绝》:“鲤鱼三十六,江上报秋书。” 3.借指传递书信者。 唐 孟浩然 《送王大校书》诗:“尺书能不恡,时望鲤鱼传。” 唐 元稹 《苍溪县寄扬州兄弟》诗:“凭仗鲤鱼将远信,鴈回时节到 扬州 。” 元 萨都剌 《送王伯循御史》诗:“ 曲江 水发愿相忆,莫遣鲤鱼音信稀。”参见“ 鱼书 ”。
鲤鱼的组词: 鲤的组词 鱼的组词
如鱼得水
rú yú dé shuǐ 解释 ◎ 如鱼得水 rúyúdéshuǐ[feel just like fish in water;be in one's element] 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也比喻有所依靠 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三国演义》 引用解释 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先主 解之曰:‘孤之有 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后多以“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适合的环境。 宋 王禹偁 《杜伏威传赞》:“初据 江东 ,为英为雄,如虎啸风。终归帝里,为臣为子,如鱼得水。” 明 高启 《鞠歌行》:“物有合,势必从,如鱼得水云与龙。” 老舍 《茶馆》第三幕:“我们是应运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如鱼得水!”
缘木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解释 ◎ 缘木求鱼 yuánmù-qiúyú[Do the impossible as one who climb a tree to catch fish—a fruitless approach] 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 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璧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后汉书·刘玄传》 引用解释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爬上树去捉鱼,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劳而无所得。《后汉书·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採珠。” 前蜀 贯休 《行路难》诗:“负薪为罏復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封神演义》第三三回:“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 王西彦 《乡下朋友》:“他提出许多理论上的论证,说明如果忽略了这一起点,那么其他一切就都成为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的空想。”《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循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引 唐 罗隐 诗:“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
鱼雷
yú léi 解释 ◎ 鱼雷 yúléi[tin fish;torpedo] 自行推进的雪茄形可操纵水下武器,装有炸药,由船舰或飞机发射,用以攻击远处之敌舰,由压缩空气使之保持在一定深度和航路的装置控制 引用解释 一种能在水中航行的武器。略呈圆筒状,内装引信、炸药、燃料和操纵装置等。由舰艇或飞机发射、投掷,用以摧毁敌方舰船或其他目标。
鱼雷的组词: 鱼的组词 雷的组词
鱼龙混杂
yú lóng hùn zá 解释 ◎ 鱼龙混杂 yúlóng-hùnzá[dragons and fish jumbled together]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不易分辨 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红楼梦》 引用解释 1.鱼和龙混在一起。 唐 无名氏 《渔父》词:“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 2.比喻好的和坏的混杂在一起。《红楼梦》第九四回:“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倒是这么着,他们也洗洗清。” 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但是,当时留 日 学生的思想十分分歧,参加那次会议的有革命青年,有保皇党,也有 清 政府的暗探和忠实走狗,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鱼苗
yú miáo 引用解释 由鱼子孵化出来供养殖用的小鱼。 宋 范成大 《梅雨五绝》之五:“雨霽云开池面光,三年鱼苗如许长。”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鱼子》:“凡鱼皆冬月孕子,至春末夏初则於湍水草际生子。有牡鱼随之,洒白盖其子。数日即化出,谓之鱼苗,最易长大。” 宋传恩 《绿水悠悠·小桥的那边》:“她家包了一个渔塘, 春花 跟人买鱼苗去了。”
鱼苗的组词: 鱼的组词 苗的组词
鱼米之乡
yú mǐ zhī xiāng 解释 ◎ 鱼米之乡 yúmǐzhīxiāng[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盛产鱼和米的富庶地区 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鱼米之乡,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水浒传》 引用解释 盛产鱼类及稻米等的富庶地方。《旧唐书·王晙传》:“望至秋冬之际,令 朔方 军盛陈兵马,告其祸福,啗以繒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説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水浒传》第三六回:“我知 江州 是个好地面,鱼米之乡。” 艾青 《垦荒者之歌》:“我的家在 钱塘江 上,那儿是鱼米之乡。”亦作“ 鱼米之地 ”。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参相》:“ 江西 是鱼米之地。”亦省作“ 鱼米乡 ”。抗 日 歌谣《樊湖呀好地方》:“ 樊湖 呀,好地方,有山有水鱼米乡。”如:锦绣 江 南鱼米乡。
鱼目混珠
yú mù hùn zhū 解释 ◎ 鱼目混珠 yúmù-hùnzhū[pass off fish eyes for pearls;mix the genuine with the fictitious] 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乱真 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一钟酒。——《花月痕》 引用解释 《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檟。”后因以“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玉娇梨》第十二回:“唯门生以鱼目混珠,有辱宗师藻鑑。” 浩然 《艳阳天》第二卷第八十章:“咱们得弄清楚是非,不能鱼目混珠。”亦作“ 鱼目混珍 ”、“ 鱼目间珠 ”。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龙,鱼目混珍。”一本作“ 鱼目混珎 ”。 宋 司马光 《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慁,莨莠茂者其穀芜。”
鱼肉
yú ròu 解释 ◎ 鱼肉 yúròu[savagely oppress] 比喻用暴力欺凌;也比喻被欺凌的人 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鱼肉搢绅。——清· 张廷玉《明史》 引用解释 1.鱼和肉。泛指荤腥之食。《左传·昭公二十年》:“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唐 李商隐 《杂纂》:“皭残鱼肉置盘上。” 宋 苏轼 《赠上天竺辩才师》诗:“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2.比喻受侵害、欺压者。《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吾属前已残暴 蜀 民,今一旦束手,便为鱼肉。”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件》之一:“可知 杨荫榆 一日不去,即如刀俎在前,学生为鱼肉之不暇,更何论于学业!” 3.比喻欺凌,残害。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使盛庆献书于燕王章》:“臣止于 勺 ( 赵 )而侍(待)其鱼肉,臣□不利于身。”《汉书·灌夫传》:“太后怒,不食,曰:‘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乎!’”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孽报》:“﹝ 徐掌明 等﹞俱揽据要津……鱼肉乡里,人人侧目。” 峻青 《黎明的河边·水落石出》:“原来积善堂的主人 陈云樵 ,祖宗三代,都是作官为宦,鱼肉人民,搜刮了好大一笔产业,真算得是 昌邑县 有数的名门贵族。”
鱼肉的组词: 鱼的组词 肉的组词
鱼水情
yú shuǐ qíng 解释 ◎ 鱼水情 yúshuǐqíng[be inseparable as fish and water] 比喻感情极其深厚,犹如鱼离不开水一样 引用解释 形容极其亲密的情谊,就像鱼和水不能分离一样。如:欢唱军民鱼水情。
鱼水情的组词: 鱼的组词 水的组词 情的组词
鱼塘
yú táng 解释 ◎ 鱼塘 yútáng[fish pound] 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 引用解释 鱼池。 宋 徐照 《途中》诗:“堠碣苔侵字,鱼塘水过栏。”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鳞语·鱼饷》:“盖 九江乡 搤 西北江 下流,地窊,鱼塘十之八,田十之二。”《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技术作物区显示了优越性》:“养殖淡水鱼的鱼塘一个连接一个,塘基种满了桑树,桑叶饲养家蚕。”
鱼塘的组词: 鱼的组词 塘的组词
鱼虾
yú xiā 引用解释 亦作“ 鱼鰕 ”。 鱼和虾。泛指鱼类水产。 唐 韩愈 《南山》诗:“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 宋 苏轼 《鱼蛮子》诗:“鱼鰕以为粮,不耕自有餘。” 章炳麟 《訄书·原变》:“下观於深隧,鱼鰕皆瞽,非素无目也,至此无所用其目焉。”
鱼虾的组词: 鱼的组词 虾的组词
鱼种
yú zhǒng 引用解释 鱼苗。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鳞语·养鱼种》:“鱼花者,鱼苗也,亦曰鱼秧,以其利与田禾等,故曰苗、曰秧,而常名则曰鱼种云。” 碧野 《青山常在水长流》:“这孵化出来的鱼种,分为冬花和夏花。”
鱼种的组词: 鱼的组词 种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