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的组词
报答
bào dá (1).犹答复。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上甚悦。素闻其声,虚心相待,每报答之,常手书称字。”《周书·卢柔传》:“书翰往反,日百餘牒。 柔 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唐 元稹 《酬乐天余思不尽》诗:“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宋 曾巩 《答袁陟书》:“辱足下爱之深,处之重,不敢不报答。”(2).酬报。《宋书·孝义传·吴逵》:“ 逵 时逆取邻人夫直,葬毕,众悉以施之, 逵 一无所受,皆佣力报答焉。”《南史·齐南康王子琳传》:“羣臣奉宝物名好,尽直数百金, 武帝 为之报答亦如此。”(3).报谢恩惠。今多指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南史·江革传》:“卿荷国厚恩,已无报答,乃为虏立铭,孤负朝廷。”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我当口中衔铁,背上披鞍,报答你也。” 巴金 《朋友》:“你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法报答你们。”如:我们决心以更大的成绩来报答党的关怀。(4).报聘。《后汉书·郑众传》:“今幸有度 辽 之众扬威北垂,虽勿报答,不敢为患。”
报答的组词: 报的组词 答的组词
笔答
bǐ dá 书面回答。多指考试。如:笔答试题。
笔答的组词: 笔的组词 答的组词
酬答
chóu dá 解释 ◎ 酬答 chóudá(1) [thank sb. with a gift]∶酬报;报答 (2) [respond with a poem or speech]∶以言语、文字酬和作答 引用解释 亦作“ 酬荅 ”。亦作“醻答”。亦作“酧答”。 1.应答。 汉 刘向 《上<子华子>序》:“ 子华子 之言,如持水纳石,不相醻答。”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邻里来问事者,填咽门户, 仲仙 一一与相酧答。” 茅盾 《色盲》:“他勉强镇定着,搜索出一些话来和眼前的女主人酬答。” 2.酬谢;报答。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四折:“既当日你金银曾受来,我如今这酬答何推拒?”《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酧答厚意一番。”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章:“结果为了自己的面子,同时为了酬答店伙的过份殷勤,仅仅选了两双乔其纱舞袜。” 3.应酬交往。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调笑輙酬荅,嘲謔无慙沮。” 宋 叶适 《宿觉庵记》:“余亦在其下,苦疾痼,非人事酬答不妄出。” 清 刘大櫆 《舅氏杨君权厝志》:“舅氏性刚直,於寻常人未尝苟有所酬答。”
酬答的组词: 酬的组词 答的组词
答案
dá àn 解释 ◎ 答案 dá’àn[answer;solution;key] 对提出的问题所做的解答 练习的答案 引用解释 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 矛盾 《陀螺》五:“ 徐女士 松一口气,胸间的疑问得了答案。” 夏衍 《杀人的活人的》:“这只是科学加社会主义的一个必然的答案而已。”
答案的组词: 答的组词 案的组词
答辩
dá biàn 解释 ◎ 答辩 dábiàn(1) [reply;make open answer;reply in argument]∶应答别人的提问;进行辩解 进行论文答辩 (2) [plead]∶特指在法庭上为答复一种陈述、告发或起诉所作的辩护 引用解释 答覆别人的指责、控告、问难等;为个人的行为或论点辩护。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惩戒》:“ 周矩 为殿中侍御史,大夫 苏味道 待之甚薄,屡言其不了事, 矩 深以为恨。后 味道 下狱,勅 矩 推之, 矩 谓 味道 曰:‘尝责 矩 不了事,今日了公事也。好答辩。’ 味道 由是坐诛。”《旧唐书·杨慎矜传》:“先令 卢鉉 收太府少卿 张瑄 於 会昌驛 ,繫而推之, 瑄 不肯答辩。” 瞿秋白 《鬼脸的辩护》:“当你只会喊几声‘切西瓜’的时候,就要被敌人看做没有能力在理论上来答辩了。”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若稍说到正题,他不是冷着脸不答辩,便是避开正面的话锋,做侧面的嘲讽了。”
答辩的组词: 答的组词 辩的组词
答词
dá cí 解释 ◎ 答词 dácí[thank-you speech or answering speech] 表示感谢或回答在场人的致辞 在会议开始致答词 引用解释 见“ 答辞 ”。
答词的组词: 答的组词 词的组词
答对
dá duì 引用解释 回答别人的问话。《南史·张敬儿传》:“﹝ 敬儿 ﹞初徵为护军,乃潜於密室中屏人学揖让答对,空中俯仰,妾侍窃窥笑焉。”《醒世姻缘传》第三四回:“你叫他问我,我自有话答对他。”《红楼梦》第五五回:“ 赵姨娘 没话答对。”
答对的组词: 答的组词 对的组词
答非所问
dá fēi suǒ wèn 解释 ◎ 答非所问 dáfēisuǒwèn[answer beside the point;answer beyond the question;give a reply far from the mark;irrelevant answer] 回答的内容与提的问题无关 引用解释 回答的内容不是人家要问的。 鲁迅 《野草·死火》:“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 程华 答非所问地说:‘我把你们的情况,如实向县委汇报。’”
答复
dá fù 解释 ◎ 答复 dáfù[answer] 口头或书面回答别人的问题或要求,也指回答的话 等我想想再答复你 行,还是不行,总得给人家个答复
答复的组词: 答的组词 复的组词
答话
dá huà 解释 ◎ 答话 dáhuà[answer;reply] 回答,应答 你怎么不答话? 引用解释 1.回话;回答。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思懿 换了一件蓝毛噶的薄棉袍,大概不知已经说了多少话,现在似乎说累了,正期待地望着 文清 答话。”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七:“ 老杨同志 等了一会,还没有人跟他答话,他就在这争吵中问道:‘哪一位是村长?’” 2.交谈。 柳青 《铜墙铁壁》第四章:“而 银凤 的娘老子则更因为闲言闲语,早和他不答话了。”
答话的组词: 答的组词 话的组词
答卷
dá juàn 解释 ◎ 答卷 dájuàn[do exam. paper] 回答试卷上试题 飞快地答卷 ◎ 答卷 dájuàn[answer sheet;examination paper] 做完的试卷 引用解释 1.解答试卷。如:考生们都在认真地答卷。 2.对试题做了解答的卷子。如:标准答卷。
答卷的组词: 答的组词 卷的组词
答理
dā lǐ 引用解释 理睬;与别人讲话或打招呼。《红楼梦》第二五回:“只见 彩霞 淡淡的不大答理,两眼只向着 贾环 。”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坐了两三分钟,没有人开腔。他们并没有吵架拌嘴,而是不肯答理他。” 梁斌 《播火记》三一:“两个人趴着桌吃完饭,又说话答理儿走到宝地上去。”
答理的组词: 答的组词 理的组词
答问
dá wèn 解释 ◎ 答问 dáwèn[answer] 对别人的问题进行解答 引用解释 1.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孟子·尽心上》:“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2.以答问体记述的书或篇名。《梁书·武帝纪下》:“《毛诗答问》、《春秋答问》……凡二百餘卷,并正先儒之迷,开古圣之旨。”
答问的组词: 答的组词 问的组词
答谢
dá xiè 解释 ◎ 答谢 dáxiè(1) [express appreciation(for sb.'s kindness or hospitality);acknowledge]∶受了别人的好处或招待,表示感谢 答谢他们的热情招待 (2) [acknowledge]∶用文字或行动表示他已知道并注视 [其敬意或恩惠] 答谢他们对人民道义上所尽的责任 (3) [to take a bow for]∶接受 [别人对自己成就的] 称赞或赏识 他答谢群众对他工作成绩的称赞 引用解释 受了别人的好处或款待,表示谢意。 唐 韩愈 《袁州刺史谢上表》:“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身微命贱,无阶答谢,惟积慙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明日妇人买了一壶酒,装着四箇菜碟,叫小童来答谢,官人也受了。”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在这一束奏折里,主要是答谢皇帝的‘宠颁’。”
答谢的组词: 答的组词 谢的组词
答应
dā yìng 解释 ◎ 答应 dāying(1) [answer;reply;respond]∶出声回答 (2) [promise;agree]∶表示允诺、同意 我答应这事交给王先生办了 我们请他来参加讨论会,他答应了 引用解释 1.感应,回应。《后汉书·五行志一》“ 灵帝 熹平 五年夏,旱” 李贤 注引 汉 蔡邕 《伯夷叔齐碑》:“ 熹平 五年,天下大旱,祷请名山,求获答应。” 2.回答;答覆。《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张委 也不答应,同了 张霸 ,和那一般恶少,转身就走。”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3.同意;应允;允许。 巴金 《纪念雪峰》:“我劝他也不要答应,我说事情难办。我想的是他太书生气,鲠直而易动感情。” 杨沫 《难忘的悠悠岁月》:“我只得求和我同座位的工人模样的一家人,帮我拿东西,他们慷慨地答应了。” 4.应酬;应付。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二折:“如今官府难答应,哥哥平日所行,教与兄弟些。” 5.伺候;服役。《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贾昌 ﹞对老婆説:‘那箇养娘依旧教他伏侍小姐,等他两箇作伴,做些女工,不要他在外答应。’”《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 晁夫人 ﹞分咐説:‘你要答应的好,孩子满月,我赏你们;要答应得不好,一个人嘴里抹一派狗屎。’” 6. 明 清 时对近侍太监和宫女之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焦桂花》:“内库库房柱上有 嘉靖 间一帖……后书答应 焦桂花 传。”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列宫》:“《明史》御前近侍太监有答应、长随诸称,今以为宫女之称耳。”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列宫》:“本朝贵人位妃嬪之下;而贵人之下,即是常在、答应。” 7.犹供应。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再东过小石桥曰香库,乃内库供用库,答应钱粮之所。”
答应的组词: 答的组词 应的组词
回答
huí dá 解释 ◎ 回答 huídá(1) [answer;reply;response] (2) 口头或书面的答复;对问题、呼唤、呼吁或号召的答复;对意见、争论或反对意见的答辩;回信 对正当问题的诚恳回答 (3) 以口头或书面答复 我向你提问时,请回答我 引用解释 1.回报答谢。 宋 曾巩 《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进奉使回日,依例估价,以係官生帛就整数量加回答。”《金瓶梅词话》第五七回:“你家大嫂,安排小酒,与众人回答。” 2.回话,答覆。《英烈传》第四一回:“ 亮祖 也不回答,只是放开了脚走。” 答复。《敦煌变文集·八相变》:“太子闻之,转更泣泪愁眉,迴答一偈。”
回答的组词: 回的组词 答的组词
解答
jiě dá 解释 ◎ 解答 jiědá(1) [answer;explain] (2) 答复说明 (3) 通过数学演算或其他类似的推理而得出的答案 引用解释 解释答复。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极其巧辩,以解答千万人之口。” 茅盾 《无题》二:“当然这不是你所能够圆满解答的了。”
解答的组词: 解的组词 答的组词
问答
wèn dá 解释 ◎ 问答 wèndá[questions and answers] 提问和回答 引用解释 发问和回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 陈思 《魏德》,假论客主,问答迂缓,且已千言,劳深勣寡,飈燄缺焉。”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 武王 用 太公 ,其相与问答百餘万言,今之《六韜》是也。”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视之,即 许生 大父 可覲 亲笔著録,皆其祖若孙当日身与诸娃晨夕往还问答餽遗之事。”
问答的组词: 问的组词 答的组词
应答
yìng dá 解释 ◎ 应答 yìngdá[reply;respond;echo;answer] 对答 应答如流 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引用解释 1.对答。《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曰:‘儿近来患嗽,声音不彻。’下官答曰:‘僕近来患手,笔墨未调。’ 五嫂 笑曰:‘娘子不是故夸, 张郎 復能应答。’” 郭沫若 《豕蹄·司马迁发愤》:“ 任少卿 听到 司马迁 这样和气地和他应答,他又高兴得扬眉眨眼起来,愈加用力地按着肚子。” 2.指答话。《水浒传》第四五回:“本官唤我,只得去应答,兄弟,你先回家去。”
应答的组词: 应的组词 答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