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的组词
垂青
chuí qīng 解释 ◎ 垂青 chuíqīng[cast a favorable eye on;look upon with favor;show appreciation for] 比喻得到重视,受到优待 曾参活句垂青眼,未得生侯已白头。——耶律楚材《蒲华城梦万松老人》 引用解释 谓以青眼相看,表示重视或见爱。古人称黑眼珠为青眼。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为甚么桃脸破红颜,柳眼垂青顾,认得俺东君是主。”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多蒙令爱垂青,已把终身相许。下官具有些须聘礼,求妈妈笑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三章:“今日来投 闯王 帐下,过蒙垂青,只恨才疏学浅,无以为报。”参见“ 青白眼 ”。
垂青的组词: 垂的组词 青的组词
丹青
dān qīng 解释 ◎ 丹青 dānqīng[painting]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引用解释 1.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周礼·秋官·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史记·李斯列传》:“ 江 南金锡不为用, 西蜀 丹青不为采。”《汉书·司马相如传》:“其土则丹青赭堊。” 颜师古 注:“ 张揖 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 2.红色和青色。亦泛指绚丽的色彩。 汉 陆贾 《新语·道基》:“民弃本趋末,伎巧横出……丹青玄黄琦瑋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唐 陈子昂 《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诗:“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 3.指画像;图画。 唐 杜甫 《过郭代公故宅》诗:“迥出名臣上,丹青照臺阁。” 杨伦 笺注:“丹青,谓画像也。” 宋 陆游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涉江亲到 锦屏 上,却望城郭如丹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描摹出江山如故,输与丹青。” 4.画工的代称。 三国 魏 曹丕 《与孟达书》:“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 唐 李白 《于阗采花》诗:“丹青能令丑者妍, 无盐 翻在深宫里。” 明 徐渭 《为杭人题画》诗之二:“无端士女如云集,也要丹青费笔描。”《西游记》第九五回:“国王传旨,召丹青图下圣僧四众喜容,供养在 华夷楼 上。” 5.绘画,作画。《晋书·文苑传·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於我如浮云。” 清 周亮工 《题许子韶郁李》:“ 子韶 服道有年,尝弃人间事,闭阁学仙,则丹青伎俩宜非所措意,而工逸至此。” 杨朔 《茶花赋》:“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画。” 6.丹青色艳而不易泯灭,故以比喻始终不渝。《后汉书·公孙述传》:“陈言祸福,以明丹青之信。” 晋 傅玄 《董逃行历九秋篇》:“妾心结意丹青,何忧君心中倾。” 7.指史籍。古代丹册纪勋,青史纪事。 汉 王充 《论衡·书虚》:“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丹青之文,贤圣惑焉。”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五回:“不思名誉扬中外,不思勋业染丹青。” 8.谓使增辉,生色。 唐 张九龄 《祭张燕公文》:“故能羽翼圣后,丹青元化;陈 皋陶 之謨谋,尽 仲山 之夙夜。” 唐 杜牧 《代裴相公让平章事表》:“伏乞俯迴天鑑,更择时贤,必能丹青帝图,金玉王度。”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盖以师表外廷,丹青万务,天下之所想望,王者之所仰成。” 9.丹墀、青琐的合称。见“ 丹青地 ”。
丹青的组词: 丹的组词 青的组词
返青
fǎn qīng 解释 ◎ 返青 fǎnqīng[turn green] 指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色变为绿色,并恢复生长 引用解释 1.指某些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色转为绿色并恢复生长。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高原上的麦田,呈现出返青期的葱绿。”《花城》1981年第3期:“满山的麦苗儿返青了,青得发蓝。” 2.某些作物黄熟时遇多雨天气而转青迟熟。如:谷熟不要雨,久雨要返青。 3.枯萎的植物重生新叶。《新华文摘》1982年第4期:“大柳树枯死过几回,又返青过几回,这两年叶茂枝荣,郁郁蓊蓊。”
返青的组词: 返的组词 青的组词
共青团
gòng qīng tuán 解释 ◎ 共青团 gòngqīngtuán[Communist Youth League] “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简称 引用解释 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简称。
共青团的组词: 共的组词 青的组词 团的组词
沥青
lì qīng 解释 ◎ 沥青 lìqīng[pitch;asphalt;bitumen] 又称柏油。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黑色或深色半固体到固体物质。有天然产的,也有从焦油或其他有机物质蒸馏中得到的 引用解释 1.松脂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脂。别名:松膏、松肪、松胶、松香、沥青。”《说岳全传》第五一回:“要水牛三百隻,用松香沥青浇在牛尾上,牛角上缚了利刃。” 2.蒸馏煤焦油所得的一种副产品。黑色块状,可用以制造涂料、油毡、或用来铺路。俗称臭油、柏油。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二:“曲折的,向上斜的沥青的马路载着她的细长的身子。”
沥青的组词: 沥的组词 青的组词
炉火纯青
lú huǒ chún qīng 引用解释 原指着士炼丹成功时的火侯。后用以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孽海花》第二五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他的手腕,他的机智,已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艾芜 《百炼成钢》十三:“有的人技术纯熟,像 袁廷发 那算到了炉火纯青。”
名垂青史
míng chuí qīng shǐ 解释 ◎ 名垂青史 míngchuí-qīngshǐ[go down in history;be crowned with eternal glory;leave a name in history;one's name will be inscribed in the temple of fame] 名字记入史册 引用解释 名声永留史册。 清 卓尔堪 《<明遗民诗>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三章:“这班读书人,一旦背叛朝廷,无不希望捧着 张献忠 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名垂青史。”
年青
nián qīng 解释 ◎ 年青 niánqīng[young] 年纪幼小 引用解释 见“ 年轻 ”。
年青的组词: 年的组词 青的组词
青白
qīng bái 解释 ◎ 青白 qīngbái[pale] 白而发青,尤指脸没有血色 引用解释 1.白色。《史记·天官书》:“﹝岁星﹞色青白而赤灰,所居野有忧。”《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回路归家,正行间,只见一个汉子,头上带个竹丝笠儿,穿着一领白段子两上领布衫,青白行缠扎着裤子口,着一双多耳麻鞋。” 艾芜 《暮夜行》:“缕缕青白的炊烟,伸向明净微蓝的天际。” 2.灰白。 鲁迅 《呐喊·孔乙己》:“﹝ 孔乙己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茅盾 《子夜》十五:“女工们青白的脸偶然在暝色中一闪。” 孙犁 《白洋淀纪事·麦收》:“枪声响的越来越密…… 二梅 的脸有些青白。” 3.青色和白色之物。指道教炼丹用的铅、汞等物。 唐 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朱黄拣日囚尸鬼,青白临时注脑神。” 4.指青眼和白眼。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杨诚斋 ﹞尝自赞云……青白不形眼底,雌黄不出口中,只有一罪不赦,唐突明月清风。” 明 徐渭 《鹦鹉眼》诗:“认客休青白,韜光混瑾瑕。”参见“ 青白眼 ”。 5.黑与白。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此篇奇偶相生,音韵相合,如青白之成文,如《咸》《韶》之合节。” 6.比喻是非、曲直。《封神演义》第十六回:“若放了女子,妖精一去,青白难分。” 7.清白。明明白白。《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越想越恼。着甚来由,用了这主屈财,却不是青白晦气。” 张天翼 《万仞约》五:“今天我们大家都跟你有话讲,要跟你问个青白。”
青白的组词: 青的组词 白的组词
青菜
qīng cài 解释 ◎ 青菜 qīngcài(1) [green vegetable]∶菜蔬的可食部分,富于叶绿素,并构成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 (2) [greens]∶蔬菜的统称 大便干燥,要多吃青菜 (3) [pakchoi]∶即小白菜( Brassica chinesis ) 引用解释 一般指小白菜、青梗白菜。也泛指蔬菜。《儒林外史》第二十回:“买些麵筋、豆腐乾、青菜之类到庵,央及一个邻居烧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饼摊旁边,还摆了几棵半黄的青菜。”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 北平 什么东西都缺乏,有时候忽然一关城,连一棵青菜都买不到。”
青菜的组词: 青的组词 菜的组词
青草
qīng cǎo 解释 ◎ 青草 qīngcǎo[green grass] 为食草动物提供食物的绿色草本植物群,常多由具窄叶的禾本科,莎草科和灯心草科等单子叶植物组成,往往与双子叶的草本植物相混生 引用解释 1.青色的草。区别于“枯草”、“乾草”。《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野无青草。” 杜预 注:“在野则无蔬食之物。” 孔颖达 疏:“言在野无青草可食。” 闽 徐夤 《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诗:“八角红亭荫緑池,一朝青草盖遗基。”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五月·时品》:“小麦登场,玉米入市。蒜苗为菜,青草肥羊。” 老舍 《四世同堂》七杂税名五:“砖瓦的缝隙中长出细长的几根青草。” 2. 南宋 目。 宋 叶适 《终论二》:“今既减经总制,罢和买、折帛、 蜀 之折估、青草,而内出二年之费以供餽四总领矣。” 3.见“ 青草湖 ”。 4.见“ 青草峒 ”。 5.瘴气名。 清 钱谦益 《陆宣公墓道行》:“青草黄茅万死乡,蝇头细字写巾箱。”参见“ 青草瘴 ”。
青草的组词: 青的组词 草的组词
青春
qīng chūn 解释 ◎ 青春 qīngchūn(1) [youth]∶青年时代 壮丽的青春 (2) 也用于比喻 百年老厂恢复了青春 (3) [age]∶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龄 青春几何 (4) [spring]∶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春天称青春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引用解释 1.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王逸 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明 刘基 《风入松》词:“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 李大钊 《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 2.指青年时期;年纪轻。《文选·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予涉素秋,子登青春。” 李善 注:“青春,喻少也。”《文苑英华》卷二二五引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 宋 苏轼 《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诗:“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 清 李渔 《巧团圆·伤离》:“怎当的狂风怒波掀翻爱河,便是青春少年,少年也愁难过。” 柔石 《二月》一:“我恐怕和在师范学校时大不相同,你是还和当年一样青春。” 3.指年龄,年岁。 唐 司空曙 《送曹同椅》诗:“青春三十餘,众艺尽无如。”《水浒传》第六三回:“‘将军青春多少?’ 关胜 答道:‘小将三旬有二。’” 清 李渔 《意中缘·拒约》:“你如今的青春也不小了,早些相中一个才郎。” 4.喻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 刘大白 《春底复活之群》诗:“只要人心活着,青春总有来时。”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七:“她没有过青春,而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希望。” 白桦 《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诗:“谁说您把青春献给了战斗而没有子女呢?您是世界上子女最多的人。” 5.酒名。 明 徐渭 《挽陈君之配蒋》诗:“ 陈 君辖我饮青春, 焦革 贤闺酿絶伦。”
青春的组词: 青的组词 春的组词
青春期
qīng chūn qī 解释 ◎ 青春期 qīngchūnqī[puberty] 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龄,男孩一般是13到16岁,女孩11到14岁 引用解释 特指男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通常男子的青春期是十五岁到十六岁,女子的青春期是十三岁到十四岁。
青春期的组词: 青的组词 春的组词 期的组词
青翠
qīng cuì 解释 ◎ 青翠 qīngcuì[verdant] 鲜绿的;有新鲜植物覆盖的 雨后,垂柳显得格外青翠 引用解释 1.鲜绿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西望 佷山 诸岭,重峰叠秀,青翠相临。” 唐 孟浩然 《重酬李少府见赠》:“还看后凋色,青翠有松筠。”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功德寺》:“寺两侧皆古松,枝柯青翠,蟠屈覆地。”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虽说是冬天,普山普岭,还是满眼的青翠。” 2.借指青山。 唐 刘长卿 《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诗:“青翠数千仞,飞来方丈间。”
青翠的组词: 青的组词 翠的组词
青岛
qīng dǎo 引用解释 草木青翠的岛屿。 唐 张均 《和尹懋登南楼》:“楼形写北潭,堞势凌青岛。” 唐 贾岛 《送令狐綯相公》诗:“吟看青岛处,朝退赤墀晨。”
青岛的组词: 青的组词 岛的组词
青工
qīng gōng 解释 ◎ 青工 qīnggōng[young worker] 青年工人 引用解释 青年工人的省称。如:炼油厂这次招收青工一百名。
青工的组词: 青的组词 工的组词
青海
qīng hǎi 解释 ◎ 青海 Qīnghǎi[Qinghai] 中国西北部的省,省会西宁市。面积72万平方公里,人口448万(1990)。境内有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全省大部为高原。畜牧业为省经济重要部分。青海为尚待开发的省之一。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 引用解释 1.湖名。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古名 鲜水 、 西海 ,又名 卑禾羌海 。 北魏 时始名 青海 。《北史·吐谷浑传》:“ 青海 周围千餘里,海内有小山。” 唐 杜甫 《兵车行》:“君不见, 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宋 杨忆 《汉武》诗:“力通 青海 求龙种,死讳 文成 食马肝。” 2.喻边远荒漠之地。 清 吴兆骞 《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诗:“名列丹书难指罪,身投 青海 已无家。” 3.东方之海。也借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淮南子·墬形训》:“青泉之埃,上为青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青海。” 高诱 注:“东方之海。” 元 迺贤 《京城杂言》诗之三:“ 丘公 神仙流,学道青海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君止此。妾与妹有青海之约,又为君逗留一晌,久劳盼注矣。” 4.碧绿的海洋。 唐 许浑 《送岭南卢判官罢职归华阴山居》诗:“还挂一帆青海上,更开三逕碧莲中。”
青海的组词: 青的组词 海的组词
青红皂白
qīng hóng zào bái 解释 ◎ 青红皂白 qīnghóng-zàobái[right and wrong] 比喻事情的原委、来龙去脉、是非曲直 扯开衣服,看了两处,不问青红皂白,举起鞭子就打。——《老残游记》 引用解释 1.比喻是非、好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 夏 家欠 林 家二千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问青红皂白,要惩办被告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七六章:“ 马之悦 对什么样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全联络。” 2.比喻底细、情由。《西游记》第九一回:“三个老妖正把 唐僧 拿在那洞中深远处,那里问什么青红皂白。”《老残游记》第十五回:“进得门来,听见一片哭声,也不晓得青红皂白,只好号啕大哭。” 3.犹言水落石出。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我要来当面对质,问他一个青红皂白。”
青黄不接
qīng huáng bù jiē 解释 ◎ 青黄不接 qīnghuáng-bùjiē[temporary shortage] 青:指未成熟的庄稼。黄:指已成熟的庄稼。青黄不接,即旧的粮食已经吃完,新的还未收割,比喻人力、财力等因一时接续不上而暂时缺乏。现在则特指人才方面后继无人 这个奇迹般的记录也反映了我国剑坛当时青黄不接的状况 引用解释 亦作“青黄未接”。 1.谓陈粮已经吃完,新粮还未接上。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城市之民,青黄未接,食於常平者十家而九。”《元典章·户部·馀粮许粜接济》:“即目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林抚军奏疏》:“当此秋成之时,粮价日昂,实从来所未见。来岁青黄不接,不知更当何如。” 沙汀 《催粮》:“因为目前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没有多少人还有馀粮。” 2.喻新老无法交替。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在这青黄不接的时期,只有三五个老辈在那里支撑门面。” 洪深 《最近的个人的见解》:“在这大闹剧本荒的‘青黄不接’时候,我们有什么补救办法呢?” 3.喻新旧失去衔接。 鲁迅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不过 中国 没有这两种文学--对旧制度挽歌,对新制度讴歌;因为 中国 革命还没有成功,正是青黄不接,忙于革命的时候。”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九:“目前是青黄不接的时期,旧的要批判掉,新的还没有吸收来,大部分工商界朋友彷徨等待,对生产经营产生消极情绪。”
青稞
qīng kē 解释 ◎ 青稞 qīngkē[highland barley] 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在西藏、青海等地,是当地的主要粮食,可做糌粑,又可酿酒 引用解释 即青稞麦。亦指此种植物的子实。《清史稿·德宗纪一》:“赏附居 青海 番众八族青稞岁八百餘石。”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四幕:“我用二斤牛油五斤青稞面做的粘粑还少吗?”
青稞的组词: 青的组词 稞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