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的组词
冲锋
chōng fēng 解释 ◎ 冲锋 chōngfēng[charge] 突入敌阵,以短兵冲杀 引用解释 1.谓突向敌阵冲击。《魏书·肃宗纪》:“妖党狂丑,必可荡涤,衝锋斩级,自依恆赏。” 明 无名氏 《东明闻见录·永历四年》:“屯田须牛种,练兵须足食,衝锋须坚甲利兵。”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衝锋的,争先赴敌休回头;接应的,要审机观变把前军护。”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四章:“这个滋味可不如打几个冲锋痛快!” 2.比喻作事领先。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我们一块儿去干,一块儿去忙,一块儿冲锋打胜仗!”
冲锋的组词: 冲的组词 锋的组词
冲锋枪
chōng fēng qiāng 引用解释 冲锋或近战时单人使用的一种轻武器。构造简单,操作灵便,多装有快慢机,可连发和单发射击。
冲锋枪的组词: 冲的组词 锋的组词 枪的组词
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解释 ◎ 冲锋陷阵 chōngfēng-xiànzhèn(1) [charge the enemy lines;charge and shatter enemy positions]∶勇猛进击,杀入敌阵 (2) [fight bravely for a just cause]∶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 引用解释 1.向前冲击,攻破敌阵。形容作战勇敢。《北齐书·崔暹传》:“衝锋陷阵,大有其人。”《明史·卢象昇传》:“ 象昇 自将马步军列营都城之外,衝锋陷阵,军律甚整。” 杨朔 《永定河纪行》:“过去,我有个模模糊糊的思想,觉得战士就该端着枪,站在祖国的前哨上冲锋陷阵。” 2.泛指勇于进击。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 鲁迅 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冰心 《三寄小读者》三:“脑子这个最宝贵的武器,不用就要生锈,多用就更灵活,过度就会损伤。生锈或者损伤,它就不能锐利地去替我们冲锋陷阵,攀高攻关!”
初露锋芒
chū lù fēng máng 解释 ◎ 初露锋芒 chūlù-fēngmáng[display one’s talent for the first time;begin to show one's ability;flesh one's sword] 刚露出才华和特长 引用解释 亦作“ 初试锋芒 ”。 喻刚刚显示出某种威力或才干。 魏巍 《前进吧,祖国》:“他正支着腮微笑着,听参谋报告无座力炮初试锋芒的战果。”《人民日报》1984.2.25:“ 舒同 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刀锋
dāo fēng 解释 ◎ 刀锋 dāofēng[the edge of knife] 刀刃 引用解释 刀刃;刀尖。《黄庭内景经·至道》“齿神崿锋” 唐 梁丘子 注:“牙齿尖利,如剑鍔刀锋,摧罗众物而食之也。” 唐 窦臮 《述书赋上》:“善草则鹰搏隼击,工正则剑鍔刀锋。” 周立波 《金戒指》:“月的光亮里,刀光一闪,刀锋剁在炕砖上,冒出了火花。”
刀锋的组词: 刀的组词 锋的组词
锋利
fēng lì 解释 ◎ 锋利 fēnglì(1) [sharp;keen]∶指锋刃尖而快 锋利的钢刀 (2) [incisive;sharp;poignant]∶指言论、文笔尖刻有力 锋利泼辣的笔调 引用解释 1.武器、工具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中》:“ 羌 众弓矛之兵耳,器不锋利。”《宋史·兵志十一》:“ 嘉佑 四年,詔:京师所製军器,多不锋利。”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二:“ 白大夫 取回那把锯子,在一块破木头上试锯了几下,还算锋利。” 2.言论、文笔等尖锐。 唐 刘禹锡 《洛中酬福建陈判官见赠》诗:“怪君今日文锋利,新向 延平 看剑来。”《红楼梦》第一一○回:“从前奶奶在东府里还是署事,要打要駡,怎么这样锋利,谁敢不依。” 鲁迅 《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一到旧社会的崩溃愈加分明,阶级的斗争愈加锋利的时候,他们也就看见了自己的死敌,将创造新的文化。”
锋利的组词: 锋的组词 利的组词
锋芒
fēng máng 解释 ◎ 锋芒 fēngmáng(1) [cutting edge;spearhead]∶刀剑的尖端或刃部 锋芒所向 (2) [talent displayed]∶比喻才干、锐气 锋芒毕露 锋芒逼人 引用解释 亦作“ 锋鋩 ”。亦作“鏠芒”。 1.刀剑等锐器的刃口和尖端。《太平御览》卷七六七引 汉 蔡邕 《观学》:“木以绳直,金以淬刚;必须砥礪,就其锋鋩。”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五拍》:“不知愁怨情若何,似有锋鋩扰方寸。” 宋 苏轼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诗:“将军恩重此身轻,笑履锋鋩如一插。” 闻一多 《红烛·剑匣》:“不过果然我要自杀,定不用这宝剑底锋芒。” 2.借指事物的尖端或突起部分。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七:“以狐狸毛为心,兔毛为副,心柱遒劲,锋鋩调利,故难乏而易使。” 宋 杨万里 《食莲子》诗:“戢戢蜂儿出露房,未生翅股及锋芒。”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持雅堂诗集》:“《题友人瘦马图》一篇最佳……铁网珊瑚迸光怪,龙鳞蘁立森锋鋩。” 3.指书画的笔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汉 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復锋鋩。” 宋 姜夔 《续书谱·用笔》:“不欲多露锋芒则不持重,不欲浮藏圭角则体不精神。”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大观太清楼帖》:“吾家收 宣 政 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又谓改良汉字惟取点、画、直竖、右戾四者,以为交叉,钩乚,左戾诸形一切废弃,其存者復为钝势,不见鏠芒,此又无所取义,率情高下,与儿童语无异。” 4.比喻锐利的气势。《汉书·王莽传上》:“众将未及齐其锋芒,臣 崇 未及尽其愚虑,而事已决矣。”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伏愿去萋菲之牙角,顿姦险之锋鋩。”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舒文襄公末节》:“及居首揆,锋芒日歛,殊蹈模稜之习。” 胡厥文 《悼念周恩来总理》诗之二:“百战锋芒在,何仍折栋梁。” 5.指气势锐利。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四:“这个先生在学校里是背榜的脚色,但在‘三民主义’下却成为一个很锋芒的健将了。” 丁玲 《韦护》第二章:“无论她怎样锋芒,也及不到她朋友的这方面的天才。” 6.比喻细微。 汉 王充 《论衡·超奇》:“锋芒毛髮之事,莫不纪载,与 太史公 表,纪相似类也。” 7.比喻言词的尖利。 瞿秋白 《文艺论辑·<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但是他的神圣的憎恶和讽刺的锋芒,都集中在军阀官僚和他们的叭儿狗。” 丁玲 《阿毛姑娘》二:“她自己毫不思量的把话乱投过去, 小二 自然正如她所愿的感出那话的锋芒了。”
锋芒的组词: 锋的组词 芒的组词
锋芒毕露
fēng máng bì lù 解释 ◎ 锋芒毕露 fēngmáng-bìlù[make a showy display of one's abilities;be trenchant in style;outbid sb. in haste] 指人的才干、锐气全部显露在外面,多指人有傲气,好表现自己 一个既深沉又锋芒毕露的人 不那么锋芒毕露的才智 引用解释 亦作“ 锋鋩毕露 ”。 1.谓笔锋、笔势完全显露出来。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此则锋鋩毕露,神采如生,字存六百有餘,足为尊古斋中副本也。” 2.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夏衍 《秋瑾传》第二幕:“写得不错,比她那些锋芒毕露的诗好得多了。”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即使在担任民兵队长的那二年里头,他也不是那号伸胳膊踢腿、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角色。”
锋线
fēng xiàn 引用解释 气象名词。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綫”。有时亦简称锋。
锋线的组词: 锋的组词 线的组词
交锋
jiāo fēng 解释 ◎ 交锋 jiāofēng(1) [engage]∶交战 搏斗的牡鹿用的角交锋,争夺上风 (2) [face]∶与[对手]较量;双方比赛 A队明天将与B队交锋 引用解释 1.锋刃相接。谓双方交战。《东观汉记·光武帝纪》:“交锋之日,神星昼见,太白清明。”《宋书·殷孝祖传》:“今与贼交锋,而以羽仪自标显,若善射者十手相攒射,欲不毙,得乎?”《西游记》第五五回:“交锋三五个回合,不知是甚兵器。”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并没有交锋的枪声和呐喊声, 道静 和几个女做活的都站在跨院的屋檐下,谁也是大气不出。” 2.泛指互相争论。如:思想交锋。
交锋的组词: 交的组词 锋的组词
急先锋
jí xiān fēng 解释 ◎ 急先锋 jíxiānfēng[leading figure;champion;fugleman;daring vanguard;shock force] 比喻积极带头人。有时也作贬义 民主革命的急先锋 引用解释 比喻冲锋在前的人。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宋江三十六赞》:“ 急先锋 索超 ,行军出师,其锋必先,汝勿鋭进,天兵在前。”《水浒传》第十三回:“ 梁中书 看时,不是别人,却是 大名府 留守司正牌军 索超 。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廝杀,以此人都叫他做 急先锋 。” 毛泽东 《论鲁迅》:“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
急先锋的组词: 急的组词 先的组词 锋的组词
开路先锋
kāi lù xiān fēng 引用解释 行军或作战时派遣的先头人员。后用以比喻给事业或工作建立基础、开创局面的人员或集体。 叶圣陶 《友谊》三:“在征服自然的工作里头,钻探队是披荆斩棘的开路先锋。” 巴金 《家》二五:“在短时期内女子剪发的问题就轰动社会了,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以身作则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 许倩如 。”
雷锋
léi fēng 解释 ◎ 雷锋 Léi Fēng[Lei Feng] (1940—1962) 中国湖南省望城县人,出身贫苦,七岁成了孤儿。1949年建国后,被政府送入学校读书,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推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大公无私,乐于助人,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将他生前所在班命名为“雷锋班”。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的组词: 雷的组词 锋的组词
前锋
qián fēng 解释 ◎ 前锋 qiánfēng(1) [playmaker]∶发动向对方球门或球篮作得分进攻的球员(如在篮球或曲棍球比赛中) (2) [tackle]∶足球运动中在中锋两侧及后卫与中线之间的两个球员之一 (3) [vanguard]∶前头部队,走在军队前面的部队 部队的前锋已到达目的地 引用解释 1.先锋;先头部队。《史记·黥布列传》:“大王宜悉 淮南 之众,身自将之,为 楚 军前锋。”《南史·檀道济传》:“ 义熙 十二年, 武帝 北伐, 道济 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 茅盾 《我所走过的道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这时国民革命军的前锋在 湖北 、 河南 交界一带,正从 广东 、 湖南 调兵,主力则已指向东南,解决 孙传芳 部队。” 2.今多比喻起先锋作用的人或事。 陈毅 《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吴伯箫 《攀金顶》:“﹝ 郭老 ﹞灼见卓识,崇高品德,哪一件不是时代的前锋、人事的顶端呢?” 3.篮球、足球等球类比赛中主要担任进攻的队员。 4. 清 代守卫皇城的满蒙旗人,称“前锋”。见《清会典事例·侍卫处·仪制》。
前锋的组词: 前的组词 锋的组词
谈锋
tán fēng 解释 ◎ 谈锋 tánfēng[volubility;eloquence] 言谈的劲头 宾主谈锋敌两都。——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生》 引用解释 1.言谈的锋芒。 宋 欧阳修 《韩公阅古堂》诗:“酒令列诸将,谈锋摧辩客。”《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这位穿红的姑娘的谈锋,本领,性格儿,众位也都领教过了。” 叶圣陶 《城中·双影》:“爽利的谈锋变得钝了,说了几句之后,往往突然顿住,似乎还得思索的样子。” 2.谈话的锋芒所向。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十三:“所以他接着又问了许多,而且把谈锋一转到政治上,他的意见越多了。” 3.谈话的劲头。 清 赵翼 《子才过访草堂》诗:“醉后起谈锋,巖电目炯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喜得他谈锋极好,和他谈谈,倒大可以解闷。”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他虽然年轻,谈锋却健。”
谈锋的组词: 谈的组词 锋的组词
先锋
xiān fēng 解释 ◎ 先锋 xiānfēng(1) [vanguard;van] (2) 冲锋在前 (3) 战时率领先头部队迎敌的将领;泛指起先导作用者 引用解释 1.战时率领先头部队迎敌的将领。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大王宜悉举 淮南 之众,身为先锋。”《三国志·蜀志·马良传》:“时有宿将 魏延 、 吴壹 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武王伐纣平话》卷下:“用 周公旦 为参谋,用 祁宏 为末将,用 南宫适 为先锋。” 清 李渔 《玉搔头·极谏》:“仍封 许进 威武副将军,随行扈驾,作朕先锋。” 2.冲锋在前。 北魏 阳固 《演賾赋》:“ 望 仗鉞而先锋兮, 光 安车而弗顾。”《陈书·骆牙传》:“每战輒先锋陷阵,勇冠众军。”《周书·于寔传》:“ 河桥 之役,先锋陷阵。” 3.泛指起先导作用者。《鹤林玉露》卷二引 宋 杨万里 诗:“ 尤 、 萧 、 范 、 陆 四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 南湖 为上将,更差 白石 作先锋。” 巴金 《家》二五:“ 许倩如 也决定要剪发,但是她也还没有实行。做一个先锋,的确很不容易。”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一:“现在,西北风,秋的先锋,业已吹来,而没有人敢到城外去游览。”
先锋的组词: 先的组词 锋的组词
针锋相对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引用解释 1.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对等。《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 十三妹 本是个玲瓏剔透的人,他那聪明正合 张金凤 针锋相对。” 2.比喻双方策略、言论、行动等尖锐地对立。 黄远庸 《新年所感》:“综之亡国之运命,犹急箭相催,一发将中我肺腑,而谋国柄政者所作所为,乃无一与此针锋相对。” 邓子恢 张鼎丞 《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我们针锋相对,也组织了拳术馆。农民协会的青壮年晚上都聚集练武,威势很大。” 叶圣陶 《倪焕之》二六:“这句话恰是针锋相对;他又怜悯地看了父亲一眼,意思仿佛是眼前的一个就是要被打倒的,然而,可怜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