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的词语
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解释 ◎ 死而后已 sǐ érhòuyǐ[until one’s dying day; to the end of one’s day;do not give up until death] 到死后方才停息。谓尽献一切力量 他为群众操劳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引用解释 到死才罢休。形容终身奋斗。《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后已。”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必竭力前进,死而后已。” 清 顾炎武 《与人书》六:“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坦率
tǎn shuài 解释 ◎ 坦率 tǎnshuài[open;outspoken;fault;candid] 直率 诚实和坦率的讲话 为人坦率 引用解释 1.坦白直率。《晋书·庾亮传》:“ 亮 在 武昌 ,诸佐吏 殷浩 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 亮 至,诸人将起避之。 亮 徐曰:‘诸君少住,老子於此处兴復不浅。’便据胡牀与 浩 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北史·李广传》:“坦率无私,为士流所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芳华》:“婢极坦率,直前以身蔽女,而应答曰:‘何处小郎,强来与人家闺秀语!’” 茹志鹃 《阿舒》:“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是一对清得象泉水似的眼睛,带着惊讶,欢喜,坦率地看着人。” 2.指粗疏,粗心。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济 老于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失官韵,乃抚膺曰:‘ 宋五 又坦率矣!’” 3.谓游憩。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卢尚书庄堕雷公》:“ 乾符 乙未岁,有乡荐之士,相与避暑,坦率于西亭,钓罢奕棋之际,阴云暴兴。”
坦率的组词: 坦的组词 率的组词
调皮
tiáo pí 解释 ◎ 调皮 tiáopí(1) [naughty;mischievous]∶爱玩爱闹,不听劝导 窗户被调皮的孩子们打破了 (2) [tricky;unruly]∶狡猾 (3) [play trick]∶做事耍小聪明 引用解释 1.戏弄;嘲弄。 郭沫若 《从典型说起》:“《庄子》里面也有一些调皮 孔子 的地方,有些如《盗跖篇》之类更明明是寓言,这种出于门户之见的揭发与调皮,事实上也有点令人难于相信!” 2.机灵,狡黠。 沙汀 《还乡记》二三:“‘我不想这份钱!’ 冯大生 坚定地说,随又调皮地笑一笑。”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 卢嘉川 坐在阴影里,面上浮着一丝调皮的微笑。” 3.不驯顺,难对付。 萧乾 《万里赶羊》:“车走的时候,管羊的人就像个顽童学校的教员,时刻得照看着,生怕调皮的羊起哄。”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原来是矿长把一些‘调皮’的工友们交给了 鲁东山 ,让他帮助他们进步的。” 4.耍小聪明;耍花招。《海上花列传》第七回:“ 丽娟 道:‘耐去调皮末哉;倪不过实概样式,要好勿会好,要邱也勿会邱。’” 5.顽皮。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章:“这些孩子过去光知道调皮。可是现在,你看他们。” 峻青 《海啸》第四章三:“我在那里的时候,她才七岁,可真是个好孩子,聪明、伶俐,就是调皮,简直比男孩子还调皮。”
调皮的组词: 调的组词 皮的组词
外向
wài xiàng 解释 ◎ 外向 wàixiàng(1) [extroversion]∶指人的性格、举止开朗大方 由于家庭影响,我的性格逐渐由原来的外向变为内向,在学校整天说不上一句话 (2) [export-oriented]∶指面向外地、外国 外向型经济 引用解释 1.谓女子偏向丈夫方面。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一折:“这姻缘甚些天赐,且因而勉强从之,免的道外向夫家有怨词。”《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老爷理他呢,他自来是这么女生外向。” 2.有外心。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且藉此教养无限穷民,使无外向,恨经费过鉅,力不从心。” 3.心理学名词。与“内向”相对。谓人重视外在世界,性情开朗,性格活泼,好活动,爱社交。
外向的组词: 外的组词 向的组词
虚心
xū xīn 解释 ◎ 虚心 xūxīn(1) [open-minded;modest]∶谦虚;不自满、不自大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以纳下。——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timid;cowardly]∶心虚,心有所愧而胆怯 引用解释 1.谦虚,不自满。《庄子·渔父》:“﹝ 孔子 ﹞曰:‘ 丘 少而脩学,以至於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晋书·潘岳传》:“若乃弱志虚心,旷神远致……不自贵於物而物宗焉,不自重於人而人敬焉。”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区区庸 蜀 支全 魏 ,不是虚心岂得贤。”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2.一心向往。《史记·秦始皇本纪》:“今 秦 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宋书·夷蛮传论》:“山琛水宝,由兹自出,通犀翠羽之珍,蛇珠火布之异,千名万品,并世主之所虚心,故舟舶继路,商使交属。” 3.虚情假意。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休假温存絮叨叨取撮,佯问候热剌剌念合,更怕我不趲你那冷气虚心廝拾掇。” 明 张居正 《请择有司蠲逋赋以安民生疏》:“其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虽浮誉素隆,亦列下考。”《天地会诗歌选·莫学庞涓害孙膑》:“如有虚心和假意,洪门法律不留情。” 4.心虚。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南宋纪·高宗》:“ 檜 贼以子领国史,又禁野史,亦虚心,怕后世知其为贼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知县大怒,出牌重问,连 巢大郎 也标在牌上,説他私和人命,要拿来出气。 巢大郎 虚心,晓得是替乡里报仇,预先走了。”《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就是 黄老爷 、 周老爷 ,晓得统领这话不是説的自己,不免总有点虚心,静悄悄的一声也不敢言语。”
虚心的组词: 虚的组词 心的组词
殷勤
yīn qín 解释 ◎ 殷勤 yīnqín(1) [deep affection]∶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solicitous]∶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industrious]∶勤奋 殷勤小心 (4) [present]∶礼物 日后致殷勤 引用解释 1.情意深厚。《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絶少分甘。”《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 汉 郑玄 注:“皆臣民殷勤之言。”《南史·任昉传》:“﹝ 任昉 ﹞为《家诫》,殷勤甚有条贯。”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军经 寧郭郡 ,众天兵天将殷勤迎於十里之外。” 2.指热情周到。 陈白尘 《无声的旅行》:“我干脆放下菜单,用手势告诉那位很殷勤的服务员。” 3.指巴结讨好。《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西周 寳釧实奇哉, 费仲 殷勤特取来。” 4.衷情,心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乃使人重赐 文君 侍者通殷勤, 文君 夜亡奔 相如 。” 汉 繁钦 《定情诗》:“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晋书·贾谧传》:“ 充 ( 贾充 )每讌宾僚,其女輒於青璅中窥之,见 寿 而悦焉…… 寿 闻而心动,便令为通殷勤。” 5.借指礼物。 明 沉鲸 《双珠记·狱中冤情》:“长官,你宽了我刑具,日后致殷勤。” 6.关注;急切。 三国 魏 曹操 《请追赠郭嘉封邑表》:“贤君殷勤於清良,圣祖敦篤於明勋。”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次第其韵,且殷勤於 士衡 之文。” 巴金 《砂丁》八:“公司不许停工,砂丁们望晴天比望什么都殷勤。” 7.频繁,反复。《后汉书·陈蕃传》:“天之於 汉 ,恨之无已,故殷勤示变,以悟陛下。”《北史·拓拔澄传》:“ 澄 亦尽心匡辅,事有不便於人者,必於諫諍殷勤不已,内外咸敬惮之。”《西游记》第十九回:“ 三藏 殷勤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做农民工作的同志,总是殷勤地问‘章程’。” 8.恳切丁宁。 唐 章碣 《春别》诗:“殷勤莫厌貂裘重,恐犯三边五月寒。” 宋 陆游 《弋阳县驿》诗:“殷勤记著今朝事,破驛空廊叶作堆。” 9.勤奋。《西游记》第二七回:“ 行者 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常懒惰?’”《红楼梦》第二六回:“别説他平日殷勤小心,就是不殷勤小心,也拼不得。”《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贫农四季歌》:“我们贫农人,劳苦又殷勤。”
殷勤的组词: 殷的组词 勤的组词
毅然
yì rán 解释 ◎ 毅然 yìrán[resolute;firm] 刚强坚韧而果断的样子 他毅然和那几个不走正道的腻友分了手 引用解释 刚强坚韧而果断的样子。《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寧 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新唐书·李光弼传》:“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吾读其(指 顾炎武 )书,言及礼俗教化,则毅然有守先待后、舍我其谁之志。”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七幕:“ 韩勇 紧紧地握了握 李有国 的手,含着热泪,带着通讯员 小于 毅然离去。”
毅然的组词: 毅的组词 然的组词
勇敢
yǒng gǎn 解释 ◎ 勇敢 yǒnggǎn (1) [have nerve;brave;courageous]∶有勇气,有胆量 勇敢精神 (2) [brave person]∶勇敢的人 国中勇敢 引用解释 1.有勇气,有胆量。《庄子·徐无鬼》:“筋力之士矜难,勇敢之士奋患。”《史记·刺客列传》:“至 齐 , 齐 人或言 聂政 勇敢士也,避仇隐於屠者之閒。” 清 魏源 《陶文毅公神道碑铭》:“天子震悼,詔以公任事勇敢,不避嫌怨,堪式百辟。”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乡全不缺少勇敢忠诚适于理想的兵士,与温柔耐劳适于家庭的妇女。” 2.指勇敢的人。《汉书·赵敬肃王彭祖传》:“ 彭祖 上书冤讼 丹 ,愿从国中勇敢击 匈奴 ,赎 丹 罪。”《周书·侯植传》:“ 植 乃散家财,率募勇敢,讨贼。”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募勇敢,练乡兵。”
勇敢的组词: 勇的组词 敢的组词
勇猛
yǒng měng 解释 ◎ 勇猛 yǒngměng[be full of valour and vigour;be bold and powerful] 英勇骠悍 引用解释 1.勇敢有力。《汉书·杜业传》:“窃见 朱博 忠信勇猛,材略不世出,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 汉 军勇猛而乘势,曳戟衝山直进。”《说唐》第二七回:“不料守将 华公义 十分勇猛,连战数阵,不能取胜。”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六章:“以上部队应该不怕一切疲劳,排除万难,勇猛前进。” 2.指勇武之士。《管子·枢言》:“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
勇猛的组词: 勇的组词 猛的组词
真诚
zhēn chéng 解释 ◎ 真诚 zhēnchéng[true genuine; sincere] 真率诚挚 真诚的友谊 引用解释 真实诚恳。《汉武帝内传》:“至念道臻,寂感真诚。” 唐 卢群 《淮西席上醉歌》:“ 卫 霍 真诚奉主,貔虎十万一身。”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故所设科条,其始甚迂阔,久之真诚溢出,吏民至不忍欺紿,遂以办治称。” 巴金 《探索者·作家》:“他们坦率、朴素、真诚,毫无等级观念。”
真诚的组词: 真的组词 诚的组词
正派
zhèng pài 解释 ◎ 正派 zhèngpài(1) [virtuous;honest;decent]∶作风规矩、严肃;符合道德规范 他被公认是正派的人 (2) [direct line of descent]∶宗族的嫡系;正统 引用解释 1.指宗族的嫡系。《元典章·诏令一·武宗皇帝》:“咸以朕为世祖曾孙之嫡, 裕皇 正派之传,以功以贤,宜膺大宝。” 明 李东阳 《<锡山钱氏家谱>序》:“国朝 永乐 间,承奉十世孙 文林居士 恒 及其子 梅堂居士 发 又修之(家谱),则略其远世旁裔,而於正派为详。”《西游补》第十五回:“其为家父 行者 之嫡系正派,不言而可知也。” 2.犹正统。指学业、技艺等一脉相传的嫡派。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四诗类苑》:“﹝ 宋 三大家诗﹞体虽不同,而气壮语浑,同出於 杜 ,此则诗之正派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 颜子 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儘传矣。” 3.谓人品行作风规矩、严肃、端正。 茅盾 《动摇》二:“虽然尽多浮浪子弟,但也有几个正派人。”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他办事正派,待人忠厚,一个心眼看人,从不计算别人,也很少想到别人对他耍花招。”
正派的组词: 正的组词 派的组词
正直
zhèng zhí 解释 ◎ 正直 zhèngzhí[upright and outspoken;honest;fair-minded] 公正刚直 正直无私 引用解释 1.公正无私;刚直坦率。《书·洪范》:“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蔡沉 集传:“正直,不偏邪也。”《韩诗外传》卷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 宋 苏轼 《海市》诗:“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鐘。” 郭沫若 《雄鸡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 顷襄王 )的时代,正直的 屈原 更进一步遭受到迫害而被放逐。” 2.指正直的人。《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 3.纠正邪曲而使之正直。《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孔颖达 疏:“一曰正直,言能正人之曲使直。” 4.不偏斜,不弯曲。 清 林则徐 《舆纤》诗:“不为丝绳留正直,此身谁到万峰头?” 茅盾 《耶稣之死》:“弯弯曲曲的地方要改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为平坦。”
正直的组词: 正的组词 直的组词
志士仁人
zhì shì rén rén 引用解释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道德的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故卑身贱体,説色微辞,愉愉喣喣,终无益於主上之治,即志士仁人不忍为也。” 宋 陆游 《秋雨叹》诗:“志士仁人万行泪,孤臣孽子无穷忧。” 清 邹容 《革命军》第六章:“滥用名器,致贵贱贫富之格大相悬殊,既失保民之道,而又赋歛无度,此 法国 志士仁人所以不辞暴举逆乱之名,而出于革命之原因也。” 袁鹰 《悲欢·飞》:“多少忧国忧民的 中华 儿女,志士仁人,怀着满腹豪情,都在向往、找寻和探索使国家民族腾飞的道路。”
直率
zhí shuài 解释 ◎ 直率 zhíshuài[frank;candid;straight forward] 直截痛快。也指言行坦率、爽朗 直率人 引用解释 1.谓坦率陈述。 宋 苏辙 《御试制策》:“凡制策之所以问臣者,臣谨已直率愚意,窃揣而妄论之矣。” 2.真率;坦率。 明 李东阳 《宾山楼诗序》:“盖其风采修洁,如 司马长卿 之一坐尽倾,意度直率。” 老舍 《二马》第三段九:“自然信里没有写得这么直率不客气,可是她,又不是个傻子,难道看不出来吗!” 3.直露。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诗笔固不宜直率,尤切忌刻意为曲折。”
直率的组词: 直的组词 率的组词
直爽
zhí shuǎng 解释 ◎ 直爽 zhíshuǎng[forth right;frank]直接的,直截了当的 一个直爽的人 引用解释 1.直截痛快。 2.指言行坦率、爽朗。《老残游记》第十六回:“我看你人很直爽,所招的一丝不错。” 曹禺 《雷雨》第二幕:“这一点我很明白。我知道你是个知书达礼的人,一看就看出是个直爽人。”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她觉得 罗大方 这个人挺直爽,一见面就很关心别人的生活。”
直爽的组词: 直的组词 爽的组词
直言
zhí yán 解释 ◎ 直言 zhíyán[blow off;speak bluntly] 诚挚地和直率地说 恕我直言 引用解释 1.正直、耿直的话。《国语·晋语三》:“下有直言,臣之行也。”《荀子·解蔽》:“故人君者,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矣;小人邇而君子远矣。”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公心有勇气,公口有直言。”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他还是对的,他的忠谏还是有道理的。我应该听取他的话,我应该耐心听取百姓的直言。” 2.直率地说;说实话。《左传·成公十五年》:“初, 伯宗 每朝,其妻必戒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於难。’”《史记·张丞相列传》:“ 昌 为人彊力,敢直言,自 萧 曹 等皆卑下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后退而具朝服立於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 魏徵 得直言。妾幸备后宫,安敢不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今属吏见长官,多囁嚅逡巡,拘守仪节,公独於皇华公讌之座,侃侃直言,靡所避忌。” 茅盾 《色盲》一:“这是个无可奈何的点头,正好象是有良心的医生不得不直言病人已经无望时候的那个点头。” 3.直言敢谏。 汉 晋 察举科目名。《后汉书·独行传·谯玄》:“ 平帝 元始 元年,日食,又詔公卿举敦朴直言。”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夏五月壬辰,晦,日有蚀之。詔公卿举直言。” 清 陈鳣 《对策》卷五:“ 晋 武帝 詔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
直言的组词: 直的组词 言的组词
中坚
zhōng jiān 解释 ◎ 中坚 zhōngjiān[hard core;backbone] 古时指军队中最精锐的部分,现指集体中最有力的并起较大作用的成分 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冲其中坚。——《后汉书·光武帝纪》 中间力量 引用解释 1.指军队中最重要最坚强的部分。《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衝其中坚。” 李贤 注:“凡军事,中军将最尊,居中以坚鋭自辅,故曰中坚也。” 唐 李益 《夜发军中》诗:“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亚夫 中坚整暇,常日备御严肃,虽天子至亦执军礼见。”《再生缘》第二回:“中坚旗影连云捲,半夜笳声应声寒。” 2.指集体中最有力并起主要作用的成分。《孽海花》第二九回:“ 千秋 听了,非常欢喜,就把青年会的主义组织和中坚分子,倾篋倒筐的告诉他。” 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牺牲的七十二烈士都是我们同盟会的优秀同志,都是当时革命的中坚分子。” 3.内中坚强。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彼蒹葭之苍苍兮,霜霰苦而中坚。” 宋 陆游 《暑中北窗昼卧有作》诗:“中年弃嗜欲,晚岁节饮食,中坚却外慕,魔盛有定力。”
中坚的组词: 中的组词 坚的组词
主动
zhǔ dòng 解释 ◎ 主动 zhǔdòng(1) [initiative]∶能够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与“被动”相对) 争取主动 采取主动 (2) [on one’s own initiative;of one’s own accord]∶自愿地;自动地 主动帮助别人 (3) [active] (4) [指动词语态]说明语法上的主语所指示的人或物是执行动词所指示的动作的 主动语态 (5) 有功的;有源的 主动自动制导 主动跟踪系统 引用解释 1.主持发动。 陈春生 《庚戌广州新军举义记·党人之被害》:“据供此次起事,实为革命党从中主动。” 2.指主持发动的人。《孽海花》第三二回:“他的失败,并不失败在外患,却失败在内变。内变的主动,便是他的宠将 李文魁 。” 3.自发或自觉地行动。与“被动”相对。 邹韬奋 《中国对反侵略阵线应有的态度》:“我们应主动地促成国际反侵略阵线,而不应该坐待他国来‘促使’。” 4.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能按自己意图进行。与“被动”相对。 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第三部:“在这点上,我们已争取到主动,反而敌人是被动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这样不管情况怎么变化,你们都是主动的。”
主动的组词: 主的组词 动的组词
主意
zhǔ yì 解释 ◎ 主意 zhǔyì(1) [definite view;one’s own judgment]∶主见 这个人有主意 (2) [idea;thought]∶办法 好主意 引用解释 1.君主的心意。《韩非子·孤愤》:“以反主意与同好争,其数不胜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承风指以苟容,揆主意而扶非者,諂人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同开翰苑时名重,遍歷朝端主意深。” 2.主旨。 宋 唐庚 《文录》:“古乐府命题皆有主意。”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正统辩》:“而问之以《春秋》之大法,纲目之主意,则概乎其无以为言也。” 鲁迅 《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如《拗相公》开首虽说 王莽 ,但主意却只在引出 王安石 ,即其例。” 3.主见;主张。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兄弟这一去必有个主意。” 明 高攀龙 《讲义·中庸之为德章》:“譬如行路者,胸中必有个主意,要到何处去,方可上路走。”《红楼梦》第九一回:“﹝ 金桂 ﹞心里倒没了主意,只是怔怔的坐着。” 4.决定。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二折:“既然如此,你主意要去,令人与我将的那纸钱水饭过来。”《水浒传》第三五回:“这件事尽都是我主意,不干四郎之事,你休埋怨他。”《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却是豪家主意,推他做个庵主。” 5.用意,用心。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且吾闻 金吾 亦人杰也,公切切焉欲其讲学,是何主意?”《水浒传》第六六回:“想此贼人,潜地退去,没头告示乱贴,此是计穷,必无主意,相公何必多虑。”《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郑虎臣 的主意,只教 贾似道 受辱不过,自寻死路。” 6.办法。《儒林外史》第三回:“报録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红楼梦》第五五回:“若是 凤姐 前,他便早已献勤,説出许多主意、又查出许多旧例来,任 凤姐 拣择施行。”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二:“他象被厨子提在手中的鸡,只知道缓一口气就好,没有别的主意。” 7.创议。 宋 陆增祥 《重修卧龙寺记》:“岁次乙酉主意造碑住持僧 行遵 同本师 子温 立。” 8.犹起意。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他道你先主意。﹝旦云﹞是他先起意来。”
主意的组词: 主的组词 意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