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场面的词语
人山人海
rén shān rén hǎi 解释 ◎ 人山人海 rénshān-rénhǎi[huge crowds of people] 形容汇聚的人极多 那粉头是西京来新打踅的行院,色艺双绝,赚得人山人海价看。——《水浒传》 引用解释 形容人聚集得极多。《水浒传》第五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戏舞,或有吹弹,或有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到得城南,只见人山人海,填街塞巷。”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远远的就看见人山人海,各种旗帜招飐着。”
人山人海的组词: 人的组词 山的组词 海的组词
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解释 ◎ 人声鼎沸 rénshēng-dǐngfèi[a hubbub of voices] 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忽闻得外面人声鼎沸,只道是漏了火,急叫丫环们观看。——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引用解释 人声喧嚷嘈杂,犹如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鼎,古代烹煮用具。《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 刘方 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李大钊 《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入夜因为双方的纵火焚烧很多的屋宇,火光烛天,人声鼎沸。”
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解释 ◎ 势如破竹 shìrúpòzhú[smash into the enemy territory like splitting a bamboo] 形势就像劈竹子。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其后以之取燕,以之拔 齐,势如破竹,皆迎刃而解者。—— 宋· 王懋《韩信之幸》 引用解释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后因以“势如破竹”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帝未决,使人諭指於 弘肇 ,曰:‘兵已及此,势如破竹,可进不可退。’”《水浒传》第九九回:“ 关胜 等众,乘胜长驱,势如破竹,又克了 大谷县 。”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九:“上万农民拿起武器,势如破竹,不管 潘一豹 有多大力量,也抵挡不住了。”亦作“ 势如劈竹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曹操 将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
水泄不通
shuǐ xiè bù tōng 解释 ◎ 水泄不通 shuǐxiè-bùtōng[be so jammed as to be impassable;be watertight that not even a drop of water could trickle through] 形容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 板棚里挤得水泄不通。——《筑路》 引用解释 亦作“ 水楔不通 ”。亦作“ 水洩不通 ”。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楚王 ﹞勑既下,水楔不通,州县相知,牓标道路。”《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龙翔士珪禅师》:“直得凡圣路絶,水泄不通。”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一折:“三座衙门,把的水洩不通。”《三国演义》第九二回:“ 姜维 谓 马遵 曰:‘近闻 诸葛亮 杀败 夏侯楙 ,困於 南安 ,水泄不通,安得有人自重围之中而出?’” 叶圣陶 《倪焕之》十:“但门外的人并不灰心,挤得几乎水泄不通,闹嚷嚷地等待那门偶或一开,便可有一瞥的希望。”
天花乱坠
tiān huā luàn zhuì 解释 ◎ 天花乱坠 tiānhuā-luànzhuì[make a very wild boast about sth. as if it were raining flowers] 亦作“天华乱坠”。佛教传说:佛祖讲经,感动天神,各色香花,纷纷下坠。后以此语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实在 他总把这个村的工作说得天花乱坠 引用解释 亦作“ 天华乱坠 ”。 佛教传说:佛祖讲经,感动天神,诸天各色香花,纷纷下坠。《法华经·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讚叹,为诸菩萨説大乘经……佛説此经已,结加趺坐,入於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訶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訶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后以“天花乱坠”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景德传灯录·令遵禅师》:“聚徒一千二千,説法如云如雨,讲得天华乱坠,只成箇邪説争竞是非。”《朱子语类》卷三五:“凡他人之言,便做説得天花乱坠,我亦不信,依旧只执己是。”《红楼梦》第六四回:“﹝ 贾蓉 ﹞説得天花乱坠,不由得 尤老娘 不肯。”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你说得美妙动人,天花乱坠,闹了半天只是拐弯抹角地迷惑人、动摇人。”
通宵达旦
tōng xiāo dá dàn 解释 ◎ 通宵达旦 tōngxiāo-dádàn[nightlong;all night till dawn;around the clock;all through the night] 从入夜直到天亮 引用解释 一夜到天亮。《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簫,通宵达旦。”《西湖佳话·西泠韵迹》:“至於 芳卿 眷念,即通宵达旦,亦不为长。” 峻青 《秋色赋·在干旱的日子里》:“到了夜间,你看吧,那可真叫热闹哩:满山遍野,到处是灯笼火把,通宵达旦,遍地是歌声不绝。”
响彻云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解释 ◎ 响彻云霄 xiǎngchè-yúnxiāo[soaring;echo to the skies;resound through the skies] 声音十分响亮,可以传到高空 歌声嘹亮,响彻云霄 引用解释 形容声音响亮高昂,能穿透云层。《隋唐演义》第八六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鸞翔鹤舞。”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三:“在 武汉 初期,尤其‘七七’周年前后,救亡的爱国情绪在各阶层洋溢着。‘ 中国 不会亡’的歌声,响彻云霄。”亦作“ 响彻云际 ”、“ 响彻云表 ”。 明 袁宏道 《吴游记·虎丘》:“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髮,响彻云际。”《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忽听得街上乐声縹緲,响彻云际。” 清 王韬 《淞滨琐话·仙井》:“ 兰香 亦鼓云和之瑟,音韵悠扬,响彻云表。”
腥风血雨
xīng fēng xuè yǔ 解释 ◎ 腥风血雨 xīngfēng-xuèyǔ[reactionary reign of terror] 腥气随风飘荡,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常用来形容残酷的屠杀。也称“血雨腥风” 引用解释 刮着腥味的风,下着如血的雨。比喻残酷的战乱和屠杀或极其险恶的局势。 清 陈天华 《警世钟》:“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梁启超 《劫灰梦·独啸》:“俺曾见素衣豆粥陪鑾驾,俺曾见腥风血雨冬和夏。” 杨朔 《东风第一枝·历史的指针》:“不错, 朝鲜 人民的性格就像 金刚山 一样:壮丽、雄伟,而又刚强,任凭腥风血雨,也不能把它沾污。”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在那个腥风血雨的黑暗年月,当地群众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偷偷地把烈士们的遗体掩埋起来。”
欣喜若狂
xīn xǐ ruò kuáng 解释 ◎ 欣喜若狂 xīnxǐ-ruòkuáng[rejoice;delight;exult;be wild with joy] 喜欢得像发了狂。形容高兴到极点 当清朝政府假意宣布预备立宪的时候,他们欣喜若狂,积极组织立宪政党,准备回国去做 清朝的立宪功臣。—— 吴玉章《辛亥革命》 引用解释 形容高兴至极点。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当 清 朝政府假意宣布预备立宪的时候,他们欣喜若狂,积极组织立宪政党,准备回国去做 清 朝的立宪功臣。”
熙熙攘攘
xī xī rǎng rǎng 解释 ◎ 熙熙攘攘 xīxī-rǎngrǎng[boisterous;bustling;bustle with activity] 指路上行人多,喧闹杂乱 熙熙攘攘的人群 引用解释 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语本《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壤,通“ 攘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熙熙攘攘,都为利来;蚩蚩蠢蠢,皆纳祸去。”《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奴婢废止议》:“原夫天地之生人也,熙熙攘攘,初无贫富之区别,即无贵贱之等级。” 杨朔 《生命泉》:“这许多野物杂居一起,熙熙攘攘,和和睦睦,活现出一派升平景象。”亦省作“ 熙攘 ”。 明 孙仁孺 《东郭记·由君子观之》:“君不见尽处熙攘名利中。” 张抗抗 《北极光》:“从那熙攘而拥挤的集市穿过去,起码可以晚半点钟到达照相馆。”
熙熙攘攘的组词: 熙的组词 攘的组词
眼花缭乱
yǎn huā liáo luàn 解释 ◎ 眼花缭乱 yǎnhuā-liáoluàn[be bazzled] 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 引用解释 见“ 眼花撩乱 ”。
莺歌燕舞
yīng gē yàn wǔ 解释 ◎ 莺歌燕舞 yīnggē-yànwǔ[scene of prosperity with orioles singing and swallows darting] 黄莺歌唱,燕子飞舞,形容春光明媚喜人或比喻大好形势 大地春回,莺歌燕舞 引用解释 亦作“ 鶯吟燕舞 ”。 莺啼如歌,燕飞若舞。形容春光明媚,万物欢悦。亦喻形势大好。 宋 卢炳 《满江红·贺赵县丞》词:“日丽风和薰协气,鶯吟燕舞皆欢意。” 宋 姜夔 《杏花天影》词:“ 金陵 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一本作“ 鶯吟燕儛 ”。 明 冯惟敏 《端正好·邑斋初度自述》套曲:“空孤负,鶯歌燕舞,檀板绣氍毹。” 清 张琦 《丑奴儿慢》词:“多少冶游,鶯歌燕舞。” 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到处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载歌载舞
zài gē zài wǔ 引用解释 边唱歌,边舞蹈。原作“载歌且舞”。《乐府诗集·北齐南郊乐歌·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捨伊腯,致精灵府。”后多作“载歌载舞”。 徐迟 《草原上的钻机》:“ 蒙 汉 民族举行了好多次联欢大会,载歌载舞。” 徐迟 《牡丹》:“她又看到了舞台中心自己的载歌载舞的形象。”
载歌载舞的组词: 载的组词 歌的组词 舞的组词
张灯结彩
zhāng dēng jié cǎi 解释 ◎ 张灯结彩 zhāngdēng-jiécǎi[be decorated with lanterns and colored streamers] 悬挂灯笼,用彩绸等结成美丽的装饰物。常用来装点喜庆的场面 引用解释 亦作“ 张灯结綵 ”。 形容喜庆或节日的景象。《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告諭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儒林外史》第四十回:“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打尖住宿,一齐都预备公馆。有些还张灯结綵,地方官自己出来迎接。” 巴金 《家》三十:“公馆里添了许多盏电灯,到处张灯结彩。” 张爱萍 《从遵义到大渡河》:“ 遵义 城里,人民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欢迎红军又回到 遵义 来了。” 见“ 张灯结彩 ”。
震耳欲聋
zhèn ěr yù lóng 解释 ◎ 震耳欲聋 zhèn ěr-yùlóng[deafening; make the ears tingle] 形容声音大到快要把耳朵震聋了的程度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争先恐后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解释 ◎ 争先恐后 zhēngxiān-kǒnghòu[rush off to the front;strive to be the first and fear to lag behind] 争着往前,唯恐落后 大家争先恐后地往车上挤 引用解释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明 唐顺之 《春坊中允方泉李君墓表》:“于此之时,彬彬雅雅,争先恐后,何其盛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香云》:“侍女曳罗綺者数十百人,莫不妖冶,顺承指顾,争先恐后。” 叶圣陶 《未厌集·抗争》:“大家没有注意这是谁说的,只觉得这办法真是个坚强的后盾,争先恐后地拍着手心。”亦作“ 争前恐后 ”。 许地山 《桃金娘》:“大家一听 金娘 要回来,好象吃了什么兴奋药,都争前恐后地搭竹架子,把各家存着的茅草搬出来。”
座无虚席
zuò wú xū xí 引用解释 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语本《晋书。王浑传》:“时 吴 人新附,颇怀畏惧。 浑 抚循羇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於是 江 东之士莫不悦附。”《革命回忆录·回忆西安莲湖食堂》:“莲湖公园游人甚多,食堂也常常是座无虚席。”